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作者于1986年5月-1988年2月对云南省乙脑高发行区洱源县右所镇的蚊类种群组成,季节消长,成蚊自然毒率;媒蚊密度与乙脑流行关系,猪群感染乙脑动态与人群发病的关系;乙脑流行前后人群免疫水平;乙脑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等项目进行了系统监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按蚊,纹库蚊是该地区优势蚊种,1-11月可见蚊虫活动。从人房及畜厩捕获的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及麻翅库蚊中分离到乙脑病毒8株。证明中华按蚊及三带喙  相似文献   

2.
云南景东县乙型脑炎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云南省景东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现状。方法媒介蚊虫调查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方法,蚊虫乙脑病毒检测采取RT-PCR方法,健康人群血清乙脑病毒抗体检测采用ELISA。结果共采集到蚊虫4属15种6653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属于当地的优势种群,分别占总捕获蚊数的82.07%和10.46%。RT-PCR检测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共16批1310只,各有1株感染乙脑病毒;ELISA检测当地健康人群血清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为72.96%,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病毒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589,P0.01)。结论云南景东县蚊虫种类较多,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有传播乙型脑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德宏州蚊虫分布特点及乙型脑炎病毒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5月以及1984年和1989年7 ̄8月,在云南省德宠州路西,瑞丽和盈江三县,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9属44种19083只。三带喙库蚊,霜背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伪白纹伊蚊和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对所获蚊虫用C6/36细胞和乳鼠方法分离病毒,结果从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到乙型脑炎病毒2株,从霜背库蚊,白纹伊蚊和窄翅伊蚊中各分离出1株乙型脑炎病毒。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  相似文献   

4.
1980~1985年,先后在原金华地区的13个市、县进行了蚊种调查和有关生态观察,结果如下: 五年来共捕获成蚊31498只;幼虫4750条,羽化成蚊502只,经鉴定分类为五属24种。 按蚊属:中华按蚊。 库蚊属: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伪杂麟库蚊、迷走库蚊、中华库蚊、桔尾库蚊、纹腿闸蚊、贪食库蚊、褐尾库蚊、五指库蚊、棕头库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云南楚雄元谋、武定和双柏3县蚊虫及其主要虫媒病毒种类,为制定出有效的虫媒传染病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6-7月采用诱蚊灯在调查点通宵捕捉蚊虫,对现场采集蚊虫进行形态分类鉴定;采用C6/36细胞培养法和RT-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对蚊虫体内病毒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捕获4属15种12 384只蚊虫,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致倦库蚊和微小按蚊分别占捕获蚊虫总数的59.95%、19.31%、10.90%和 4.13%;C6/36细胞培养处理116组蚊虫,其中29组发生细胞病变,经基因鉴定为版纳病毒(BAV)、Totivirus 病毒(TOV)、乙型脑炎病毒(JEV)和Nam Dinh病毒(NDiV)4种,其中,三带喙库蚊的JEV、BAV、TOV和NDiV基因扩增批阳性率分别为1.87%、11.32%、3.77%和9.43%;希氏库蚊的NDiV基因扩增批阳性率为25.00%;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的BAV、NDiV批阳性率分别为20.00%、33.34% 和5.00%、7.50%。结论楚雄地区蚊虫种类多,且以三带喙库蚊和中华按蚊为优势蚊种,从两种蚊虫标本中能分离到JEV、TOV、BAV和NDiV病毒,表明调查地区发生乙脑及其它虫媒病毒性疾病流行的危险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病毒媒介在人房的季节消长、嗜血习性和叮人行为,以及其幼虫相关的生物学习性, 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 方法 2001 年 6~12 月,在云南南部湄公河上游,选取一个种植场,采用 CDC 诱蚊灯和人工诱捕的方法捕蚊;蚊胃血源环状沉淀法鉴定其嗜血习性以及孳生地调查幼虫孳生习性。 结果 共捕获乙脑病毒媒介蚊虫5属、11种、5 726只。无论是诱蚊灯还是人工诱蚊法,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季节密度高峰都出现于 6~8 月的雨季;3 种库蚊在村内和村外有整夜叮咬活动,但中华按蚊的叮人高峰出现在 21:00 之前。人房室内诱蚊灯捕蚊与室外人诱观察发现,室内捕捉乙脑病媒数量远高于室外。蚊胃血检测结果发现它们的人血指数都比较高;幼虫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分布。 结论 湄公河上游地区人房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的生物学及行为与以往畜圈调查的结果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乙型脑炎病毒媒介在人房的季节消长、嗜血习性和叮人行为,以及其幼虫相关的生物学习性,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媒介控制措施。方法 2001年6~12月,在云南南部湄公河上游,选取一个种植场,采用CDC诱蚊灯和人工诱捕的方法捕蚊;蚊胃血源环状沉淀法鉴定其嗜血习性以及孳生地调查幼虫孳生习性。结果 共捕获乙脑病毒媒介蚊虫5属、11种、5726只。无论是诱蚊灯还是人工诱蚊法,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的季节密度高峰都出现于6~8月的雨季;3种库蚊在村内和村外有整夜叮咬活动,但中华按蚊的叮人高峰出现在21:00之前。人房室内诱蚊灯捕蚊与室外人诱观察发现,室内捕捉乙脑病媒数量远高于室外。蚊胃血检测结果发现它们的人血指数都比较高;幼虫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分布。结论 湄公河上游地区人房优势蚊种三带喙库蚊、伪杂鳞库蚊、棕头库蚊和中华按蚊的生物学及行为与以往畜圈调查的结果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8.
三带喙库蚊对5株乙脑病毒的感染阈均较低,淡色库蚊仅对其中1株的感染阈较低。三带喙库蚊经口感染后,病毒首先在神经结、卵巢检出,随后是中肠和唾液腺,体内卵病毒阴性。减毒株对三带喙库蚊胸腔感染力显著降低,唾液腺阴性。中华按蚊对乙脑病毒不敏感,胸注后唾液腺阴性。文中讨论了本结果在乙脑生态学和活疫苗安全性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乙脑病毒经三带喙库蚊卵传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乙脑病毒-蔗糖-人红细胞混合物摄食法感染雌性三带喙库蚊,共感染18组(1166只),其中13组感染成功,并从2组子代蚊检出乙脑病毒。传递到子代蚊的乙脑病毒仍保持毒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甘肃省庆阳市区域媒介蚊虫类分布特点及携带病毒情况,为防控虫媒病毒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子诱蚊灯、捕虫网诱捕,并进行分类;用细胞培养法分离病毒,用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病毒鉴定。结果2012年捕获蚊虫5种,4238只,其中淡色库蚊2459只,占58.0%;中华按蚊794只,占18.73%;三带喙库蚊652只,占15.38%;刺扰伊蚊215只,占5.08%;济南按蚊118只,占2.8%;捕获的三带喙库蚊中分离出1株盖塔病毒,淡色库蚊检出6株库蚊黄病毒。结论淡色库蚊是庆阳市区域的优势蚊种,蚊虫携带黄病毒和盖塔病毒等虫媒病毒,应加大对该地区蚊虫及虫媒病毒的监测、调查、研究及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蚊虫分布特点及与虫媒病毒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81、1982、1983、1986、1987和1988年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勐海和勐腊县(市)捕获成年雌性蚊虫8属34种34508只。夜晚在农村畜圈及其周围采获蚊虫21种,优势蚊种为棕头库蚊和三带喙库蚊;白天在野外竹林采获蚊虫25种,优势蚊种为贺斑伊蚊和白蚊伊蚊。从三带喙库蚊(8株)、霜背库蚊(4株)、伪杂鳞库蚊(3株)、环带库蚊(1株)、棕头库蚊(1株)、中华按蚊(3株)、刺扰伊蚊(2株)、白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xamine further the natural infection of poikilothermic animals e.g. turtles, to Japanese encephalitis (JE) virus. Plasma samples from 75 soft-shelled fresh water turtles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 from China were examined in virus neutralization (VN) and 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 (HAI) tests for the presence of specific antibody.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ntibody detected by either test to a titer of 10 or greater was 89% while 77% and 60% were positive by VN and HAI tests, respectively. Forty-one per cent were jointly positive by both tests. Mean HAI and VN titers were similar and showed no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spring/summer and autumn/winter seasons. The HAI reactivity was associated with a 7S component for both season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inhibition in the serology of poikilothermic hosts and the possible behaviour of T. sinensis in the natural history of JE virus is briefly considered.  相似文献   

13.
Immature stages of mosquitoes collected in JE endemic areas of Karnataka, India between 1985 and 1987 were reared to adults and processed for the detection and isolation of Japanese encephalitis (JE) virus in an attempt to find naturally occurring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the virus. Males collected during 1985-1986 were also processed. A total of 15,785 adults reared from immatures and divided into 445 pools and 1,756 wild-collected males divided into 128 pools were processed using mosquito inoculation and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s. JE virus antigen was detected in 9 pools, 4 of which yielded JE virus. These were 2 pools of males and 1 pool of female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and 1 pool of male C. pseudovishnui, suggesting vertical transmission of JE virus in the mosquitoe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华支睾吸虫检测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方法(RAA)。方法 以华支睾吸虫18S rRNA基因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合成、筛选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快速检测华支睾吸虫的荧光RAA检测方法。分别以含不同拷贝数DNA片段的重组质粒和不同浓度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敏感性;分别以似蚓蛔线虫、细粒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虫、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特异性;通过抽提含华支睾吸虫虫卵的粪便及含囊蚴的淡水鱼肉样本DNA并进行荧光RAA扩增,初步评价其检测现场样本的能力。结果 成功建立了华支睾吸虫检测荧光RAA法,其可在39 ℃ 20 min内实现对华支睾吸虫DNA的特异性扩增。以含不同拷贝数DNA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0 拷贝/μL;以不同浓度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3 pg/μL;以似蚓蛔线虫、细粒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蚴及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可成功检出感染华支睾吸虫的人体、大鼠粪便样本以及麦穗鱼样本,具备较好的现场样本检测能力。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可用于华支睾吸虫检测的RAA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可用于华支睾吸虫检测的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方法(RAA)。方法 以华支睾吸虫18S rRNA基因序列作为靶序列,设计、合成、筛选特异性引物和探针,建立快速检测华支睾吸虫的荧光RAA检测方法。分别以含不同拷贝数DNA片段的重组质粒和不同浓度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敏感性;分别以似蚓蛔线虫、细粒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虫、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荧光RAA扩增,评价其检测特异性;通过抽提含华支睾吸虫虫卵的粪便及含囊蚴的淡水鱼肉样本DNA并进行荧光RAA扩增,初步评价其检测现场样本的能力。结果 成功建立了华支睾吸虫检测荧光RAA法,其可在39 ℃ 20 min内实现对华支睾吸虫DNA的特异性扩增。以含不同拷贝数DNA片段的重组质粒为模板,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0 拷贝/μL;以不同浓度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该方法最低检出限为3 pg/μL;以似蚓蛔线虫、细粒棘球绦虫、日本血吸虫、十二指肠钩蚴及曼氏血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可成功检出感染华支睾吸虫的人体、大鼠粪便样本以及麦穗鱼样本,具备较好的现场样本检测能力。结论 成功建立了一种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的可用于华支睾吸虫检测的RAA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特征的长期趋势。方法 对石家庄市疫情资料汇编((1949-2018年)、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2004-2018年)与急性脑炎脑膜炎监测合作项目(2007-2018年)中的乙脑资料,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圆形分布定量评估乙脑疫情变化特征。结果 1949-2018年,石家庄市累计报告乙脑病例5 884例,病死率为19.02%。职业中,农民占51.16%。2001-2018年,流动人口病例占40.85%。年发病率范围为0.03/10万~72.43/10万,年均发病率1.72/10万,APC为-2.57(t=6.38,P<0.001)。1949-1993年的1~14岁病例占62.59%,而2016-2018年的50岁及以上病例占76.56%。每20年左右出现一次明显的流行高峰。病例主要集中在7-9月份。1949-1999年的发病高峰为8月24日(8月1日-9月17日)(z=4712.17,P<0.001),2000-2018年的发病高峰为8月6日(7月18日~10月25日)(z=146.10,P<0.001),两阶段的发病高峰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结论 石家庄市乙脑疫情明显下降,高发人群年龄呈上升趋势,流动人口成为新的易感人群,严格的季节性发病高峰特征有所减弱,高峰日提前,高峰期间增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