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妊娠结局及其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62例孕妇,采用培养法对宫颈分泌物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组,随访观察至分娩。结果CT组、UU组、CT+UU组的感染率分别为22.1%、28.8%、3.7%;CT组、UU组、CT+UU组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发生率均高于阴性组,差异显著。结论CT、UU感染可引起早产、胎膜早破、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肺炎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胎膜早破孕妇人巨细胞病毒(HCMV)、B族链球菌(GBS)、人乳头瘤病毒(HPV)、生殖道支原体(MG)、解脲脲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预防胎膜早破及妊娠结局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及同期正常孕妇各200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和RNA恒温扩增法检测HCMV、GBS、HPV、MG、UU、CT,比较各组感染情况,及胎膜早破孕妇HCMV、GBS、HPV、MG、UU、CT感染的妊娠结局。结果 胎膜早破组孕妇HCMV、GBS、HPV、MG、UU、CT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UU的感染率最高(39.50%),MG的感染率最低(2.50%)。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的感染率相对较高,其中HPV+UU的感染率最高(16.00%),而HCMV+CT感染率最低(3.00%)。胎膜早破孕妇HCMV感染组早产、宫内感染、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GBS感染组早产、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宫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定性PCR技术对随机选取的108例胎膜早破和100例同期正常产妇的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UU或CT的阳性率为72.22%,其中UU阳性率60.19%,CT阳性率16.67%,两者混合感染率4.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显著升高;在UU或CT阳性者中,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孕妇宫内UU、CT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其检测对临床预防胎膜早破,减少产褥病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解脲支原体感染孕妇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解脲支原体 (UU)对孕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2年 6月在本院门诊就诊早孕患者 846例 ,取其宫颈分泌物用培养法检查是否感染UU ,将患者分为阳性组 (2 2 2例 )和阴性组 (62 4例 ) ,追踪其妊娠结局。结果 :UU阳性组孕妇的流产、早产、胎膜早破、低体重儿、胎儿窘迫、产褥病率、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与UU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感染UU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颈分泌物解尿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阳性对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对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生殖中心术前行UU及CT检查的1 280例首次行IVF/ICSI-ET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UU、CT检测结果分为UU阳性组(n=285)、CT阳性组(n=245)、UU+CT阳性组(n=148)及UU+CT阴性组(n=602),对上述各组随访至分娩,观察各组间妊娠结局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 UU+CT阳性组、UU阳性组及CT阳性组输卵管炎、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高于UU+CT阴性组(P0.05)。UU+CT阳性、UU阳性组及CT阳性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UU+CT阴性组(P0.05)。UU+CT阳性组围产儿感染、早产儿、胎儿宫内窘迫、围产儿病死率、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高于其余3组(P0.05)。结论 UU、CT感染可引起IVF/ICSI-ET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并影响胎儿出生质量。因此对于术前已经感染UU、CT患者建议治愈后才行胚胎移植,以提高IVF/ICSI-ET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7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收治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42例,给予早产儿体温管理、呼吸管理、营养管理、预防感染、严密监护等措施,观察早产儿入院情况、主要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情况。低出生体重儿占同期收治新生儿的26.78%,极低体重儿占低出生体重儿的38.09%;主要并发症有呼吸系统疾病(45.24%)、生活能力低下(30.95%)、窒息(14.29%)、肺炎(35.71%)、败血症(9.52%)、高胆红素血症(33.33%)等;新生儿期存活41例,死亡1例,占低出生体重儿的2.38%。在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和发育过程中,根据其具体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进行系统的临床管理对提高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期存活率有着积极的意义,可积极应用于低出生体重儿临床管理中。  相似文献   

7.
妊娠中期合并细菌性阴道病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确定在孕23~25周前后合并细菌性阴道病(BV)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在产前门诊时孕23~25周孕妇进行BV筛查,对检出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灭滴灵的治疗组及未加治疗组的对照组,随诊妊娠结局.结果 共检出BV64例、检出率10.7%.32例患者接受口服灭滴灵治疗;对照组32例未予治疗.未治疗组孕妇胎膜早破、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宫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25%、34.4%、31.25%、21.9%,高于治疗组.结论 中孕期筛查并口服灭滴灵治疗细菌性阴道病可降低早产及胎膜早破及低出生体重儿、宫内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纵向了解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变化趋势,探讨防治措施,降低围生儿的病死率。方法对我院产科近20年来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分5个年份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共调查新生儿5057例,其中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和足月低体重儿)350例,平均发生率6.9%。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983年、1988年、1993年、1998年及2003年5个年份分别为9.4%、8.7%、6.1%、4.6%及4.0%(P<0.01)。多胎低体重儿发生率5个年份分别为19.8%、19.4%、13.8%、30.0%及48.5%(P<0.01)。早产低体重儿比例5个年份分别为59.0%、50.0%、59.0%、65.0%及81.8%,足月低体重儿比例5个年份分别为41.0%、50.0%、41.0%、35.0%及18.2%(P<0.05)。男女性别比例变化无差异(P>0.05)。结论近20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多胎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早产低体重儿发生比例有逐年增高趋势,足月低体重儿发生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低体重儿发生与性别无关。应预防早产和多胎,积极防治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9.
<正>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简称GBS)正常寄居于阴道和直肠,是导致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及新生儿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和妊娠妇女的感染的重要原因。大约10%-30%的孕妇感染GBS,其中40%-70%在分娩过程中会传  相似文献   

10.
早产低体重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初生1h内体重<2500g的活产新生儿.新生儿尤其是低体重出生儿、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不仅增加患儿的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而且影响预后[1],对于早产低体重儿更是一大威胁.为了进一步做好预防工作,降低医院感染率,作者对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3年1月~2006年3月的早产低体重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感染率;以及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041例孕妇进行阴道分泌物中检测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宫颈分泌物支原体培养、衣原体的检测。将没有上述4项感染的孕妇作为对照组,按单项感染分成各组分项统计早产、胎膜早破、足月小样儿、胎窘、羊水过少的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期念珠菌、细菌性阴道病(BV)、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分别为支原体(+)8·17%,念珠菌11·91%,BV19·98%,未检出衣原体感染。可明显增加胎膜早破、早产、胎窘、足月小样儿、羊水过少的发生率。结论故应开展孕前教育和孕前检查、及时治疗,减少孕期的感染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波  郑世菊等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4):199-200,216
目的 探讨孕妇宫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性PCR技术对随机选取的108例胎膜早破和100例同期正常产妇的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UU或CT的阳性率为72.22%,其中UU阳性率60.19%,CT阳性率16.67%,两者混合感染率4.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显著升高;在UU或CT阳性者中,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 孕妇宫内UU、CT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其检测对临床预防胎膜早破,减少产褥病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足月前胎膜早破的期待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足月前胎膜早破期待疗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足月前胎膜早破病例102例,以为破膜1d内自发子宫收缩而分娩41例为对照组,破膜后行期待治疗3d内结束分娩32例为治疗1组,破膜后行期待治疗3d以上结束分娩29例为治疗2组,通过分析三组的分娩孕周、围生儿情况及产妇感染情况,综合判断期待疗法的效果。结果:期待治疗后围生儿的病死率、呼吸窘迫综合征率均有显著下降,而新生儿感染率及产妇感染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严密监测和护理下期待治疗足月前胎膜旱破对改善存活儿的预后更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方军 《检验医学》2011,26(9):578-581
目的研究妊娠期宫颈细胞学异常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处理。方法用液基超薄细胞涂片法对1 157例孕妇和453名正常体检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其结果诊断采用伯塞斯达系统(TBS)分级法。结果 1 157例孕妇中有127例(10.98%)患有感染性病变,其中细菌感染率为3.02%、霉菌感染率为4.84%,这二者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滴虫感染率为1.81%,人乳头状病毒(HPV)的感染率为1.3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妊娠期孕妇中有62例(5.36%)检出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其中性质未定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宫颈原位癌(CIS)的病变率分别为3.89%、1.21%、0.26%和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27例患感染性病变的孕妇中有91例随访至分娩,其中有9例(9.89%)产妇有不良妊娠结局,其中胎膜早破3例(3.30%)、早产2例(2.19%)、产褥感染4例(4.39%)。与正常无感染孕妇相比,胎膜早破和早产无差异,但产褥感染率高于正常孕妇。结论细胞涂片取材无困难,易接受,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孕产妇及胎儿合并症,提高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围产期发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依照病例定义选择2011年6月~2012年5月陕西省人民医院产科的正常孕妇112例和胎膜早破的孕妇108例,采集孕妇的阴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用定量PCR检测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lbicans)、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单疱病毒Ⅰ(herps simple virusⅠ,HSV-Ⅰ)和单疱病毒Ⅱ(herps simple virusⅡ,HSV-Ⅱ)共7种病原菌,对研究数据用卡方检验和Fisher判别分析病原菌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结果 7种病原菌中UU,GBS和CT的感染在正常孕产妇组和胎膜早破孕产妇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44~6.093,P<0.05),而C.albicans,NG,HSV-Ⅰ,HSV-Ⅱ的感染在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46,P> 0.05)。同时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定量检测:UU≥105 copy/ml,CT≥103 copy/ml和GBS≥103 copy/ml的含量在正常孕产妇和胎膜早破孕产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278~7.015,P<0.05)。采用Fisher判别分析病原菌的分类正确性,对UU按照<103 copy/ml,103~104 copy/ml,≥105 copy/ml分为三段; GBS按照<103 copy/ml和≥103 copy/ml分为两段; CT按照<103 copy/ml和≥103 copy/ml分为两段作散点图,投影显示UU,GBS和CT感染分类区分明显,说明病原菌感染的数量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是密切相关的,为临床提供了判断感染的依据。结论 围产期发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数量有关,临床应结合病原菌的感染数量来评估其与胎膜早破发生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晚期产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感染与胎膜早破及新生儿结局的相关性。方法:搜集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产科门诊的2100例孕妇,选取其中122例孕晚期胎膜早破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取120例同期健康孕晚期产妇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GBS感染率,依据观察组患者是否合并GBS感染,将其分为GBS阴性组与GBS阳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胎膜早破孕妇GBS感染的危险因素,观察不同组别不良妊娠情况及新生儿结局。结果:健康对照组GBS感染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孕妇胎位异常、双胎或多胎妊娠和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胎位异常、双胎或多胎妊娠和巨大儿为影响胎膜早破孕妇GBS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GBS阴性组早产、产后出血和宫内感染率均显著低于GBS阳性组(P<0.05);GBS阳性组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肺炎感染发生率均高于GBS阴性组(P<0.05);两组新生儿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位异常、双胎或多胎妊娠和巨大儿均可影响孕晚期胎膜早破产妇GBS感染,GBS感染可致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感染和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同时引起早产、产后出血和宫内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临床需要对孕晚期产妇生殖道GBS感染进行及时监测和处理,以降低其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马丽灵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7):1318-1320,132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发生的高危因素、分娩方式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及处理、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183例胎膜早破孕妇,另随机抽取本院同期无胎膜早破的孕妇18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分析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结果]胎膜早破的高危因素主要是头盆不称、...  相似文献   

18.
杨鸿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46-1847,1850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异常与子痫前期、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测定本院217例孕16~22周孕妇血β-HCG水平,追踪观察其妊娠结局,分析β-HCG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 217例孕妇中出现子痫前期19例(8.8%),早产18例(8.3%),胎膜早破7例(3.2%),正常孕产妇173例(79.7%);新生儿中有低体重儿2例(0.9%),胎儿窘迫1例(0.5%),死胎1例(0.5%)、新生儿死亡1例(0.5%)。子痫前期组、早产组、胎膜早破组血β-HCG水平与正常孕妇血β-HCG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β-HCG水平大于正常孕妇的2倍中位数者,子痫前期孕妇中有5例(26.3%),早产孕妇中有3例(16.7%),胎膜早破孕妇中有4例(57.1%)。结论孕中期血β-HCG水平的异常改变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作为预测不良妊娠结局的指标。尤其β-HCG水平大于正常孕妇的2倍中位数时,妊娠风险大大增加。但β-HCG水平异常的原因及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病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经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宫颈前角(ACA)、宫颈长度(CL)联合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预测自发性早产(SPB)的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先兆早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SPB将其分为SPB组(n=33)和足月组(n=65)。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先兆早产孕妇发生SPB的风险因素。通过绘制ROC曲线评估ACA、CL及fFN对SPB的预测效能。  结果  经单因素分析,两组孕前BMI、胎膜早破、宫内感染、羊水过多、妊娠期糖尿病情况及ACA、CL、fFN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胎膜早破、ACA、fFN是先兆早产孕妇发生SPB的风险因素(OR>1,P < 0.05),孕前BMI、CL是先兆早产孕妇发生SPB的保护因素(OR < 1,P < 0.05)。ROC曲线显示,当ACA≥ 116.500°时,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发生SPB的AUC为0.630,敏感度为48.5%,特异性为69.2%。当CL≤25.000 mm时,AUC为0.667,敏感度为54.5%,特异性为73.8%。当fFN≥96.155 μg/L时,AUC为0.652,敏感度为60.6%,特异性为69.2%。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740,敏感度为72.7%,特异性为75.4%。  结论  经阴道超声测量ACA、CL及fFN水平均对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发生SPB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