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来稿摘登     
<正> 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误诊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临床常见病,但误诊者亦屡见不鲜,现将7例误诊报告如下: 7例患者中男4人,女3人;年龄最大72岁,最小23岁,平均52.1岁。确诊前曾以“坐骨神经痛”、“散发性脑炎”、“美尼尔氏综合征”、“脑出血”、  相似文献   

2.
32例肺吸虫病误诊为肺结核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将32例肺吸虫病患者误诊为肺结核,后经抗原皮试,痰查虫卵、X 线胸片等证实而确诊。现对其误诊原因加以分析: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年龄最低为4岁,最高为62岁,23例在10~25岁之间。2.确诊的依据:32例的确诊依据均包括临床、  相似文献   

3.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患者,临床工作中发现常有误诊为“脑梗死”者,文献也曾有报道[1]。现结合我院近十年来收治曾误诊为“脑梗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6例,给予分析讨论,希望引起各位同道注意。1临床资料26例病人中,男19例,女7例,年龄53岁 ̄87岁。确诊前26例均误诊为“脑梗死”,就诊至最终确诊时间2天至27天不等。其中15例能回忆起头部外伤史。所有患者中有偏身感觉、运动障碍者15例;一侧面瘫者4例;进行性智力障碍者3例;头晕、头钝痛及呕吐者3例;精神淡漠、嗜睡者1例。CT或MRI检查:血肿位于单侧额颞顶者23例,双…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报告的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椎管内髓外肿瘤是我院1984年~1992年住院病例.发病数月曾在区、县、地区医院内科就诊,均被误诊,转我院后经神经内、外科临床诊断为髓外肿瘤,后经椎管造影CT检查确诊.本文对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临床资料7例中男3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41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22例中男历例,女7例,年龄27~79岁,平均年龄45.6岁,40岁以上17例,占77.2%,30岁以下3例,占13.6%。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和肺部感染者各6例;误诊为肺结核、关节疾病者3例;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心包病变者各2例。确诊依据:22例患者均经县以上医院检查确诊。其中经“纤支镜”检查5例,CT扫描4例,肺切除后病理检查毛例,胸水或痰细胞学检查7例,表浅淋巴结活检2例。误诊原因分析:①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共6例,病史特点:年龄均在40岁以上且有结核病史,临床表现为胸痛、发热、咳嗽、咳血、气促和消瘦等。胸部X线5例…  相似文献   

6.
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检查方便,诊断不难,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效果较佳。但由于医务人员对直肠癌认识不足,不作肛门指检致使相当数量的直肠癌患者被误诊为“痢疾”、“痔疮”、“肠炎”等疾病而延误治疗。我院与市二院自lop年以来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全部经病理检查证实,在外院及本院误诊的有o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0例直肠癌,初诊确诊的31例,临床确诊率31%,误诊69例,误诊率69%。其中男性58例(58%),女性42例(42%),男女比为1.38:1。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25岁,其中25岁至40岁的青年直肠癌8例,占8%。…  相似文献   

7.
赵善良  徐慧敏 《河北医学》2004,10(2):132-134
目的:分析肺结核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误诊为肺部其他疾病的病例64例,其中男41例,女23例,年龄16~67岁,平均年龄为43.9岁,对上述病例的误诊原因及确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为肺炎22例,误诊为肺癌26例,误诊为支气管扩张6例,误诊为败血症2例,误诊为伤寒1例,误诊为急性病毒性肝炎1例,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肺炎1例,误诊为慢性肺脓疡5例。上述病例的确诊方法:痰内或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液中找到抗酸杆菌20例,PPD强阳性、抗结核治疗获得疗效确诊5例.试验性抗结核治疗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确诊9例,手术病理证实14例,经皮肺穿刺确诊9例,经动态观察确诊7例.结论:肺结核的临床诊断要结合临床病史、X线检查、痰抗酸杆菌的检查及PPD试验、结核抗体、经皮肺穿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可手术病理证实。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80~1982年确诊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23例。从发病到确诊为3个月~40年(平均13.2年)。此间均曾误诊为其他疾病,有的被误诊过2、3种病。本文重点对23例的误诊原因分析如下。23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20~65岁,平均40.5岁。确诊年龄28~67岁,平均52.4岁。诊断依据:1.中年男性四肢远端单关节及/或非对称性急性、间歇发作性关节炎为特征。2.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在6.0mg%以上,并可除外继发性痛风性关  相似文献   

9.
<正> Weber—Christian 氏病系儿科少见病。国内何氏曾综合报道7例,近年诸氏又报告1例。我院自1974—1980年曾先后收治了3例。由于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具有特征性的皮下结节多出现较晚,故常导致误诊。本组3例中例1曾误诊为“结核性心包炎”、“胸膜炎”,例2误诊为“脓毒败血症”、“肝脓疡”,例3误诊为“病毒性肝炎”,后均经取皮下结节活体组织检查而确诊。今报告于下,供儿科同道参考。例1 王××,男,9岁,住院号82336,1974年5月31日因反复发热1个月而入院。入院前一周伴咳嗽,心前区疼痛,阵发性呼吸困  相似文献   

10.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胆胰管综合征,又称“十二脂肠憩室梗阻黄疸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1,2]。其主要表现为间歇性黄疸、间歇性发热、间歇性上腹痛。但由于对此症的认识不足临床上漏诊、误诊现象时有发生,以至手术中不认真探查而不能确诊,给患者带来不少痛苦。现就我院1993~1997年经ERCP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憩-胆胰管综合征26例误诊原因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6例中,男11例,女15例,男∶女为1∶1.2,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院外误诊12例,院内误诊14例。胆囊切除手术后1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3年5月至2004年10月累计收治9例老年人肥厚型心肌病误诊病例,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9例肥厚型心肌病误诊中,男3例,女6例,年龄60~80岁(平均69岁),9例均为住院患者.初诊到确诊时间为1~6个月.其中误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冠心病5例(心力衰竭2例,心绞痛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9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证实.按<实用内科学>肥厚型心肌病诊断标准确诊.  相似文献   

12.
我科从1989年5月~1990年8月共收治阑尾炎病人436例,其中15例系其它疾病误诊为阑尾炎,占阑尾炎收治总数的3.44%。临床资料本组误诊为阑尾炎的病人共15例,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12~77岁。5例诊断“阑尾脓肿”或“阑尾炎”,手术治疗确诊为盲肠腺癌3例;升结肠低分化癌1例;升结肠肉瘤1例。5例中有3例  相似文献   

13.
散发性脑炎以精神症状起病者,极易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由于两者的治疗与预后不同,故及早确诊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通过对14例散发性脑炎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分析来简述两病的鉴别要点。资料一、病例来源本文14例患者均来自农村公社医院并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二、性别、年龄男5例,女9例。16~20岁6例,21~30岁6例,41~50岁2例。三、起病形式均为急性起病,最短1天,最长12天。四、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畏寒、头  相似文献   

14.
<正>近10年来我院收治并确诊大肠癌57例,其中16例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5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73岁;45~65岁13例(占81.2%),院外就诊时间3~10个月,住院后误诊14~70天.盲肠癌6例,结肠肝曲癌4例,盲肠及乙状结肠多发性癌1例,乙状结肠癌2例,直肠癌3例.误诊情况:入院误诊为阑尾炎或阑尾脓肿5例,胆囊炎、克隆氏病、溃疡性结肠炎、内痔、阿米巴痢疾各1例,肠梗阻4例,细菌性痢疾2例.  相似文献   

1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下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尽管CT、MRI等高精仪器介入本病诊断,但误诊或因误诊致错误手术的情况仍时有发生。我科自1992年~1996年间共收治15例此类误诊病例J现就误诊原因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5例(其中3例为本院误诊),男性11例,女性4例,年龄36~66岁,所有病例均接受过CT或MRI检查并报告为“腰椎间盘突出”,均接受过“腰椎间盘剔除术”。最后确诊情况:腰骰、盆腔原发性或转移性恶性肿瘤5例、腰能部慢性筋膜劳损4例、梨状肌综合征3例、运动神经元病变2例、带状癌疹1例。2典型病例介绍例1,男性,54岁,因…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 (MM )是骨髓异常浆细胞增生的恶性疾病 ,常侵犯多个系统 ,临床表现多样化 ,极易误诊 ,应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就我们近年来所收治的 11例MM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与误诊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统计病例 30例 ,均是按诊断标准确诊为MM的患者 ,其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5 2~ 74岁 ,平均年龄 6 2 .4岁。发病至确诊时间 7天~ 4年。其中误诊 11例 ,误诊率36 .7%。误诊时间 3个月~ 4年不等。其主要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如表所示。11例MM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表症状误诊疾病例数乏力纳差慢性胃炎 2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7.
114例小儿气管异物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颖  朴贞淑  李莉萍 《吉林医学》2006,27(7):786-786
目的:探讨小儿气管异物误诊的原因和对气管异物作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自1990年~2005年期间共收治小儿气管、支气管114例进行有效诊治,并对51例误诊病例进行探讨。其中①男79例,女35例;男:女=2.3:1;1.5岁以内54例,2岁33例,3岁12例,5岁7例,5岁以上8例。②有明显异物吸入史79例,无明显异物吸入史35例。③发病至确诊时间最短2h,最长9个月,1周内来诊者82例占72.8%。平均住院6.5d。④植物性异物103例。⑤异物位置:声门下、总气道、右支气管、左支气管,其中左右支气管比例最大。结果:本组病例确诊后,在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108例,3例自然咯出,2例去外地,1例因术中异物转位窒息死亡。114例中51例误诊,基层误诊49例,本院误诊2例。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误诊的根本原因在于忽视异物史,对长期反复性“发作”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病因了解不够详尽,对X光检查缺乏分析。  相似文献   

18.
肺曲霉菌病误诊1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随着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和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 ,肺曲霉菌病的发病率呈增高趋势 ,但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尚不足 ,容易误诊。本研究收集我院 1981~ 1999年确诊为肺曲霉菌病而曾被误诊的住院病例 10例 ,对其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作简要分析。1 临床资料   10例肺曲霉菌病病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2 3~ 60岁 ,平均 4 2 .8岁。其中 2例合并糖尿病 ,1例合并白血病 (ANL M5) ,1例为烧伤患者 ,1例有“肾癌”病史。 3例误诊为肿癌 ,3例误诊为肺结核 ,4例诊断为一般肺炎。  临床表现 :咳嗽 10例 ;咯痰 9例 ,大多为白色黏…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误诊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48~7.0岁。其表现均为意识清楚、无头痛、呕吐,仅1例发病后呕吐1次。并有不同程度的偏瘫。临床已除外“脑栓塞”,诊断脑血栓形成,后经CT证实确诊脑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气管结核的误诊原因,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确诊为支气管结核,而之前被误诊的328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误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8例患者中,男122例,女206例,男女比为1:1.69;年龄6~82岁,平均(36.2±1.2)岁.328例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咳嗽、咳痰,伴咯血118例,活动后气促106例,发热135例.其中,误诊为肺炎112例,支气管炎91例,支气管哮喘86例,支气管扩张24例,支气管肺癌15例.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43例,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252例,支气管镜病变活检阳性为226例.结论 支气管结核临床及胸部X线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最后确诊有赖于微生物学和(或)病理学,而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该病最有价值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