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6例患者,行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浅静脉及交通静脉结扎抽剥术,并配合围手术期中医药辨证施治,通过彩超观察患肢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胭静脉术后内径及血液返流时间皆较术前缩短,其中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及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返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股深静脉、胭静脉内径及胭静脉返流时间,手术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改善,可明显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DVI)常合并下肢交通支静脉功能不全而导致下肢浅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2003年1月—2006年7月间,对32例严重DVI患者采用股浅静脉带戒术联合腔镜下交通支结扎术及曲张静脉点状抽剥术、电凝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共36条肢体,男25例,女7例。年龄34~63岁,平均47.6岁。病程7~24 a。1·2临床表现本组浅静脉曲张36条,患肢酸胀不适36条,足靴区色素沉着33条,伴有溃疡16条,胫前区水肿8条。1·3下肢深静脉造影所有患者行下肢深静脉顺行或逆行造影,显示股浅静脉…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近10余年来被重新认识的一种疾病,约占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总数的一半以上。恢复深静脉瓣膜功能和结扎功能不全交通静脉。处理怒张的浅静脉的手术治疗是针对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但临床有不少患者怕影响腿部美观而不愿手术。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该病患者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非手术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和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30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者78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3年。临床表现均有患肢的酸痛、肿胀,伴浅静脉迂曲扩张,其中18例有足趾区色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消肿法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疗效和周围静脉压的影响.方法对患者140例(188条肢体)应用益气消肿法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周围静脉压指标变化.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85.1%;临床中观察其能使活动后浅静脉压力明显降低、活动停止后静脉压回升到静息时水平的时间明显延长.结论:益气消肿法可以明显减轻患肢的郁血,间接反映其对瓣膜功能有明显改善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新的疾病概念,属于下肢静脉倒流性疾病,发病率较高,约占下肢静脉性疾病的40%-50%。笔者采用益气消肿法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并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超声观察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益气消肿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0例(280条肢体)患者按就诊顺序2:1的比例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消肿法治疗,对照组给予活血消肿法治疗,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和CEAP临床分级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和CEAP临床分级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消肿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疗效。方法将76例PDV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行股浅静脉戴戒术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中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分级系统(CEAP)分级和评分变化,检测下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处内径、血流速度及返流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2组CEAP分级及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 0. 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下肢股浅静脉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P 0. 05),血流速度快于本组治疗前(P 0. 05),返流持续时间少于本组治疗前(P 0. 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 37%,对照组总有效率92. 1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PDVI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李付章 《河北中医》1997,19(6):16-17
原发性下肢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曲张),中医称为“筋瘤”。长期以来,西医对该病只能部分病人采取手术治疗,中医停留在汤剂治疗上。前者易发生并发症,患者难以接受,后者难以坚持,疗效不巩固。至今仍无专治该病西药或中成药。使患病后只能任其发展,严重时形成臁疮,反复不愈,危害健康。我院为了解除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痛苦,填补无专用中成药的空白,1995年开始进行筋癌丸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观察治疗60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观察治疗60例病人,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36…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观察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与肌间静脉血栓关系中的价值.方法:1100例疑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1100例患者的2200条下肢血管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1388条(63.1%),其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298条(21.5%);无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812条(36.9%),其中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28条(3.4%).结论: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与肌间静脉血栓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近几年来重新认识和重视的病变,由于对下肢深静脉瓣膜结构及功能的认识不断提高,在诊断及治疗方面,打破了一些传统的看法,逐渐形成了新的观点及概念。1传统的观点和概念1916年首先由Homans[1]提出将下肢浅静脉曲张,按其病因不同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单纯性类型是由隐一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由股静脉倒流人大隐静脉所引起,称之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继发性类型是由于深静脉内血栓形成堵塞静脉主于,或者于血栓再通的过程中,破坏隐一股静脉和交通静脉瓣,从而使深静脉血倒流入浅静脉内,…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中药泡洗疗法联合西药改善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临床症状的有效性。方法将68例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以中药泡洗及迈之灵口服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迈之灵治疗,疗程均为28天,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下肢浅静脉瘀曲、水肿、沉重、疼痛色素沉着)和下肢深静脉血流返流时间的改变。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疗效,临床症状及深静脉血流返流时间积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泡洗的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改善原发性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人工血管包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小腿浅静脉,交通静脉结扎术,术后以中医辨证治疗。结果:60条患肢中,痊愈50条患肢,好转10条患肢(其中3要患肢倒流Ⅱ级,7条患肢倒流I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条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声像图表现。结果:94条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中,原发性功能不全60例,继发性功有不全12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穿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离术,穿静脉离断术的43例患者(50条肢体)的临床资料。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瓣膜功能不全的穿静脉并将其定位,与手术结果相对比。结果:50条下肢,彩色多普勒共检出219条穿静脉,其中一侧下肢检出最少为3条,最多为6条,术中结扎功能不全的穿静脉197条,一侧下肢最少结扎2条,最多的为6条,其中178条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术前定位一致,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穿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诊断符合率为90.3%。结论:彩色多普勒是穿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诊断和定位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人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间,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112例,其中有9例是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被延误诊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骨伤科检查和治疗1.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6例,女3例;年龄33~62岁,平均44岁。9例患者的首诊症状均为下肢的酸痛,其中小腿或足麻木4例,跟腱  相似文献   

18.
刘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12):738-73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因可继发致命性肺栓塞和远期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被认为是严重的手术后并发症,骨科大手术后同样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我们自1999年8月~2005年8月用中药防治髋部大手术后DVT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手术共84例,男56例,女28例;年龄36~88岁,平均6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无创经络功治疗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of lower extremities,CVI)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符合CVI的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无创经络功,对照组服用迈之灵.连续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下肢症状、体征及血流变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下肢症状及体征积分、血粘度、纤维蛋白原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无创经络功能改善CVI患者的症状与体征,降低血流变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地奥司明治疗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0例给予地奥司明片2片口服,每日2次,疗程8周,于服药前、服药后4周及8周评价患者症状体征。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肢体肿胀、沉重、痉挛和疼痛程度等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均<0.05)。结论应用地奥司明片可以明显缓解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