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Taqman荧光探针技术与常规PCR电泳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评价Taqman荧光探针技术(Taqman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菌培养法,常规PCR电泳技术与Taqman技术检测300份临床结核病患者痰标本及50份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痰标本。结果:细菌培养法检测结核阳性率为112/300;常规PCR电泳技术检测结核菌阳性率为169/300,特异性96%;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检测结核菌阳性率为141/300,特异性100%。结论: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是一种全新的PCR分子杂交模式,集PCR扩增、荧光探针杂交、荧光检测一体化,在单一管内完成,简便、快速、防污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结核病辅助诊断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TB)DNA的价值.方法用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522例结核及60例非结核患者临床标本中的TB-DNA,同时用培养、抗酸染色涂片及常规PCR法作对照.结果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率为80.6%(556/690),培养为18.1%(125/690),镜检为13.9%(96/690),常规PCR为59.6%(411/690),PCR反向膜杂交法与常规法比较(P<0.001),差异具显著意义.PCR反向膜杂交法阳性检出率高于常规PCR,差异具显著意义(P<0.001);该技术假阳性为零.结论PCR反向膜杂交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TB-DNA具有快速、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可为结核病的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的病原学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并优化HBVDNA的PCR 微孔板杂交技术检测体系 ,使临床PCR结果判定更加客观可靠。方法 :采用碱裂解标本中的HBV、玻璃粉吸附提纯模板DNA ,用 5’端标记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 ,PCR扩增产物与包被于微孔板中的靶基因杂交 ,酶标链霉亲和素与杂交体中的生物素结合后 ,用酶底物与所标记酶进行显色反应 ,最后通过测定其光密度来判定结果。结果 :建立并优化的PCR 微孔板杂交检测方法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R 微孔板杂交法对HBVDNA的检出阳性率 (79.8% )比电泳法 (6 9.0 % )高 ,2 0份非乙肝患者血清标本两方法检测均阴性。结论 :本方法灵敏、特异、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客观可靠。  相似文献   

4.
九十年代初 ,随着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的临床应用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结核分枝杆菌检测结果容易出现假阳性及假阴性 ,给临床诊断带来困难[1] 。我室引进微孔板反相杂交技术 ,采用特异性结核菌探针 ,对 (PCR)扩增产物进行液相杂交分析 ,从而提高结核菌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以鉴别其假阳性 ,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临床疑诊结核病标本共 5 0份 ,其中胸水 15份、痰 30份、腹水 3份、尿液 2份。引进上海复星高科技 (集团 )有限公司 ,结核分枝杆菌微孔板反相杂交梳试剂盒。1 2 方法1 2 1 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聚合酶链反应 ( PCR) -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结核杆菌的临床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 收集 1130份临床标本 ,分别用抗酸染色、培养、PCR电泳及 PCR微孔板杂交法进行结核杆菌检测 ,并结合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0 0份临床证实无结核病的体液标本经抗酸染色和 PCR电泳 ,分别有 1例和 2例假阳性 ,但经培养和 PCR微孔板杂交法未查出阳性 ;其余 10 30份高度怀疑含有结核杆菌的体液标本的检测结果 ,以 PCR微孔板杂交阳性检出例数最高 ( 481/ 10 30 ) ,其次为 PCR电泳 ( 40 6 / 10 30 )、培养 ( 36 5 /10 30 )以及抗酸染色 ( 2 5 6 / 10 30 ) ;χ2 检验结果显示 ,PCR微孔板杂交的结核杆菌阳性检出例数与其它三种方法比较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0 83及 P<0 .0 0 17)。结论  PCR-微孔板杂交方法是特异、灵敏、准确、快速的结核杆菌检测方法 ,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郭露  杨正林  杜琼  罗涛  杨明清 《四川医学》2000,21(4):299-301
目的建立简单的杂交方法特异地检测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结核杆菌DNA.方法用玻璃粉提纯结核分枝杆菌DNA,dUTP-脲DNA糖基化酶(UDG)防污染,用5'端标记生物素的引物进行PCR扩增,5'端带标记的扩增产物与固定在微孔板上特异探针杂交,然后用酶标链霉亲和素进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对100份来自结核病人高度怀疑有结核分枝杆菌的痰标本检测,扩增杂交法检出40份阳性,比抗酸染色法(15/100),培养法(28/100)和PCR电泳法(35/100)检出率高,而50份来自无结核感染者的痰标本,几种方法检查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可灵敏、特异、客观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比传统PCR-电泳法优越.  相似文献   

7.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09-1010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的敏感性。方法:对87例初治的肺外结核病患者进行了酶联免疫斑点技术、病理检测、痰涂片找结核杆菌、结核PCR检测及结核IgG的检测,比较了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并观察了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在不同部位肺外结核病中的敏感度。结果:ELISPOT对肺外结核感染的敏感度为73.6%,明显高于病理检测(37.3%)、痰涂片(6.5%)、结核抗体检测(14.6%)及结核PCR的检测(3.8%)。不同肺外结核感染酶联免疫斑点试验的敏感度不同。结论:酶联免疫斑点试验可作为肺外结核病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其在不同部位结核感染中的诊断价值不同。  相似文献   

8.
以 PCR扩增生殖器疱疹病毒 DNA,然后用特异性 DNA探针微孔板检测疱疹病毒扩增产物 ,同时用普通 PCR检测同样的标本。结果 4 3例病例组中 ,PCR微板杂交 35 (83% )例阳性 ,8例 (17% )阴性 ;普通 PCR37(86 % )例阳性 ,6 (14 % )例阴性 ,二者无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 PCR微板杂交 19例 2例阳性 ,17例阴性。同时 ,普通 PCR则有 5例阳性 ,14例阴性。PCR微板杂交具有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抗污染能力强的优点 ,适用于检测可疑 HSV感染 ,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聚合酶链反应-微孔板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的临床适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1130份临床标本,用抗酸染色、培养、PCR电泳、PCR微孔板杂交法分别进行结核杆菌的检测。并结合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00份临床证实杂交法未查出阳性,1030份高度怀疑含有结核杆菌的体液标本的检测结果。以PCR微孔板杂交阳性检出例数最高(481/1030),其次为PCR电泳(406/1030)、培养(365/1030)以及抗酸染色(256/1030);X^2检测结果显示PCR微孔板杂交的结核杆菌阳性检出例数与其它三种方法比较的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结论 PCR-微孔板杂交方法是一种特异、灵敏、准确、快速的结核杆菌检测方法。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诊断结核病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诊断结核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FQ-PCR技术检测患者痰、外周血、体液(包括各种渗出液及脑脊液)中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并与定性PCR、常规细菌学涂片法和培养法比较。结果112例结核病患者FQ-PCR、定性PCR、涂片法和培养法检测各类标本阳性率为59.82%,88.82%,25.89%,29.46%,非结核组43例FQ-PCR法阳性率是2.32%,PCR法是18.60%,FQ-PCR检测其标本TB-DNA的特异性为97.67%,敏感度为59.82%,阳性预测值为98.53%。结论FQ-PCR检测TB-DNA是一种快速简便、敏感性、特异性、可信性较高的方法,对诊断结核病具有临床意义,且适用于临床检验实验室,其含量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抗酸染色法、L-J培养法、PCR法和斑点杂交法平行检测76例临床标本和28种标准菌株. 结果:46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抗酸染色法、L-J培养法、PCR法和斑点杂交法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3.4%、50.0%、73.9%和56.5%;30例非结核患者痰标本、19种非结核分枝杆菌和9种非分枝杆菌标准株培养法和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PCR法有3例阳性.结论:斑点杂交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方法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PCR SSCP技术直接快速检测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 ,评价此方法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耐药性的意义。方法 :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5 0例耐RFP(单耐和多耐 )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12例RFP敏感菌株、35例耐RFP肺结核患者痰标本 ,采用PCR SSCP检测痰标本和菌株中结核杆菌γpoB基因突变。结果 :5 0例耐RFP菌株中有 45例PCR SSCP条带与结核分枝杆菌H37Rv条带有明显差别 ,与药敏试验结果做对比 ,PCR SSCP检测敏感性为 90 % ,特异性为 10 0 % ;12例敏感菌株与H37Rv条带一致 ,35份肺结核病人痰标本 ,2 1份痰PCR扩增阳性 ,15份SSCP图谱与H37Rv图谱有差别 ,而用PCR SSCP 2 8份图谱与H37Rv有差别 ,阳性率为 80 %。结论 :PCR SSCP检测结核分枝杆菌γpoB基因突变快速、简便、易行 ,有望用于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的快速测定 ,并将成为直接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RFP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种抗原的芯片系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以3种结核抗原的芯片检测系统,对临床确诊的100例肺结核标本及100例非结核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芯片检测的敏感度为88%,两项或三项指标同时阳性时,特异度可达100%;芯片检测结核组与非结核组结果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3种抗原的芯片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4.
肺结核56例痰标本FQ-PCR检测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痰直接涂片找抗酸杆菌法、痰结核杆菌培养法对56例确诊肺结核患者痰标本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荧光定量PCR法检出结核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痰涂片抗酸染色和培养法(P<0.05),其他非肺结核结果阳性率仅为2.7%,特异度较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肺结核诊断方面灵敏度及特异度较高,同时反映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痰标本中的结核杆菌的数量变化,对抗结核药物疗效有良好的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GeneXpert Mtb/RIF检测技术对肺结核诊断和耐利福平肺结核筛查的效果,为筛选最佳实验室检测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三亚市定点医院结核病门诊2015年5月—2016年12月243例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痰标本,分别进行涂片镜检、痰培养和GeneXpert Mtb/RIF检测,分析三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以比例法药敏为标准,分析GeneXpert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涂片镜检与GeneXpertMtb/RIF对比,GeneXpertMtb/RIF检测结核菌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28.9%,GeneXpertMtb/RIF检测与涂片镜检一致率为83.5%。痰培养与GeneXpertMtb/RIF对比,GeneXpert检测结核菌的敏感度为96.7%,特异度为56.6%,GeneXpert检测与痰培养的一致率为91.8%。利福平耐药大多与rpoB基因突变有关,GeneXpert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与比例法药敏一致率为98.1%, 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98.9%,并且可检测出利福平耐药基因位点。结论 GeneXpert Mtb/RIF 检测技术适用于结核分枝杆菌及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快速筛查,在痰涂片和痰培养上补充GeneXpertMtb/RIF检测可提高病原学检出率,尽早发现耐多药病患。  相似文献   

16.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PCR与抗酸染色、结核抗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评价荧光定量PCR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临床确诊的结核病患者和21例非结核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痰标本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法检测,并分离患者外周血血清检测结核抗体,对3种检测方法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抗酸染色法检测结核杆菌阳性率为22.9%,特异性为100%;血清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为77.1%特异性为85.7%;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为52.1%,特异性为100%。结论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防污染、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在临床上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套式PCR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套式PCR(二次扩增)替代传统PCR(一次扩增)扩增痰中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探讨其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已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住院病人68例和非结核肺部感染病人16例,嘱其留取晨痰,分别进行套式PCR扩增和传统PCR扩增,再行产物分析。结果6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人传统PCR扩增embB基因阳性结果为29例,阳性率为42.6%。套式PCR扩增embB基因阳性结果为47例。阳性率为69.1%,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66,P〈0.05);16例非结核病人传统PCR和套式PCR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两者特异度均为100%。结论检测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突变,套式PCR灵敏度高于传统PCR.两者特异度相同,套式PCR能快速、敏感、特异地扩增结核分枝杆菌embB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在结核病诊断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PCR检测技术,对55例正常人,35例非结核性肺部疾病患者,146例肺结核病人作对照,用抗酸染色法以及分枝杆菌培养法作对比分析,检测结果为PCR检测法阳性率明显高于涂片和培养法,特异性为97.8%,敏感世为80%。由于其方法简单,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为结核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萋-尼氏抗酸染色法(简称Z-N)和金胺O荧光染色法(简称荧光染色)在痰涂片镜检中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效果差异。方法:纳入580份痰标本,挑取相同部位制成两份涂片,分别使用Z-N和荧光染色进行染色镜检,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阳性分级标准及读片时间上的差异。将涂片后余下的痰标本采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药敏系统做液体培养。结果:Z-N法阳性检出率为10.8%,荧光染色法为15.3%,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种方法每一级别的结果进行?字2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染色方法在各个分级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荧光染色法的读片时间要明显短于Z-N。结论:荧光染色阳性检出率略高于Z-N,证明荧光染色法是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对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