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崔云峰 《吉林医学》2010,31(21):3513-3513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表现与误诊过程。结果:5例治疗出院,2例死亡,5例转到上级医院救治,结果不详。结论:由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症状多样复杂易造成误诊,提高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的认识及诊断,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2.
<正> 夹层动脉瘤全称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少见的心血管急症,其来势凶猛,进展迅速,48小时死亡率高达70%以上,由于其临床表现有胸痛、心电图异常、血压变化、脉搏减弱等,易误诊为心绞痛,心肌梗塞,以至误治,失去抢救机会。我院自1996年共收治5例,死亡2例,转院1例,好转出院2例,现报告典型误诊病例一例,分析误诊原因,探讨鉴别要点,提高夹层动脉瘤的诊断成功率。 1.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螺旋CT检查的影像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螺旋CT检查的影像特征.方法 对2003年1月-2008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螺旋CT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9例.10例表现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特异性征象,3例见到内膜破裂口,1例有钙化斑内移.非特异性征象可见主动脉扩张、形态不规则及各段管径比例不均匀12例,主动脉壁增厚、不规则及钙化10例,附壁血栓、管腔不规则变窄1例,主动脉分支受累3例.结论 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准确率高,"双腔征"是主动脉夹层动脉瘤CT扫描的特有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原因,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8年收治并误诊的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误诊为脑梗死患者后经心脏彩超、颈部血管彩超检查方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论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掌握其病理基础和病理生理特点,及时行超声心动图、颈部血管彩超、心脏彩超、增强螺旋CT、MRI、主动脉血管造影等检查可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5.
急性主动脉夹层17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原因,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分析我院17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误诊原因及确诊方法.结果:本组病例误诊率为40.5%,死亡7例,转上级医院手术治疗4例,植入覆膜支架1例,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出院5例.结论:主动脉夹层症状表现复杂,误诊率及死亡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4月~2012年3月临床上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疑似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并与CT检查结果比较.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0例,确诊10例,准确率100%.CT确诊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9例,诊断率9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可靠的影像检查方法.具有无创、快捷、简便的优点,成为临床诊断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时缓解疼痛,密切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结果: 治愈2例,好转2例,自动出院1例,病死3例。结论: 加强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认知水平,缓解疼痛,严密监测血压,可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中层而形成的血肿[1],急性夹层动脉瘤是发病急为凶险的心血管病急症,急性夹层动脉瘤的发病率每年可高达(10-29)/ 1000000人.既往报道多数在急性期死亡,一周内死亡率60-70%,三个月死亡率在90%以上.因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性,非心血管专科医生容易误诊.现将我临床工作中收治的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背景 ]无痛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罕见 ,在临床上易误诊 ,常需进行尸检确定 .[病例报告 ]以头晕、双下肢乏力 ,偶伴有胸闷、气急为主诉而入院的老年患者 1例 ,入院诊断为I级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律不齐、脑梗死 ,给予降压、扩冠、对症等治疗 .入院第 3d在卫生间突然死亡 ,通过尸检发现死因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 .[讨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主要通过尸检分析确诊 ,但也可通过进行彩色B型超声波、CT、核磁共振检查来减少误诊 .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学良 《四川医学》2004,25(1):120-120
目的 通过分析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误诊情况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我院1994~2003年期间1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首诊误诊的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例资料,对临床表现、确诊方法、误诊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 分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脑血管病变、多发性大动脉炎、急腹症、胰腺炎、胆结石、胆道感染、急性肾功衰等,总误诊率72.2%。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情复杂,误诊率高,预后差。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期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诊床旁超声应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疑似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102例行急诊床旁超声检查及CT主动脉造影+三维重建成像检查,比较两者在检查阳性率上的差异.结果 102例患者中,急诊床旁超声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增72例,CT主动脉造影+三维重建成像检查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80例,急诊床旁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63.6%.结论 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结合腹部主动脉超声检查,对急诊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其操作快捷、简便、无创、经济及可重复观察等优越特点,是目前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简便易行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该血肿沿主动脉壁延伸使之剥离的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工作中较少见,极易误诊.我院1997~2002年共收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17例,其中误诊7例,误诊率达41.2%.现将有关病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分离即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issecting Aortic 夹层动脉瘤诊断.它是由于血液渗入主动脉中层,形成了夹层Aneurysm,简称DAA),因近年来国外已普遍放弃了主动脉水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解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临床上因其发生部位和器官受压及组织穿破程度不同,表现也不一样,易被误诊或漏诊.现结合实例,予以报告.  相似文献   

14.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建虹  任学良 《四川医学》2008,29(4):462-46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经胸超声(TTE)检查17例夹层动脉瘤患者,观察主动脉管腔内有无膜样回声及管腔内血流情况.结果 超声能敏感显示剥离的内膜,剥离的范围及血流改变,并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分型.结论 超声检查对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1例死于动脉瘤破入心包,心包填塞,1例曾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1例误诊为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超声诊断临床价值.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9例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总结分析.结果:De Bakey Ⅰ型3例,Ⅱ型1例,ⅢA型3例,ⅢB型2例,3例明确其破口,2例心包少量积液,2例主动脉瓣反流,均经增强CT扫描及血管造影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急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T扫描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例主动脉动夹层动脉瘤的CT征像进行分析,以了解该病的特征性CT征象.结果 CT诊断的直接征象为不同密度的真假两腔及剥离的内膜瓣、钙化内移的内膜.CT检查是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最主要方法之一,笔者搜集我院2007年6月经CT检查证实做动脉夹层1例,重点分析CT影像与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结果:1例表现为发作性腰腹疼痛,伴出汗、恶心,首诊为急性胰腺炎,之后考虑胃疾病、心绞痛、主动脉夹层,经彩超明确为主动脉夹层,治疗后病情平稳出院。1例表现为突发胸痛、腰背疼痛,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经螺旋CT诊断为主动脉夹层,转院治疗。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易患因素,认识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多样性,及时作相关检查,避免或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2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观察声像图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彩色多普勒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敏感性100%,特异性96%,准确性95.8%,Ⅰ型3例、Ⅱ型、16例、Ⅲ型4例。其中原发性腹主动脉瘤1例,所有病例均表现主动脉管腔内见带状隔膜样回声,分为真腔和假腔,假腔内可见伴血栓,检出内膜破口1例。结论彩色多普勒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型,真假腔的区别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0.
徐建国  曹治  张亚琴 《微创医学》2005,24(3):313-315
目的探讨螺旋CT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进行CT平扫,对其中10例进行CT增强扫描,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显示法(SSD)三维重建.结果CT平扫可显示主动脉增宽,主动壁钙化.CT增强扫描及重建可清晰地显示真假腔及内膜片、破口位置及内膜瓣钙化和移位、内膜剥离范围炎性动脉瘤的影像特征.结论螺旋CT完全能满足临床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和治疗需要,为外科手术提供更详尽信息,是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