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2000年7月~2004年12月,对行全肺切除术的70岁以上的37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1.62%(8/37),它与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胸腔压力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对高龄、术前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时,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地供氧、有效地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996~2002年间在我科行全肺切除术的70岁以上的37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组病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为21.62%(8/37),它与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胸腔压力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结论对高龄、术前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时,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地供氧、有效地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2000年7月-2004年12月,对行全肺切除术的70岁以上的37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占21.62%(8137),它与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胸腔压力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对高龄、术前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时,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地供氧、有效地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70岁以上高龄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1996~2002年间在我科行全肺切除术的70岁以上的37例高龄肺癌患者术前术后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该组病人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比例为21.62%(8/37),它与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低氧血症、胸腔压力失衡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对高龄、术前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时,只要术前充分评估患者全身重要器官的情况,加强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心肺功能锻炼;术后早期、充分地供氧、有效地镇痛;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的发生;维持胸腔压力的平衡;严密进行心电监护、血气监测;及时正确地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地控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35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9例,发生率为25.71%.主要原因是术前未能调养好心功能,手术中切开心包,刺激迷走神经,钳夹或结扎心包膈神经,术后低氧血症,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等.加强术前调养和心理护理,术后保持有效肺通气和满意的氧供给,维持两侧胸腔压力的相对平衡,适当降低肺动脉压力,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和总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结合相关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
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35例全肺切除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9例,发生率为25.71%。主要原因是术前未能调养好心功能,手术中切开心包,刺激速走神经,钳夹或结扎心包膈神经。术后低氧血症,两侧胸腔压力不平衡等。加强术前调养和心理护理,术后保持有效肺通气和满意的氧供给,维持两侧胸腔压力的相对平衡,适当降低肺动脉压力。控制静脉输液速度和总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结合相关药物的合理使用。是全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有效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何浩  沙永生  孔轻轻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1):1011-1014
目的 分析及探讨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肺癌全肺切除患者中11例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 11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经分析认为,患者高龄、术前心肺功能低下、长期吸烟史;术中用药、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低氧血症、纵隔移位、疼痛及便秘等,可能是诱发心律失常的原因.结论 心理护理、呼吸道护理、术后持续心电监测、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量、预防纵隔移位、有效镇痛、适度活动、预防便秘等,是减少和降低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重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98例全肺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6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心包内处理肺血管与术后并发心律失常有关(P〈0.05)。通过去除诱因及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心律失常均在10 d内得到纠正。结论:围术期的正确处理是预防并减少术后并发心律失常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敏 《护理学报》2004,11(2):21-22
总结29例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后胸腔引流管的管理。认为术前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训练;向患者解释留置胸腔引流管的目的意义:术后细致的胸腔引流管管理:动态观察胸腔内压力变化及引流量;维持胸腔内压力在低度正压水平;保持胸腔引流管通畅;掌握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及护理,是全肺切除术护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和预防方法进行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200例进行食管癌手术患者的资料,研究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及预防。结果:有很多的因素是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尤其是高龄人群(≥62岁),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低血钾症以及术前肺功能消退和心电图异常都是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结论:综合分析患者术前的基本状况,对术后造成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进行不同的治疗方法,能及早正确的处理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癌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方法对86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第1天行12导联心电图检测,分析心包内肺切除和常规肺切除、术式(全肺和肺叶)、术前心电图、年龄、肺功能对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术后发生心律失常43例(50.0%),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1例、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5例、房颤7例,分别占心律失常的72.1%、11.6%、16.3%。心包内肺切除心律失常22例,占62.9%,与常规肺切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60岁术后心律失常21例,房颤7例,发生率分别是63.6%、21.2%,与年龄﹤60岁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肺和肺叶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术前心电图、肺功能异常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术前心电图、肺功能正常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心包内肺切除、年龄≥60岁患者肺癌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60岁以上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房颤。全肺切除、术前心电图和肺功能异常,术后房颤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滕英杰 《齐鲁护理杂志》2012,23(23):136-137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一侧全肺切除术后呼吸循环系统临床变化.方法:对24例高龄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围术期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变化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者术后的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发生不同的变化.结论:结合影响全肺切除术后呼吸循环系统的因素,帮助改善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及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摘要 目的 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心脏并发症原因和临床处理。 方法 对82例70~85岁食管癌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心律失常24例,其中窦性心动过速3例,室上性心律失常12例,室性心律失常4例,有5例表现为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混合发作。合并心功能不全6例,全组无手术死亡。结论 高龄食管癌患者心脏功能储备差,术后易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等心脏并发症。但充分术前准备,围手术期适当的处理仍能使高龄食管癌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关键词 食管癌;围手术期处理;手术 ;老年  相似文献   

14.
总结39例老年全肺切除术患者呼吸循环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体会.术前对心肺功能进行综合评价,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劝告患者彻底戒烟;术前指导进行体力锻炼和呼吸功能锻炼,提高心肺功能储备.术后严格控制补液量及速度,预防右心衰竭、肺水肿;稳定血氧分压、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纵隔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以预防心律失常;彻底清除气道分泌物、规范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健侧肺感染及肺不张.本组患者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例(5%),肺部感染3例(8%),均经对症治疗纠正.39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总结1例右全肺切除术后心脏疝的抢救和护理。对行心包内处理血管右全肺切除术后的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出现休克表现时,迅速明确诊断,一旦确诊心脏疝,立即配合抢救,行心脏复位术。手术前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中配合手术,术后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防止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避免诱因,预防心脏疝的发生,重视心理护理。经过积极抢救及护理,患者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1月441例肺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70岁)、长期吸烟、术前心电图不正常、全肺切除是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的高危肺癌患者术前着重改善心肺功能、戒烟,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充足氧供、减轻疼痛和有效排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以期为提供针对性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治疗的102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密切观察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02例肺叶切除术患者中,有37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36.27%。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术前FVE1/FEV和MVV%、术前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术后血钾、麻醉时间、术后3h引流量的患者,其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VV%、麻醉时间、术后3h引流量是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通过对心律失常危险因素的分析,指导护士临床工作,有效预防及去除诱因,减少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重症监护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患者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并选择合理的重症监护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连续收治并行肺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的心电图监护结果及胺碘酮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有12例(15%)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其中全肺切除术的患者中有4例(40%)发生心律失常,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中有8例(12.7%)发生心律失常,肺楔形切除术和肺段切除术的患者无一例发生心律失常.年龄≥50岁、合并心肺疾病和全肺切除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12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后,10例得以纠正.结论 持续心电监护可以监测肺癌患者术后的心律失常.胺碘酮能够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可用于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52例肺切除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相关因素,提出护理措施。结果:心律失常多发生在术后48h内,发生率32.9%。经积极纠正病因、恰当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心电监护,心律失常消失。术前心电图异常年龄≥60岁,血氧饱和度<0.96,术前有合并症,术后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加强术前呼吸功能锻炼和围术期监护,减少手术创伤和控制术后并发症,及时恰当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术后常规镇痛、吸氧,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心率失常的危险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7年1月441例肺癌手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高龄(〉70岁)、长期吸烟、术前心电图不正常、全肺切除是肺癌患者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对于心律失常的高危肺癌患者术前着重改善心肺功能、戒烟,术后加强心电监护、充足氧供、减轻疼痛和有效排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