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子宫肌瘤 (一)主要病理改变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形成,可发生于子宫的任何部位,但大多发生在子宫体部.根据肿瘤所在位置分为粘膜下、肌壁间和浆膜下肌瘤.肌瘤没有包膜,但可因周围肌层受压产生一层疏松网状间隙,即假包膜.子宫肌瘤为富血供型瘤.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妇女.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清楚,因其好发于生育年龄,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退,目前认为其主要与女性的性激素有关.子宫肌瘤为实性肿瘤,可单个或多个生长在子宫的任何部位,大小不一,肌瘤压迫周围的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使肌瘤易从假包膜中剥出.当肌瘤生长快,局部供血不足时,肌瘤失去原来的典型结构,称为肌瘤变性,常见的变性有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性、钙化及少见的肉瘤样变(恶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人子宫肌瘤组织、相应肌瘤包膜外肌层组织及正常子宫肌层中硫酸基转移酶1A1(SULT1A1)、雌激素受体亚型(ERα、ERβ)、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子宫肌瘤组织、相应肌瘤包膜外肌层组织及10例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SULT1A1、ERα、ERβ和PR的表达,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肌瘤包膜外肌层组织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中SULT1A1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织中含量(P<0.05),子宫肌瘤组织中ERα、P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肌瘤包膜外肌层组织及正常子宫肌层组织(P<0.05)且与SULT1A1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 ERα、PR是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促进因素,SULT1A1可能是子宫肌瘤发生过程中的抑制因素.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主要由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间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肌瘤表面仅由子宫浆膜覆盖,肌瘤周围的子宫肌层受压形成假包膜,其与肌瘤间有一层疏松网隙区域。血管由外穿入假包膜供给肌瘤营养,肌瘤越大,血管越多越粗;假包膜中的血管呈放射状,壁缺乏外膜,受压后易引起循环障碍而使肌瘤发生各种退行性变。常见的变性有玻璃样变性、囊性变、红色变性、肉瘤变性、钙化。  相似文献   

5.
王蓓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1):97-98,F0003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超声检查结果,探讨各自超声图像特征。方法对60例子宫腺肌病及18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Philips HD11XE和ToshibaSSA-660A超声诊断仪多切面扫描;然后观察病变区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超声特征:子宫增大形态饱满经期增大更明显、肌层散在分布似“蜂窝”状小无回声区,CDFI低速高阻血流频谱(RI=0.73±0.07);子宫肌瘤超声特征:以包块假包膜形成、界限清楚,CDFI团块周围血流呈环状或半环状血流为主,肌瘤内部可记录到低阻力的动脉频谱(RI=0.65±0.08)。结论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超声图像有不同特征性改变,超声对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探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图像和其血流显像的分布特征,试图来提高两种疾病的诊断效率.方法 我们主要通过分别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相应的二维图像和血流显像进行详细分析.结果 得出两种疾病都是子宫呈现无规则的增大,不同的是子宫腺肌瘤病情产生位置为后壁,没有包膜,血流显像呈现星点状闪烁样彩色信号,频谱阻力指数较高,而子宫肌瘤则可产生与任何部位,具有假包膜,可以进行并处的分辨,且血流显像伴有环形血流信号,频谱阻力指数较低.结论 我们认为经阴道及腹部超声对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进行诊断,对提高两种病情的诊断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比较子宫腺肌症13例和子宫肌瘤29例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子宫腺肌症表现为:子宫普遍增大且多呈弥漫性,子宫轮廓规则或不规则,9例中7例(77.7%)病灶位于子宫后壁;病灶区回声呈现粗颗粒状稍强;肌壁间可见多个散在的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呈小岛状分布;病灶区血流呈稀疏星点状,频谱阻力指数RI 0.73±0.08;(2)子宫肌瘤边界清楚,其内呈漩涡线纹状、团块状或均质低回声,肌瘤周围有丰富血流环绕,频谱阻力指数RI 0.59±0.05。结论: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声像图各自具有不同特征,准确把握两者区别,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 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育结局。结果浆膜下肌瘤占42.4%,肌壁间肌瘤占57.6%,平均手术时间是96±41 min,平均失血量是128±46.2 ml,82.3%的患者在术后48 h出院,无近期并发症。2.3%的患者因肌瘤复发而接受了二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生育要求的297例患者中71%最终成功妊娠,剖宫产率为49.8%,阴道助产分娩8%,自然分娩率为42.2%,无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保留了纤维假包膜,通过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性而增强了愈合,没有近期手术并发症,有较好的妊娠率和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MRI诊断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临床鉴别诊断中应用.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2014年6月—2016年7月收治的58例高度疑似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患者,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MRI影像学表现特征,分析MRI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58例患者中,32例为子宫肌瘤,26例为子宫腺肌瘤患者,MRI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准确性为91.37%、敏感性为75.00%和特异性为96.55%;子宫肌瘤MRI图像表现为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子宫轮廓不光整,体积明显增大,边界有一层假包膜;子宫腺肌瘤子宫肌瘤MRI图像表现为T1WI和T2WI均呈杂斑点状高信号,T1WI和T2WI信号较为复杂,子宫轮廓光整,体积明显增大,病灶与子宫无明显边界,或边界不规则、模糊不清.结论 MRI检查可直接作为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直接诊断依据,MRI图像表现特征特异性明显,在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30例子宫腺肌瘤及110例子宫肌瘤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子宫腺肌瘤表现为星点样血流,肌层呈不均匀高增强.子宫肌瘤周边有清晰条形、半环形丰富血流信号显示,而瘤体内部也有丰富点状、短线状、网状等较丰富血流显示,整个瘤体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变性坏死区呈无增强.结论 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来评价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预后和生育结局。方法2007年3月~2012年3月,673
例浆膜下和肌壁间肌瘤患者接受了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指标为术后合并症,症状缓解,需要再次手术及生
育结局。结果浆膜下肌瘤占42.4%,肌壁间肌瘤占57.6%,平均手术时间是96±41 min,平均失血量是128±46.2 ml,82.3%的患
者在术后48 h出院,无近期并发症。2.3%的患者因肌瘤复发而接受了二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有生育要求的297例患
者中71%最终成功妊娠,剖宫产率为49.8%,阴道助产分娩8%,自然分娩率为42.2%,无子宫破裂。结论腹腔镜下假包膜内子宫
肌瘤剔除术保留了纤维假包膜,通过保留子宫肌层的完整性而增强了愈合,没有近期手术并发症,有较好的妊娠率和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2.
子宫肌瘤的血供应来自假包膜的血管,故彩色血流信号多呈环绕或半环绕瘤体,子宫动脉血流速度增高,PI和RI显著降低,而子宫腺肌症的血供来源于子宫正常血管,无环状或半环状血流环绕,以此与子宫肌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1 子宫肌瘤 1.1病理解剖 子宫肌瘤是子宫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为球形实质性肿瘤,其大小不等,肌瘤可小如米粒,大者则重达数十斤.有单发或多个生长,肌瘤主要为平滑肌增生,内含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源自于子宫肌层或肌层血管壁的平滑肌纤维,其边界清楚.  相似文献   

14.
高能聚焦超声肿瘤热疗仪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声热疗指以超声波为能量来源 ,以水为传导介质对局部组织加热 ,以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为治疗手段。充分发挥了超声波在聚焦过程中脂肪不过热 ,测温容易 ,穿透性好 ,指向性及聚焦性能好的优点。肿瘤组织血管 ,微循环特征及肿瘤组织的生理环境特点 ,构成肿瘤组织热损伤比正常组织严重得多的特点。高温热疗通过细胞膜的热改变引起细胞死亡。子宫肌瘤的显微镜下特征显示长有肌瘤的子宫血管数目增多 ,管腔扩大 ,肌瘤本身却并不存在丰富的血管 ,往往只有一根或数根来自邻近正常的动脉穿过肌瘤假包膜进入肌瘤的血管 ,而肌瘤的静脉主要位于假包膜 ,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非侵入性阻断肌壁间肌瘤假包膜内层血管网以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1例直径4~10cm子宫肌壁间肌瘤,HIFU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确定肌瘤假包膜内血供起始部,并对此区域进行了HIFU治疗,通过临床症状观察,治疗前后CDFI和MRI、影像学变化、并发症情况等观察HI-FU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部分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瘤体假包膜环状血流信号消失,瘤体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及坏死。结论HIFU针对瘤体假包膜内血管始端治疗以阻断肌瘤血供使其自然萎缩是一种较为人性化、非侵入性和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阴道彩超在子宫肌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亮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0):165-16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声像图特点及对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的声像图特点。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为子宫肌瘤瘤体有假包膜,边界清晰,瘤体假包膜血流呈环状包绕,瘤体内血流呈条状、网状,频谱形态与子宫动脉略有不同,舒张期切迹模糊或消失,瘤体内血流阻力指数低于肌壁内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结论:经阴道彩超能清晰地显示宫腔内瘤体结构及肌瘤与子宫内膜的关系,对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患者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白雪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920-92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子宫腺肌瘤及110例子宫肌瘤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子宫腺肌瘤表现为星点样血流,肌层呈不均匀高增强。子宫肌瘤周边有清晰条形、半环形丰富血流信号显示,而瘤体内部也有丰富点状、短线状、网状等较丰富血流显示,整个瘤体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高增强,变性坏死区呈无增强。结论彩色多普勒在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徐小蓉 《中国医刊》2002,37(4):19-21
子宫肌瘤容易引起阴道流血 ,主要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 ,少部分则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部分病例也可引起阴道大量流血。较大的子宫肌壁间肌瘤、多发性子宫肌瘤及粘膜下肌瘤阴道大出血较为多见。除此外 ,大出血亦见于子宫肌瘤合并流产不全、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以及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分娩时。由于肌瘤呈占位性生长 ,妨碍了月经期子宫的正常收缩 ,以致血窦不易关闭 ;肌瘤的生长使子宫腔变形、内膜面积增大、子宫血管增生扩张、血运更为丰富故而出血增多 ,若合并有子宫内膜增生或内膜息肉形成 ,出血常会更多。粘膜下肌瘤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VCDS)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以手术病理结论 为标准,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TVCDS特征,对照比较二者瘤体包膜回声、瘤体内部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和RI值的差异.结果 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声像图的鉴别以瘤体用边假包膜特征最为重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瘤体周边出现环状彩色血流,子宫肌瘤组占95.9%,子宫腺肌瘤组占30.8%,组间差异明显;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是(0.53±0.07)和(0.67±0.057),RI≥0.7分别是1.4%和38.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结合瘤体包膜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和RI等超声特征能提高TVCDS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 ~ 50岁的中年妇女,生育期妇女发病率大约20%~40%.子宫肌瘤主要由不成熟的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雌激素可诱发和促进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发展.经典的研究证实子宫平滑肌瘤是一种卵巢性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肌瘤可单发,也可多发.临床上根据其在发展过程中与子宫肌壁的关系不同而分为:①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②浆膜下肌瘤:肌瘤突出至腹膜面,若向阔韧带内生长,称为阔韧带肌瘤;③黏膜下肌瘤:突入至子宫腔内的肌瘤,此类肌瘤很易使内膜拉长,即使肌瘤较小,也可引起明显的月经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