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s,CVC)在肝细胞癌患者行肝切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行肝切除术的7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置静脉导管的方式将其分为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36例)和CVC组(34例)。分析两组患者静脉穿刺次数、插管成功率、导管留置时间以及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耐高压注射型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CVC组(中位数:14 d vs 7 d;z=-4.983,P <0.001),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31%(11/36) vs 41%(14/34);χ2=0.859,P=0.354]。耐高压注射型PICC组最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5例),而在B组中未观察到静脉炎的发生(χ2=3.2...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300例作为观察对象,随机设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行PICC置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观察记录2组贵要静脉使用情况、导管末端位置、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2组穿刺、置管的一次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9.3%(149/15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8.7%(148/150),总置管成功率100%,贵要静脉使用率95.3%(143/150),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的比例94.7%(142/1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导管留置时间(151±17)d亦明显较对照组延长(P0.05);观察组静脉血栓、机械性静脉炎及周围组织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穿刺点渗血及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性。结论:PICC置管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改良Seldinger技术,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不同静脉置管在颅脑损伤危重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置管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组4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4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与PIC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接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传统中心静脉置管(CV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以更好的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9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航天中心医院NICU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NICU住院患者317例,根据患者置管方式不同分为PICC组134例和CVC组183例,回顾性比较分析2组患者在导管相关性症状性血栓形成(SCRDVT)、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CRBSI)及严重置管操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差异。结果PICC组平均留置时间显著长于CVC组[(19.8±10.4)d vs (14.9±9.0)d,P=0.001];SCRDVT发生率显著高于CVC组(7.5%vs 1.6%,P=0.010)。PICC组与CVC组CRBSI发生率无显著差异(6.0%vs 6.0%,P=0.988);PICC组无严重置管操作损伤发生,CVC组2例,其中气胸1例,误置入锁骨下动脉1例。结论 NICU患者中,PICC较传统CVC有更高的SCRDVT发生风险,但结论仍需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5.
PICC和锁骨下静脉置管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两种方法在颅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置管患者随机分为PICC组38例和锁骨下静脉组38例,分别观察两种方法置管的1次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及置管时间的长短。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100%,而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锁骨下静脉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锁骨下静脉组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邻近动脉损伤、导管脱落的例数较多,而PICC组发生静脉炎的例数则高于锁骨下静脉置管组。结论PICC导管的穿刺简便易行,并发症少,可长期留置。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7,(4)
目的比较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PICC)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接受静脉化疗的乳腺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SF-36)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为9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置管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观察组为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SF-36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患者的化疗中,采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进行输液其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与PICC相当,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国内已发表的有关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中心静脉置管(CVC)临床应用随机对照实验文献进行系统评价,进一步分析比较这两种置管方法在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关于肿瘤患者PICC及CVC两种置管临床应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从建库到2018年8月。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MATLAB-R2016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共检索436篇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9篇,共纳入2 242例肿瘤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CVC组[RR=1.16,95% CI(1.03~1.31),P=0.018];PICC组置管留置时间显著大于CVC组[MD=87.98,95% CI(54.64~121.33),P<0.01];PICC组导管脱落率显著低于CVC组[RR=0.21,95% CI(0.12~0.37),P<0.01];PICC组导管感染率显著低于CVC组[RR=0.23,95% CI(0.15~0.37),P<0.01];PICC组气胸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RR=0.16,95% CI(0.06~0.46),P<0.01];PICC组误入动脉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VC组[RR=0.17,95% CI(0.08~0.36),P=0.001];而PICC组静脉炎发生率显著高于CVC组[RR=3.53,95% CI(2.15~5.81),P<0.01];此外两组导管阻塞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ICC在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中具有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少等特点,可更好、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肿瘤患者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与盲穿法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0例行PICC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ICC置管方式进行分组,将接受行盲穿法进行PICC置管的7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进行PICC置管的8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5%(78/80),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100.0%(80/8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60/70)和92.9%(65/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05、5.91,P值分别为0.008、0.015)。观察组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4/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4%(15/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P=0.003)。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技术对肺结核患者进行PICC置管的效果优于盲穿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拟行PICC置管的82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被随机分为情志护理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置管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别。结果情志护理组置管操作时间为(28.9±5.6)min,而对照组置管操作时间为(32.2±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6,P=0.001)。情志护理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为92.86%(39/42),而对照组为77.50%(3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5,P=0.049)。情志护理组满意度为95.24%(40/42),而对照组满意度为85.00%(34/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0,P=0.042)。情志护理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为(8.4±1.9)mmol/L,对照组平均血糖水平(9.2±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18,P=0.012)。结论在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PICC置管患者中实施情志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穿刺操作时间,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肺癌患者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后非计划拔管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需行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不成功组21例,为非计划拔管患者,成功组63例,未出现非计划拔管,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住院资料进行赋值后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计84例患者,均成功置管,成功率为100%。对两组患者置管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在因素伴发疾病(1种)方面比较(χ~2=3.910,P=0.048)、治疗方法(手术联合化疗)(χ~2=4.973,P=0.026)、治疗方法(放化疗结合)(χ~2=4.507,P=0.034)、置管类型(χ~2=7.756,P=0.005)、置管静脉选择(肘正中静脉)(χ~2=5.325,P=0.021)、置管静脉选择(头静脉)(χ~2=4.895,P=0.027)、制动时间(χ~2=9.724,P=0.002)、总留置时间(1-4周)(χ~2=27.177,P=0.000)、总留置时间(4-12周)(χ~2=4.675,P=0.031)、总留置时间(12周以上)(χ~2=8.671,P=0.003)、带管住院次数(2-3次)(χ~2=18.599,P=0.000)、带管住院次数(3次以上)(χ~2=12.392,P=0.000)、患者状态(χ~2=10.934,P=0.001),比较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对肺癌患者进行PICC置管,具有极高的置管成功率;同时,患者的伴发疾病,置管类型,置管静脉选择,制动时间,总留置时间,带管住院次数,患者精神状态等因素是造成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在PICC置管中,要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下经浅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超声显像定位引导经浅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方法 240例拟实施经浅静脉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直视穿刺置管)和超声组(采用超声定位引导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例(1.7%)经高频超声检查后估计拟置管浅静脉内径<2.0mm,小于PICC管配套14G穿刺针的外径2.1mm无法置管而放弃。在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116例(98.31%),二次穿刺成功2例,总体成功率达100%。对照组中,一次穿刺成功76例(63.33)%,二次穿刺成功34例,总体成功率达91.67%;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总体成功率和穿刺失败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超声组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浅静脉PICC置管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穿刺时间短,可作为普通直视下经浅静脉PICC置管穿刺困难患者的补救措施,临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脐静脉置管联合PICC置管在危重早产儿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危重早产患儿1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儿在出生当天给予PICC穿刺置管治疗;观察组患儿出生后即刻给予脐静脉置管治疗,10 d后拔除改用PICC穿刺置管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静脉穿刺次数、每次穿刺所需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治疗期间静脉穿刺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每次穿刺所需时间与住院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静脉输液时药液外渗发生率(40. 0%)低于对照组(95.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儿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危重早产儿中联合使用脐静脉置管与PICC穿刺置管进行治疗,可显著减少住院治疗期间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降低药液外渗发生率以及导管堵塞、导管感染、血栓形成、穿刺局部皮肤过敏等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就是经由外周静脉将导管置入患者中心静脉的操作。PICC易于操作,安全性高,创伤小,便于维护,因此该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使用。但PICC置管后会出现部分并发症,对护理人员开展PICC专项知识培训并对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置管成功率,延长PICC导管留置时间。因此本文调查了100名护理人员培训前后PICC置管成功率、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接受PICC置管期间,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PICC置管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接收患者时间段介于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间,随机开展规范的分组操作。对照组针对所纳入的40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所纳入的4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留置时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生活质量指标检测值等指标情况与对照组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病发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PICC置管操作期间,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其一次性穿刺置管的成功率明显提升,置管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症风险较低,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化疗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后肢体肿胀的干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150例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经PICC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置管情况[术中渗血量、置管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PICC患者肢体肿胀发生情况、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患者PICC管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渗血量小(P0.05)、置管时间短(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高(P0.05)、VAS得分低(P0.05);(2)观察组无肿胀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静脉炎、穿刺部位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栓、导管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PICC管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胃肠道肿瘤合并高血压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PICC并发症均有效,且能改善患者PICC置管情况及PICC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昔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留置导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肝细胞癌或转移癌患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观察穿刺及置管成功率、导管留置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结果在100例患者中,穿刺一次成功率和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8.0%;早期导管留置天数为7-14d,平均9.2±2.7d,改进后为23-60d,平均44.7±13.5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经门静脉注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的疗效优于外周静脉给药。讨论该方法可重复门静脉给药,能增加局部药物浓度,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且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肺癌化疗患者在实施PICC置管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7月收治的肺癌化疗患者70例作为主要对象;所有肺癌化疗患者凭借抽签展开分组;对照组:基础护理方案;观察组:基础护理方案+PICC置管护理方案;对比PICC置管留置时间以及置管成功率等。结果在PICC置管留置时间方面,观察组长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P0.05);在PICC导管留置成功率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肺癌化疗患者极为明显(P0.05)。结论对于肺癌化疗患者的基本表现等加以了解,合理选择PICC置管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最终可以将肺癌化疗患者临床实施PICC置管的成功率显著提高,可以将置管后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显著减少,从而将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成功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60例神经内科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置管患者实施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在患者入院时、置管前、中、后,出院前5个阶段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连续、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60例置管患者对PICC概念的了解由入院时的5%上升至置管后的100%,置管成功率100%,最长置管时间286d,并发症发生率13.3%。结论对神经内科PICC置管患者实施全程分期式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置管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延长导管安全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9.
PICC留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周中心静血置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操作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但在PICC留置过程中,护理不当极易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血栓形成,导管阻塞等,甚至导致留置管失败.因此,加强PICC留置管的护理,成为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所在.现就168例PICC留置管的护理情况回顾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手法辅助在防止肝癌患者PICC置管颈静脉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PICC颈静脉置管肝癌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指压式颈内静脉阻断法,对照组进行常规偏头法阻断颈内静脉,比较两组的置管成功率、导管异位发生率;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成功置管50例(100.0%)、对照组成功置管38例(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导管异位2例(4.0%),对照组发生导管异位15例(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血栓、疼痛、液体渗漏等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患者PICC颈静脉置管进行手法辅助法可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