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5岁,住院号4122。1972年前在家从事家务,一向身体健康,1972年始在黄埔造船厂铸锻车间当风炮清砂工人,是用本厂自生产的风炮,清理铸件砂土,工作时产生强烈的振动和噪音。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六天,车间自然通风,粉尘大,个人防护有穿工作服和带口罩。患者从事风炮清砂工作十三年,自述1982年始自  相似文献   

2.
国内已有振动引起上肢骨与关节改变的报道。现报道一例长期从事振动作业,出现局部振动病和双手末节指骨变形的病例,供参考。病例报告尹××,男,32岁,病历号330,职业史,1970年7月从事凿岩工作,1974年11月因“神经衰弱”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太钢162名局部振动作业人员进行了局部振动危害调查,检出局部振动性白指21例,占受检总数的12.96%,且检出率有随着按振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振动作业人员的手疼、腕疼、肩痛及手外形检查中手指运动障碍、手肌萎缩、指甲变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手部末梢神经血管功能的各项检查均有明显改变,同时发现白指组的基础皮温与冷水试验5分钟回升速度,基础皮温与肢端血流图的波幅之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局部振动危害,国内长江以北,尤其东北等地报告较多,而江南则少见。为了解其对我省工人健康危害情况,本文对有关厂矿的浇捣、风钻、造型、清铲、打磨工等共350人进行了调查,并以不接触振动的保全、电工等88人为对照组。使用工具SMX—1型振动器振频11000次/分,振幅15mm。风钻冲击次数1400~1800次/分,现场测试加速度3.98×10~2~4.36×10~3MS~(-2),位移0.27~13.8mm.临床主诉以头昏、失眠、手麻、手僵、手白等为主。主诉白指率,风钻工20.13%,浇捣工为42.31%,为受检人数的18.57%。其他工种无主诉白指。检见白指率分别为3.1%、5.1%,总检出率2.57%。痛  相似文献   

5.
10年来大连地区5个行业、35个厂矿、5个工种962名接振工人的体检结果,确诊为局部振动病者51名,总发病率为5.3%。其中以砂轮磨工的发病率最高,占23.5%;其次为采矿凿岩工,占8.0%;风  相似文献   

6.
寒冷,可使局部振动病加重。寒冷季节,产生局部振动源的铆钉机、风铲、风锤、造型机、落砂机、捣固机、砂轮机等表面湿度在摄氏零度左右。使用局部振动源的工人,在寒冷季节接触这些零度左右振动源,可促使手部血管痉挛加剧,使局部振动病病情加重,表现为手怕冷、疼痛、易劳,夜间手痛,白指发作频繁。  相似文献   

7.
我国局部振动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我国于1985年10月发布并实施了“职业性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的国家标准(GB4865-85),对我国振动病的防治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后,国内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共搜集到140余篇(其中我们发表的30余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近十...  相似文献   

8.
拖拉机驾驶员中局部振动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拖拉机驾驶员中局部振动病1例报告山东省青州市卫生防疫站郝孟彬侯佃祥崔洪春刘玉海李光明患者,男,43岁,拖拉机驾驶工龄10年,1995年职业性健康查体时,诉说右手麻木4个月,以小指、无名指为著。伴有指指关节不适,近两个月来症状逐渐加重,遇冷时手指发凉,...  相似文献   

9.
职业性局部振动病患者的甲皱毛细血管观察,目前已有许多报道。但是,其动态变化情况国内尚未报道,我们对振动病患者白指发作时,甲皱毛细血管在微循环显微镜下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0.
闽西北林区油锯工局部振动病4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闽西北林区局部振动病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及探讨南方亚热带地区局部振动病临床体检时白指诱发方法,现就48例资料作一分析。工人使用051,CY_5和YJ_4型油锯,实际接触振动时间205.5±37.8日/年,4.33±0.94小时/日。用国  相似文献   

11.
一、局部振动病的患病情况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局部振动病在我国的地区和工种分布是相当广泛的。东北地区报道较多,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四川等省均有报告,最近,江西、福建亚热带地区也发现了振动病,许多地区尚未调查。己调查的工种有凿岩工、风铲清理工,造型捣固工、固定和手持砂轮磨工、铆工、油锯伐木工、电锯工、锻造工、手锤钢板校正工、抻拨工等。我们观察,砂轮磨光工的患病率为22.2%~47.0%;油锯伐木工的的患病率为38.0%。振动性白指发生率在  相似文献   

12.
在生产过程中长期使用振动工具,有可能发生植物神经衰弱综合征、周围血管张力障碍、植物性多发性神经炎,以及肌肉、骨关节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局部振动病在职业危害中占重要地位。现就其发病机理与治疗进展概述如下。1 发病机理1.1 微循环障碍与组织缺氧患者甲床与结合膜静脉纡曲、管径不匀,毛细血管袢减少,小动脉狭窄,血流缓慢。手指充血指数和  相似文献   

13.
14.
局部振动病甲皱微循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局部振动病甲皱微循环观察徐州矿务局职防院(221006)吴苓职业性局部振动病以末梢循环及末梢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主,我院对本局井下掘进工人发生的局部振动病进行甲皱微循环观察,现分析如下。1观察对象和方法1.1选择对象:按国家诊断标准(GB4869~85...  相似文献   

15.
凿岩机手和局部轻度振动病山东省新城金矿职工医院吕喜山我矿自1984年以来,对接触振动的所有凿岩机手进行了健康监护,每2~4年对接振的凿岩机手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经对112名接振人员的检查,被确诊患有“局部轻度振动病”的有24人,占检体人数的21.4%,...  相似文献   

16.
患者,栾某,男性,43岁,住院号86071。韧磨工,接触振动作业27年。自1979年初以来,自觉无明显诱因的开始右侧上肢前臂及远端麻木、隐痛,持物无力,间歇出现,并有白指;夜间时因手麻木而醒,活动后症状减轻。余关节无麻木、疼痛、红肿及发热,收入院观察治疗。查体:一般状况好,血压(右  相似文献   

17.
局部振动病目前国外多称为手臂振动病,随着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1~6],对其认识在不断提高。有些问题已达共识[7],本文就我国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的补充和修改提出个人意见,与同道共同讨论。1 我国局部振动病诊断标准(GB4869-1985)研制的历史背景①我国有关振动病诊断标准研制是在国内外调查研究已有70余年历史基础上进行的,但是传导振动能引起哪些器官和组织的损害意见不一,术语繁多,定义各异[8]。当时还没有一个为大家都能接受的定义和解释。②对局部振动病的发病机制、病理…  相似文献   

18.
<正> 振动病目前还没有特异的诊断手段,仍然采用多项检查,综合分析的办法,而以客观检查见到的白指为主要诊断依据。但白指往往一过性出现,且诱发率不高,因此常常给诊断带来许多困难。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努力探索新的诊查技术,是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现将常用的一些诊查方法及近数年来的某些进展,分类归纳作一简略评介。一、末梢血管机能1.皮肤温度的测定:皮肤温度受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在内、外环境因素稳定条件下,才与血流量相关。因此,测皮温必须在一定的室温条件下(20℃±2℃)  相似文献   

19.
振动病目前还没有特异的诊查手段,仍然采用多项检查、综合分析的办法,而以客观检查见到的白指为主要诊断依据。但自指往往一过性出现,且诱发率不高,因此诊断仍较困难。为了提高诊断水平,努力探索新的诊查技术,是当前一项迫切的任务。现将常用的一些诊查方法及近数年来的某些进展,分类归纳作一简  相似文献   

20.
从1991年11月至1992年3月,采用江浙蝮蛇抗栓酶(Svate)治疗职业性局部振动病1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6例均为男性煤矿掘进工人,年龄25~53(39.25±7.25)岁,作业时间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