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200例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并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戴凤莲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259-260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情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386例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许梅  张雪岚 《河北医学》2005,11(3):265-266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情况及采用相应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方法:观察386例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与患儿输液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观察486例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奄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赵广珍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4):2965-2966
目的:探讨儿童心理特点及相应护理干预措施与患儿输液成功率的相关性。方法:观察486例儿童的心理特征,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全部儿童在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儿童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王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3):1005-1007
目的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问题及干预方法。方法分析386例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状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反应类型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患儿在行静脉输液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能配合顺利完成静脉输液。结论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影响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并可提高患儿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儿童静脉输液心理反应的影响.方法:门诊输液室500例儿童进行静脉输液时的心理情况,根据不同的心理变化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儿童在进行静脉输液时均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使护理工作的效率提高,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门诊患儿输液治疗的心理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的心理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法将862例门诊输液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干预组,在输液前针对性进行分散注意力、诱导、暗示、音乐、激励、沟通等方法进行护理干预;B组为对照组未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儿输液配合情况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使患儿以良好的心态接受和配合输液治疗,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体会,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分身体瘦弱、水肿及体型肥胖、长期输液的三类型老年人进行穿刺.结果 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临床效果满意.掌握好穿刺技巧和护理,可提高患者配合输液治疗的成功率,从而大大提高患者静脉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门诊输液室儿童影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12月在门诊输液室输液治疗的175例儿童的临床资料,将95例运用心理疏导护理的作为研究组,80例普通护理的作为对照组,对两组静脉穿刺配合情况、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对护理满意度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静脉穿刺配合情况好,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治疗后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疏导护理在输液室儿童治疗过程中,有效缓解患儿恐惧疼痛和反抗心理,使患儿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了患儿一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输液室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28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8例患儿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治疗组患儿采取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依从性、疼痛程度及穿刺成功率。结果治疗组静脉输液依从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疼痛行为量表评分、Wong-Baker笑脸量表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中施以中医情志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儿的疼痛程度,提高输液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患儿静脉输液时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2~10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2个月~10岁127例门诊静脉输液患儿进行观察,分析他们不同年龄的心理动态和家属的心理反应,探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儿不良心理反应都有显著性改善,合作程度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认真分析患儿静脉输液前的心理特征,采用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不仅明显提高了患儿静脉输液的配合率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且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郝玲梅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5):405-406
目的学龄前患儿常因不配合使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降低,为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探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提高学龄前患儿在接受静脉输液时的依从性。方法262例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学龄前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77例运用沟通技巧实施心理疏导,对照组85例则予以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儿静脉输液的依从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配合治疗的主动性和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提高学龄前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从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儿科静脉输液患儿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门诊静脉输液的3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儿的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家长满意度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门诊静脉输液患儿的不同性格及心理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及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心理护理对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的效果. 方法 观察400例静脉输液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输液前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观察组输液前进行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的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并对两组静脉输液一次成功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儿输液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心理护理能提高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幼儿静脉穿刺的影响,探讨幼儿静脉穿刺时的心理干预特点.方法:对本室500例首次接受输液的幼儿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专人操作,干预组根据患儿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心理干预.结果:干预组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幼儿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结论:心理干预能消除幼儿紧张、恐惧情绪引起的儿茶酚胺分泌致周围血管收缩,减少幼儿静脉穿刺困难的因素,还可以激励幼儿学会自控,配合护士操作,从而有效地提高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兴化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3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以静脉输液进行疾病治疗,第一次输液采用常规方式,穿刺时由家长协助固定患儿肢体,第二次输液时给予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统计两次输液,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分析护理前后患儿对输液的依从性。结果:患儿第二次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和依从性满意率(86.67%)显著高于第一次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63.33%)和依从性满意率(50.0%),患儿疼痛程度也明显比第一次有所减轻,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患儿疼痛,有利于提高患儿舒适感和依从性,是输液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小儿静脉输液护理中采用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200例,收集时间在2016年8月-2017年5月。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分为甲组(100例,按照常规原则进行护理)和乙组(100例,在按照常规原则进行护理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甲组患儿在输液时一次穿刺成功率低于乙组(76.0%比95.0%,P0.05)。甲组患儿对输液护理配合度优良率低于乙组(77.0%比93.0%,P0.05)。结论:在对小儿开展静脉输液护理时,采用心理护理进行干预可以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的配合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个性化心理护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中的效果。方法:将我科77例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随机分2组,对照组40例患儿进行常规护理,而研究组37例患儿予以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配合度94.59%、一次穿刺成功率91.89%、家属满意度97.3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静脉输液患儿的配合度和一次穿刺成功率,同时还可以提升患儿家属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液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输液治疗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环境干预、心理干预、静脉输液前干预、静脉穿刺前干预、输液过程中干预、拔针与按压穿刺点干预。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输液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输液依从性和穿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2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输液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痛苦,提升家长满意度及患儿输液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