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后香  殷志春 《中南药学》2012,10(11):851-853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对瑞芬太尼所致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上腹部择期手术患者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加气管插管,术中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间断给予阿曲库胺维持麻醉。关腹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μg kg-1(A组,n=30)、30μg kg-1(B组,n=30)、40μg kg-1(C组,n=30),对照组给予芬太尼1μg kg-1(D组,n=30)。记录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及要求镇痛距离拔管的时间、拔管后患者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烦躁等不良反应。结果拔管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4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D组最长,恶心呕吐发生率D组最高。苏醒后VAS评分A组最高,B组和C组次之,B、C 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VAS评分D组最低,D组与A、B、C 3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A组最低,C组最高,C组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0μg kg-1布托啡诺于手术结束前10 min静脉注射可安全有效减轻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芬太尼联合氯诺昔康用于神经外科患者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A)的疗效分析。方法将符合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A组(氯诺昔康40 mg+芬太尼0.7 mg)、B组(氯诺昔康40 mg+芬太尼0.5 mg)、C组(氯诺昔康40 mg+芬太尼0.3 mg),对比分析3组的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同时段内A、B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无显著性差异,但C组明显高于A、B两组;B、C两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A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A组患者术后镇痛相关不良反应明显多于B、C两组,B、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氯诺昔康联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PCA,镇痛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组(A组)和氯诺昔康术后镇痛组(B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全身麻醉:芬太尼、维库溴铵复合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两组患者分别在麻醉诱导前10分钟和手术结束时静注氯诺昔康0.2mg/kg,术毕拔管清醒后均采用芬太尼0.5μg/kg用于术后镇痛。采用VAS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0、1、2、4、8、12、24小时疼痛程度并记录需追加芬太尼镇痛患者的时间间隔及追加次数;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A组患者在术后0、1、2、4、8、12、24小时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且术后24小时内需追加芬太尼镇痛的患者明显少于B组(0:22.7%;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0.2mg/kg超前镇痛可以产生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同时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C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A(氯诺昔康)和B(对照组)两组,A组在切皮前25min予以氯诺昔康8mg静脉注射作为超前镇痛,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后行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的观察。结果A(氯诺昔康)组术后BCS舒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L.C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在腹腔镜手术不同给药时段的临床镇痛效果.方法选择120例ASA I~Ⅱ级腹腔镜手术患者,统一采用静脉麻醉药物诱导和吸入药物维持麻醉,以及预防术后呕吐反应.所有患者随机分为4组,A组手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拔管前再给予50 mg;B组手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 mg,拔管后再给予50 mg;C组手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D组拔管后给予氟比洛芬酯100 mg.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拔管时的HR变化百分比.采用VAS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记录术后1 h的VAS评分.结果 手术时HR:A、B、C、D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HR:A、B、C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的VAS评分:A、B、C 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A、B、C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超前镇痛效果较好,术前给药优于术后.  相似文献   

6.
氯胺酮超前镇痛对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氯胺酮0.5mg/kg,B组氯胺酮1.5mg/kg,C组0.9%生理盐水5mL,每组1/3剂量在推注雷米芬太尼前给予,余下2/3剂量加入雷米芬太尼混合输注。记录全麻开始前5min(T_1)、给药后1 min(T_2)、给药后30 min(T_3)、术毕停药后5min (T_4)、拔管后1min(T_5)、拔管后20min(T_6)各时间点MAP、HR、SPO_2,以及患者拔管后1、3、6、12h的VAS视觉模拟评分,T_4、T_5、T_6、1h、3h躁动评分(RS)。结果三组各项指标T_(1~6)时MAP、HR、SPO_2 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T_4、T_5、T_6时MAP、HR均高于A、B组(P<0.05)。患者苏醒后各时间点VAS视觉模拟评分、躁动评分(RS)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雷米芬太尼苏醒期躁动可能与患者疼痛或痛觉高敏有关。氯胺酮超前镇痛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后苏醒期躁动与所用氯胺酮剂量无关,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地佐辛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60例ASA分级Ⅰ~Ⅱ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2组各30例,A组于切皮切皮前静注5mg地佐辛,B组于切皮前静注0.1mg芬太尼。观察2组患者患者苏醒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在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30、60、90、120min疼痛语言分级评分(VRS评分)A组均低于B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方面,地佐辛较芬太尼更加优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对小儿七氟烷麻醉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 ASA I级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手术患者60例,根据手术结束前10min输注药物的不同分为3组(n=20),A组(依托咪酯0.1mg/kg)、B组(依托咪酯0.1mg/kg复合芬太尼1μg/kg)、C组(未加任何药物)。三组患者均给予8%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mg/kg),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2μg/kg),继之气管插管,术中持续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各组术后苏醒时间,苏醒即刻躁动评分、CHEOP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寒颤及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结果三组患儿的年龄、体质量、手术时间和吸入时间以及术前、术中、术后MAP、HR、SpO2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苏醒时间长于C组(P<0.05);而CHEOPS镇痛评分及躁动评分低于A组及C组(P<0.05),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组及C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寒颤的发生率均低于10%,无呼吸抑制发生。结论静脉注射依托咪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减少小儿七氟烷麻醉下的术后躁动,但苏醒时间稍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和双盲设计。选择60例行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用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布托啡诺组(B组),每组30例。麻醉方法均为静吸复合全麻,术中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及吸入七氟烷维持麻醉。B组于术中胆囊切除手术步骤完成之后立即静脉给予布托啡诺20μg.kg-1,C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患者苏醒后30,60和120 min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术后要求镇痛患者例数、镇痛药物用量和麻醉苏醒后2 h内的不良事件。结果:C组30~120 min VAS评分高于B组(P<0.05);B组术后要求镇痛的患者例数、镇痛药物用量以及恶心、呕吐、寒战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Ramsay评分、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结论:布托啡诺可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瑞芬太尼麻醉后的痛觉过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仇澜  戴体俊 《江苏医药》2012,38(12):1459-1461
目的 探讨布托啡诺抑制雷米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全麻患者苏醒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静脉全麻下择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关腹前分别静脉注射布托啡诺20 μg/kg(A组)、30μg/kg(B组)或40μg/kg(C组).记录手术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和拔管后呼吸抑制的发生率;评估诱导前(T1)、苏醒后即刻(T2)、苏醒后1 h(T3)、6 h(T4)的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结果 B、C组T2、T3、T4时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A组,T3、T4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A、B、C三组意识恢复时间[(14.7±3.9) min vs.(17.4±3 7) min vs.(15.9±4.7)min]、拔管时间[(25.6±6.0)min vs.(25.7±5.2)min vs.(25.5±5.0)min]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在苏醒时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6.7% vs.40.0%)(P<0.05).结论 关腹前静脉注射布托啡诺剂量为30μg/kg可有效对抗停用雷米芬太尼的痛觉过敏,不良反应小,可认为是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1.
诺扬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诺扬(酒石酸布托啡诺)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4组,每组10例。A组:气管插管前给予诺扬1mg静注。B组:气管插管前给予凯纷50 mg静注。C组:手术结束时给予诺扬1mg静注。D组:对照组,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系统评定术后0、1、2、3、4 h的疼痛程度。同时用Ram-mesay系统进行术后5、10、15、20 min的镇静评分。记录患者追加镇痛药及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D组在各时点的VAS评分均高于其他3组,同时镇静评分低于其他3组。C组VAS评分在各时点均高于A组、B组。A组与B组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15、20 min时点的镇静评分高于A组和B组(P<0.05)。A组在5、10 min时的镇静评分高于B组、C组(P<0.05)。在其余时段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诺扬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小,且与其他超前镇痛药物比较有较好的镇静作用,可以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复合高乌甲素和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在妇科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术后静脉镇痛,即布托啡诺复合高乌甲素组(B组)和芬太尼复合高乌甲素组(F组)。所有患者在术毕前5min静脉注入负荷量,B组注入布托啡诺1mg,F组注入芬太尼0.1mg,按双盲原则进行观察,镇痛程度使用视觉疼痛VAS评分,镇静程度按Ramsay评分。结果:各组患者手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手术后各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和Ramsay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的恶心、呕吐、嗜睡、瘙痒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高乌甲素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较轻的不良反应等优点,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妇科患者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3.
氯诺昔康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56例,麻醉方式以局麻为主,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切皮前30min给予氯诺昔康16mg静脉注射,而B组在切皮前30min给予生理氯化钠溶液4mL静脉注射.通过下列指标评价临床效果:① VAS评分;②局麻药和芬太尼的用量;③ Ramsay镇静评分;④患者对术中镇痛效果总体印象评分;⑤术中呼吸循环指标;⑥术后24h内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中VAS评分较低,局麻药和芬太尼用量及加药次数显著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少.结论:氯诺昔康用于甲状腺手术可以提供满意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田洪忆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594-1595
目的 观察预防性镇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疼痛的疗效.方法 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四组,麻醉方法均为静吸复合全麻,于术毕前30 min,A组静脉注射曲马朵100 mg,B组静脉注射氯诺昔康12 mg,C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D组对照不给药.观察各组:苏醒期躁动程度,术毕及术后4 h、8h、12 h、24 h,48 h各时点腹部疼痛程度.结果 实施预防性镇痛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明显减轻(P<0.01),术毕及术后4 h.8 h、12 h、24 h腹部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毕前30 min,静脉注射曲马朵、氯诺昔康或氟比洛芬酯预防性镇痛,安全有效,镇痛效果相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氢吗啡酮静脉超前镇痛对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肺叶切除术患者40例,年龄55~64岁,体重指数18~24 kg/m2,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即术后全凭静脉镇痛组(A组),插管后皮下注射生理盐水2 m L;超前镇痛组(B组)患者插管后皮下注射氢吗啡酮2 m L(2 mg)。术中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μg/(min·kg),异丙酚0.2 mg/(min·kg),根据肌松情况术中间断推注苯磺酸顺式阿曲库铵0.1 mg/kg。静脉镇痛泵用100μg舒芬太尼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 L,手术结束后开始全凭静脉自控镇痛(PCIA):首次剂量2 m L,持续输注2 m L/h,自控给药量1 m L/次,锁定时间30 min,极限量6 m L/h。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心率、收缩压,躁动评分(RS),24 h内VAS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手术后拔管时间与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期心率、收缩压低于A组,躁动评分低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B组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其余时间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皮下注射氢吗啡酮可减轻全麻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血流动力学稳定,与对照组比较,镇静效果无明显差异,而术后2 h内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术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期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患者80例,ASA1~2级,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为氯诺昔康40mg+罗哌卡因225mg,B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50μg+罗哌卡因225mg,C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75μg+罗哌卡因225mg,D组为氯诺昔康40mg+舒芬太尼100μg+罗哌卡因225mg,各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mL,术后病人行PCEA,背景剂量为2mL.h-1,PCA剂量为每次0.5mL,锁定时间15min。记录术后4、8、12、24、48h五个时段的镇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及头晕、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组VAS评分明显高于B、C、D组,B组基本满足镇痛需要,C和D组疼痛缓解良好,B组VAS评分明显高于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4组均未发生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1.5~2.0μg.h-1舒芬太尼复合0.8mg.h-1氯诺昔康硬膜外自控镇痛可取得良好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和芬太尼用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帕瑞昔布钠、曲马多和芬太尼在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胸外科开胸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在手术缝合皮肤时分别静脉给予患者自控镇痛负荷剂量,A组给予曲马多1 mg/kg,B组给予芬太尼1μg/kg,C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启动镇痛泵。评估给药后1,2,3,4,5,6 h时患者疼痛状况,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统计其发生率。结果C组明显比A组和B组的镇痛时间长,镇痛效果好,B组略优于A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C组明显比A组和B组低,拔管平稳。结论帕瑞昔布钠可作为术后患者自控镇痛负荷剂量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超前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行LC全麻患者,ASA分级为Ⅰ~Ⅱ,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切皮前10 min静滴地佐辛5 mg,B组缝合皮肤时静注氟比洛芬酯50 mg,C组缝合皮肤时静注芬太尼0.1 mg,三组均在手术结束时接静脉镇痛泵(PCA)。记录三组患者2、6、12、24、48 h的VAS评分、Ramsay评分、48 h内追加氟比洛芬酯50 mg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以及术后48 h镇痛需求例数A组患者明显低于或少于B、C组(P<0.05);Ramsay评分A、B组镇静满意多于C组(P<0.05),除躁动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全麻LC患者的超前镇痛治疗,效果确切,安全可靠,降低患者术后氟比洛芬酯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镇静镇痛对全麻苏醒期导尿管源性躁动的影响。方法 90例择期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组,均以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和丙泊酚诱导和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输注顺式阿曲库铵,A、B组分别给予地佐辛、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C组给予生理盐水作对照,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观察拔管后1、5和20min时躁动发生情况并予评分,记录拔管后2h患者对导尿管的舒适度。结果 C组重度躁动发生率最高,B组最低(P<0.05)。拔管后1、5min时B组躁动评分最低且A组低于C组(P<0.05)。拔管后2hB组患者舒适度最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地佐辛静脉镇痛能有效防治留置导尿管患者苏醒期躁动,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徐刚  匡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382-3383,3386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地塞米松在儿童鼻内镜腺样体摘除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住入院待手术的6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例,A组为超前镇痛组,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地塞米松5 mg,术毕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为术后镇痛组,术前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术毕注射地佐辛0.1 mg/kg、地塞米松5 mg;C组为对照组,术前、术后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三组诱导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拔管时间,苏醒期患儿有无躁动呛咳;术后0.5、1、2、4、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及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C组患儿MAP、HR拔管时、拔管后均高于诱导前,且高于A、B组拔管时、拔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呛咳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0.5、1、2、4、6、12、24 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苏醒拔管时间大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4、6、12、24 h的VAS评分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地塞米松复合液超前镇痛在儿童鼻内镜腺样体摘除术中具有协同作用,能延长术后镇痛的时间,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且术后苏醒迅速、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