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道1例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发生破裂的护理。患者使用长期留置导管透析过程中,静脉压力低报警,泵前管大量微小气泡,动静脉壶液面下降至壶下2/3处并混有少量微小气泡,透析器空心纤维中有少量微小空气,红白相间。停止血泵,确认留置导管与血路管连接处紧密及血流量足,启动血泵。调血流量250 mL/min,闻及轻轻的"空气通过狭小缝隙"吱吱声,泵前管可见微小气泡,再次检查留置导管,发现管体有裂缝,停止治疗。从外周静脉及导管处抽血培养,消毒导管破裂处并用无菌透明3 M敷料包裹,继续治疗,过程顺利,治疗结束后予抗菌药物封管,加强宣教,3 d后原位更换长期留置导管,血培养结果阴性。  相似文献   

2.
林赛勤 《护理学报》2001,8(4):45-45
我院自开辟留置股静脉Y型导管作为血液透析 (血透 )通路以来 ,成功地为尿毒症病人留管透析 ,既避免了动静脉造瘘前由于动脉穿刺困难带给病人的痛苦 ,又避免了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 ,引起血管严重疤痕。股静脉留置Y型管是保证血透通路的一种好方法。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共 5 0例 ,男 2 1例 ,女 2 9例 ,年龄 35~ 60岁 ,导管留置时间 15 60天 ,局部渗血 5 0ml以上者 4例 ,5 0ml以下者 4 6例 ,导管堵塞 3例 ,穿刺口轻度感染者 3例 ,导管穿破髂外静脉造成腹腔积血 1例 ,无 1例发生静脉炎。2 护理要点2 .1 加强巡视 ,密切…  相似文献   

3.
<正>乳腺癌是实体瘤中对含蒽杂环类、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最敏感的肿瘤之一,但化疗药物静脉注射引起局部损伤一旦发生,其后果多很严重,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术可带来一定的危险及严重并发症,且留置时间较短[1]。21世纪初开始使用的三向瓣膜式PICC导管,为化疗药给药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但由于其材质柔软、不耐压力,如使用不当,可导致导管破裂[2-3]。按照常规,导管均为一次性使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
血管通路是肾功能衰竭维持血透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在临床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动、静脉内瘘阻塞,静脉留置导管插管失败或合并感染,而桡动脉、足背动脉又无法达到满意的血流量,我中心利用肱动脉与周围静脉建立血管通路行血透治疗共7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钱惠艳 《当代护士》2013,(11):69-70
总结了30例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导管3年共1800余次的使用情况.主要措施包括血液透析长期留置导管的常规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心理护理,严格无菌操作,严密仔细观察病情,给予肾衰患者健康宣教,充分重视各个环节和细节等,是提高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血透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患者个人、导管、置管者检验、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等因素,提出以下几种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置管时的护理干预;操作过程的护理干预;导管维护的护理干预;定期培训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感染症状.在国家方针政策大力扶持慢性病的今天,如何使罹患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高质量的生存下去,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对于医务人员来说任重而道远.针对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积极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CRBSI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1例上臂输液港发生导管体内破裂合并堵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 1例上臂输液港植入术后患者发生体内导管打折,综合分析原因后,对患者重新选定穿刺位置并行导管破损修复术,利用“三通-负压吸引法”溶栓治疗。结果 导管成功保留,继续周期化疗,无相关并发症。结论 上臂输液港的植入和维护应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避免暴力冲封管,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正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栓塞、感染、导管内血栓形成等是血透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常见的并发症。本科于2016年5月收治1例患者,经皮下隧道行长期留置血透导管置管术,术后发现血透导管从右颈内静脉上段进入后穿出血管外,进入纵隔内,右侧胸腔少量血气胸,经及时采取血透导管取出术+右侧胸腔闭式引流术等积极治疗和护理后,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66岁,维持性血透4个月,因患者血管条件极差,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分析我院35例长期留置中心静脉血透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导管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情况。35例患者置管均一次性成功,带管时间最长为6年;并发血栓的概率为17.1%(6/35),但均治愈;并发感染的概率为14.3%(5/35),治疗有效率为80%(4/5)。静脉长期留置血透导管对于需要行维持性血透的患者是建立血管通路的理想选择,且可有效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8岁,因马兜铃酸肾病导致尿毒症,于2000年3月开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1年后出现无尿,透析增加为每周3次,每次4h。至2003年4月曾先后3次做内瘘手术,终因血管条件差,无  相似文献   

11.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替代治疗手段,进行透析的前提条件是建立长久、有效的体外循环通路[1]。因受血管条件的限制,很多患者不能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内瘘,而是选择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长期导管具有血流量充足、保存时间长、并发症少、能减少因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等优点[2]。而导管相关性感染是长期留置颈内静脉导管的主要并发症,导管出口处感染和隧道感染占导管相关性感染的8%~21%,是被迫拔管的重要原因[3]。通过药物治疗和合理换药,控制局部感染[4-5]。我科收治1例长期留置导管致隧道化脓性感染患者,在全身用药效果不佳的情况下,改用隧道冲洗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导管得以保留。  相似文献   

12.
总结1例血液透析高龄患者合并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护理体会。 护理要点包括透析中紧急情况应对、导管维护、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的护理监测、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患者5天后撤呼吸机,6天后开始普通透析,替考拉宁治疗2周,复查感染指标正常后出院转至普通门诊规律透析。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例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完成466例次血液透析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认为对血液透析长期置管患者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感染、血栓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章云英 《临床医学》2006,26(6):91-92
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病人的存活期得到延长,而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进行长期透析的基本保证。部分患者由于血管条件差,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无法长期维持,留置带有涤纶环的深静脉双腔导管作为永久性血管通路成为最佳方法之一,而且价格比人造血管便宜,动静脉内口距离较远,透析效果好。但如何预防和减少导管并发症,是延长导管使用时问的关键。我科自2002年1月~2005年10月,对使用永久性双腔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病人出现的导管并发症,进行了积极的预防和处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行深静脉双腔留置导管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插管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本组21例血透时血流量均达200~250 ml/min.19例患者导管留置29~38 d,平均34.6d,另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在置管11d和23d时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精心护理对深静脉留置导管血液透析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6例双腔长期性置管血透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患者置管方法、适应证、导管使用方法以及常见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分别发生全身感染和局部感染;2例患者存在血流障碍,共透析16次;2例患者血管内形成血栓。对于长期应用双腔静脉导管留置的患者,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操作、正确应用留置导管与封管方法并实施卫生宣教,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于肾功能衰竭又无血管内瘘的患者,建立迅速简便的长期血管通路维持血液透析,减轻了患者痛苦,使透析顺利进行。我科收治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右上肢剧烈活动后导致右颈内静脉长期导管皮下隧道口渗血,经积极处理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的相关并发症及护理对策。方法对9例长期深静脉留置导管患者1296次血液透析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规范血液净化操作规程,实施导管维护流程的情况下,2例发生轻度感染,及时控制,无1例拔管。结论通过有效的预防和护理,长期带涤纶套深静脉留置导管的可能出现的导管血栓形成、导管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减少,延长了置管时间,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及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20.
邱婷  朱伟燕   《护理与康复》2017,16(9):968-969
总结1例PICC导管体内破裂的护理。导管破裂的原因可能是三向瓣式PICC材质柔软不耐压力、肌腱收缩对导管的磨损、进针角度大。PICC导管体内破裂的护理措施是用硫酸镁湿敷肿胀部位,修剪导管后重新安装连接器,加强心理护理。患者导管重新修剪安装连接器后,输液通畅,肢体肿胀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