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终末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透析治疗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测定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压积、血沉等指标.结果:终末肾病患者全血粘度低切值(3/s)、高切值(200/s)、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电泳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血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 (P<0.01),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与红细胞压积呈正相关(r=0.868,P<0.01).终末肾病患者透析后,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与透析前比明显升高 (P<0.05);全血粘度低切值、高切值、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终末肾病患者全血粘度明显降低,血液透析可以改变其全血粘度降低的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自拟方"活血舒心合剂"对冠心病血淤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冠心病血淤证患者,分别予以口服活血舒心合剂(n=23)和地奥心血康(n=23),于服药4周前后测定血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活血舒心合剂能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P<0.05~0.01),降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聚集性(P<0.05~0.01),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P<0.05),其作用强于地奥心血康组.结论活血舒心合剂可改善冠心病血淤证患者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形态,可用于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 261m)高血压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8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和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方程K值明显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缺氧状态下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对高海拔地区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选1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一般对症治疗,而研究组在一般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脂微球前列腺素E1.治疗4 w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120、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电泳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以及血沉方程K值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UN、Cr、CCr、UA、24 h尿蛋白、mALB以及β2-MG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Cr、24 h尿蛋白、mALB及β2-MG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治疗组中,Cr≥176 μmol/L组治疗前后的BUN、Cr、mALB及β2-MG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Cr<176 μmol/L组治疗后的BUN、Cr、mALB以及β2-M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脂微球前列腺素E1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状态,对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早期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昆明地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昆明地区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方法:正常对照组36例和糖尿病组30例进行8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并作了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中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和血浆比粘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切变率下全血粘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低切变率下血流变指标异常,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西宁及周边地区胃癌患者血流变指标变化.方法:选择初次诊断的中晚期胃癌患者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对比,统计分析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西宁及周边地区胃癌患者血液黏滞性增高,全血低切黏度、中切黏度、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聚集指数、电泳指数均较本地正常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体检时血黏度增高的人群,在排除了肝、肾、血液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时,应进一步排除胃癌.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对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压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MS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及对照组69例。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比容、血浆黏度以及糖脂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压、血液流变学参数与糖脂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或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二甲双胍联用治疗高血压合并MS,能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并改善其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西宁地区(平均海拔2260m)重度妊高征、正常孕妇和平原地区正常孕妇血流变指标结果比较,旨对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孕妇血流变检测的临床应用与意义加以探讨。方法:采用LBY-N6B全自动血流变仪,取全血(0.8~1)mL、血浆0.2mL检测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同时检测红细胞压积、血沉和纤维蛋白原定量等。结果: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正常孕妇和平原地区正常孕妇血流变学指标结果比较: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纤维蛋白原等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西宁地区重度妊高征患者血流变的特点表现为血液粘稠、粘滞性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动态监测血流变为妊高征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眼动脉(OA)的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美国AcusN128XP/10彩色多普勒成像(CDI)技术检测33例CRVO患者和33例正常人CRA.OA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CRVO患眼CR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max)比对侧眼(P<0.05)及对照组(P<0.01)下降,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Vmin)比对侧眼及对照组减低(P<0.05),阻力指数(RI)比对侧眼(P<0.05)及对照组(P<0.01)增高.低切率全血比粘度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P<0.01),并与CRAO患者Vmax(r=-0.641,P<0.01)、Vmin(r=-0.538),P<0.01)成负相关.结论CRVO患眼CRA的CDI参数异常,表明动脉血流速度的下降与CRVO发病相关,CRA供血减少是引起视网膜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低切率全血比粘度增高是导致CRVO患眼CRA血流下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1m)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方法:对西宁地区150例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有关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全血还原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沉方程K值明显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P〈0.01)。结论:西宁地区脑血栓、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异常,对其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梗死及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患者组160例,其中伴发糖尿病者52例,正常对照组60人血清CRP水平,按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标准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脑梗死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脑梗死组(P<0.01),血清CRP升高的患者功能改善明显低于CRP正常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的升高是脑梗死患者不良愈后的有用的指标,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升高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36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3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APN及Hcy水平及两组中低血浆脂联素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发生率,分析血浆APN与Hcy水平与急性期脑梗死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浆APN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血浆Hcy水平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低血浆脂联素发生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APN及Hcy可作为对有脑血管病倾向的中青年常规检查指标,对预测及判断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老年再发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与初发者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择老年再发脑梗死(第2次)患者(再发组)31例,首次脑梗死者(对照组)30例,另设健康组30例。再发组与对照组于入院第2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送检,采集前未用抗凝和溶栓药物。健康体检者清晨空腹采血1次。检测全血黏度(BV)、血浆粘度(PV)、血小板聚集率(Pag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总胆固醇(P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BV,PV,PAgt,TC,TG,HDL-C,LDL-C,Apo-A,Apo-B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或P<0.01),TT、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再发组与对照组比较,BV,PV,Psgt,TC,TG,LDL-C,Apo-B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HDL-C降低(P<0.05),Apo-A,TT,PT,APT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高血脂与高凝、高黏度血症密切相关,均参与血栓形成。血脂及血液流变学部分参数升高或降低,是老年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应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循环血液(IntravascularLaserIrradiationofBlood,ILIB)治疗34例脑梗塞病人,并与30例非ILIB治疗的脑梗塞病人作对照。结果有效率达97%,明显高于对照组,ILIB治疗后能降低血粘度,其中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降低(P<0.01);能够对抗氧自由基,3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含铁超氧化物歧化酶(Ferrum-containingSOD,FeSOD)、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omese-containingSOD,MnSOD)、含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opper-andZinc-containingSOD,CuZn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其中FeSOD及CuZnSOD高于对照组(P<0.05);还能降低具有神经毒性的血浆中分子物质(MiddleMolecularSubstances,MMS)水平(P<0.01),且低于对照组。表明ILIB对防治脑梗塞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魏玉杰  刘惠亮 《武警医学》2007,18(12):913-915
 目的 观察不稳定性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水平变化,探讨炎症标志物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及病变程度的关系与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50例AC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hs-CRP和sVCAM-1水平,所有入选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记录血管病变情况.结果 血清hs-CRP和sVCAM-1浓度在AMI组和UAP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血清sVCAM-1与受累冠状动脉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0.450,P<0.01.而hs-CRP水平与受累冠状动脉血管支数无相关关系,r=0.245,P>0.05.结论 外周血hs-CRP、 sV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密切相关,且sVCAM-1水平可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57例脑梗死患者,检测其高敏C反应蛋白的血清水平。观察脑梗死不同病情含量变化,并分析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hsCRP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轻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55,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组织受损程度有密切关系。hsCRP升高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hsCRP升高对治疗及估计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尹黎英  李惠媛  张冀平  王璇  刘媛  李建华 《武警医学》2011,22(2):129-131,135
 目的 探讨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与脑梗死的关系,以及以PAF为靶点的药物对脑梗死的治疗意义.方法 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血浆PAF浓度;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经红花黄色素(safflower yellow,SY)治疗后的神经功能、PAF、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浆PAF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且与梗死体积成正比;经SY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血浆PAF值下降.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出现PAF浓度增加,活性增强;针对PAF的药物可明显改善其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面积脑梗死(LCI)高热病人早期血清中皮质醇(CORT)、脂质过氧化物(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探讨CORT,LPO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羟胺氧化法、丙二醛法测定31例高热者(A组)高热第2天与30例无高热者(B组)入院第2天血清中CORT,LPO,SOD含量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C组)作对照。同时对A,B两组生存者预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A,B两组较C组CORT,LPO明显升高和SOD降低(P<0.05)。但A组较B组CORT,LDO升高和SOD降低更显著(P<0.05,P<0.01)。A,B两组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I高热病人早期血清中CORT,LPO,SOD含量水平明显升高,且CORT,LPO参与对LCI神经细胞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2p、CD63、PAC-1的表达,并分析血小板膜糖蛋白表达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2p、CD63和PAC-1的表达。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31、CD62p、CD63和PAC-1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急性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PAC-1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分别P〈0.05,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明显增高;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PAC-1表达与卒中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反映脑梗死病情变化、预测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刘婧  李晓宁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0):1170-1170,117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比色法对44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进行血清Hcy水平测定,并与4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脑梗死组血清Hcy水平(21.42±3.19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2.04±2.46μmol/L)。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脑梗死发生、发展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