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屠重棋  裴福兴 《华西医学》2003,18(4):470-471
目的 :研究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修复股骨远近段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本组 2 4例 ,行复合股骨上段的全髋关节置换 10例 ,复合股骨下段全膝关节置换 14例。按Enneking分期 ,广泛边缘性切除股骨上下段肿瘤 ,选用长柄人工关节将大小和形态合适的同种异体骨关节与宿主骨经骨水泥髓内固定 ,假体柄插入宿主骨髓内长度与异体骨轴心长度比≥ 0 8~ 1。结果 :2 2例患者随访 6~ 12 8个月 ,平均 4 8个月。 2例分别于术后 9个月和 15个月死亡 ;4例于术后 7个月内局部复发 ;其余均无瘤生存。所有患者均无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和断裂。 6例异体股骨大转子区部分吸收。异体骨和宿主骨间均达骨性愈合 ,平均愈合时间为 8月。 10例复合股骨上段的全髋关节置换者 ,髋关节活动度平均为 87°。 12例复合股骨下段全膝关节置换者 ,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 82°。按ISOLS骨肿瘤术后功能重建评定 ,平均为 2 6 5分。结论 :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具有异体骨和人工关节两者的优点 ,更适应于生存时间长的良性或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术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保肢手术已经成为四肢恶性骨肿瘤的规范治疗方式,其目的是不但要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而且要保存良好的肢体功能。目的:就四肢恶性骨肿瘤人工关节置换及同种异体骨移植等各种保肢方式进行综述。方法:由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2年1月至2012年10月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年1月至2012年12月有关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文章,英文检索词为"malignant bone tumor,salvage treatment,allograft bone graft,prosthesis and microwave",中文检索词为"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大段异体骨,肿瘤假体,微波灭活治疗"。排除重复性研究及Meta分析,共保留31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对于四肢特别是关节周围的恶性骨肿瘤,大多采用人工关节置换、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以及微波灭活治疗。②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微波灭活治疗技术有新的进展,进一步的研究仍在进行当中。③瘤段骨灭活再植以及乙醇灭活治疗多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3.
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后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术后护理与康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保留骨肿瘤病人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对33例骨肿瘤病人进行了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术,病人术前进行辅助化疗,入院时强化健康教育,预防或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生命体征监护、惠肢护理、实施了分阶段的功能康复。出院时加强指导,预防骨折,坚持随访。结果 33例病人出院时,病情稳定,切口愈合好,胸片正常,患肢摄片示:患肢位置良好,无脱位、假体松动和断裂现象。随访平均46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4.6和7个月时局部软组织复发,经广泛切除后治愈,2例分别于9个月和15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 此保肢术具有异体骨和人工关节两者的优点,同时又降低或减少了两者的缺点,更适用于生活时间长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保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肿瘤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的渗透发展。肢体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已逐渐在国内外普遍开展,为患有恶性骨肿瘤的患者延长了生存期,保存了肢体功能,保护了患者的心理人格需求。在保肢外科中,切除肿瘤后骨缺损的重建方法很多,应用同种异体骨来修复骨缺损是修复重建外科近几年的创新成果。提高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技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保留骨肿瘤病人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33例骨肿瘤病人进行了大段冷冻异体骨移植复合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术,病人术前进行辅助化疗,入院时强化健康教育,预防或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加强生命体征监护、患肢护理、实施了分阶段的功能康复.出院时加强指导,预防骨折,坚持随访.结果33例病人出院时,病情稳定,切口愈合好,胸片正常,患肢摄片示:患肢位置良好,无脱位、假体松动和断裂现象.随访平均46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4.6和7个月时局部软组织复发,经广泛切除后治愈,2例分别于9个月和15个月死亡,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其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结论此保肢术具有异体骨和人工关节两者的优点,同时又降低或减少了两者的缺点,更适用于生活时间长的良性或恶性肿瘤保肢.  相似文献   

6.
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术后康复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段异体骨移植是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异体骨质地坚硬,可与宿主骨发生牢固的生物愈合,韧带、关节囊、肌肉等软组织经手术重新附丽可重建关节功能,提高患生活质量。但由于恶性骨肿瘤患生存期较短,为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应尽早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7.
大段异体骨移植是肢体恶性骨肿瘤保肢手术。异体骨质地坚硬,可与宿主骨发生牢固的生物愈合,韧带、关节囊、肌肉等软组织经手术重新附丽可重建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由于恶性骨肿瘤患者生存期较短,为获得满意的肢体功能,应尽早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在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30例骨肿瘤(恶性20例,良性10例)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效果、生存情况、功能、并发症及处理。结果:20例恶性骨肿瘤局部复发率为5%,5年生存率为15%,最终保肢率95%,未见假体松动;8例骨巨细胞瘤复发率及病死率为37.4%,并发症发生率为74.7%,最终保肢率100%;2例股骨头颈区纤维结构不良术后7年功能良好。在所有人工关节中,4年内各种假体均未见松动,下沉及断裂,但4年后铰链式人工膝关节逐渐出现传动、下沉、5年后人工股骨头出现髋臼侧较严重的骨质磨损;人工全肩钾骨肩关节虽然术后患者功能较差,但未见假体并发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7年未见假体松动。结论:人工假体置换术可用于恶性及侵袭性肿瘤的保肢治疗,早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合理选择,及改进假体能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瘤体切除术后骨缺损,观察其疗效.方法应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骨肿瘤瘤体切除术后骨缺损,根据部位不同,选择合适内固定.结果本组28例均获得1~7年随访,平均3.8年.良性肿瘤均无瘤存活,恶性肿瘤无瘤存活13例,带瘤存活3例,死亡2例.结论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骨肿瘤、骨缺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背景:由于骨肿瘤切除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如何修复缺损是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采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于2000-07/2005-06采用辐照冻存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良性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12例,手术采用类似脊柱的"蛋壳"技术,掏空股骨头,保留股骨头圆韧带及头的皮质骨,尽量保留股骨头的1/3的血供,应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加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后随访6~11年.术后所有12例患者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在X射线中均显示整合血管化良好,骨小梁通过自体骨.MSTS93总体平均评分为26.33分,患者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为83.3%.提示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是修复股骨上段肿瘤切除后骨大块缺损的有效方法,并能充分整合成周围的自体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评价带血管腓骨复合异体骨重建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对本科19例四肢长骨恶性骨肿瘤患者行保肢手术,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大段异体骨进行重建,给予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科学的患肢功能锻炼,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19例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均良好,移植腓骨均成活,异体骨与宿主骨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及骨不连,随访11~46个月,术后MSTS功能评价上肢平均95.2%,下肢平均91.8%.结论 带血管自体腓骨复合异体骨可用于四肢长骨恶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重建,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科学的患肢功能锻炼,对于提高手术疗效以及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肢功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背景:由于骨肿瘤切除造成的骨组织缺损是临床面临的难题之一,而如何修复缺损是骨科领域的热点问题。目的:探讨采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肿瘤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于2000-07/2005-06采用辐照冻存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上段良性肿瘤切除后遗留大块骨缺损12例,手术采用类似脊柱的"蛋壳"技术,掏空股骨头,保留股骨头圆韧带及头的皮质骨,尽量保留股骨头的1/3的血供,应用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加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患者术后随访6~11年。术后所有12例患者的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在X射线中均显示整合血管化良好,骨小梁通过自体骨。MSTS93总体平均评分为26.33分,患者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为83.3%。提示大块异体骨联合自体骨髓移植是修复股骨上段肿瘤切除后骨大块缺损的有效方法,并能充分整合成周围的自体骨。  相似文献   

13.
陈北北 《中国临床康复》2011,(16):2973-2976
背景:骨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机械性能,可通过骨的传导及诱发新骨形成等作用实现骨的自身修复,是一种高效、安全、性价比较高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可作为修复囊性破坏的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术后缺损的修复材料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及开发利用。目的:总结近年有关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8-01/2009-10。检索关键词:骨填充材料,骨肿瘤,骨缺损。最终纳入22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自体骨复合物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同种异体骨作为可被宿主生物学吸收重建的永久性植入材料,其相对于其他材料有很大优势。对于四肢良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尤其是较大的骨缺损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4.
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的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填充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和机械性能,可通过骨的传导及诱发新骨形成等作用实现骨的自身修复,是一种高效、安全、性价比较高的骨移植替代材料,可作为修复囊性破坏的良性骨肿瘤和瘤样病变术后缺损的修复材料进行更深入地研究及开发利用。目的:总结近年有关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的研究进展。方法:由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中与骨填充材料修复骨肿瘤术后骨缺损有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为1998-01/2009-10。检索关键词:骨填充材料,骨肿瘤,骨缺损。最终纳入22篇文献进入结果分析。结果与结论:应用同种异体骨、自体骨复合物修复骨肿瘤瘤段切除后骨缺损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有效方法。同种异体骨作为可被宿主生物学吸收重建的永久性植入材料,其相对于其他材料有很大优势。对于四肢良性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修复,尤其是较大的骨缺损是一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贮存同种异体骨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将经过无菌处理后贮存于-80℃冰箱进行深低温冷冻储存的健康异体骨,移植于17例因良性骨肿瘤或骨折术后形成的骨缺损区域、大段移植或不稳定者,并加以内或外固定。结果17例患者,平均随访28个月,16例愈合良好(占92.16%)。结论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骨修复骨缺损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背景:各种低温、细胞、免疫和灭菌去抗原技术的进步,使得大量的同种异体骨进入临床应用,给各类大段骨缺损的患者带来了希望。目的:评价临床应用同种异体冷冻骨移植结合外固定架支撑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利用同种异体冷冻骨移植治疗大段骨缺损36例,同时应用外固定架加压固定,提供力学支撑,在固定后定期回访。结果与结论:随访1~24个月,失访1例,其余35例骨移植区骨质生长良好,9~20个月植骨骨化,无骨不连发生,各关节活动及肢体负重良好。部分患者肢体轻度肿胀,其中3例切口周围轻微红肿疼痛,4例患者伤口渗出较多,细菌培养阴性,涂片染色检查有浆细胞及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少,考虑为慢性免疫排斥反应所致,经过换药及应用泼尼松3d后分泌物减少,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结果可见同种异体冷冻骨移植结合外固定架加压固定是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保肢治疗四肢骨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7年6月~2005年7月收治55例四肢骨肉瘤患者,采用肿瘤广泛边缘性切除、大段冷冻同种异体骨移植修复重建骨缺损的保肢治疗,其中股骨42例,胫骨11例,肱骨2例.按Enneking分期,ⅠB期5例,ⅡA期9例,ⅡB期39例,Ⅲ期2例.术前术后联合化疗27例,单一药物化疗者22例,未化疗者6例.结果: 55例患者中49例随访1~8年,平均5年5个月.术后持续无瘤存活19例,局部复发5例,术后出现肺或其他部位转移25例,死亡20例,2年存活率为83.7%,3年存活率为71.4%,5年存活率为59.2%.除5例不愈合外,异体骨与宿主骨间均达骨性愈合,愈合率为89.8%,愈合时间5~24个月,平均7.8个月.3例异体骨关节移植患者发生异体骨骨折,骨折率为6.1%.Mankin分级法评估肢体功能,术后5年随访在可评估的29例病员中,优8例(27.6%),良11例(37.9%),一般2例(6.9%),失败8例(27.6%),优良率为65.5%.结论: 冷冻大段同种异体骨完全成活困难,但异体骨与宿主骨间较易愈合而达到永久性生物连接,目前仍是四肢骨肉瘤保肢术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背景: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刮后骨缺损取自体骨填充,由于取材量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且供骨区常遗有不同程度并发症,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明显限制。异体骨以其结构及生物特性与自体骨相似、来源丰富、可以长期保存及使用方便等特点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骨用于填充修复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切、刮除术后骨缺损后的生物相容性表现及临床应用效果。 设计:回顾性分析。 单位: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骨盆外科。 对象:选择1999—12/2005-12在内蒙古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肿瘤科因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行病灶刮除、高温灭活,冻干同种异体小块骨填充修复骨缺损的患者230例,男156例,女74例;年龄5~56岁。患者同意使用异体骨,并签订植入异体骨协议书;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方法:①使用由由山西奥瑞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山西省医用组织库提供的同种异体骨填充修复骨缺损。对良性骨肿瘤及骨囊肿和骨纤维结构不良等行囊内刮除术,用同种异体骨填塞空腔。②根据Mankin等对同种骨移植结果的评分标准评估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个层次。于术后3,6和12个月对手术部位拍摄x射线平片,并平均随访38个月以观察疗效。 主要观察指标:异体骨填充修复骨肿瘤骨缺损的组织相容性。 结果:患者230例全部进入主要结果分析。①同种骨生物相容性:少数患者术后有轻度排异反应。该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好,可与植入部位患者骨组织直接进行融合,不阻止骨细胞在其表面的正常活性或干扰自体骨细胞的自然替代过程,即无免疫排斥反应或很小。所有病例在术后6~18个月达到骨性愈合,平均6.5个月。并发症:34例切口渗出淡黄色液体,其中30例于2周后切口愈合(14.8%)?  相似文献   

19.
背景:长骨节段性骨缺损修复重建方法众多,各有优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仍是一个未完美解决的骨科难题。目的:综述近年国内外长骨节段性缺损的修复重建进展研究。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有关长骨节段性缺损修复重建的文章,英文检索词“bone defect, long bone reconstruction, tissue engineering of bone , scaffolds , bone reconstruction , bone graft , bone tumor; tumor resection , musculoskeletal tumors,regeneration,autografts”;中文检索词“大段,骨缺损,骨肿瘤,软组织肿瘤,瘤段切除,组织工程,骨移植”。共检索到104篇相关文献,纳入52篇文献进一步研究。结果与结论:传统长骨节段性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异体骨移植、骨延长、人工假体置换等。研制适用于儿童保肢需要,符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的假体成为儿童保肢的一个挑战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研制出可以不断延长的假体,用于儿童骨肿瘤的保肢重建。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各种人工骨,尤其是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在骨缺损修复中的逐步应用将进一步提高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39例胫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不同部位的胫骨恶性骨肿瘤采用适合的保肢术式.方法:选择1999-01/2007-03云南省肿瘤医院骨科收治的胫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39例,按肿瘤分布上、中、下段不同部位采用瘤段切除 异体骨关节移植,旋转轴心式铰链型人工膝关节置换,大段异体骨关节移植 旋转轴心式铰链型人工膝关节复合移植,大段骨灭活再植术,半膝关节移植术等术式治疗.术后随访≥2年,记录5年生存率,观察并发症,材料宿主反应,并按Mankin标准评价功能结局.结果:39例胫骨恶性肿瘤患者中10例术后6个月~2.2年内因肿瘤全身性转移而死亡,28例存活,5年存活率为74%.存活者中,4例因局部复发而截肢,1例复发者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植骨融合术后治愈.功能结局为优者20例,良8例,中6例,差5例,患者术后满意率72%.结论:对胫骨恶性骨肿瘤应当根据肿瘤类型、部位等采用最佳的保肢术式,才能达到最好的临床效果.应用人工假体以及复合大段异体骨移植术效果优于自体骨灭活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