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江苏省自然人群乙型脑炎抗体血清学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江苏省正常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免疫状况。方法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对2006-2009年收集的0~20岁血清标本3258份进行乙脑抗体检测。结果乙脑抗体总的阳性率为70.35%,GMT为1:13.56。结论江苏省3岁以上人群乙脑抗体有保护作用,其阳性率及效价随年龄增加而增加,0和1岁组抗体水平较低,应该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东营市1999年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东营市健康人群的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免疫水平 ,于 1999年对不同年龄组人群进行了乙脑免疫水平的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对象与检测方法 在东营市 3个县 (区 ,下同 ) ,每县按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3个点 ,对健康人群按 <2岁、2~ 4岁、5~ 7岁、8~ 10岁、11~ 14岁、15~ 19岁、2 0~ 4 0岁分组进行监测。采静脉血 1ml,分离血清后保存于 - 2 0℃待查。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血清抗体滴度 ,试剂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以血清抗体滴度≥ 1:10为阳性。2 不同县健康人群乙脑免疫水平 从河口、广饶、垦利县分别检测 …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贵州省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中和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乙脑流行季节采集6个市(州)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血清共960份,应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法检测乙脑中和抗体。结果 960名调查对象中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4.69%,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0.32。男、女性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82%、68.77%(χ2 = 8.364, P = 0.004);不同年龄乙脑中和抗体阳性率在52.50%~84.17%之间(χ2 = 35.893, P<0.001),GMT在1∶20.00~1∶41.40之间(χ2 = 22.207, P = 0.002),其中中和抗体阳性率最低为< 1岁组,最高为>40岁组,GMT最低为11~15岁组,最高为>40岁组;不同地区乙脑中和抗体GMT在1∶18.62~1∶43.66之间(χ2 = 56.581, P<0.001)。结论 贵州省健康人群乙脑中和抗体水平总体较低,应加强乙脑监测,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尤其是应加强对学龄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了用ELISA法检测郑州郊县214名正常人群乙脑抗体,其结果为:流行期前正常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为28.50%,流行期后抗体阳性率为41.59%。各年龄组之间抗体阳性率经x~2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x~2=50.34,P<0.01),以0—9岁组抗体阳性率最底,以40—49岁组最高。各年龄组抗体阳性率的高低与该地区乙脑病例的年龄构成比呈反比。本文还进一步证明了ELISA法不但敏感,特异,而且操作简便,适用于乙脑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5.
东营市乙型脑炎 (乙脑 )患病率逐年下降 ,并控制在较低水平 ,但每年仍有散发病例。为了解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 ,为制订计划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1999年 10~ 11月对辖区内 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进行了乙脑抗体水平检测。1 材料与方法在东营市全市范围内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 4个县 (区 ) 7个年龄组的 5 4 9人 ,采集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 ,分离血清 ,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微量法 )测定乙脑抗体 ,以抗体滴度≥ 1∶10为阳性。检测试剂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提供。2 结果2 1 不同年龄人群检测情况 合计检测 7个年龄组5 4 9人 ,乙脑抗…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人群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黑龙江省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的感染状况和分布特点,分析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在全省7个国家级疾病监测点1~59岁人群中,分1~、3~、6~、11~、≥21岁5个年龄组,每个监测点每年龄组随机抽取30人,共1050名调查对象,应用定量ELISA方法检测乙脑IgG抗体.结果 调查地区1~59岁人群乙脑IgG抗体标化调整阳性率为70.62%,平均阳性率以3~岁组最低,并有随年龄上升而升高的趋势,趋势检验x2=40.52,P<0.001.人群中乙脑IgG抗体整体水平较低,不同年龄抗体滴度水平不同,经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x2=76.9,P<0.001,呈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除年龄之外,居住地区纬度也是影响乙脑IgG阳性的因素,纬度越高,阳性率越低.结论 乙脑病毒感染在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呈低水平长期存在,年龄增长和纬度降低是乙脑病毒抗体阳性率升高的影响因素.建议在重点地区加强乙脑病例、宿主动物和蚊虫带病毒情况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评价其流行危险度。方法随机抽取南山区0岁~、5岁~、10岁~、15岁~、20岁~、30岁~、40岁~等年龄组各80~90人,采集血清标本用ELISA法检测抗体。结果检测南山区健康人群血清631份,乙脑IgG抗体阳性218份,总阳性率34.55%。不同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有差异,20岁以上成人组乙脑抗体阳性率较低;男女性别的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南山区健康人群乙脑免疫水平较低,一旦有输入性病例,暴发和流行的危险度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12—2015年江苏省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方法在苏中(扬州、南通市)、苏北(淮安、徐州市)8个监测点,采集7个年龄组健康人群2 669份血清标本,采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测定乙脑抗体水平。结果乙脑抗体阳性率为66.4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2.71;抗体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GMT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P<0.05);不同年龄组、年份、地区及免疫接种次数乙脑抗体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江苏省>15岁人群乙脑抗体水平具有保护作用,乙脑低滴度抗体水平主要集中在小年龄组。  相似文献   

9.
天津市2007年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2007年天津市健康人群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在天津市采集7个年龄组,各30名以上调查对象,于2007年5月份和1 1月份分别进行调查并采集血清标本,应用ELISA法对乙脑特异性IgG抗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天津市健康人群5月份乙脑抗体阳性率为40.46%,11月份为38.46%,流行季节前后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O.05).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7岁以下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7岁及以上年龄组(P<0.001).免疫前后抗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天津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主要受疫苗接种影响,由流行季节造成的显隐性感染有限.乙脑疫苗接种是我市预防乙脑疫情最有效的途径,在抓好适龄儿童乙脑疫苗接种工作质量的同时,适时开展针对7岁及以上人群接种,可降低高危人群的易感危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福建省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为评价疫苗接种效应、及时调整疫苗接种策略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在2个区县辖区内采集7个年龄组共630名健康人群血清,用ELISA法进行IgG抗体检测。[结果]乙脑疫苗接种率为53.8%,抗体阳检率为86.0%;不同年龄组人群的接种率及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性别人群的抗体水平类似(Χ^2=1.15,P〉0.05)。[结论]乙脑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应继续巩固提高,对高龄段人群适当进行疫苗补种,以巩固防治成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制定正常人群的乙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蚀斑减少中和实验,对泰州市乙脑监测点健康人群的乙脑抗体水平进行监测。结果共调查364人,乙脑抗体阳性率为63.46%,7~岁组阳性率最高,为92.16%;0~岁组阳性率最低,为10.64%。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正常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必须全面落实适龄儿童尤其是流动儿童的乙脑免疫接种,同时加强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以有效预防与控制乙脑的流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健康人群抗体水平。方法在河北省4个市采用横断面研究,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分6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20人份,采集血清标本。应用间接法ELISA检测乙脑IgG抗体。结果河北省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为40.63%。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地区间乙脑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河北省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较低,特别是个别地区应警惕乙脑流行。要进一步抓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提高人群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中和抗体水平检测,评价人群乙脑免疫屏障,分析影响人群抗体水平的因素,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既往乙脑发病率选取高、中、低三个地区,在每个地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抽取7个年龄组756名健康人,用微量中和试验检测乙脑病毒中和抗体。结果乙脑发病高、中、低三个地区(安康、宝鸡、铜川)乙脑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81.3%(1︰27.84)、47.9%(1︰7.41)、24.1%(1︰3.04);在乙脑高流行地区随着年龄的增加抗体水平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在低流行区无此趋势。结论陕西省乙脑高发病率地区小年龄组人群抗体水平低,应重点加强小年龄组儿童乙脑疫苗的接种;低发病率地区成人抗体水平较低,在加强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的同时,应关注成人乙脑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不同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 (下称乙脑 )的抗体水平 ,为乙脑疫苗的应用和预防乙脑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于 1999年 12月对日照市部分区县人群进行了抗体检测和免疫成功率的调查。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采用按不同年龄组和不同性别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莒县、五莲县和东港区共抽取 4 4 5人作为检测对象。1 2 方法 采集静脉血 ,分离血清低温保存备检。采用血凝抑制试验 ,血球由鹅血球改用鸽子血球 ,抗体滴度 1∶10以上为阳性 ,血凝素等试剂均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供给。2 结果2 1 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的检测 分 5个年龄组 ,共计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云南省华宁县人群流行性乙型病毒性脑炎(乙脑)免疫状况.方法 采用分层和整群抽样(PPS)法,于2011年6月在华宁县范围内随机抽取3个乡镇9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按4个年龄段(8月龄~<3岁、3岁~、7岁~、15岁~)进行调查,每个年龄段不少于30人.结果 全县共调查382人,乙脑疫苗免疫率为68.32%,血清抗体(EV-IgG)阳性率为89.53%.3个乡镇乙脑疫苗免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4.41,P>0.05),而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6.38,P <0.01);各年龄组间乙脑疫苗免疫率、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57.66,P<0.01;x2=15.97,P<0.01);性别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 华宁县人群乙脑疫苗免疫率相对较低,而血清抗体阳性率较高,人群能有效抵御乙型病毒性脑炎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福建省正常人群甲型病毒性肝炎抗体(HAVIgG)水平,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用ELISA法检测7个地区0~59岁正常人群血清抗-HAVIgG水平。[结果]共采集人群血清2251份,抗-HAVIgG阳性率43.9%。各地区、各年龄组、不同性别、接种疫苗与否组阳性率差异显著;山区和沿海、社区和乡镇间差异类似;抗-HAVIgG阳性率在1.5~2岁组出现小高峰(66.0%),10~14岁组最低(21.3%),15~19岁组升至46.8%,20~59岁达80.0%以上。[结论]福建省正常人群甲肝抗体水平在地区、年龄、性别方面存在差异,有接种史者抗-HAVIgG阳性率高。必须加强正常人群特别是20岁以下人群的监测。  相似文献   

17.
大连市正常人群乙脑抗体水平检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由蚊媒传播的病毒性传染病,是历史上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1 ] ,由于乙脑疫苗预防接种的广泛实施,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掌握大连市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为制定乙脑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作者于2 0 0 3年开展了大连市正常人群乙脑血凝抑制(HI)抗体水平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地区与检测对象 选择市内四个区和郊区三个县作为监测点,以随机抽检的方法,每个监测点3 0份,采集6个不同年龄组正常人群血清标本2 10份,分离血清,$C 2 0℃冷冻保存待检。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南通市健康人群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抗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评价人群乙脑免疫屏障,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对从如皋和海安两个监测点采集的736份血清标本进行乙脑抗体检测。结果乙脑抗体总的阳性率为71.60%,GMT为1∶16.78。如皋市抗体阳性率高于海安县(χ2=11.54,P0.01),两地区均有随年龄的增加抗体水平增长的趋势。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免疫史、隐性感染、性别与乙脑抗体阳性有关。结论南通市2岁以上人群乙脑抗体有保护作用,但1岁的婴儿抗体水平较低,应加强该年龄段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正常人群中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隐性感染情况,为制定乙脑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采集墨脱和察偶两县正常人群血清标本350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脑IgG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林芝地区正常人群中,乙脑病毒IgG抗体阳性率7.7%(27/350)。男女性别、2个县间乙脑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墨脱的不同乡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46岁组乙脑IgG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林芝地区正常人群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乙脑隐性感染,察偶和墨脱县可能是乙脑自然疫源地。加强传播媒介所带病毒的监测,比较传播媒介与患者病毒之间的生物学差异,对乙脑疫情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0.
自然人群乙脑抗体水平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我市不同人群乙型脑炎的抗体水平 ,为乙脑疫苗的应用和预防乙脑提供可靠的依据 ,1999年 12月对我市的4 4 5人进行了抗体检测和免疫成功率的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与材料1.1 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由莒县、五莲卫生防疫站和市区有关单位按不同的年龄组和不同性别抽取4 4 5人采集静脉血 ,分离血清低温保存备检。1.2 实验方法 采用华东区推荐的血凝抑制试验 ,血球由鹅血球改用鸽子血球 ,1∶ 10以上为阳性 ,血凝素等由山东省卫生防疫站供给。2 结果2 .1 不同年龄组人群乙脑抗体的检测 ,4 4 5人分为五个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