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相关的图像重建和融合技术在神经外科微创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史赛克导航仪,对不同颅内病变的影像学资料进行重建、融合,指导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结果图像重建、图像融合均成功。在导航指导下,33例病变全切率为78.79%,2例动脉瘤夹闭满意。结论利用先进图像处理技术进行神经导航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具有术前计划周密详尽、术中定位准确可靠、手术创伤小、病变全切率高等突出优点,在微创神经外科领域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神经导航在颅脑微创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研究在神经导航指引下微创手术切除颅内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患者进行术中实时导航,小皮瓣锁孔微创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病变。结果33例颅内病变显微镜下全切26例,次全切6例,大部切除1例。28例术后功能有所好转或无变化,5例出现功能障碍。本组未出现术中、术后死亡。结论神经导航能精确的定位、动态跟踪、实时导航,在神经导航指引的锁孔微创手术,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手术副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病人在神经导航下行锁孔开颅,运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灶。结果本组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均取得了显微镜下全切除。术中出血少,均未输血。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结论采用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脑深部病变,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应用这两项技术,结合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手术治疗功能区小病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显微手术切除脑功能区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显微手术切除18例脑功能区小病灶。术前将影像学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分析治疗结果。结果导航平均注册误差(2.05---0.62)mm,平均骨窗直径3.0cm。所有病例术中均准确定位病灶,其病灶全切17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16例病人恢复良好,原有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1例原有神经症状加重,1例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显微手术能准确切除脑功能区病灶,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死亡率、病残率,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第四脑室病变的手术入路主要有小脑蚓部入路、正中孔或扁桃体蚓垂间沟入路、小脑延髓裂入路等,其中小脑延髓裂入路应用最广泛。随着神经内镜、锁孔、神经导航等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和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不断发展,第四脑室病变手术的安全性和病变全切率不断升高,提高了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切除手术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选择16例颅内肿瘤患者,利用MRI介导的神经导航系统引导开颅,采取合适的皮层入路,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颅内肿瘤,利用术中超声判断病变切除的程度和范围,随访患者术后情况。结果所有病灶均在神经导航引导下开颅,神经导航术前对病变定位准确率为100%,骨窗暴露满意;术中超声能纠正术前神经导航定位的漂移;在其引导下14例获得全切除,2例获得次全切除;术后1例有对侧肢体肌力下降,1例轻度运动性失语,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术中超声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神经外科手术能提高颅内肿瘤定位的准确性,减少手术副损伤,提高肿瘤全切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超声导航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8例患者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影像引导病变定位,指引手术路径选择,并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手术切除程度.蛛网膜囊肿3例,脑膜瘤2例,胶质瘤6例,椎管内占位3例,脑脓肿3例,脑出血16例,脑血管性病变3例,炎性肉芽肿2例.结果 所有病变均得到全切,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额外的神经功能损害和手术并发症.结论 术中超声导航操作简便,定位准确,能够实现实时影像导航;与神经外科配合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副损伤,提高手术精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眉弓上锁孔入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3月~2014年4月收治1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临床资料,手术均采用眉弓上锁孔入路。结果根据Simpson分级,12例手术中I级切除8例,Ⅱ级4例,术后随访3~18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锁孔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瘢痕小等优点,熟练应用能够提高肿瘤全切率,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 Stryker LEIBNGER 神经导航指导锁孔显微手术切除重要功能区小病灶的手术效果和精确性以及提高手术疗效及降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32例患者应用神经导航辅助锁孔显微手术切除重要功能区小病灶.病变直径0.5~1.8cm.对其注册精度、术中导航精度、手术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神经导航系统平均注册误差0.5mm.术中脑移位的平均水平误差0.8mm,平均垂直误差0.7mm.所有病例均顺利寻找到病灶并作显微镜下全切除.骨窗面积平均为2.5cm×2.5cm.术后神经系统功能保留良好.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 神经导航引导下采用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脑重要功能区小病灶具有定位精确,动态示踪和实时导航,侵袭性小,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神经导航在脑内小病灶手术中的应用(附25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脑内小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神经导航系统辅助显微外科手术切除25例脑内小病灶.术前将头颅CT或MRI连续薄层扫描所获取的影像资料输入神经导航系统进行三维重建并注册,制定手术计划.术中实时导航指导手术切除范围,分析治疗结果.结果 导航平均注册误差2.12±0.73mm,术中准确定位病灶.病灶全切23例,次全切2例.术后22例病人症状改善或无变化,3例原有神经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结论 神经导航能准确引导切除脑内小病灶,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死亡率、病残率,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神经导航在颅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DTI导航下切除颅内病变30例。结果 所有病变均准确定位,手术顺利,注册误差(2.11±0.37)mm,手术时间(222±60)min,术中出血(207±133)ml,均未输血。1例活检准确定位,术后未出现功能障碍;3例动脉瘤均准确夹闭,术后无神经功能障碍。其余26例28个病灶中,显微镜下全切26个,次全切2个,全切率为92.9%;术后复查CT或MRI示全切25个,次全切3个,全切率为89.3%。术后出现一过性功能障碍2例,出院时恢复正常;运动功能障碍及面神经受损各1例。结论 DTI导航系统安全、易于操作、容易掌握,有助于准确定位颅内病变,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颅内巨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效果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 我科行显做手术治疗的28例颅内巨大功脉瘤患者中,行动脉瘤颈夹闭并载瘸动脉塑形者24例,行动脉瘤孤立并血管重建术者1例,行动脉瘤包裹术者3例。结果患者出院时按COS评分,Ⅴ级17例,Ⅳ级5例,Ⅲ级3例,Ⅰ级3例。术后随访9月~8年,Ⅴ级17例,Ⅳ级5例,Ⅲ级1例,Ⅰ级5例,总有效率(Ⅴ级+Ⅳ级)78.6%(22/28),死亡率17.9%(5/28)。结论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外科手术死亡率和致残率仍较高,对其治疗方式值得深入总结和探讨,以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远期恢复,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术后再发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B型超声波在颅脑损伤术中及术后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应用B超在颅脑损伤术中探查多发性血肿并导向手术,对术后危重病人进行床旁监测。方法 应用超声显像仪,对术中急性脑膨出,疑有多发性颅内血肿者实时术中B超扫查,开颅后在血肿清除部位彻底止血,将探头用无菌乳胶膜包裹,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扫查。术后则经骨缺损区或颅骨钻孔处进行水平、冠状、矢状或滑行扫查。结果 术中扫查54例,不同部位的颅内血肿或积血42例,同侧脑内血肿6例,脑挫裂伤脑水肿6例。B超引导下手术清除血肿42例,术后50例进行了CT检查,损伤部位和范围与B超及手术发现基本一致。术后检查118例。其中114例经CT扫描检查,总体符合率为74.56%,与CT参照对比P>0.05。结论 术中B超扫查对多发性颅内血肿能准确定位,对明确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具有重要意义,术后经骨缺损对迟发性血肿能准确检出,对脑挫伤,脑水肿的扫查无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治疗合并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破裂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合并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手术组15例,保守治疗组11例,分析两组患者生存率和动脉瘤再破裂率,以及入院即刻和24小时的动脉血乳酸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变化。结果 (1)早期手术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73.3%vs.18.2%,P0.05),动脉瘤再破裂率低于保守治疗组(6.7%vs.81.8%,P0.05);(2)早期手术组动脉血乳酸值24小时后明显低于入院即刻,也低于保守治疗组(P0.05);(3)早期手术组患者动脉血PaO_2/FIO_2 24小时后高于入院即刻值,也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早期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颅内动脉瘤的再破裂率,并降低动脉血乳酸,改善氧合指数,提高合并急性神经源性肺水肿的破裂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立体定向显微外科技术处理颅内病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颅内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 本组病例732例,其中颅内实质性肿瘤269例,囊性肿瘤172例,微小病变171例,透明隔囊肿89例,异物31例。全部病例均采用驹井式CT脑立体定向仪或Brain LAB神经导航系统作为立体定向装置,引导显微外科手术。结果 本组病变全切除643例(87.8%),次全切除46例(6.4%),大部分切除43例(5.8%),无手术死亡。本组133例症状性癫痫起病的患,102例(76.7%)病灶清除后症状消失,31例(23.3%)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效果良好。结论 立体定向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切除颅内病变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其中框架式立体定向手术精确、经济、实用,而神经导航显微外科手术则具有直观、提供信息多等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成像结合神经影像导航系统在经鼻-蝶入路垂体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术中MRI扫描辅助神经导航系统指导经鼻-蝶入路垂体肿瘤切除范围,分析术中MRI对手术过程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术中MRI扫描系统平均扫描(2.11±0.41)次,所需时间15~20min/次;手术时间共延长47~60min,平均(51.20±0.66)min。38例患者术中MRI共发现11例存在肿瘤残余,其中8例于更新神经导航计划后进一步扩大手术范围全切除肿瘤,3例因肿瘤质地坚韧且与周围解剖结构粘连紧密,仅行部分切除;初次全切除率为71.05%(27/38),在术中MRI导航系统辅助下最终全切除率达92.10%(35/38),提高了21.05%(8/38;χ2=4.290,P=0.018)。术后无一例发生与磁共振检查相关性并发症。结论经鼻-蝶入路垂体肿瘤切除术中应用MRI结合神经导航技术,为指导手术进程及实时判断手术效果提供了客观依据,从而避免了因术中脑组织漂移造成的术前导航偏差,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17.
神经导航系统在脑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指导下,脑深部病变及周围结构的定位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应用StealthStation神经导航系统,显微手术切除43例脑内占位病变,总结治疗效果及定位的准确性。结果43例脑内占位病变,全切除39例(90.7%)、次全切除4例(9.3%)。无症状加重及死亡。结论使用神经导航系统,在术前可制定脑肿瘤手术计划,术中提供瘤体的动态跟踪和实时导航.手术定位准确、可靠,有助于肿瘤全切除及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技术在颅内病变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2例颅内肿瘤和血管性病变患者,经术前MRI薄层扫描(1mm/层)或CT薄层扫描(1mm/层)检查,将影像数据输入Stryker导航系统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包括头皮、病灶、重要功能区及标志点),靶点设定,手术切口人路设计,精确定位微小病灶位置,术中神经导航引导下确定病灶位置及范围,以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切除病变,术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学评价。结果应用神经导航对颅内病变、重要结构定位准确,定位误差均在3mm以内。32例手术导航下寻找病变成功率达100%,病变全切除率达90%,同时未发生严重神经功能损害。结论神经导航系统能提供精确的术前手术人路设计和术中实时导向,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死亡率、病残率,在微创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时超声联合神经导航在颅内肿瘤显微手术中定位及实时监测的作用。方法 筛选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0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35例术中实时超声监测联合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的颅内肿瘤作为观察组,并以同期35例神经导航引导但未行术中实时超声监测的颅内肿瘤作为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肿瘤全切率[91.42%(32/35)]与对照组[82.85%(29/35)]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284.1±20.58)min]较对照组[(306.5±11.92)min]明显缩短(P<0.05)。术前,观察组KPS评分[(58.74±2.076)分]与对照组[(56.34±1.381)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观察组KPS评分[(83.21±6.217)分]和对照组[(76.49±4.638)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等),围手术期没有死亡病例。术后3个月门诊复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术中超声可精准定位并实时引导,监测肿瘤残余,提高手术效率并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