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索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病性证素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方法:对105例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病性证素辨证,并监测其血浆8-iso-PGF2a水平,分析不同病性证素对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主要有气虚、血瘀、痰浊、阴虚、阳亢五个病性证素.辨证有气虚、血瘀、痰浊证素的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氧化应激程度更明显.结论:证素辨证对老年性高血压痛患者预后判断价值重大.  相似文献   

2.
伲福达与银杏叶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观察伲福达与银杏叶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及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作用,对34例Ⅰ、Ⅱ、Ⅲ期高血压患者服用伲福达与银杏叶治疗8周,观察患者血压、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伲福达与银杏叶联用降压作用显效率85.29%,其中对Ⅰ、Ⅱ期高血压病疗效更好(P<0.001或0.01);心肌缺血有效率93.94%,并能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伲福达与银杏叶两药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病有很好降压疗效,能预防或减少高血压造成的靶器官损害,减少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所致的左心室肥厚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200例5年以上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200例病人中二维超显示心脏结构改变,心肌肥厚180例,阳性率90%;心电图显示异常改变者126例,阳性率63%。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对高血压病Ⅱ期的检出较心电图敏感,二维超检查的阳性率高于心电图检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心血管系统疾患。近10年来,笔者自拟清降汤治疗高血压病48例,取得满意疗效。兹介绍于同道:1一般资料 48例患者中,男21例,女27例,最大62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一年以内14例,5~10年25例,10年以上9例。2诊断标准 48例患者均按1979年全国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其中高血压病Ⅰ期16例,平均血压为 168/106mmHg;Ⅱ期高血压患者26例,平均血压为180/112mmHg,Ⅲ期高血压患者6例,平均血压力182/112mmHg。3…  相似文献   

5.
新疆地区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新疆地区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的特点,探讨影响因素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以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新疆自治区中医院住院的134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调查表,统计分析新疆地区老年高血压的中医证候特点。结果:我区老年高血压辨证以阴虚、血瘀为主要病机;瘀血阻络证为我区高血压病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证候因素。结论:高血压病部分中医证候因素的分布受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分级、高血压病危险度分层、病程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应用扶土抑木法治疗高血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栓柱 《北京中医》2003,22(3):38-38
中老年人的高血压病多以脾虚肝乘为主要病机 ,笔者应用扶土抑木法治疗中老年人的高血压病10 0例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以 1979年全国心血管病防治会议的诊断标准及分期条件选定。 10 0例中男 73例 ,女 2 7例 ;年龄 4 1~ 70岁 ,平均 5 5岁 ,其中 4 1~ 5 0岁 15例 ,5 1~ 6 0岁 5 5例 ,6 1~ 70岁 30例。属Ⅰ期高血压者 2 5例 ,Ⅱ期高血压者 5 4例 ,Ⅲ期高血压者 2 1例。病程 0 .5~ 30年不等 ,平均病程 14 .2年。临床主要表现 :眩晕 ,头重如裹 ,动则加剧 ,遇劳则发 ,心悸气短 ,烦躁易怒 ,神疲懒言 ,失眠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分析依那普利(Enalapril)对原发性高血病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择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条件的门诊患者136例,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与不同的服药剂量,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后坐位血压、检查心率,心电图和常规生化,观察分析。结果:在治疗10周末、原发性高血压病降压总有效率为86.8%;心率及心电图,常规生化检查服药前后无明显变化,存在轻的不良反应,不需处理。结论:口服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服用方便、安全、花费较少,适合推广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5年来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报道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动态心电图的应用近况并探讨其对高血压患者的监测价值,以期指导高血压病在临床中的诊断和治疗.动态心电图对临床早期治疗及预防发生心肌梗死及心源性猝死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对高血压患者应常规开展动态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9.
降压百灵丹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素文  韩秀英 《河北中医》1998,20(3):131-133
高血压病是引起心、脑、肾等脏器突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了发掘传统中国医药学对防治高血压病的优势及特点,我们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研制成降压百灵丹.自1994—01~1996—09,观察高血压病 Ⅰ、Ⅱ期患者82例,疗效良好,并与西药对照组及治疗中止组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1诊断标准按照我国1979年制定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该标准是世界卫生组织1978年建议使用的,目前仍沿用这个标准):收缩压≥21.3kPa(160mmHg),舒张压≥12.7kPa(95mmHg),二者有1项经核实即可确诊高血压.并结合体检、X线、心电图、超声、眼底、血、尿等常规检查及临床表现,将本病分为3期.我们治疗选择的病例为Ⅰ期与Ⅱ期高血压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1.1一般资料:90例患者均符合WHO建议使用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均系确诊的I、Ⅱ期高血压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6例,女24例,40岁以下5例,4150岁16例,51-60岁19例,61-70岁14例,70岁以上6例,平均年龄58.67士4.01岁;病程2-30年,平均11.6年;I期高血压32例,Ⅱ期高血压28例。对照组30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高血压心电图V1、V5、V6导联T波及V1R、V5R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88例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以及高血压患者之间心电图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指标:V6T/R〈1/10伴TV1/TV51在高血压组中占有量26.56%,正常对照组中占7.67%,高血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高血压组中Ⅰ、Ⅱ、Ⅲ期中分别占有33%、5.13%和5.6%,Ⅰ期与Ⅱ、Ⅲ期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②Ⅱ、Ⅲ期高血压,V1S、V5R与缩压正相关,与舒张压无相关.结论: TV1/TV51伴V6T/R〈1/10可作为Ⅰ期高血压的判断指标之一.V1S、V5R可作为Ⅱ、Ⅲ期高血压收缩压增高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活血潜降汤治疗Ⅱ期高血压病10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自拟“活血潜降汤”,对102例原发性Ⅱ期高血压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收效较好,现小结报告如次。一、病例选择102例均为Ⅱ期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根据1979年修订的高血压临床分期的诊断标准,凡具有下列项目之一者,列为收治对象:(1)体检、X线或心电图提示有左心室肥大者;(2)眼底动脉变窄者;(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根据老年高血压病的特点,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对58倒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实施饮食护理指导、心理护理、生活起居护理和健康宣教.结果:58例老年高血压病住院患者的高血压均控制在适当水平.结论:针对老年高血压病特点做好老年高血压痛患者的临床护理可减轻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的危害从而提高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4.
1999年 3月— 2 0 0 2年 6月 ,笔者采用活血化瘀法配合西药治疗高血压病 35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7例均为住院及门诊患者 ,符合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制订的高血压病诊断标准[1] ,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 35例 ,男2 3例 ,女 12例 ;年龄 4 6~ 75岁 ,平均 6 2岁 ;病程 5~ 2 8年 ;按靶器官受累程度分期 ,Ⅰ期高血压者 8例 ,Ⅱ期高血压者 19例 ,Ⅲ期高血压者 8例 ;治疗前收缩压 (2 4 .5± 2 .3)kPa,舒张压 (15 .6± 1.8)kPa。对照组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 ;年…  相似文献   

15.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病2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1999年1月~2002年6月采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高血压病证属气虚血瘀者204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4例中男性128例,女性76例;年龄50~59岁76例,60~69岁96例,70岁以上32例;病程5年以下者28例,5~10年104例,10年以上72例;高血压病分期属Ⅰ期36例,Ⅱ期124例,Ⅲ期44例。1.2诊断依据(1)根据病史、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2)高血压病诊断、分期参照《高血压病》(胡大一主编,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治疗方法除24例血压较高、病情较重时临时予心痛定缓释片、依那普利片口服治疗外,其余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高血压病中医分型与患者心脏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超声心动图指标分析188例高血压患者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比较不同高血压痛中医分型与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无论是阴虚阳亢型与阴阳两虚型虚证患者还是肝火亢盛型与痰湿壅盛型实证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虚症患者的变化程度比实证患者更为严重.结论:不同中医分型的高血压患者都出现不同程度心脏重塑和功能减退,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高血压病中医分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病属于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要长期乃至终生治疗。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头痛"范畴,可分为四型:肝阳上亢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痰湿中阻型。一般资料我科2012年3月~2013年10月收住院70例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均排除症状性高血压,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龄45~72岁,平均54岁。Ⅰ期高血压10例,Ⅱ期高血压41例,Ⅲ期高血压19例。患者入院后给予降压药控制血压,配合中医辨证施治。血压降  相似文献   

18.
血压平滴鼻剂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压平滴鼻剂 (以下简称血压平 )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研制的治疗高血压病的外用药物。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4月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 0例 ,效果良好 ,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选择符合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40例为入选病例 ,高血压病分期仍沿用 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病临床分期标准分 3期。所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血压平组 ) 2 0例 ,男性 13例 ,女性 7例 ,年龄 41~ 75岁 ,平均 (5 7 3± 8 9)岁 ,Ⅰ期高血压 6例 ,Ⅱ期 12例 ,Ⅲ期 2例 ;对照组 (非洛地平组 ) 2 0例 ,男性 12例 ,女性 8例 ,年龄…  相似文献   

19.
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现将我所1990年1月至1994年8月辨证治疗高血压病156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156例中,男94例,女62例。男女之比为1.52:1;年龄最小41岁,最大76岁,平均58.5岁;职业分布:工人24例,农民8例,干部32例,离退休81例,无职业11例。以干部和离退休者居多;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25年;病变分期中,属Ⅰ期高血压的有16例,Ⅱ期高血压的有131例,Ⅲ期高血压的有9例。高血压的并发症心力衰竭2例,肾功能不全6例,脑血管意外7例。156例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病。高血压病诊断根据1979年全国郑州会议修订的高血压病的新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使社区高血压病人从被动管理转变为自我管理,以便达到更好的管理效果.方法:将一年来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时发现的201名高血压病人中的142名作为健康教育组,经过社区护士不同层次的三期健康教育,患者的行为发生无意识期、意识期、准备期、行动期、维持期改变,从而成功进行自我管理;其余59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142名患者都能不同程度进行自我管理,血压稳定效果明显,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社区护士参与高血压病人管理是社区慢病管理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