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性白内障术前散瞳时间的观察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观察白内障术前散瞳时间对术中维持瞳孔散大时效。将80例老年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2h散瞳,B组术前1h散瞳,分别测定术中瞳孔大小变化。两组散瞳效果及维持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白内障术前1h散瞳可维持术中瞳孔持续散大,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观察美多丽 -P散瞳时间对术中维持瞳孔散大时效。将 16 0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 1h散瞳 ,B组术前 2 h散瞳 ,分别测定术中瞳孔变化。两组散瞳效果及维持时间差异 (P <0 .0 1) ,美多丽 -P术前 1h散瞳可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术前采取仰卧位、坐位滴入散瞳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散瞳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需行术前散瞳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术前滴入散瞳药时取仰卧位,对照组取坐位头向后仰位.测量、记录患者的基线瞳孔直径、首次滴眼散瞳后30min的瞳孔直径及晶体植入前的瞳孔直径,并计算散瞳前后瞳孔直径差值、术中瞳孔达标率,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最终完成本次研究的患者中,观察组102例,对照组116例.观察组首次滴入散瞳药后30min的瞳孔直径、晶体植入前的瞳孔直径及散瞳前后瞳孔直径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中瞳孔理想达标率78.43%,基本达标率21.57%,未达标率0%;对照组术中瞳孔理想达标率56.90%,基本这标率40.52%,未达标率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前滴入散瞳药时取仰卧位的散瞳效果优于坐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使用美多丽对糖尿病性和非糖尿性白内障病人散瞳的效果,以及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散瞳后瞳孔直径大小的对比。方法:随机抽取40例(40只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和40例(40只眼)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均给予患者采用美多丽散瞳,散瞳后分别在30分钟和45分钟时测量瞳孔直径大小,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散瞳后瞳孔直径大小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1,P〈0.01)。结论:提示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明显小于非糖尿性白内障病患者,提示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应根据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特点进行术前散瞳。  相似文献   

5.
白内障术前散瞳时间的观察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310006)童素莲钱晓娃马莉方素珍现代晶体囊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理想的方法,要求术前瞳孔散到6-8mm,并在术中维持散大状态[1]。散瞳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师手术操作、手术时间及术中医...  相似文献   

6.
双氯芬酸在合并虹膜剥脱综合征的白内障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滴眼液在合并剥脱综合征的白内障术中抑制瞳孔缩小及减轻术后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剥脱综合征并白内障的5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术前1小时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术后予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妥布霉素和地塞米松合剂)点眼;试验组术前3天加用双氯芬酸滴眼液,术前1小时使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散瞳,术后予复方妥布霉素滴眼液、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点眼.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瞳孔变化及术后炎症反应消退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术前瞳孔直径为(6.69±0.40)mm,术后为(5.93±0.40)mm;对照组术前为(5.94±0.68)mm,术后为(4.41±0.29)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晶体核硬度Ⅱ度、Ⅲ度、Ⅳ度恢复时间试验组分别为(4.00±1.31)天、(4.50±1.17)天、(6.00±1.41)天,对照组分别为(5.40±1.14)天、(6.00±1.21)天、(7.25±1.04)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试验组不同年龄段浮游物消退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并剥脱综合征的白内障患者实施手术时,术前、术后使用双氯芬酸滴眼液,术中可充分维持瞳孔,术后可减轻前房炎症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现代白内障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要求术前瞳孔散到 6~ 8mm ,并在术中维持散大状态。散瞳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医师手术操作、手术时间及术中医师的情绪和手术质量。为了选择术前散瞳最好时间 ,我们做了对照观察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 0 0年 3月至 2 0  相似文献   

8.
文秀珍 《全科护理》2011,9(27):2474-2475
[目的]遵循调查研究和依据办事的循证护理原则,提高大批量白内障接台手术病人的散瞳效果。[方法]术前给予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滴眼2次(即0min、3 0min各1次),每次滴药2滴。[结果]滴药后1 2 0min、1 5 0min瞳孔直径分别为7.9 1mm±1.60mm、7.90mm±1.70mm,最大8.2mm,最小7.1mm,所有病人瞳孔孔径达到了手术要求;手术医生反馈,改进滴眼方法后,全部手术病人瞳孔散大效果及维持时间满意。[结论]大批量白内障病人接台手术,术前散瞳使用复方托吡卡胺眼药水滴眼2次能保证病人瞳孔在术中维持散大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盐酸环喷托酯与复方托比卡胺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散瞳效果。方法老年白内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为盐酸环喷托酯组,对照组为复方托比卡胺组。于术前点药3次,每次间隔5 min,观察并记录术前、注入黏弹剂后、超声乳化完成后瞳孔直径,比较起效时间和有效超声乳化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药于点药结束后20 min左右均能达到最大瞳孔直径,2组药物起效时间和最大瞳孔直径无统计学差异;盐酸环喷托酯组与复方托比卡胺组最大孔径维持时间分别为瞳孔开始回缩时间分别为(102±13)min与(89±12)min,睫状肌调节恢复时间两组分别为(13.2±2.6)h和(9.6±2.5)h,两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环喷托酯组与复方托比卡胺组相比,虽然在睫状肌调节能力的恢复时间相对较慢,但其在术中维持最大孔径时间较长,并且睫状肌调节能在1天内恢复,因此盐酸环喷托酯可作为白内障超声乳化良好的散瞳剂。  相似文献   

10.
眼科护理学     
0405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散瞳方法的探讨/林萍…刀解放军护理杂志一2003,20(l),一3一4 探讨美多丽在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中的散瞳效果。将110例患者分为:美多丽使用2次组和3次组。两组分别于散瞳前和散瞳后20mill观察记录瞳孔直径大小,人工晶体植人后前房注人卡巴胆碱注射液0.3od,观察记录瞳孔直径缩小的时间,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93.3%患者使用美多丽散瞳,2次已能满足临床需要。认为美多丽在老年性白内障的术前散瞳,2次应列为常规方法。表3参1(原文摘要)040516三通管在白内障晶体超声乳化术中的应用/易建雯一八护理…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大小.方法将门诊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60例(60只眼),共120例(120只眼).均采用复方托品酰安眼药水给予患眼散瞳,30min时测量瞳孔直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瞳孔直径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9,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明显小于非糖尿病患者,提示应重视糖尿病患者术前散瞳,确保医师按时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2.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行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前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后血压、心率及心理状态情况。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血压、心率及焦虑方面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术前心理干预可减轻老年白内障患者焦虑情绪,降低或缓解患者对手术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从而提高手术质量,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大小。方法:将门诊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60例共120例。均采用美多丽眼药水给患者散瞳,30min时测量瞳孔直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瞳孔直径大小有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明显小于非糖尿病患者。提示应重视糖尿病患者术前散瞳,确保医师按时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的大小。方法:将门诊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每组60例共120例。均采用美多丽眼药水给患者散瞳,30min时测量瞳孔直径。两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瞳孔直径大小有差异。结论:糖尿病患者散瞳后瞳孔直径明显小于非糖尿病患者。提示应重视糖尿病患者术前散瞳,确保医师按时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术前给予不同剂量的磷酸肌酸钠(CP)对瓣膜置换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行单瓣瓣膜置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前2天给予 CP 4 g/ d,对照组术前2天给予 CP 2 g/ d。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心脏复跳情况、阻断时间、并行循环时间及监护室停留情况,并于手术前、开放后1 h,24 h 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 MB)、心肌钙蛋白 I(cTnI)。结果:实验组心脏复跳率较对照组高,术后正性肌力药用量较对照组少,实验组术后查心肌酶浓度较对照组低。结论:术前给予4 g/ d CP 的患者比给予2 g/ d CP 的患者心肌保护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6.
MYDRIN—P散瞳点眼剂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摘除术是眼科常见手术,该手术术前需要充分散大瞳孔,并能够手术中保持足够大的瞳孔状态,以得于白内障的摘除。以往多使用阿托品眼液,眼膏或新福林眼液等散瞳剂。自1993年以来,我们医院眼科使用日本产0.5%Mydrin-P散瞳点眼剂,对白内障摘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散瞳,收到较好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白内障术前散瞳点眼剂。它既有松弛瞳孔括约肌的作用,又有兴奋瞳孔开大肌的功能,可以充分开大瞳孔,同时,它又  相似文献   

17.
两种滴眼液用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散瞳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复方托吡卡胺与托吡卡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的散瞳效果。方法选择2006年9月-2007年4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用复方托吡卡胺散瞳,对照组50例用托吡卡胺散瞳,分别于散瞳后3min、5min和10min观察记录瞳孔直径大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在3min、5min和10min内,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与托吡卡胺滴眼液的散瞳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托吡卡胺散瞳效果优于托吡卡胺,能缩短术前护理准备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瞳孔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方法对49例(53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出术,术中应用黏弹剂或晶体调位钩钝性分离、虹膜拉钩牵开瞳孔、瞳孔缘多点放射状剪开、虹膜囊膜切除术等多种方法扩瞳。结果术后50眼视力有明显提高,有效率94.34%;术后2周裸眼视力≥0.1者48眼(90.57%),≥0.3者39眼(73.58%);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45眼(84.91%),≥0.5者42眼(79.2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小瞳孔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前应根据小瞳孔的原因及散瞳情况制订不同的手术方案;术中瞳孔有效扩大均可满足手术需求,顺利完成超声乳化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枕位训练对甲状腺手术患者颈部不适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7月我院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4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6例和实验组68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术前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枕位训练指导。比较两组术中体位不适的评定结果、术后48h发生不适情况及住院时间、满意度。结果两组术中体位不适评定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48h颈僵、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活动受限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体位适应性训练可有效减少或减轻术中及术后头痛、呕吐等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症状,降低手术的风险,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散瞳是白内障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目前临床上对术前散瞳缺乏规范,常导致散瞳效果不佳,影响术中操作,引起相关并发症。本文将对白内障手术散瞳药物、给药方式、给药时间、不良反应及合并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完善白内障患者术前散瞳管理策略,提升散瞳效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