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碘伏用于减轻留置导尿患者拔导尿管过程疼痛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留置导尿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经尿管注入碘伏后拔导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导尿管.拔管后应用疼痛分级标准对拔管过程患者尿道刺激程度进行分级,数据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组拔管过程尿道刺激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碘伏应用于拔导尿管可减轻拔管过程的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道黏膜麻醉与润滑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尿潴留患者导尿中的应用。方法:将71例BPH伴急性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法,实验组先经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及无菌液状石蜡油,5 min后再按常规法导尿,比较两组导尿管置管成功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置管成功率、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经尿道口注入利多卡因和液状石蜡油,提高了BPH伴急性尿潴留患者的导尿置管成功率,并可减轻导尿时疼痛,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两种置管方法在男性患者术前留置导尿管中的应用,并进行效果比较。方法:将50例男性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导尿法,实验组留置导尿管前,在尿道口注入无菌液状石蜡和利多卡因,5 min后再行导尿。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导尿前尿道口注入液状石蜡和利多卡因可提高置管成功率,缓解疼痛,适用于男性留置导尿管患者及前列腺肥大置管患者。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增生是一种良性前列腺肥大,临床表现为尿频、排尿困难及尿潴留等[1]。留置导尿是临床上常用的一项基本操作[2],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手段之一,但拔导尿管时多数患者感到疼痛[3]。无菌石蜡油是润滑剂,拔管时用石蜡油润滑导尿管,减少导尿管壁与尿道黏膜的摩擦,从而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5.
利多卡因在留置导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留置导尿患者尿管刺激反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将接受留置导尿的60例男性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按常规导尿操作,研究组30例在常规插尿管前在尿管表面涂抹无菌石蜡油及利多卡因液,自尿道口注入尿道2%利多卡因2~3mL,插管成功后经尿管远端口向膀胱内注入1%利多卡因10mL并夹闭导尿管l0~15min,观察并评价2组病人对导尿管的刺激反应发生率及其程度。结果:2组病人导尿管刺激反应发生率及其程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留置导尿患者在插入尿管前后局部使用利多卡因液可明显减少或减轻导尿管刺激反应,而且方法简单、实用,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郑惠渊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5):8657-8658
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经尿道注入润滑剂对男性患者导尿的影响.方法 将需要导尿的100例男性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20 ml无菌注射器经尿道口注入润滑剂置管(对照组)和采用20 ml空针经导尿管注入润滑剂置管(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置管一次成功率、尿道出血率、尿道疼痛情况、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尿道置管一次成功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801%;观察组尿道出血率为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观察组尿道感染发生率为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观察组尿道疼痛的总例数及疼痛级别亦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经导尿管注入润滑剂置管在男性导尿术中有明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脑卒中患者导尿管置管新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男性脑卒中患者8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导尿方法,观察组用石蜡油润滑尿道口,将尿管插入约10 cm后,向尿管内注入0.1%盐酸利多卡因10 ml,约3 min,再继续插入尿管。比较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痛疼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石蜡油润滑尿道口,向尿道内注入0.1%的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提高了一次置管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和石蜡油在男性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导尿的男性分成2组,25例采用传统方法为常规组,25例导尿前向尿道口内注入0.1%利多卡因3~5ml,1~2min后向尿道口内注入石蜡油3~5ml,再行插管为实验组。重点分析的指标是插管的成功率和插管时间及患者自觉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插管成功次数及患者自觉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2组比较插管1次成功率和疼痛程度有明显差异。结论操作前尿道口内局部使用利多卡因和石蜡油可提高插管成功率,减少患者疼痛,减轻患者痛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9.
骨科男性患者应用组合式导尿术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雪琴 《护理与康复》2009,8(11):951-952
目的探讨骨科男性患者应用组合式导尿术的效果。方法用抽签法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先将导尿管用石蜡油浸泡+利多卡因针剂注入尿道,再进行插管;对照组按留置导尿常规实施导尿。观察两组患者插管时的疼痛程度和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高于对照组,分别为X^2=18.71,P〈0.05;X^2=5.89,P〈0.05。结论组合式导尿术能提高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插管时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减轻男性留置导尿患者拔除尿管时的疼痛.方法 将60例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采取同样的拔除尿管前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尿管,观察组在拔除尿管时操作者一手用无菌纱布固定阴茎并向上提起与腹壁成大约60°角时,另一手将导尿管拨出.拔除尿管后应用疼痛评估尺对拔管时患者疼痛程度进行测定分级,数据采用秩和检验.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拔除尿管时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 改进男性患者拔除尿管方法,该方法在没有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就可减轻拔管时的疼痛,而且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气囊导尿管自动排尿脱管法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拔管的新方法.方法将骨科、外科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的男患者100例,按住院号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自动脱管法脱出导尿管,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拔除留置导尿管,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或脱管时疼痛程度和拔管、脱管后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脱管时疼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1),脱管后的尿路刺激征亦低于对照组(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自动排尿脱管法脱出男患者留置的气囊导尿管是一种简单、有效、易操作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疼痛和减少拔管后尿路刺激征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胶浆在男性患者术前留置导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1年5—12月,在嘉兴市第二医院手术室需术前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利多卡因胶浆润滑导尿管和尿道,对照组患者采用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记录两组患者导尿管置入的一次成功率、置入导尿管时的疼痛程度,并比较患者插管后10min尿道刺激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导尿管置入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置入尿管时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插管后10min尿道刺激反应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男性患者需术前留置导尿时,应用利多卡因胶浆润滑导尿管和尿道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减轻患者疼痛及不适,提高了置人导尿管的一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罗丽云  陈丽旋  詹丹萌 《全科护理》2011,(20):1793-1794
[目的]观察普外科中年男性病人不同方法留置尿管的效果。[方法]将90例留置尿管的中年男性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留置尿管前5min从尿道外口注入1%盐酸丁卡因胶浆5 g后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对照组在留置尿管前5min从尿道外口注入无菌液状石蜡5 mL后也按常规方法将尿管置入。[结果]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置管过程及置管后疼痛程度、肉眼血尿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盐酸丁卡因胶浆可明显减轻围术期中年男性病人的疼痛程度及肉眼血尿程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气囊导尿管不同拔管方法对男性病人拔管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2009年2月~2011年6月,我院心胸外科、胃肠外科手术后留置气囊导尿管男性病人15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采用自制多功能气囊导尿管,拔出尿管时先注入石蜡油5 ml+地塞米松5 mg+2%利多卡因5 ml+生理盐水5 ml;B组按常规拔除导尿管;C组采用气囊回注少量液体与排尿脱管方法,分别观察三组病人疼痛程度和拔尿管后排尿情况。结果:三组病人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后排尿情况:A组发生尿路刺激症比B组和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组拔管方法可以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其拔管后并发症,提高病人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5.
骨外科患者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对排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提高长时间留置导尿管病人拔管后2h内排尿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按入院先后随机将64例导尿的男性骨折病人分两组,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拔尿管,观察组拔尿管时遵医嘱注入地塞米松5mg+2%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5ml+庆大霉素8万U,比较首次排尿的自觉症状,包括尿痛、排尿困难、排尿障碍等。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病人首次排尿出现自觉症状的例数明显减少(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拔尿管时注入药物安全有效,明显提高了长期置管病人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的成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醒男性患者对无痛Foley's导尿管的耐受程度,降低男性患者的非计划拔管率.方法:将100例需留置导尿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应用无痛Foley's导尿管,对照组应用普通Foley's导尿管,并测定患者的耐受程度.结果:观察组耐受47例(占94%),对照组耐受40例(占80%).两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醒男性患者使用无痛Foley's导尿管舒适、安全、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躁动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胸外科全身麻醉男性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按照常规插入14 Fr~16 Fr双腔导尿管留置导尿;实验组除按对照组条件外尚进行心理疏导、插尿管前从尿道注入液状石蜡、复苏期按摩、热敷下腹部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反应及躁动程度。[结果]实验组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及躁动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全身麻醉后留置尿管病人复苏期尿管刺激症状及躁动发生率,帮助病人安全、平稳度过麻醉复苏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痛导尿术用于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需要留置导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舒泰麻醉润滑剂润滑小儿气囊导尿管(10 Fr,直径4.0 mm)导尿,对照组常规石蜡油润滑双腔气囊尿管(16 Fr,直径6.4 mm)导尿,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尿管后尿路刺激症状、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尿管脱出、管周漏尿、尿路感染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尿路刺激症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76.7%)明显高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脱出、管周漏尿及尿路感染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泰润滑小儿气囊导尿管为老年男性患者留置尿管,能阻断置管期间的尿路刺激反应,提高一次性插管的成功率,可改变传统留置导尿给老年患者带来的不适反应,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两种拔尿管方法对尿道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张菊芬 《护理学报》2003,10(2):11-1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拔尿管方法对尿道损伤的差异。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改良法(43例)和常规法(39例)拔除留置尿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尿液中白细胞、潜血及尿道刺激症。结果两组患者拔管后尿WBC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OB和尿路刺激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组尿道损伤明显低于对照组。改良的拔管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