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诊的214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服药时间和剂量、既往消化道病史、吸烟史及联用胃黏膜保护剂等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年龄增长,上消化道出血率显著升高(=11.526,P<0.01);服药超过3个月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服药低于3个月的患者(=8.5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大剂量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5.1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有吸烟史或消化道病史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更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P均<0.05),而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P<0.05)。结论:有消化道病史、高龄、大剂量、服药时间、有吸烟史、不用胃黏膜保护剂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及时给予胃黏膜保护药,以期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期间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医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老年冠心病患者132例,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统计其中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并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消化道病史、吸烟史、胃黏膜保护剂使用均是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上消化道出血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消化道病史、吸烟史、胃黏膜保护剂使用均为主要因素。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可能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其原因包括许多,应注意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保证药物治疗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相关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收治的15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出血是否与肠溶阿司匹林相关分为肠溶阿司匹林组(71例)和非肠溶阿司匹林组(79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等进行分析并加以比较.结果 肠溶阿司匹林组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年龄高于非肠溶阿司匹林组[(66±12)岁比(56±1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溶阿司匹林组的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比例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比例均高于非肠溶阿司匹林组[18.3%(13/71)比3.8% (3/79),26.8%(19/71)比12.7%(10/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 ±22)g/L比(90 ±25) g/L,P>0.05].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肠溶阿司匹林组明显长于非肠溶阿司匹林组[分别为(2.4±0.9)d比(1.7±1.3)d,(13±4)d比(10±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溶阿司匹林组中服用肠溶阿司匹林不足1个月的患者较服用时间>1个月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止血时间较长,住院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5±20) g/L比(86±20) g/L,(3.8±1.7)d比(2.2±0.6)d,(17.3±1.8)d比(12.3±3.6)d,均P<0.01].结论 口服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且胃黏膜损伤较常见,患者出血量较大,预后较差.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的高危患者服药前应评估其风险,清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加用抗溃疡药物可降低其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雷贝拉唑和胃黏膜保护剂替普瑞酮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400例PCI术后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合并氯吡格雷纳入本研究,按治疗小组分为4组:常规治疗组100例、PPI组100例、胃黏膜保护剂组100例、PPI+胃黏膜保护剂组100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中胃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近5年(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患者48例,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将采用胃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2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的2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情况更优,治疗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满意度更高,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胃黏膜保护剂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出血中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控制消化性溃疡出血症状,同时能有效改善机体炎性因子水平,更好的促进患者康复,且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更高,易被患者接受,有利于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56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脑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同期单纯上消化道出血118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重点探讨上消化道出血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结果 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而肝硬化更易发生脑梗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致消化道出血死亡率为63.89%,高于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死亡率16.67%和消化性溃疡的死亡率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有效预防发生脑梗死,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应进一步研发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胃镜下治疗老年性与非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集安市太王镇卫生院收治的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集安市太王镇卫生院收治的非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胃镜检出率,出血原因及伴随疾病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胃镜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出血原因主要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对照组患者出血原因主要有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研究组患者高血压、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镜下治疗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判断出血原因,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损害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注射用兰索拉唑,规格30mg/支;对照组:注射用奥美拉唑,规格40mg/支。结果共有48例受试者成功入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损害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时间和止血率相比P值分别为0.4235和0.3896,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和急性胃黏膜损害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315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门诊选取656例消化性溃疡无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患者为对照组。再根据研究组中HP阳性者根除HP后随访2年,观察上消化道再出血情况。所有入选患者均统计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NSAIDs服用、性别、年龄、饮酒史、血小板计数等情况。结果 NSAIDs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用不同种类NSAIDs对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AIDs增加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年龄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大于60岁的老龄消化性溃疡患者更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合用不同种类NSAIDs较单用NSAIDs者消化性溃疡更易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0.
赵丽娟  郭强 《云南医药》2011,(6):574-576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71例口服抗栓药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年龄大于65岁的冠心病人群中抗栓药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明显增高(P〈0.05)。用药的时间越长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越大。抗栓药的长期应用使胃溃疡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患者消化道出血较阿司匹林单用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所致消化道损伤类型的概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增加。且随着用药时间延长上消化道损伤出血的可能性增大以胃溃疡为主要表现。双联抗栓药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更大。但不同用药方式中各种消化道损伤事件发生率机会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生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与治疗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抗生素治疗的患者180例,均进行了临床资料的调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了积极对症处理。结果发生上消化道出血9例,发生率为5.0%,均为少量出血。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酗酒、既往消化性溃疡史、合并高血压都为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结论抗生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多与患者自身状况有关,要积极进行干预与治疗。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114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14例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60岁以下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和胃肿瘤.在60岁以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依次是:消化性溃疡、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胃肿瘤和急性胃黏膜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泮托拉唑药物对于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7年9月期间治疗的7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评分表抽取1~70数字,单数者分至对照组,双数者分至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选用常规药物奥美拉唑治疗2周,实验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泮托拉唑治疗2周,比较两种药物对该疾病的治疗价值。结果实验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泮托拉唑治疗的病情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1.42%),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服药期间腹泻、食欲不振、口干等发症状的发生率(11.43%)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注射用泮托拉唑药物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治疗中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而且明显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5年3月~2018年2月9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成不同组。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磷酸铝凝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奥美拉唑、磷酸铝凝胶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粪便隐血试验转阴的时间、心率稳定在正常水平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治疗副作用率。结果观察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粪便隐血试验转阴的时间、心率稳定在正常水平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副作用率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磷酸铝凝胶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止血和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改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赵雷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200-20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提供更高水平的诊断治疗对策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135例行胃镜检查的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同期130例非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对比分析2组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结果老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原因以消化性溃疡为首位,占51.85%,其次为急性胃黏膜糜烂,占29.63%,而胃癌占11.11%,为第3位。与非老年人组相比,老年人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及胃癌的发病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伴随疾病发生率也高于非老年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前三大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及胃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通过避免精神压力过大,药物,不良饮食习惯引起胃黏膜损伤来减少控制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还可通过尽早发现并且治疗胃癌来减少因胃癌而造成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同时,重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伴随疾病,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提高治疗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并且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8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相关因素。结果 218例患者中,病因主要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癌、食管癌、食管损伤以及肝硬化。而且发病主要集中于中年男性群体,高危因素主要为长期酗酒、吸烟以及饮食不规律。此外,通过分析相关数据之后发现,患者罹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季节为春季、冬季,其次为秋季,而夏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最低。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诱发因素多为患者的生活习惯不良,如长期酗酒、吸烟、饮食缺乏规律性等。而在春季、冬季,为了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的发病率,临床工作人员需要加强防控宣教工作,为高危人群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2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再次出血分为出血组20例和未出血组10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再次出血的风险因素。结果再出血组在年龄、性别、出血方式与未出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尿素氮、血红蛋白、血小板、幽门螺杆菌(HP)感染、腹痛、内镜下活动出血、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药物的使用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HP感染、活动性出血和血红蛋白是消化性溃疡发生再次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P感染、活动性出血和血红蛋白是消化性溃疡再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给与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内镜室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胃镜检查的142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司期非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0例就出血病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以消化性溃疡占首位,其次为胃黏膜糜烂占28.2%,而胃癌占10.6%,为第3位。结论老年入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糜烂及胃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临床用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31例:奥美拉唑治疗)与B组(31例: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结果:B组患者治疗72h后空腹胃液PH值明显高于A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显效率、有效率均低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泮托拉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奥美拉唑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治疗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改善总有效率及止血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止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静脉滴注用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