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性铅接触危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调查了接触铅烟平均浓度为0.578mg/m~3的蓄电池厂工人53名,0.0015mg/m~3的小焊锡工52名以及0.0006mg/m~3的对照组绣花工50名。从临床症状与生化指标来看,蓄电池厂工人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铅危害,小焊锡工与对照组工人相比未见异常,可见铅的毒性危害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铅的毒性早期症状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和四肢肌肉关节酸痛等。本文见乏力、腹部隐痛和关节酸痛的发生数与PbB、PbU及ZPP的浓度成正比,其症状阈浓度分别为30μg/dl、0.045mg/l及40μg/dl。铅接触的指标可以采用PbB、PbU、ALAD、FEP及ZPP,但作为预防性监护的过筛指标以ZPP为宜。铅接触组的正中神经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为慢(P<0.05)。在铅接触组工人中,传导速度的减慢与铅接触程度未见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2.
1986年1月1日起,将要求雇主禁止血铅浓度在70 μg/dl或以上的雇员工作。这是1980年来卫生和安全委员会制订的控制铅工作条例,法规修订中的主要改变之一(以往的限值为80 μg/dl)。修订后的法规要求雇主:向雇员报出作业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当接触铅的机会增加时,应提供适当控制措施,如通过其  相似文献   

3.
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金属元素,各类人群都有明确的负荷指标。测量人体中铅含量的方法很多,而血铅则是反映近期铅接触的敏感指标。苏州工业园区近十几年工业迅猛发展,为了解职业性铅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对2008年底本中心进行的大范围人群健康普查中血铅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旨在了解职业性铅接触对人体血铅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掌握职业性铅中毒的发病特点、规律和趋势,制定相应对策,遏制职业性铅中毒的高发势头,对本省14家企业中962名铅接触人员体内铅超标情况进行了调查.方法:根据有关规范和标准,采集空气样本并检测空气中铅浓度,计算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检测血铅与尿铅.结果:生产岗位空气中铅浓度不合格率9.76%,不合格岗位TWA...  相似文献   

5.
铅是重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和环境污染物,铅中毒目前仍然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之一,人体铅浓度的增加对机体神经系统、造血系统、消化系统、肾脏以及骨骼均会产生不良影响.该文依据文献综述了2006-2007天津、山东、广东、上海等省、市蓄电池行业为主的铅危害事件和国外有关职业性铅接触对人体骨骼及免疫系统主要危害.  相似文献   

6.
作者对运城地区两个工厂甲醛作业工人进行身体健康状况和现场空气甲醛浓度观察,并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中毒诊断提供线索。 某地图厂,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所用印刷纸张,工作地点空气中甲醛浓度为0.46—1.03mg/m~3。某软木厂用骨胶将软木粒子胶合成坯,在骨胶中加入甲醛,在各个生产工序均有甲醛释放,其空气中甲醛浓度为0.93—23.41mg/m~3。 两厂接触甲醛工人为接触组共55名,年龄18—51岁,工龄4个月至25年,男女比例约2∶3另选当地卫生纸厂工人41名为对照组。 健康检查结果 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衰  相似文献   

7.
职业性铅接触与周围神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体内不同浓度的铅负荷对男性工人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造成的影响。
  方法  以某蓄电池厂工人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血铅与氧化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关系。
  结果  共纳入130名蓄电池厂男性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铅组(血铅> 300 μg/L)34人,中铅组(200 μg/L ≤血铅≤ 300 μg/L)51人,低铅组(血铅值< 200 μg/L)45人。与低铅组比较,中铅组人群的SOD水平升高(P < 0.05),其余各组之间的MDA、SOD、GSH-P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高铅组人群TNF-α水平高于低铅组、中铅组(P < 0.05);其余各组之间的IgG、IgA、IgM、C3、C4、IL-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人群中从低铅组到高铅组,ZPP的水平逐渐升高(P < 0.05)。血铅浓度和外周血TNF-α(rs=0.213,P < 0.05)、ZPP(rs=0.513,P < 0.01)呈正相关,其余指标与血铅浓度之间无相关性(P > 0.05)。
  结论  随着血铅浓度的升高,铅可能对机体有一定的氧化损伤和免疫损伤倾向。
  相似文献   

9.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是一项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 1.基本定义职业性接触毒物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的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付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给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相似文献   

10.
职业性铅接触工人神经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40名铅作业工人神经系统检查和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虽临床上周围神经病表现不明显,但神经肌电图检查已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且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显著高于传导速度异常率;肌电图改变符合神经源性损害。提示当前生产条件下铅作业工人存在着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证据,其损害特点符合远端型轴索病。  相似文献   

11.
梁婧 《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63-2964,2967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铅中毒多以低浓度铅接触导致的亚临床无症状中毒为主,给职业性铅中毒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铅接触的生物标志物的日渐发展对现代职业卫生生物监测、铅损害效应的早期预警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作用。作者就职业性铅接触常用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做一归纳。  相似文献   

12.
肾脏是铅对人体损害的重要靶器官之一,长期从事接铅工作可能会发生以进行性间质肾炎为特征的铅肾病。但是,由于肾功能的储备量甚大,通常临床上使用的以血尿素氮、肌酐清除率及尿蛋白定量检查为指标的肾功能试验缺乏敏感性,不能早期检出职业性铅接触对肾脏产生的损害,当发现肾功  相似文献   

13.
职业性铅接触者生物学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检测结果表明:铅接触者除出现卟啉代谢障碍、幼稚红细胞增多外,染色体畸变率亦高于对照组;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和染色体畸变在无铅中毒表现的接触工人中均有升高,提示这两项指标能灵敏地反映铅的损伤。建议增加染色体畸变分析作为健康监护指标,以观察铅作业工人的遗传学效应。本文还对血铅、尿铅与卟啉代谢指标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调查了158名职业性四乙铅接触者,并对相应作业点进行四乙铅浓度测定,汽车驾驶室0.003~0.024mg/m3、汽车修理间0.045~0.081mg/m3.另选102名无四乙铅接触史的健康者为对照,对其血铅、铜、锌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接触组高于对照组,且血铅、锌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职业性四乙基铅接触者不会导致体内铜、锌缺乏.职业性四乙基铅接触者血中铅铜锌的调查@程世华@吴俊@张虹  相似文献   

15.
乡镇蓄电池厂工人的职业性铅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于2 0 0 3年对台州市路桥区3家私营蓄电池厂接触铅的工人进行职业性健康筛检,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铅接触工人共183人(男12 0人、女6 3人) ,年龄19~5 5岁(平均2 8岁) ,铅接触工龄3个月~8年(平均2年)。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的测定采用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16 0 0 9 1995 ) ,用FC 1A型粉尘采样器(北京市劳动环境保护科学院)采样,速度为15L/min ,体积为15 0L ,采样点设在工人操作点的呼吸带。按统一表格询问既往史、职业史、个人卫生习惯及与职业有关的症状,并做常规内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尿铅和尿粪卟啉、尿δ氨基 γ酮戊酸…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一系列的研究已指出应用发铅含量作为职业性铅接触指征的一个指标。现代的分析技术已许可对一根头发的连续各节段做金属含量的测定。作者为了追究职业性铅接触工人的单根头发的铅检定情况以  相似文献   

17.
骨骼含铅量占人体内铅总量的90~95%,因而测量骨骼铅浓度,对估算人体内铅总量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用X-线荧光法测量活体骨骼中铅含量,并与血铅浓度进行比较。方法为用两个~(57)Co放射源(0.6和0.2 GBq)照射手指骨的一小部分,体积约为1cm~3,在垂直位用锗(锂)探头测定受照部位发出的铅的特征性X-线的计数率。探头前的准直器和防护层用纯锡制作,部分覆盖黄金。照射时间为40分钟。在此过程中所受照射剂量,用2×2×1mm~3 LiF剂量计测量吸收剂量。皮肤表面吸收剂量为5.5 mGy(550 mrad)。指中心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江苏省职业性铅危害的现状及趋势,为制定铅中毒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根据.方法 通过对铅接触岗位空气中铅浓度监测,确定职业接触者铅接触水平,同时对铅职业接触者生物样品中铅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随着铅接触岗位空气中铅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的增加,铅职业接触者生物样品中铅水平超标率分别为7.55%、12.92%、14.94%、75.00%、96.00%,经似然比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97.654,P<0.001).结论 铅职业接触者生物样品中铅水平超标率与所在岗位TWA之间呈较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及时采取各项措施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铅的浓度,是防止职业性铅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周秀达等(浙江省遂昌县卫生防疫站)报道:自1982年起,对浙江遂昌金矿井下作业环境空气中重金属粉尘危害问题,进行了多年连续性动态监测观察,探讨了采矿生产场所过量的多种金属元素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医院内可能暴露于生物危险性物质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医疗机构职业暴露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近期(一周内)内发生过生物体液接触过的医务人员(n=64)及长期处于职业暴露风险的医务人员(n=50)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与成年人常模比较,长期暴露于生物危险性环境人员的抑郁因子平均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因子平均得分和SCL-90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发生过生物体液接触的医务人员SCL-90各项因子平均得分高于常模(P0.05),且不同职业或岗位、不同年龄医务人员总得分超过常模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受训人员比例(89.47%)高于护士和医生(44.44%、53.85%);≤30岁医务人员总得分超过常模的比例(73.81%)高于30岁医务人员(42.85%)。近期发生过生物体液接触的医务人员对防护措施和对预防性处理的信任度明显低于长期处于暴露风险的医务人员(P0.01)。[结论]发生生物体液接触后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比正常人差。医院应加强职业暴露个体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