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股骨干性标本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的形态、位置及大小,提出新的形态学分类,为临床重建ACL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67副已知性别成人股骨干性标本的ACL股骨止点进行解剖研究。测量ACL股骨附着点的面积、形态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L股骨止点面积:男(104.4±30.8)mm2,女(81.4±29.1)mm2,性别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CL股骨附着区形态中椭圆形49例,占36.6%,新月形39例,占29.1%;圆形20例,占14.9%;长条形17例占12.7%,不规则形9例,占6.6%。[结论]ACL股骨止点有椭圆形、新月形、长条形、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股骨止点面积有性别差异,重建ACL应结合股骨附着区的形态、位置、大小、性别等特点进行个体化重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前内束及后外束股骨止点的解剖位置,找到确定ACL前内束和后外束股骨止点的简单可行的方法,为双束重建ACL手术中的股骨骨道定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解剖18个新鲜膝关节标本(25~45岁)的股骨端前内束和后外束的足迹,以标定前内束和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的位置。在屈膝90°位,测量ACL前内束及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股骨髁间窝外侧壁前方、后方和下方软骨缘的距离。再对测量数据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 ACL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前方软骨缘(8.55±1.33)mm,距离股骨后方软骨缘(8.65±1.54)mm,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t=-0.191,P〉0.05);而ACL后外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下方软骨缘(5.11±0.79)mm。ACL前内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前方软骨缘(14.95±2.06)mm,距离股骨后方软骨缘(6.08±0.88)mm,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t=16.633,P〈0.01);而ACL前内束股骨止点中心点距离股骨下方软骨缘(9.10±1.55)mm。结论膝关节屈膝90°时,ACL后外束的股骨止点中心点位于股骨髁间窝外侧壁距离下方软骨缘5mm的高度,并处在与前方和后方软骨缘几乎等距的位置。而ACL前内束的股骨止点中心点位于股骨髁间窝外侧壁距离下方软骨缘9mm的高度,并处在前后连线大约后1/3的位置。在ACL双束重建的手术中,应用本研究的结果能够简单、快捷地确定ACL前内束和后外束股骨骨道位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使用基于股骨外侧髁软骨顶点(apex of deep cartilage,ADC)设计的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患侧膝关节运动学变化情况。方法 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纳入40例符合选择标准的初次ACL断裂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使用基于ADC设计的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ACL重建)和对照组(不使用上述个性化股骨定位器辅助ACL重建),每组20例;另外收集20名膝关节正常志愿者作为健康组。3组患者/志愿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使用Opti_Knee膝关节三维运动测量分析系统对所有患者行步态分析,记录膝关节6个自由度(屈伸角、内外翻角、内外旋角、前后位移、上下位移及内外位移)和运动周期(最大步长、最小步长及步频),将患者数据与健康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组志愿者屈伸角为(57.80±3.45)°、内外翻角为(10.54±1.05)°、内外旋角为(13.02±1.66)°、前后位移为(1.44±0.39)cm、上下位移为(0.86...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相似文献   

5.
前交叉韧带本体感觉与膝关节功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 4年 ,Schultz首先描述了前交叉韧带中的机械感受器[1] ,并有许多研究者认为 :其影响运动功能并由于受损而导致膝关节废用[2 ] 。1 前交叉韧带的神经解剖与本体感觉功能膝关节的神经支配来源于脊神经的L4~ 5节段 ,多源于L3~ 4。支配前交叉韧带的神经来源于后关节支 ,内外侧关节支少见。在前交叉韧带中 ,机械感受器相对缺乏 ,主要位于滑膜下层或前交叉韧带的附着点。动物试验表明 ,主要有 4种类型 :Ⅰ :Ruffini小体或Golgi Mazzoni小体 ;Ⅱ :Pacini、Krause或Vater Pacini小体 ;Ⅲ…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测量双束止点印迹,为临床实现解剖重建提供依据.方法 对55名志愿者双侧共110个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其中男32名,女23名;年龄20~ 50岁,平均28岁.64排工作站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再现股骨外髁内侧壁ACL印迹,测量并比较不同性别及不同膝关节侧别印迹角、长短轴、印迹边缘至周围软骨的距离,以及双束中心点距离等.结果 110个膝关节的印迹角平均为6.8°±4.6°,印迹长轴平均为(16.8±1.7) mm,印迹短轴平均为(7.5±1.4)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后缘最短距离(DPCM)平均为(1.9±1.0)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远端最短距离(DDCM)平均为(1.5±1.3) mm,双束中心距离平均为(8.0±1.0)mm.男性左、右侧膝关节印迹角、印迹长轴、印迹短轴、DPCM、DDCM及双束中心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左、右侧膝关节印迹角、印迹长轴、印迹短轴、DDCM及双束中心距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右侧DP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膝关节印迹角、印迹短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男、女性印迹长轴、DPCM、DDCM及双束中心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CT对正常人群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的测量结果可靠,具有代表性.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角、双束中心点距离以及与印迹至周围软骨距离等形态、位置参数存在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7.
股骨髁间前交叉韧带撞击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髁间前交叉韧带撞击症薛庆云黄公怡股骨髁间前交叉韧带撞击症是指在膝关节屈伸活动的正常范围内发生的股骨髁间窝与前交叉韧带撞击、磨损,产生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病理现象。1977年Norwod和Cros[1]研究发现,在膝关节最大伸直位时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三维重建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止点的印迹技术,尝试建立适用于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定位及测量系统,为临床实现个体化重建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30名志愿者,对其双膝关节进行DSCT扫描,64排工作站(GE,Volume Share2-AW4.4版本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股骨外髁内侧壁三维模型,观察、圈画、标定ACL股骨止点双束印迹,定位股骨远端与股骨外髁滑车相交点O点;尝试测量ACL印迹长、短轴,两束中心点距离与股骨干之间夹角,双束中心点距离及印迹边缘至股骨髁软骨缘的距离等. 结果 采用DSCT技术再现的ACL股骨止点印迹为一凸起、平坦、形态不规则、灰度一致但与周围不同的区域;在股骨外髁三维模型上,成功建立了适用于关节镜下ACL解剖双束重建的“三点两角”定位系统.印迹长轴平均为(16.5±1.8) mm,印迹短轴平均为(8.0±1.3)mm,印迹角度平均为8 3°±4.9°,双束中心点距离平均为(7.8±1.0)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远端最近距离平均为(1.6±1.5) mm,印迹边缘至股骨软骨后缘最近距离平均为(1.7±0.9)mm. 结论 采用DSCT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重建ACL股骨印迹;ACL股骨止点自然印迹形态、位置存在个体化差异,“三点两角”定位法更适用于关节镜下定位,实现ACL解剖个体化重建.  相似文献   

9.
翟文亮  丁真奇 《中国骨伤》2001,14(7):416-418
修复与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目的 ,就是恢复前交叉韧带的连续性和膝关节的稳定性 ,防止这种病理过程的发生与发展[1,2 ] 。下面就近年来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1 前交叉韧带修复的方法1 1 前交叉韧带的单纯修复 单纯修复前交叉韧带 ,因其在短期内可以提供膝关节的功能稳定[3] ,国外在 5 0年代较为流行 ,国内报道较少。林阳等[4 ] 人通过 9例膝前交叉韧带的重建认为 ,早期行前交叉韧带修补术 ,病人膝关节功能恢复优于重建的病人。但回顾性与前瞻性研究[3] 均表明 ,单纯进行前交叉韧带的修补 ,膝关节功能在 5年内有近 40 %~ 5 0 %归…  相似文献   

10.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有多种移植物可供选择,单自体移植物就有多个部位可以做供端,此外还有异体移植物及正在发展的组织工程化韧带等。本文综述了不同移植物的性状与临床疗效,展望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自体胭绳肌腱单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的恢复情况,并比较有无差异。方法50例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重建患者非随机分为两组,单束重建组26例,双束重建组24例,移植物均为自体胭绳肌腱;正常对照组12例。术后对患者进行KT2000关节测量,膝关节被动位置重现和运动感知阈值测量,同时对其IKDC2000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进行观察;对照组进行双侧膝关节被动位置重现和运动感知闽值测量。结果比较两组病例术后膝关节的前向稳定性和功能评分以及位置觉和运动觉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位置觉和运动觉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患者膝关节的位置觉和运动觉并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前交叉韧带单束重建术和双束重建术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恢复水平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测量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解剖学数据,为临床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采用30例成人尸体膝部标本。屈膝120°关节镜下经前内辅助入路(AMP)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隧道,并用克氏针标记。去除标本的软组织,正中劈开股骨髁。测量股骨隧道长度;测量隧道内口至股骨后髁皮质边缘的距离与股骨髁间窝顶的垂直距离,记录隧道内口分位点位于髁间窝的钟点位置;测量隧道外口与股骨外髁的相对位置。结果:股骨隧道长度平均(36.35±3.14)mm(30.65~42.35 mm);隧道内口至股骨后髁皮质边缘的距离(17.84±3.35)mm(14.02~23.49 mm),至股骨髁间窝顶的垂直距离(14.05±2.32)mm(9.17~20.08 mm)。根据表盘法,隧道内口位于左膝02∶30±00∶10(01∶50~02∶50),右膝09∶30±0∶15(08∶30~10∶40);股骨隧道外口位于股骨外上髁近端(3.16±2.51)mm(1.61~6.30 mm),后方(4.25±2.16)mm(1.73~8.52 mm)。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股骨隧道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了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李智尧  齐峥嵘  马立峰  杨波  张京新  李强  郭艾 《中国骨伤》2019,32(12):1097-1101
目的 :观察前交叉韧带重建中股骨隧道过短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3年5月至2017年6月,采用Transportal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128例,其中32例出现股骨隧道过短纳入本组。男13例,女19例;年龄25.8(17~43)岁;病史(4.5±1.1)个月。在关节镜下以自体腘绳肌腱Transportal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测量患者胫骨前移度,并以Lysholm评分和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术后功能。结果:经CT测量,32例患者股骨隧道长度为(27.34±0.36) mm。所有患者术后获2年以上随访。终末随访时,32例患者术膝轴移试验阴性30例,阳性2例;Lachman征阴性28例,Ⅰ度阳性4例;前抽屉试验阴性30例,Ⅰ度阳性1例,Ⅱ度阳性1例。胫骨前移度比健侧增加(2.6±1.8) m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7,P0.05)。Lysholm评分(82.2±6.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3,P=0.001);Lysholm评分优15例,良10例,中7例,差0例,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151,P0.05)。Tegner运动功能评分(7.4±0.6)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1,P=0.000 5)。术后患者膝关节运动能力明显提高,12例能参加对抗性体育运动,15例能参加非对抗性运动。15例对疗效非常满意,13例对疗效满意。结论:采用Transportal技术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发生股骨隧道过短的发生率为25%,目前临床观察短隧道患者的临床疗效尚可接受。但由于缺乏对照研究,隧道过短对疗效的影响作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将80例在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40例/组)。对照组接受运动功能训练和股四头肌内侧头、胫前肌处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于每次功能训练和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前实施。术后4、8、12周评估两组患者的患肢膝关节主动屈伸关节活动度(AROM)范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双侧腿围,术后半年随访患者的患肢膝关节屈曲AROM,并以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患肢功能状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中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检验。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屈曲AROM、VAS评分和双侧腿围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12周治疗组患膝疼痛VAS低于对照组(Z=-2.68,P<0.05;Z=-4.53,P<0.01;Z=-3.84,P<0.01);治疗4周、治疗8周两组膝关节AROM范围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8、-0.92,均为P>0.05),治疗12周、术后6月治疗组膝关节AROM范围大于对照组(t=-3.72、-4.42,均为P<0.01);治疗4周、8周、12周治疗组腿围差低于对照组(t=3.68、7.14、9.70,均为P<0.01)。术后6个月时治疗组Lysholm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90,P<0.01)。 结论在常规康复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定向透药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关节活动度、疼痛和肢体功能改善等具有治疗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of the knee is an important coronal stabiliser and often injured in isolation or as combination of injuries. The article reports a case of incarcerated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 injury in combination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injury in 20 year old male who presented to us 4 weeks after injur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MRI was correlated to complete ACL tear with torn distal MCL and incarceration into the joint. Patient was taken up for ACL hamstring graft reconstruction with mini-arthrotomy and repair of the torn MCL. Patient was followed up with dedicated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with good functional results. At one year follow-up, patient exhibited full range of motion with negative Lachman, Pivot shift and valgus stress test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rare pattern of MCL tear and also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his pattern of injury.  相似文献   

16.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道增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骨道增宽的发生率、增宽程度、骨道形状、相关因素及其与临床效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胭绳肌腱重建ACL手术后骨道的变化,通过X线片测量ACL重建术后的骨道直径。对51例患者行ACL重建手术,其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主要研究及观察指标:患者性别、年龄、身高等因素,移植物的固定方式,随访时的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检查(KT2000)及肌力恢复情况,以及股骨和胫骨的骨道直径、骨道位置和角度等。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骨道增宽率股骨85%-94%,胫骨65%;增宽程度股骨51%-53%,胫骨40%~44%。胫骨骨道增宽的形态以O型(冠位片)及V型(矢位片)最常见。骨道增宽与年龄、身高及体重指数相关。股骨骨道位置偏前会引起股骨骨道的增宽,股骨骨道角或胫骨骨道角越小,则股骨骨道越容易增宽。结论以腘绳肌腱为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骨道增宽的发生率与程度,股骨骨道较胫骨骨道明显。骨道增宽与患者年龄、身高以及骨道定位相关,其中股骨和胫骨骨道的位置及角度是引起术后骨道增宽的主要因素之一。骨道增宽与KT2000结果和术后肌力恢复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17.
傅利锋  胡劲涛  王政  陈鑫 《中国骨伤》2017,30(8):721-725
目的:观察半月板成形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接受符合纳入标准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和成形组。对照组30例,为半月板完整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男24例,女6例;年龄22~43岁;左侧17例,右侧13例;随访时间12~19个月。成形组34例,为接受半月板成形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男27例,女7例;年龄23~42岁;左侧22例,右侧12例;随访时间12~20个月。观测术前患侧胫骨前移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及末次随访时健侧和患侧胫骨前移度、主动本体感觉和膝关节功能评分。胫骨前移度采用KT-1000测量,膝关节功能采用Lysholm评分量表和KOOS量表评估,主动本体感觉测量膝关节重复30°、45°、60°的3个角度的误差。结果:对照组术后患侧胫骨前移度(1.4±0.2)mm,低于成形组的(2.2±0.4)mm(P0.05)。对照组和成形组术后膝关节Lysholm总分分别为93.7±2.7和92.3±3.0,均较术前的52.8±3.9和51.6±5.1提高(P0.05),但术后对照组Lysholm总分与成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OOS量表的评分中,对照组术后症状、疼痛、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分别为90.7±5.5、93.2±4.3、96.8±2.2、90.9±5.3和91.8±4.5,高于术前的72.7±6.0、70.6±7.3、72.5±7.4、52.8±5.4和36.2±6.5(P0.05);成形组术后症状、疼痛、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分别为88.9±5.8、92.6±3.5、96.5±2.1、89.3±7.2和90.6±4.1,高于治疗前的71.9±5.1、71.2±7.1、71.3±6.2、53.1±6.1和35.6±4.7(P0.05),对照组术后KOOS量表各项评分与成形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健侧主动本体感觉误差为(12.2±3.4)°,与成形组健侧的(12.8±3.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侧主动本体感觉误差为(13.5±3.7)°,小于成形组患侧的(17.1±4.2)°(P0.05);对照组患侧主动本体感觉误差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形组患侧主动本体感觉误差明显大于健侧(P0.05)。结论:半月板成形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中短期内膝关节功能无显著影响,但膝关节本体感觉及稳定性减弱。  相似文献   

18.
魏民  朱娟丽  刘洋 《中国骨伤》2017,30(1):25-28
目的:观察袖套状保留残端的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于骨科就诊的42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年龄28.4岁,平均受伤时间5.5周(2~12周)。采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同时保留胫骨侧韧带残端,通过滑膜袖套恢复残端张力。治疗前及治疗后2、6、12个月采用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对稳定性进行评价,术后12个月采用Lysholm评分和Tegner运动分级评价膝关节功能。治疗前和治疗后12个月行膝关节MRI检查。结果:术后2、6、12个月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术前Lysholm评分37.8±7.1,Tegner评分2.1±0.4;术后12个月的Lysholm评分96.8±6.1,Tegner评分6.2±0.9,均高于术前。术后12个月复查MRI显示前交叉韧带显影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袖套状保残重建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保留并牵张缝合固定胫骨残迹的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方法,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年10月~2008年12月经关节镜下确诊ACL断裂,胫骨附丽处有残存纤维瘢痕组织79例(79膝)患者,采用保留残迹自体胭绳肌腱单束重建ACL,术中对原ACL残迹不做切除,分离、梳理其近端,用PDS线穿缝;将缝线经股骨道从Rigidfix横孔拉出以维持张力,打人横钉固定。术后随访30~37个月,平均32个月,依Daniel单腿水平跳跃试验、IKD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2例出现小腿肌支血栓,抗凝治愈;1例切口浅层感染,引流抗炎治愈;1例出现关节纤维化,通过麻醉下手法松解康复。终末随访时稳定性检查:所有患者轴移试验阴性,4例前抽屉试验I。不稳,LachmantestI。阳性15例,Ⅱ。松弛2例。KT2000检查显示膝关节前向松弛度术后差值平均为(5.2±2.4)mm,术前为(10.1±2.7)mm,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t=6.835,P〈0.05)。关节活动度:7例伸膝滞缺5°,9例屈膝欠缺5°,有10°屈膝欠缺2例。Daniel单腿水平跳跃试验53例(67%)为正常,23例(29%)接近正常,3例异常。综合分析:Lysholm评分术前为(63.27±6.74)分,术后为(91.36±3.72分),手术前后有统计学差异(t=7.354,P〈0.05);24例(30%)IKDC评级正常,53例(67%)为接近正常,2例异常。结论本方法能最大程度地保留、并发挥ACL胫骨残端可能的功用,且可避免其发生髁间窝撞击;并能建立稳定的膝关节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全身多关节韧带松弛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关节镜下重建术后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共收治20例全身多关节韧带松驰(第5指掌指关节被动背伸角>90°)ACL损伤患者(为C组),同期根据第5指掌指关节被动背伸角度小于70°、70°~90°分别随机抽取20例采用相同术式的ACL损伤患者(A组和B组)作为对照.所有60例患者均采用天节镜下自体胭绳肌双束4隧道技术重建,移植物采用微型钢板纽扣进行悬吊式固定.术后通过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和膝关节Lysholm评分系统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主观评估,通过轴移试验和KT-2000检查了解膝关节的稳定性,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60例患者术后获24~48个月(平均30.4个月)随访,3组患者双侧松弛度差异平均分别为(0.65±0.88)、(1.75±1.12)、(2.45±1.41)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19例(95%)小于3 mm,1例(5%)3~5 mm;B组17例(85%)小于3 mm,3例(15%)3~5 mm;C组11例(55%)小于3 mm,7例(35%)3~5 mm,2例(10%)大于5 mm.轴移试验结果:A组中无阳性病例;B组1例Ⅰ度阳性;C组6例Ⅰ度阳性,2例Ⅱ度阳性.3组患者IKDC评分平均分别为(92.15±3.73)、(90.00±4.87)、(86.00 ±5.03),Lysholm评分平均分别为(94.15±2.30)、(92.80±2.51)、(88.40±4.50)分,3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存在全身多关节韧带松弛的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肌腱重建ACL的临床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