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APBSCs)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体系体外培养MSCs,将自体骨髓MSCs与APBSCs共移植治疗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并与同期进行的12例未联合MSCs的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s transplantation,APB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造血恢复及并发症比较。结果:MSCs输注无明显不良反应;联合移植的患者,造血恢复中性粒细胞(ANC)≥0.5×109/L平均9.52 d,血小板(PBC)≥20×109/L平均9.05 d,较对照组恢复快(P<0.05);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较对照组低(P<0.05);口腔溃疡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与APBSCs联合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移植后造血重建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1例恶性血液病中8例行自体PBHSCT(auto-PBHSCT),13例行异基因PBHSCT(allo-PBHSCT)。结果:21例全部获得造血重建,随访7~42月,10例(47.6%)存活,其中:auto-PBHSCT 5例,allo-PBHSCT5例。11例(52.4%)死亡,其中:auto-PBHSCT:3例复发死亡;allo-PBHSCT:5例复发死亡,2例移植相关死亡,1例死于第二肿瘤。结论:PBH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法,但如何有效减少复发、提高长期无病生存率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BSCT)技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34例行亲缘全相合异基因PBSCT(allo-PBSCT);5例行亲缘半相合allo-PBSCT,12例行自体PBSCT。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并快速重建造血。亲缘全相合allo-PBSCT中Ⅰ~Ⅱ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为26.4%,未见Ⅲ~Ⅳ度急性GVHD;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54.1%。亲缘半相合allo-PBSCT中Ⅰ~Ⅲ度急性GVHD的发生率为32.1%,未见Ⅳ度急性GVHD;慢性GVHD的发生率为74.5%。本组死亡11例,总病死率为21.6%。结论 auto-PBSCT、亲缘HLA配型完全相合与半相合allo-PBSCT均具有造血重建快、aGVHD发生率较低、疗效较好、安全可行及住院时间短的优点,尤其亲缘半相合allo-PBSCT为难治性白血病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4.
恶性淋巴瘤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淋巴瘤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现状730050兰州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达万明关键词淋巴瘤;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51.2现代化放疗的进展虽可使约60%的霍奇金淋巴瘤(HL)和近30%的非HL(NHL)长期存活,但对复发或持续未达缓解的... 相似文献
5.
进展型多发性硬化(progressive multiple aclerosis,PMS)是一种严重危害中青年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10年病死率高达70%[1].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blood cells transplantation,APBSCT)是治疗PMS的新方法.2005-01~10我院成功进行了2例PMS的APBSCT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系统地进行了狗循环血中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分离、保存和自体移植研究,并初步用于肺癌化疗病人的临床。结果证明:两次给狗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DS(硫酸葡聚糖)后用血细胞分离器收集的循环血干细胞,远远超出一次干细胞移植所需要的数量。在4℃保存循环血干细胞3~6天,GM-CFUc活存率为86~56%,在-196℃保存8天MNC活存率为9l%GM-CFUc活存率为81%。移植新鲜的、4℃保存和-196℃保存的自体循环血干细胞可使受100y照射狗活存率由0/5分别提高到4/5、3/4和5/5。重建了造血和免疫功能,临床症状明显减轻。10例肿瘤病人临床应用表明,输注自体循环血干细胞是有效的,可以减轻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程度和临床症状,为进一步加大化疗剂量,提高肿瘤治疗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治疗许多血液病和某些实体瘤将可应用外周血来源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取代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加速恢复大剂量放、化疗所致的骨髓抑制。因此,随着外周血干细胞保存技术的进步和连续血细胞分离技术的应用,临床医生得以更广泛地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曾对1例患者用全淋巴区大剂量放、化疗随之采用自身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并取得了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经过患者,男性,20岁。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反复发作1年。X线胸片示:纵隔增宽,左颈淋巴结活检病理确诊为非何… 相似文献
8.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1例晚期恶性淋巴瘤俞受程张伟京何祥林阎安文马恩普*苏航周振山乔艳萍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北京100039*北京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100850近年来随着造血干细胞保存技术的进步和血细胞分离技术的应用,使临床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9.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肿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达万明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8,(3)
近25年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迅猛发展。造血干细胞特性、调控及与造血微环境的关系的内容不断更新,与临床移植有关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更加标准化,治疗的病谱和适应证亦不断扩大,疗效逐步提高。根据IBMTR/ABMTR的统计,仅1... 相似文献
10.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和部分非恶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有时甚至是惟一可以治愈该病的手段,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过去由于供者来源所限,只有少部分患者从中受益,更多患者因为没有配型相合的同胞供者而失去了移植的机会。独生子女时代的来临使供者来源越趋困难。令人鼓舞的是,随着HSCT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临床用于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目前用于HSCT的造血干细胞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小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近期和远期毒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小儿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的近期和远期毒副作用,按Bearmen标准评价21例接受治疗患儿的急性相关毒性反应,并对11例术后生存3年以上患儿随访。14例无任何急性毒性反应;5例为Ⅰ级;2例为Ⅱ级。全部患儿身高及神经精神发育正常;2例有代偿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性腺发育延迟;6例轻度白内障;7例病毒性肝炎。提示患儿能耐受合适的预处理,远期影响小,生存质量高;在治疗中应注意预防病毒性肝炎。 相似文献
12.
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龄血液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清髓异基因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在治疗高龄血液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NAST、治疗高龄血液病患者5例。5例患者平均年龄55岁(53~59岁)。预处理方案主要由环孢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和环磷酰胺等组成。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度过移植后造血抑制期,3例供者细胞完全植入,2例为供受者混合嵌合体。2例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治疗后好转。结论 NAST简便安全,并发症少,疗效好,为高龄血液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分析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效果和并发症的防治,用allo-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41例,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短程氨甲蝶呤(MTX)、霉酚酸酯(MMF)联合CsA+短程MTX两种方案。结果显示,全部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HLA完全相合移植急性GVHDⅡ度以上者8例(21.05%)。慢性GVHD发生率76%。急性白血病CR1和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HLA完全相合移植34例,复发3例(8.82%);随访2年以上者存活率71.43%(10/14)。表明allo-PBSCT急性GVHD发生率并不高于骨髓移植,但慢性GVHD发生率明显高;感染和间质性肺炎是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PBSCT)后的植入状况,采用细胞遗传学分析结合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STR-PCR),对30例Allo-PBSCT病人进行了1-25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移植的23例,21例完全嵌合(CC),1例混合嵌合(MC),1例为完全受者核型;相同性别移植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7例,除2例外,其余均未检测到Ph染色体;STR-PCR检测结果与染色体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说明两种方面具有互补性,可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15.
STR—PCR定量检测供受者嵌合体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利用STRs的高度多态性等特性,用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聚丙烯凝胶电泳、染色和凝胶成像分析等技术,建立定量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嵌合体的方法,用无关个体的DNA混合实验进行可行性和准确性研究,并同时做染色体分带进行对照,以此基础上对2例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植入情况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扩增产物中供受者DNA含量的百分比同扩增前混合样本的比例呈显著直线相关,STR-PCR检测嵌合体方法简单、快速、可靠、敏感性高,所需标本量少且不受性别限制,是检测NAST供受者嵌合体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发生率及临床转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00例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和14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术后患者、17例非移植患者以及27例正常供者CMVpp6抗原血症检出率进行分析。100例Allo-HSCT术后患者随访观察18(4-36)个月。结果:AlloHSCT者91%,在不同病期出现CMVpp65阳性(CMV-I),其中56%出现CMV疾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为54%,时间为25(11-27天);慢性GVHD52.9%,CMV相关性死亡率为21%,在各种死因中占主要地位。CMV-I在异体移植后好发,而在AutoHSCT术后患者、非移植患者以及正常人群极为少见,提示,CMV感染与急慢性GVHD呈显著相关性,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骨髓基质细胞输注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造血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骨髓基质细胞输注对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后造血恢复的影响,经放、化疗预处理的BALB/c小鼠,分别输入动员的外周血干细胞(PBSCT组)、外周血干细胞联合扩增的骨髓基质细胞(实验组),观察受体鼠4周的生存率、骨髓有核细胞(B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F)、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等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生态率,BMNC、CFU-GM、CFU-F较PBSCT组显著升高(P<0.005);白细胞的最低值较PBSCT组高(P<0.01),白细胞恢复较PBSCT组块(P<0.01)。提示骨髓基质细胞输注有促进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造血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36例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或大面积(全身)放射治疗后,使用冷冻保存(4℃冰箱,干冰,液氮)的自身骨髓对加速造血功能恢复的初步效果。结果表明回输后对受药物或射线抑制的造血和免疫系统有促进恢复和重建之效应。讨论了自身骨髓采取、冷冻保存和活性测定的方法以及骨髓中瘤细胞的分离。自身骨髓输注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因而对这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价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PBSCT)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的疗效 ,作者对 12例CML进行了allo PBSCT的临床研究 ,12例均为第 1次慢性期 ,中位年龄 32 .5岁 ;全部供受者HLA配型完全相合 ,供者动员用G CSF 5 μg/ (kg·d)× 5天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2 .49.5 7)× 10 8/kg(中位数 5 .0× 10 8/kg) ,CD 34 + 细胞数为 (0 .72 6 6 .30 )× 10 6/kg(中位数 5 .82× 10 6/kg)。预处理方案 :9例采用全身照射 (TBI) +环磷酰胺 (CTX) +依托泊甙 (VP16 ) ,3例采用TBI +CTX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预防采用环孢素A(CsA) +短程甲氨喋呤 (MTX)方案。全部患者均顺利造血重建 ,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中位数 14.5天 (142 3天 ) ,血小板 >2 0× 10 9/L中位数 16天 ;发生Ⅱ度以上急性GVHD 3例 (2 5 % ) ;慢性GVHD共 5例 ,其中局限性 3例 ,广泛性 2例 ;死亡 3例 ,2例死于感染 ,1例死于间质性肺炎 ,中位随访 6个月 ,存活 9例。Allo PBSCT急性GVHD发生率并不比异基因骨髓移植高 ,但慢性GVHD的发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方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了国内外刚刚开展的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的主要研究进展和研究方向。对NAST的概念、预处理方案、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及临床应用等问题作了讨论和介绍。并提出NAST是对传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理论和观念的发展及更新,为血液病、恶性肿瘤及免疫、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路径。并建议加强对NAST有关问题的协作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