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从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管理前后的住院病历中各随机抽取300份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费、预防性用药的比率等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过临床药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住院医嘱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各20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回顾分析在临床药师干预下的住院医嘱中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效果。结果:实施临床药师干预后,本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用药排序以及用药频率有了显著改善;在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中,主要使用差异体现在单独用药、二联用药、三联用药等方面;经过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有了明显改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可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联合用药的比例,可促进我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药师干预前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临床路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规范合理用药,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水平。方法:抽取呼吸科2013年(干预前)和2014年(干预后)进入临床路径的CAP患者各100例,比较两组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等方面的指标。结果: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总费用、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效果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药师参与CAP临床路径患者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审核干预后,规范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降低了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了抗菌药物人均使用费用,缩短了住院天数等,提升了药师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妇产科专科医院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的实践与作用。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0—2013年门急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数据,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管理前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主要监测指标的变化情况;抽取病史资料,分析干预前后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结果: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我院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住院患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略有波动,围术期预防性用药合理性有明显改善。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抗感染药学》2017,(5):918-921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干预前后的效果,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抽取干预前(2016年1—8月)和干预后(2016年9月—2017年5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和AUD,比较干预前后医院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科室AUD变化。结果:干预后临床住院患者AUD明显下降,临床重点科室AUD也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对降低AUD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确保了患者的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6.
杨舒坪 《北方药学》2016,(10):147-147
目的:分析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及提高医疗质量的意义。方法:对我院实施药师干预前后的门诊处方和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实施药师干预前后门诊处方的不合格率、每天使用抗菌药物的总费用及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结果:实施药师干预后,我院门诊处方的不合格率、每天使用抗菌药物的总费用及使用抗菌药物的疗程均显著低于干预前。结论:药师干预可降低我院门诊处方的不合格率,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干预对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的有效性.方法 以2010年下半年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病历180份为干预前组,2011年上半年Ⅰ类切口手术住院病历180份为干预后组,对抗菌药物使用率、平均用药天数、预防用药品种及用药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实施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后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由干预前53.33%、86.67%、73.33%分别下降为干预后13.3%、40.0%、68.88%(P〈0.05);抗菌药物品种的使用合理性明显提高,平均用药天数由干预前3.5 d、5.36 d、4.18 d分别下降为干预后1.0 d、2.21 d、2.43 d.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对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1、2012年的全部住院病历分别随机抽取400份,从两年的门诊处方中分别随机抽取1200张。对照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在干预后的2012年,其各项临床不合理用药指标、抗菌药物使用率、人均总药费、抗菌药费较干预前(2011年)明显降低,住院天数较干预前(2011年)明显缩短(P〈0.01、P〈0.05)。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能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减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对呼吸内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促进作用。方法从2013年6月起临床药师对本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干预,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后在本院就诊的呼吸内科病例资料各240例,作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间使用率居前10位的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和病原学检测率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前后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发生了变化,与干预前相比头孢哌酮/舒巴坦、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用头孢呋辛和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使用率均显示下降,注射用阿奇霉素使用率上升(P〈0.05),此外头孢替安替代莫西沙星注射液进入前10位。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联合用药率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均显著下降,而病原学检测率则大大提高(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能有效纠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降低抗菌药物使用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6月及2012年1-6月出院患者病历各500份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前后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作对比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药师的介入和综合性干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抗菌药费用、预防性用药的比率等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P 〈0.01),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逐步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医院骨科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方法收集并统计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7年(干预前)和2018年(干预后)骨科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同时比较干预前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临床药师进行干预后,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指征、使用时机、疗程及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临床药师对清洁手术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可提升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白内障手术围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效果比较。方法:对我院2009年(干预前)及2010年(干预后)的白内障手术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从年龄、性别、切口愈合程度、住院天数、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评价、费用、术后感染率等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切口感染率下降1.53%,平均住院天数下降16.66%,平均使用抗菌药物金额下降83.57%。结论: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干预用药后,围术期切口感染率控制较好且抗菌药物使用较为合理,切实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考察临床药师干预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指标是否符合国家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要求,对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和抗菌药物会诊例次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后门急诊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送检率和5个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均符合国家规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人均费用分别降低了12.72%、16.98%和16.82%,抗菌药物相关会诊分别增加262.32%、668.12%和434.06%。结论基层医院临床药师干预能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降低抗菌药物费用,为临床药师的工作模式和效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干预前后的病例各360例,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干预后,部分药物应用不合理的现象得到改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抗菌药物应用,使得药物合理使用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药师干预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实施药师干预前的2010年和实施药师干预后的2011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干预前组75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5.0%,干预后组65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较干预前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抗菌药物费用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药师干预措施对临床合理运用抗菌药物具有积极影响,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天数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临床药师通过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措施对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规范,并评价其可实践性及效果,为探索合理的干预管理措施,规范医院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医院各临床科室病例200份,实施综合干预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并分析干预前后抗菌药物使用率、总药费、抗菌药费、住院天数、预防性用药情况等指标,观察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总药费、抗菌药费、住院天数、预防性用药的比率等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通过药师与医院相关部门的实施有效可行的综合干预,可有效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指导医生的用药行为。  相似文献   

17.
《抗感染药学》2016,(1):54-57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下精神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精神专科医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运用Micro Office Excel工作表,分析2014年(干预前)和2015年(干预后)同期的1—6月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DDDs、使用强度(AUD)、联合使用、给药途径和不合理使用情况,并对其作了比较。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率、累计DDDs、使用强度和不合理使用病例数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对精神专科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促进作用,可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Ⅰ类切口病例2012年1月~ 12月与持续干预一年后2014年1月~12月病例,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后,其选药、给药时机、疗程、剂量等均较干预前规范.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对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作用.方法:收集2010年外科手术病历60例(非干预组)及2011年的手术病历60例(干预组),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干预后术前用药时间(0.5 ~ 2 h)由5.00%提高到86.67%(P=0.000 0),平均用药时间由9.32 d下降至5.02 d(P=0.000 0),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905.39元下降至605.27元(P=0.001 7).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了临床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手术患者用药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合理性使用状况。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临床药师干预用药,比较两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结果: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合理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药品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患者用药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抗菌药物用药的合理率,减少了治疗费用,缩短了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