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韩改玲  鲁娜  郑晓世  刘彬彬  李晓静  张艳  陆强 《河北医药》2012,34(23):3560-3562
目的探讨中青年男性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体脂分布特点。方法选取76例20~50岁男性为研究对象,分为MS组(n=34)和对照组(n=42)。测定血压、腰围、体重(W)、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通过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入选者的全身脂肪含量(BF)、躯干脂肪含量(TrF)、上肢脂肪含量(UF)、下肢脂肪含量(LF),并计算BF%(BF/W)。对体脂分布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 MS组腰围、SBP、DBP、TG、BF、UF、LF、TrF、BF%、TrF/BF高于对照组(P<0.01),MS组HDL-C、LF/BF、(LF+UF)/TrF低于对照组(P<0.01)。MS组与对照组的年龄、FPG、UF/BF无统计学差异(P>0.05)。BF、BF%、UF、TrF与腰围、SB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93、0.82、0.87、0.84、0.95、0.50、0.50、0.43、0.44、0.53,P<0.05),与HDL-C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9、-0.28、-0.26、-0.19、-0.33,P<0.05)。LF与腰围、SBP、DB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0.44、0.29,P<0.05)。TrF/BF与腰围、SBP、TG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36、0.45,P<0.05),与HDL-C呈负相关(r=-0.38,P<0.05)。(LF+UF)/BF、LF/BF与腰围、SBP、TG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5、-0.33、-0.25、-0.42、-0.30、-0.25,P<0.05),与HDL-C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和0.36,P<0.05)。UF/BF与MS各组分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中青年男性MS患者的体脂分布存在异常,脂肪分布趋于躯干部位,躯干脂肪含量及其构成比增加与MS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男性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481例维吾尔族男性住院患者的体质量、身高、腰围、血压等进行测量,并检测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BG)、脂代谢指标等。结果高尿酸组BMI(体质指数)、WHR(腰臀比)、DBP、SBP、FBG、TC、TG、LDL-C与代谢综合征组的相关指标均高于尿酸正常组,并与血尿酸水平密切相关:高尿酸组与尿酸正常组相比,腹部脂肪堆积、肥胖、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的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部脂肪堆积、肥胖、高血糖、高三酰甘油血症、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子是墨玉县维吾尔族男性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高尿酸血症及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2型糖尿病肾病(DN)、视网膜病(DR)的相关性.方法:分析33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住院资料,根据有无代谢综合征分为合并代谢综合征组(MS组)和非代谢综合征组(非MS组),比较两组DN、DR的患病率,并分析DN、DR与MS主要组分、MS的相关性.结果:MS组的DN、DR的患病率分别为28.70%、39.13%,高于非MS组的9.62%和27.88%(P<0.05);DN与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吸烟、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三酰甘油(TG)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DR与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SBP、DBP、HbA1C呈正相关;在调整了性别、年龄、可追溯糖尿病病程、吸烟、HbA1c后,MS与DN、DR仍相关(OR分别为4.281、1.889;95% CI分别为2.064~8.879、1.091~3.270).结论:MS与DN、DR的患病率密切相关,有效地改善代谢综合征可能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外周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分析了体检人员中MS组56例,非MS组556例,比较两组的身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测定空腹血糖(FPG)、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后2 h血糖(P2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白细胞(WBC)。结果:MS组BMI,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P2PG,TC,TG,WBC显著高于非MS组,并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慢性亚临床炎症指标WBC与FBG,P2PG,TC,TG正相关,与HDL-C负相关,在校正年龄、性别后WBC为M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WBC与MS的代谢指标关系密切,尤其是中心性肥胖与高TG血症,WBC可能会成为MS新的预测标准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IR的相关性。方法入选研究对象共90例,分为代谢综合征(MS)组和健康对照组,应用血管彩色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臀围。抽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和载脂蛋白B(Apo-B)。结果MS组IMT、IR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MT与IR、SBP、DBP、WC、WHR、BMI、BF%、FPG、TC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腰围、IR、血糖是影响IMT的独立因素;IMT、舒张压、HDL-C是影响IR的独立因素。结论代谢综合征患者IMT与IR、收缩压、腰围、血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限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Met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厦门市中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MetS患者,予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限食疗法。检测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体质量(BW)、腰围(WC)、体脂肪、FT4、FT3、25-OHD3等指标,统计对比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与限食前比较,限食后患者BW、WC、FPG、FINS、BMI、TG、TC、SBP、DBP、体脂肪均显著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限食后患者的体质量下降幅度与FT4、FT3、INS、HOMA-IR、WC、BMI、BW、25-OHD3、体脂肪、TG、TC呈正相关(P<0.05)。结论 升阳益胃汤加减联合限食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BW、WC、FPG、TG、TC、SBP、DBP、体脂肪、HOMA-IR等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基线BM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入选EH患者328例,分MS组(EH+MS,156例)和非MS组(172例),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以及baPWV,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IMT和baPWV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及血压水平无差异性;MS组BMI、WC、FPG、TC、TG、LDL-C明显高于非MS组,而HDL-C明显低于非MS组(P<0.05);MS组IMT和baPWV均明显高于非MS组(P<0.01);IMT与年龄、SBP、FPG、TG及baPWV与年龄、SBP、FPG均呈正相关.结论 MS对EH患者IMT和baPWV有显著影响,纠正代谢紊乱有助于针对性防治E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中体检数据完整的975例受检者,其中符合 MS 诊断的277例,采用秩和检验分析 MS组与非 MS 组间的各组分关系,应用 Spearman 秩相关分析 hs‐CRP 与 MS 各组分的相关性。结果 MS组 HDL‐C 水平低于非 MS 组,BMI 、SBP 、DBP 、hs‐CRP 、TC 、TG 、LDL‐C 、FPG 、ALT 、AST 水平均高于非 M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人群非 MS 组与 MS 组 hs‐CRP 水平均有差异(P<0.05)。肥胖组 hs‐CRP 水平与低体质量组、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比较明显升高(P <0.05)。hs‐CRP 水平与 BMI 、TC 、TG 、FPG 、ALT 、AST 、SBP 及 DBP 呈正相关;与 HDL‐C 呈负相关。结论hs‐CRP 水平与 MS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15,(21):2904-290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 444例MS患者资料。将所有患者资料按用药的不同分为观察组(874例)与对照组(57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健康生活方式、降压、降糖、调脂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口服,每晚1次。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差(PP)、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PG)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MI、WC、SBP、DBP、PP、IMT、TC、TG、LDL-C、HDL-C、hs-CRP、FPG均较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对照组患者仅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阿托伐他汀钙可有效改善MS患者的IMT及其他血脂、血压、血糖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李美  张宏  朱梦瑜  赵伟 《中国医药》2011,6(3):288-289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与代谢综合征(MS)及其主要组成成分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329例,根据有无MS分为不伴MS组(144例)和伴MS组(185例),比较2组血清肌酐清除率,分析其与代谢综合征及其主要组成成分的相关性.结果 329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达56.23%(185例);与不伴MS组相比,伴MS组患者BMI、血清TG、收缩压、舒张压明显增高,HDL-C、Ccr[(105.2±28.1)比(93.1±29.1)ml/(min·1.73 m2)]明显降低(均P<0.05);Ccr与BMI、TG、SBP、DBP及代谢异常集聚数目呈显著负相关;调整了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后,Ccr与代谢综合征及其主要组成成分中的TG、B MI、DBP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高,积极多因素干预治疗可能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evance between endogenous 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Totally 392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with/without metabolic syndrome. Compared the changes of Ccr in the two grou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cr and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329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was 56.23%;compared to N MS group, the levels of body mass index (BMI), triglyceride (TG), 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in MS group increased obviously, but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BMI, TG, SBP, DBP and the number of metabolism mustering(r=-0.190, -0.277, -0.156, - 0.128, -0.214, P < 0.05 ). After adjusting the age, gender, the ascend duration of diabetes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 Ccr had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and it's components of TG, BMI,DBP( P<0.05). Conclusion There is high prevalence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t helps to prevent and treat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controlling the levels of the components of metabolic syndrome.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病例研究方法,分析年龄10~15岁单纯性肥胖儿童(n=40)与非肥胖同年龄组儿童(n=40),分别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肝脏B超、动脉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肥胖组儿童脂肪肝等肝脏异常发生率、WC、BMI、SBP、DBP、TG、TC、LDL-C、FPG、IRI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FIS与BMI呈正相关(P<0.001)。有20%单纯性肥胖儿童符合MS标准。结论肥胖儿童存在脂代谢紊乱,易发脂肪肝,且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表现已经在肥胖儿童中有所显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动脉硬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入选EH患者66例,分为MS组(EH+MS,31例)和单纯EH组(35例),另选取健康体检中心对照30名,测定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以及动脉硬化程度,分别将3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数据,IMT以及动脉硬化程度进行对比。结果 3组研究者之间在年龄和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SBP、DBP、BMI、FBG、TG、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HDL-C,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组BMI、FBG、TG、TC均明显比单纯EH组要高(P<0.01),2组患者在年龄大小、性别、高血压病程和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BMI、WC、FPG、TC、TG、LDL-C明显高于非MS组,而HDL-C明显低于非MS组(P<0.05);3组间IM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S合并高血压组的IMT颈动脉硬化发生率明显比单纯EH组要高(P<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T与年龄(r=0.598,P<0.01)、SBP(r=0.450,P<0.01)、TG(r=0.554,P<0.01)、FBG(r=0.522,P<0.01)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r=-0.21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G、年龄、SBP、HDL-C是IMT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MS对EH患者IMT以及动脉硬化程度影响较为明显。为了减少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一方面要重视血压控制,与此同时,运用调脂、降糖以及减肥等综合干预及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调查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计算BMI、WHR、WHtR,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上述四种体脂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关系。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BMI、WC、WHR、WHtR均与收缩压(SBP)独立正相关,其中WHtR相关性最强。BMI、WHtR均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BMI、WC、WHR、WHtR异常组的SBP、DBP、TC、TG、LDL-C水平均较正常组偏高,HDL-C水平较正常组偏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表示WHtR为TG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各体脂指标(BMI、WC、WHR、WHtR)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而言,预防肥胖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值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495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MS),分为MS组和非MS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血脂、血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等指标的水平,并计算TG/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得出TG/HDL-C值预测MS的最佳切点.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MS组与MS组高血压史(14.0%比51.4%)、WC[(86.90±9.37)cm比(96.82±9.27)cm]、BMI[(23.46±3.12)kg/m2比(27.43±3.19)kg/m2]、收缩压(SBP)[(123.12±13.20)mmHg比(128.59±11.98)mmHg]、舒张压(DBP)[(78.20±7.49)mmHg比(82.77±8.12)mmHg]、尿酸(UA)[(263.28±72.91)μmol/L比(317.24±75.24)μmol/L]、TG[(1.49±1.36)mmol/L比(2.82±2.35)mmol/L]、HDL-C[(1.29±0.32)mmol/L比(1.07±0.26)mmol/L]、空腹胰岛素(FINS)[(82.55±104.91)pmol/L比(97.13±94.00)pmol/L]、HOMA-IR[(4.35±5.16)比(5.55±6.32)]、TG/HDL-C比值[(1.34±1.80)比(2.98±3.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四分位法,根据TG/HDL-C比值高低分组,男性2型糖尿病病人BMI、WC、DBP、UA、TC、TG、MS患病率随TG/HDL-C比值增加而增加,而年龄、HDL-C随TG/HDL-C比值增高而降低;而在女性病人中BMI、WC、DBP、UA、TG、FINS、HOMA-IR、MS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而HDL-C呈下降趋势(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2型糖尿病病人中,当男性TG/HDL-C比值达到1.49时,对MS的诊断效率最高(AUC为0.817,95%CI:0.767~0.867,P<0.001),灵敏度为74.8%、特异性为78.8%;女性TG/HDL-C比值取1.36时,对MS的诊断效率最高(AUC为0.787,95%CI:0.724~0.851,P<0.001),灵敏度为72.9%、特异度为77.9%;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TG/HDL-C比值明显高于不合并MS病人,并且随着TG/HDL-C比值升高,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之增加.因此TG/HDL-C比值能够较好预测2型糖尿病病人中代谢综合征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健康查体的成人7180例,根据MS的诊断标准分为MS组(1457例)和非MS组(5723例),测量所有入选者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测量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H-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经颈动脉超声检测IMT;比较MS与非MS组入选者IMT及相关指标。结果 MS组入选者IMT明显高于非MS组入选者IMT(P<0.01),校正年龄、性别等因素后,MS组入选者IMT明显高于非MS组入选者IMT,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汉族人群MS可以增加动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对MS患者及早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有肋于心血管事件的一级预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病例研究方法,分析年龄10~15岁单纯性肥胖儿童(n=40)与非肥胖同年龄组儿童(n=40),分别测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肝脏B超、动脉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肥胖组儿童脂肪肝等肝脏异常发生率、WC、BMI、SBP、DBP、TG、TC、LDL-C、FPG、IRI均高于对照组(P<0.05),HDL-c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1),FIS与BMI呈正相关(P<0.001).有20%单纯性肥胖儿童符合代谢综合征标准.结论:肥胖儿童存在脂代谢紊乱,易发脂肪肝,且普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的各组分表现已经在肥胖儿童中有所显示.  相似文献   

17.
老年2型糖尿病血清C反应蛋白与血尿酸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和正常人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尿酸(SUA)等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受试者分为3组,55例单纯T2DM(DM组),59例T2DM合并高血压者(DMG组)和54例健康的60岁以上老年人(NC组),检测比较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CRP、SUA、空腹血糖(FPG)、外周血白细胞(WB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并比较血清CRP、SUA与其他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DMG组和DM组的BMI、WC、CRP、SUA、FPG、TG、TC及LDL-C均显著高于NC组;DMG组SBP、DBP、CRP、SUA、TC及FPG较DM组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清CRP、SUA与TG、TC、LDL-C、FPG、WBC、BMI、WC、SBP、DBP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动态监测血CRP、SUA有利于老年2型糖尿病尤其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郭华  卢宏  罗莉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7):52-53
目的探讨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方法184例老年初发脑梗死患者分为MS组和非MS组,对其病情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病情评估采用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CSS)。结果①MS组CSS显著高于非MS组且临床分型重于非MS组(P均〈0.01)。②MS组代谢异常指标多的临床分型重于代谢异常指标少的(P≤0.01)。③对脑梗死发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TG、SBP、FBG、年龄(P均〈0.01)、腹围、HDL-C(P均〈0.05),其中TG、SBP、FBG、年龄、腹围呈正相关,HDL-C呈负相关。DBP与脑梗死发病病情无相关性(P〉0.05)。结论有MS的老年脑梗死患者显示病情更重,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MS的各项指标(除外DBP)均密切相关,且代谢异常指标多的病情更重。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综合征并发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及行为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佳芮  张玲 《河北医药》2008,30(2):174-175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并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脑卒中发生的行为干预对策。方法MS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80例(MS脑卒中组),另选性别、年龄与MS脑卒中组匹配的80例单纯MS患者(MS组),和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正常对照组),测量并记录全部受试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血清甘油三脂(TG),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按照流行病学调查表统计生活习惯、膳食、精神心理等情况。结果MS组和MS脑卒中组饮酒、摄盐过多、打鼾、易激动者较对照组多,锻炼者少,SBP、DBP、WHR、BMI、LDL-C、TG、FPG显著增高(P<0.05);MS脑卒中组吸烟、摄盐过多、易激动者较MS组多,锻炼者少,SBP、WHR显著增高(P<0.05)。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脑卒中发病密切相关的是SBP、WHR增高和锻炼减少。结论戒烟酒、低盐饮食、减重、控制血糖、血压、血脂达标并保持良好心态对预防MS和脑卒中有重要防治作用;有效减低SPB及控制体重对预防脑卒中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浆网膜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T2DM患者95例和正常对照(NC)组36例,将T2DM患者分为T2DM不合并MS组(A组)46例,T2DM合并MS组(B组)49例.采用ELISA检测3组空腹血浆网膜素水平,检测各组血糖、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腰臀比(WHR)、体质量指数(BMI),胰岛索抵抗指数(HOMA-IR),并分析各指标与网膜素的关系.结果:血浆网膜素水平NC组最高,A组其次,B组水平最低;其与腰围(WC)、臀围(HC)、BMI、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75 g葡萄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Fins、HOMA-IR、SBP、DBP呈负相关(r分别为-0.465、-0.473、-0.814、-0.696、-0.380、0.635、-0.691、-0.684、-0.663、-0.522,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r=0.279,P<0.01).BMI、2hPG和WC是空腹血浆网膜素的影响因素.结论:MS患者血浆网膜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和肥胖密切相关,可能在MS的发病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