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用于颅脑外伤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手术时即行右额前角侧脑室或行Camino脑实质置管,置管后用光导纤维ICP监护仪持续监测ICP.结果本组110例患者中,21例再次手术治疗,其中13例发生术后6 h内;没有发生监测电极断裂及置入电极引起的脑内血肿、颅内感染或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 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能及时发现颅内血肿,并有助于指导和调整治疗措施,同时应正确掌握颅内压监测的护理,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致双瞳散大的手术治疗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结局。方法 38例重度颅脑外伤伴双瞳散大患者行颅内压探头置入侧脑室伴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再行血肿清除+双侧大骨瓣去除术+硬膜减张修补术。结果 38例患者中死亡17例,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7例。生存患者颅内压在术后4 d升至高峰,随后逐步下降,死亡患者术后颅内压持续升高,且各组颅内压在不同时间点均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重症颅脑外伤伴双瞳散大患者病情危重,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可取得一定疗效,动态监测颅内压可帮助判定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碎吸术的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总结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神经导航系统实时监控下定位,采取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微创手术的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经有效的护理配合后,一次性手术成功。手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导航辅助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碎吸手术是一种精确定位,提高血肿穿刺成功率的方法,术中有效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效果及适应证。[方法]总结采用YL-1型碎吸针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3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4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1例亚急性额部硬膜外血、14例脑挫裂伤并急性硬膜下薄层血肿及脑内血肿均治愈。1例脑挫裂伤并硬膜下薄层血肿、脑内血肿因碎吸引流术后挫裂伤区再次出血并脑疝形成转行开颅手术治疗后痊愈。[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病例选择前提下,采用YL-1型碎吸针微创穿刺冲洗引流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达到了创伤小,治疗效果满意,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又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YL-1型碎吸针微创治疗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丽玲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7):2064-2065
目的:探讨YL-1型碎吸针微创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不同年龄脑出血患者采用碎吸针微创手术治疗,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随访30例,24 h血肿清除50%以上者13例,2~5 d内清除血肿70%以上或基本排空30例,术后全部清醒,功能大部恢复,疗效满意.结论:该方法设备简易,经济实用,在基层医院易于开展,手术适应证较广,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治愈率和病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陆海颖 《全科护理》2015,(5):420-422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术后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的护理。[方法]对96例行颅脑外伤手术的病人给予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做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死亡9例,转上级医院治疗3例,自动出院5例;未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颅脑外伤手术病人术后颅内压变化,有助于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YL-1型碎吸针微创术治疗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3例不同年龄脑出血患者采用碎吸针微创手术治疗,同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术后21例清醒,功能大部分恢复,疗效满意,2例死亡.表明该手术方法适应证较广,治疗过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病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对重度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GCS评分、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度颅脑外伤患者84例,将以上患者分成常规组和监测组。常规组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监测组患者则在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基础上联合术后颅内压监测。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颅内压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结果监测组患者术后3、7 d的颅内压下降值显著大于常规组(P0.05);2组患者术后28 d GCS评分均显著升高,且监测组患者GCS评分升高较常规组更显著(P0.05);与常规组相比,术后3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提示监测组的预后较好(P0.05);术后6个月,常规组与监测组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分别为59.5%、33.3%(P0.05)。结论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联合术后颅内压监测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经验。方法对2004年4月-2006年4月我院脑系科60例住院病人应用YL-1型微创颅内血肿穿刺针对颅内血肿碎吸、液化、引流。结果好转46例、死亡10例、植物生存状态4例。结论脑出血患者应加强手术后的护理,尤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和引流液性状的变化,及时发现再出血,为抢救争取时机和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做创碎吸技术治疗颅内血肿。方法:依据头颅CT扫描定位,确定血肿最大层面,应用合适长度的YL-1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经皮穿颅血肿碎吸引流,根据血肿引流情况,穿刺针在2~3d后拔除。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应用微创碎吸技术治疗,术后病情明显好转。复查CT扫描血肿基本消失,3~7d可下床活动,2周后治愈出院。结论:采用微创碎吸技术治疗操作简单,创伤小、费用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适应证、手术疗效及其优点.方法 采用北京万特福公司生产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碎吸针,经头皮微创穿刺进入颅内建立硬通道,自然引流慢性硬膜下血肿72例.结果 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引流完全,症状完全消失.其中16例形成硬膜下积液.结论 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适应证广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于脑出血选择手术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通过应用YL-1碎吸针行简易立体定向后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58例,分析其治疗方法。特点及预后。结果:本组病例均立即复查头CT,见脑内血肿减少56例,无变化2例;经治疗一周后,病情显著改善39例,改善14例,无变化3例,死亡2例。未发生颅内感染,急性硬膜外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恢复快,缩短住院疗程。尤其利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颅内血肿穿刺靶点偏移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98-2006年应用YL-1型穿刺碎吸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及外伤后硬膜外、硬膜下血肿(迟发),共计298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我们在实施血肿穿刺时,偶会出现穿刺偏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中出现颅内压波动的相关护理因素和治疗原则,探讨合理的护理方式和相关治疗。方法:监测我科50例使用有创颅内压监护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录吸除呼吸道梗阻物、亚低温治疗、烦躁患者镇静、脑脊液引流不畅疏通、尿潴留以及使用甘露醇前后颅内压的变化,量化颅内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单项的护理因素对颅内压的影响。结果:通过吸除呼吸道梗阻物、亚低温治疗、镇静、脑脊液引流通畅等相关措施,能够有效控制颅内压。结论:合理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对有效控制患者颅内压有着积极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帮助,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艳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3):8169-8169
目的观察用微创碎吸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提高脑出血的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方法本次研究分为三组,治疗组:采用YL-1型碎吸针,运用血肿生物酶技术对脑内血肿微创穿刺碎吸治疗58例,对照组1用保守治疗患者60例,对照组2用手术清除血肿并去瓣减压治疗患者20例。结果治疗组存活56例(96.55%),对照组1存活28例(46.67%),对照组2存活10例(50%)。治疗组存活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碎吸治疗脑出血是目前降低病死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颅内血肿微创术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萍 《上海护理》2002,2(2):35-36
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具有病死率高、致残高、并发症多等特点。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是对脑出血患实行经颅骨钻孔、插入导管至血肿腔,将血液直接抽出再置管引流的一种新型手术方法。我院神经内科对脑出血患进行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后,通过严密观察病情,精心护理和治疗,大大减少了致残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的颅脑外伤手术患者,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颅脑外伤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比较颅内感染患者(感染组)与无颅内感染患者(非感染组)的年龄、性别、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手术次数、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长、颅内压监测探头放置部位、颅内压监测探头留置时长、血糖及是否合并脑脊液漏,并利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切口类型(x2=4.058,P=0.044)、颅内压监测探头放置部位(x2=5.486,P=0.019)、脑脊液漏(x2=12.562,P0.001)、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长(t=3.94,P0.001)、颅内压监测探头留置时长(t=2.73,P=0.01)以及手术持续时间(t=2.06,P=0.045)是患者出现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长(OR=0.347,P=0.009)、颅内压监测探头留置时长(OR=0.640,P=0.048)及脑脊液漏(OR=14.243,P=0.005)为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术后有创颅内压监测患者并发颅内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延长、颅内压监测探头留置时间延长以及合并脑脊液漏为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2007年8月~2010年11月神经内科收治的64例30ml以上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微创血肿碎吸术引流治疗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术中的护理,以及术后基础护理、管道护理、心理护理等.认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血肿碎吸术引流治疗,手术期血压监控、康复训练和高血压病知识宣教,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改善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手术患者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的脑外伤开颅术后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50例和非感染组50例,比较2组颅内感染情况、GCS评分及临床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颅内压监测放置探头部位(χ~2=5.862,P=0.020)、脑脊液漏(χ~2=12.784,P=0.062)、手术时间(t=2.12,P=0.049)、切口类型(χ~2=4.098,P=0.068)、内置颅内压监测探头留置时间(t=2.96,P=0.01)、切口引流管留置颅内时间(t=4.08,P=0.01)是颅内感染的影响因素;颅内压监测探头的留置时间、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及脑脊液漏是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脑脊液漏、切口引流管留置时间过长及颅内压探头留置时间延长是颅脑外伤术后应用有创颅内压监测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吴雪坚  莫炎锋  容翠月 《全科护理》2011,(12):1058-1059
回顾分析186例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室抢救中系统监测和护理情况。,即给予呼吸道护理、体温护理、循环系统及神经系统护理、心理护理,结果成活174例,死亡13例,认为急性颅脑外伤病人在急诊室抢救早期即开始系统监测和积极护理,能早期发现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休克等病情变化,起指导、调整治疗措施的作用,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