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患者牙周指标与空腹血糖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40例Ⅱ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于牙周基础治疗前检测其体重,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出血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空腹血糖.结果:空腹血糖与牙周炎密切相关.结论:空腹血糖是影响牙周破坏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五丹散治疗2 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6 例2 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2 组,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采用五丹散煎汤含漱治疗,7d 为1 个疗程,共连续治疗3 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2 组病人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 2 组病人治疗前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及牙齿松动指数(TM)均无明显差异(P>0.05),2 组病人治疗后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468~6.735,P<0.05).结论 五丹散对2 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的牙周治疗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五丹散凝胶治疗糖尿病并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门诊就诊的糖尿病合并牙周炎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五丹散凝胶,对照组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使用四环素凝胶剂,记录牙周同一点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的牙周探诊深度(PD),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菌斑指数(PLI)及附着丧失(AL)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牙周指标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治疗组在PD,BOP,PLI和AL均较治疗前下降,其中PD,BOP和PLI治疗后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丹散凝胶治疗糖尿病并牙周炎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进行统计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及慢性牙周炎的患者18例,进行分组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甲组9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乙组9例患者,对其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统计分析其牙周参数的记录及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分别进行3个月的牙周基础治疗,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及探诊出血指数(BOP)均比治疗前有显著的改善,其差异性明显(P〈0.05).进行基础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PD、AL、BOP的统计我明显的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可比性.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的患者采取牙周基础的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安全可靠性高,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振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5):1218-1219
目的 观察采用六味地黄丸口服配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门诊治疗肾气虚损型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肾气虚损型牙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仅作牙周基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复查牙周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受试部位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及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个月后复查,两组患者PD,AL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六味地黄丸口服配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对肾气虚损型牙周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对慢性牙周炎患牙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fluid,GC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24例慢性牙周炎患者(34颗观察牙)分为中药组13例(17颗观察牙)和对照组11例(17颗观察牙);对照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清热解毒中药合剂,疗程为8周。分别于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后2周及10周滤纸条法收集患牙GCF,并记录相关的临床指标,包括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和探诊出血点数(BOP)。放免法检测GCF中TNF-α及IL-1β水平。结果两组牙周基础治疗后患牙GCF中TNF-α及IL-1β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同时患牙PD、CAL及BOP明显下降(P0.01)。中药治疗后中药组TNF-α水平(μg/L)为2.5551±1.0157,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3.4341±1.0762,中药组IL-1β水平(μg/L)为0.1335±0.0216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的0.1471±0.0169(P0.05)。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在牙周基础治疗基础上可进一步降低TNF-α及IL-1β水平,减轻牙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固齿健周丸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选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给予固齿健周丸和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君沙、甲硝唑和牙周基础治疗。记录2组检测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牙周附着水平(PAL)、牙周探诊指数(PPD)、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OP)都有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后BOP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固齿健周丸治疗牙周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糖尿病患者牙周炎的疗效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加味六味地黄汤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入组当日、入组后4周及8周时检测血清CRP,并接受例行牙周指标检查: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针深度(PD)、附着丧失(AL)。结果:试验组在治疗8周后,牙周指标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加味六味地黄汤联合口腔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口腔健康状况,并能够降低患者血清CRP水平。  相似文献   

9.
左渝陵  王劲茗  陆笑 《四川中医》2008,26(10):96-98
目的:观察牙周方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及对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例患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予以牙周方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以牙周基础治疗。疗程3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探诊深度(PPD)和牙周附着水平(PAL),龈沟液中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血清中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和促卵泡刺激素(FSH)进行检测。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病例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间治疗后PLI和BOP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PPD和PAL则有显著性下降(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LH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表明牙周方对围绝经期妇女慢性牙周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对其内分泌也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围绝经期慢性牙周炎患者内分泌调节作用。方法选择40例患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实验组予以中药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予牙周基础治疗,疗程3个月。对治疗前后患者的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探诊深度(PPD)、牙周附着水平(PAL)、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LH)和促卵泡刺激素(FSH)进行检测。结果治疗3个月后2组病例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间治疗后PLI和BOP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PD和PAL有显著性下降(P<0.05)。实验组治疗3个月后LH水平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药对慢性牙周炎患者内分泌有调节作用,可辅助治疗牙周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牙周消口服液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龈沟液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5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2组均先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在牙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牙周消口服液。治疗后2个月评价2组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lorida牙周电子压力敏感探针对进行除第三磨牙外的全口牙周检查,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菌斑指数(PLI)和出血指数(BI);检测治疗前后龈沟液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17、IL-21水平;观察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个月,2组PD、CAL、BI、PLI水平和沟液中hs-CRP、TNF-α、IL-17、IL-2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牙周消口服液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进而抑制牙周组织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研究牙周治疗对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血清 CRP、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开封市口腔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伴冠心病患者 46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稳定性冠心病,均采取非手 术的牙周治疗措施,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1 个月后测量患者的牙周深度(PD)、附着丧失度(AL)、菌斑指数(PLT)和 龈沟出血指数(SBI),检测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1β、IL–6 水平、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C 反应蛋白(CRP), 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牙周治疗后,患者的 PD、AL、PLT、SBI 均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同时,患者的外周血 IL–1β、IL–6 均有一定降低,血清 TNF–α、CRP 水平均略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伴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实施牙周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各牙周指标, 降低其外周血炎症因子水平,提高其 TNF–α、CRP 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选用牙周基础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深度(AL)以及出血指数(BI)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患者牙齿松动度情况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能够纠正患者牙齿松动、出血、临床附着丧失等情况,有效改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相关症状,治疗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伴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东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治疗的84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牙周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FBG及HbA1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龈沟出血指数(BI)、牙龈指数(GI)、附着丧失(AL)、牙周袋深度(P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替硝唑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糖尿病伴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抑制炎症,改善牙周指标,并降低FBG及HbA1c水平。  相似文献   

15.
蓝芩颗粒对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捍芳 《新中医》2018,50(1):95-97
目的:观察蓝芩颗粒治疗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变化的影响。方法:将纳入观察的牙周炎患者共108例随机平分成2组,同时设54名健康成年人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含漱液含漱,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蓝芩颗粒。观察比较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量(AL)、龈沟出血指数(BI)和菌斑指数(PLI)、探诊后出血(BOP)等牙周健康指标情况,以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D、AL、BI、PLI、BOP等牙周健康指标情况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各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炎症因子CRP、IL-6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炎症因子较对照组明显下降,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蓝芩颗粒可以降低牙周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有利于牙周炎的炎症控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在牙周基础治疗对TNF-α及IL-1β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共80例(102颗观察牙),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牙周基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中药合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水平(attachment level,AL)、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CAL)、BOP阳性位点数和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咬合指标、患牙龈沟液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PD、AL、BI、CAL、BOP阳性位点数和PLI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的PD、AL、BI、CAL、BOP阳性位点数和PL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咬合时间和咬合受力百分比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的咬合时间和咬合受力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的患牙龈沟液和血清中TNF-α及IL-1β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的患牙龈沟液和血清中TNF-α及IL-1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解毒中药合剂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状况,同时降低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彭植锋  谢春回  叶玉坚 《河北中医》2010,32(7):1012-1013
目的观察知柏地黄丸结合牙周基础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知柏地黄丸。2组疗程均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牙齿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周袋探诊深度(PD)及附着丧失程度(AL)。结果 2组治疗后PLI、GI、PD及AL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PD、AL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是治疗牙周炎的基本措施,知柏地黄丸能提高慢性牙周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6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采用治疗后1个月、2个月、4个月出血指数(BI)、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PD)与治疗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第(2~4)个月PD明显变浅,BI在治疗1个月后出现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牙周疾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自拟养阴健周汤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合并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控制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口腔门诊收治的80例T2DM合并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自拟养阴健周汤治疗,6个月复诊时比较两组患者牙周炎症控制及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D、AL、BOP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同期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养阴健周汤可有效改善T2DM合并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状况,且对机体炎性反应指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牙周维护对慢性牙周炎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研究组经牙周基础治疗后进行牙周维护,对照组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未进行牙周维护,观察两组远期疗效差异。结果:研究组牙周袋深度(PD)、牙周袋水平位点平均比例、牙龈出血指数(BI)≥2位点比例较牙周维护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附着丧失(A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在牙周基础治疗后进行牙周维护,可改善牙周组织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