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澳大利亚医学杂志》第2卷第8期(1981年)报道:依赖胰岛素的糖尿病病人常常表现严重缺乏胰岛素的酮中毒症。但初次治疗后,特别是在儿童,一般可暂时缓解。恢复正常的葡萄糖的内环境稳定,尽管是暂时的但也表明有足够的β细胞在初次损伤后仍然存活下来,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量正常。 相似文献
2.
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因不能根治哮喘,副作用大。用之得当可以转危为安,用之不当可得不良后果。注意掌握适应症,避免副作用;合理用药,减少激素依赖性,是目前激素使用的重要课题。一、适应症: 1.多用于哮喘急性重症发作; 2.顽固慢性发作,支气管舒张药物不能缓解者; 3.估计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皮质类固醇治疗哮喘的药理作用:(1)稳定溶酶体膜,有抗炎、降低细血管壁的通透性。(2)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阻止腺甙酸环化酶(CAMP)转化为5磷酸腺甙(5AMP),稳定肥大细胞内腺甙酸环化 相似文献
3.
覃见效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85,(3)
长期接受皮质类固醇(CS)治疗的病人容易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每日或隔日用 CS 治疗一年以上,用光子吸收仪检查可发现桡骨远端骨密度降低。CS 治疗引起骨钙丢失的发病机理是比较复杂的;CS 抑制空肠粘膜吸收钙,使血钙水平降低,而继发甲状旁腺亢进;PTH 和 CS 使 相似文献
4.
眼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尤其是地塞米松滴眼液可引起眼压升高 ,导致青光眼 ,对使用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极大。现将本院 1998~ 2 0 0 1年来对 15例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情况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例中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8~ 37岁 ,平均 2 2岁 ;双眼用药者 10例 ,单眼用者 5例。用激素前眼压正常 ,眼底无青光眼性视乳头改变 ,用激素后出现眼压升高。1.2 激素使用情况 用药种类 :0 .0 2 5 %地塞米松滴眼液 10例 ,点必舒4例 ,拂炎 1例 ,每日均滴 3~ 4次。用药原因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9例 ,慢性结… 相似文献
5.
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粘膜病变,具有反复发作、病程慢性迁延的规律。笔者经临床观察,用自制配方“皮质类固醇糊剂”治疗口疮,疗效佳,疗程短。配方:氟美松1.5mg、盐酸洗必太10mg,次炭酸铋100mg,共研成粉末,用1%地卡因适量搅拌均匀调成糊状即可,装入瓶内密封贮存,备用。用法:先用消毒棉球,轻轻拭去溃疡表面的分泌物,然后将糊剂均匀地涂擦到创面上,每日换药2次,直至愈合。 相似文献
6.
ParaS JonePW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3,22(1):36-36
为了缓解症状和减少长期损害。皮质类固醇常用于肺结节病。自发性痊愈是一种常见的特征。决定开始治疗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两者可能均受到疾病严重的影响。因此试验需使用随机对照设计。目的:在肺结节病患者,评估口服和吸入皮质类固醇对胸部X线结果。症状,肺功能和长期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休克的皮质类固醇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在脓毒症休克(SS)患者中是否使用类固醇已经争论了几十年。在20世纪70~80年代高剂量皮质类固醇是标准治疗;然而,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在类固醇研究没有显示生存获益之后,达成的共识是不应该在脓毒症和SS使用皮质类固醇;最近10年,在危重患者发现相对的肾上腺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查以前的观察,即氨甲喋呤可减少严重哮喘病人的皮质类固醇需要量,对14名皮质类固醇依赖性支气管哮喘病人进行了24周的随机分组双盲交叉试验,以比较低剂量的氨甲喋呤(每周15mg)与安慰剂的效果。强的松在基线的平均剂量是每周173.5mg(范围为70~420)。病人接受氨甲喋呤时比接受安慰剂时对强的松的需要量平均减少36.5%(P=0.01)。 相似文献
10.
鼻息肉切除术对病人有一定的痛苦,而且术后容易复发,应用药物使息肉缩小或消退,近年以皮质类固醇治疗界息肉又逐渐受到重视。l皮质类固醇的局部应用1.l皮质类固醇息肉内注射。lq79年,My6rs等向息肉内注射皮质类固醇以治疗息肉,取得良好效果。方法:应用1%麻黄素收缩鼻腔粘膜,不必做粘膜表面麻醉,每次用去炎舒松混悬液0.5-IInl(总量为20-40毫克),用细长针头分次注入每个息肉内。每5-7天重复一次。第一次或第二次注射后,鼻粘膜水肿,呈现苍白色。随着水肿消退,鼻息肉可缩小一半,注射3-4次后,鼻息肉完全消失。病人不仅…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不断有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发生过敏的报道,本文就皮质类固醇激素过敏的诊断实验和临床上容易引起的过敏类型等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6,(96)
目的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咽喉痛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咽喉痛患者60例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进行简单随机分组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抗生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对比两组咽喉痛患者治疗24小时及48小时疾病完全缓解率,缓解疼痛时间、痛感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24小时完全缓解率、48小时完全缓解率分别为63.33%与93.33%,均较对照组高,同时治疗组患者的缓解疼痛时间、痛感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咽喉痛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前,吸入皮质类固醇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方法,对其不良反应也有较多报道,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文献进行综述。吸入皮质类固醇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理机制的核心是抗炎作用,对其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斑秃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临床表现为原因不明的一至数片圆、椭圆形境界清楚无自觉症状的脱发斑。由于其独特的皮损表现,极易造成美容障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质量,故尽管多数斑秃有自愈倾向,大多数患者仍积极要求治疗。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是依那西普治疗皮质类固醇依赖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的前瞻性、初步试验。试验共纳入11例患者,其中8例完成了持续6个月的试验,2例由于病情加重退出试验,1例由于红斑性皮疹退出试验。定量肌力检查和对皮质类固醇需求的减少表明8例完成试验患者中的6例病情好转。依那西普治疗皮质类固醇依赖性重症肌无力@Rowin J.
@Meriggioli M.N.$Section of Neuromuscular Disease, Dept. of Neurol. and Rehabilitation, University of Illin ois at Chicago, 912 S. Wood St., Chicago, IL 60612- 7330, United States Dr.
@T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在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色素膜炎性反应的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青光眼出现的色素膜炎性反应,应用全身静脉点滴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及眼部点皮质类固醇类眼药水,对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色素膜炎性反应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术前24眼色素膜炎系列症状均消失;术后术口未发现粘连,房水清亮,眼压正常。结论皮质类固醇类药物能有效降低青光眼术前及术后炎性夏应,减少手术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颜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炎系由反复外用强效激素类软膏治疗非适应证性面部皮肤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损害。患者中青年女性多见 ,与职业特点明显相关。初期应用的良好效果和后期的依赖性是患者持续用药的主要原因。1 临床资料 32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男 5例 ,女 2 7例 ,年龄 1 7~ 34岁。职业为宾馆服务员、演员、导游、菜农、理发员等。原发疾病 :颜面痤疮 1 6例 ,毛囊虫皮炎 6例 ,光敏性皮炎 4例 ,面癣 3例 ,其它 3例。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种类为皮炎平霜 2 4例 ,氟轻松软膏 8例。初诊时皮损表现 :2 1例患者表现为面部皮肤粗糙 ,不规则暗红色… 相似文献
18.
19.
理由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15)
发表在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杂志的一项新的随机研究表明,吸入性氟替卡松(Fluticasone,FC)治疗成人急性哮喘比静注氢化可的松更为有效。乌拉圭蒙特维多de las Fuerzas医院的Dr.Gustavo J Rodrigo指出,早在患者送急诊90分钟后就可见到这种区别,肺阻塞最严重的患者受益最大。Dr.Rodrigo指出,虽然一些研究都表明吸入性FC治疗急性哮喘有良好效果,但系统性给予皮质类固醇却被认为是标准治疗。以往这两种方法的随机试验都是在儿童中进行的。研究人员为比较这两种治疗方法,随机选定106名送到急 相似文献
20.
理由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5,20(15):11-11
背景新闻:近日,发生在四川资阳、内江市的“怪病”事件受到广泛关注。现已明确此疾病是由猪2型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发病时会出现头昏、头痛、高热、乏力、腹痛、腹泻等症状,重症病例迅速进展为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乃至脑膜炎。由猪引起的人类的疾病多种多样,近年发生在国内、国外两起重要的猪源性人兽共患病(Zoonoses)。其一是1998-1999年发生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由尼巴病毒(Nipatl Virs)引起的严重传染病暴发流行,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