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部分营养成分强化肠内营养对肝硬化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用硫代乙酰胺制作肝硬化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的对照组,和应用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胆酸强化肠内营养的试验组,检测肝功能主要指标和血浆内毒素水平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前白蛋白显著升高(P〈0.05),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含支链氨基酸、谷氨酰胺、胆酸的肠内营养强化方案有利于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及HBV DN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护肝+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观察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HBV DNA含量。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及HBV DN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明显改善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肝功能,并降低HBV DNA含量。  相似文献   

3.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69例肝硬化患,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营养,支持疗法等一般处理,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同时检测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A,ALB,ALT水平均显改善,尤以PA变化最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改善肝硬化患的肝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胆宁片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预防作用,及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分别用D-氨基半乳糖和四氯化碳复制小鼠急性肝损伤和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小鼠和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的改变,观察胆宁片对大鼠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G的影响、同时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结果:胆宁片可明显抑制D-氨基半乳糖和四氯化碳引起的ALT、AST升高(P〈0.05或P〈0.01);可显著升高四氯化碳引起的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降低(P〈0.05或P〈0.01);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胆宁片可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和纤维化程度。结论:胆宁片对小鼠D-氨基半乳糖急性肝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有一定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以及应用阿司匹林后肝脏损害的变化。方法对73例KD患儿的肝功能进行检测,并将其分为肝功能正常组(47例)和肝功能异常组(26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KD患儿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30.5%,主要表现为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或伴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增高,血清总蛋白、自蛋白(ALB)降低,白蛋白/球蛋白(A/G)倒置。肝功能异常多伴有消化道症状,肝肿大4例,胆囊壁毛糙2例,胆囊积液1例,胰淀粉酶升高伴胆红素异常1例,黄疸少见。治疗后胃肠道症状均于3-4天内改善,肝功能异常患儿大多于两周内恢复正常。肝功能正常组与肝功能异常组应用阿司匹林后临床症状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D患儿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ALT或伴AST、γ-GT增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降低,肝肿大及黄疸少见。肝功能异常患儿应用阿司匹林后一般不会加重肝损害,可以按通常剂量给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标本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肝功能生化检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7月来我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90例,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研究溶血、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和DBiL(直接胆红素)的影响。结果A组中比较发现溶血组与不溶血组AST、TBiL和D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功能生化检测中,溶血能影响AST、TBiL和DBiL水平,温度以及储存时间对检验结果无影响,所以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样本溶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五酯片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名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五酯片;对照组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差别。结果①试验组总有效率(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治疗后ALT、AST、TBIL、γ-GT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后,试验组ALT、AST、TBIL、γ-G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五酯片可提高酒精性肝炎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胡家凯 《首都医药》2014,(24):141-143
目的分析双环醇在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患者均行2HRZE/4HR标准抗结核方案治疗,在护肝治疗上,对照组患者行甘草酸二铵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甘草酸二铵联合双环醇治疗。统计2组患者痰菌转阴率,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HBV-DNA水平及血清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2、4、6个月后的痰菌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平均ALT、AST、TBIL、HBV-DNA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组内患者治疗前后的ALT、AST、TBIL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但治疗后HBV-DNA要低于治疗前(P〈0.05)。同时,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IL-2、IFN-γ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4、IL-1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环醇的应用能有效保护慢性乙肝合并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方案治疗中的肝功能,并可能调节血清Th1/Th2亚群平衡,防止乙肝病情的加重,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抗结核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所致脂肪肝(Fattyliver)和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liverinju—ry,DILI)的发生机理。方法:选取200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抗结核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血脂监测,治疗前、后均行肝区CT扫描。结果:抗结核治疗后脂肪肝发生率为28.OO%(56/200),DILl的发生率为32.00%(64/200)。血清ALT、AS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ALT在治疗后的第1、2、3个月、AST在治疗后的第1、2、3、4个月升高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I。一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0.05)。其中TG在治疗后的第2、3、4个月,LDL—C在第3、4个月,apoB在第1、2、3、4、5个月升高最为明显(均P〈0.01)。血清ALT、AST升高均与TO、apoB、HDL—C、LDL-C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结论:抗结核治疗中脂肪肝的形成提示DILI已发生。加强肝功能、血脂指标的监测可减少、减轻DILI的发生,防止脂肪肝形成,保证抗结核治疗方案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脉络宁对老年人肝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和观察脉络宁对老年人心血管疾病治疗前后肝功能(谷丙酶ALT、谷草酶AST、γ转肽酶-γ-GT)损害进行评估。方法:对102例老年人在应用脉络宁20ml前后分别进行肝功能检测,详细记录肝功能数人,工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结果:102例患者应用脉络宁后肝功能损害率为12.7%,其中ALT、AST,γ-GT的异常率分别为6.86%、4.9%、8.82%。95%置信区间分别为0.41;13.31、0.75;9.09、3.31、14.33,脉络宁对ALT、AST,γ-GT数值变化分析显示:ATL相关差显著(P<0.01),AST相差非常显著(P<0.05),γ-GT相差不显著(P>0.05)。结论:脉络宁对老年人肝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45例中晚期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予以胸腺肽α1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对照组予以复方鳖甲软肝片,2组均同时予以综合保肝、降酶、利尿治疗。治疗16周后观察2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腹水吸收等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ALT、AST、TBiL、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ALT、AST、TBiL、PT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水吸收总有效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胸腺肽仅。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中晚期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且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不同模式感染的生化指标,了解肝功能损害情况,为临床治疗和判断愈后情况提供依据。方法:以HBsAg(+)、HBeAg(+)、HBcAb(+)(大三阳)和HBsAg(+)、HBeAb(+)、HBcAb(+)(小三阳)两组共260例为测定组,以体检肝功能正常,乙肝标志物测定均为阴性者110例为对照组,进行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r-谷胺酸转移酶(G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10项生化指标的检测。结果:大三阳组ALT、AST、CHE、GGT、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三阳组TBIL、TP、ALB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组与小三阳组ALT、AST、CHE、GG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三阳患者ALT、AST、CHE、GGT变化与肝细胞损害有一定关系,对慢性乙肝患者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五味子护肝片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五味子护肝片连续给小鼠灌胃30d后小鼠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五味予护肝片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中ALT、AST、TG、VLDL活性或含量,升高肝脏组织s0D活性、降低MDA含量,与肝损伤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肝损伤模型组显著减轻(P〈0.05)。结论五味子护肝片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血清前白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前白蛋白(PA)作为肺心病对肝损害的意义。方法:56例患者入院前后和41例对照组,通过免疫比浊法测定PA,并检测其它肝功能值。结果:56例患者治疗前有45例PA下降(与对照组PA相比P<0.01),16例白蛋白降低,10例ALT、8例AST升高,3例总胆红素升高,治疗前PA异常的例数高于肝功能其它值异常的例数。其中有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PA及肝功能其他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通过PA的检测,发现入院治疗前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对肝损害时,PA的变化较肝功能其他值的变化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叶黑柴胡茎叶总黄酮(TFA)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0.12%COl4橄榄油溶液制备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同时测定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与CCl4模型组相比较,经TFA预防性治疗后,小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同时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明显下降、SOD的活力明显增强(P〈0.01)。形态学观察显示TFA能明显改变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TFA对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耿嘉蔚  彭伟  范红  陶健 《云南医药》2009,(6):613-615
目的研究硫代乙酰胺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0.03%的硫代乙酰胺腹腔注射,每周2次,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大鼠肝纤维化形成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透明质酸(HA)明显升高(P〈0.01);层粘连蛋白(LN)升高(P〈0.05)。组织病理提示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大量坏死,假小叶形成。结论硫代乙酰胺能诱导大鼠形成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黄遵仁 《海峡药学》2009,21(6):158-160
目的探讨干扰素-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肝纤维化指标和HBV-DNA的影响。方法选择68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保肝治疗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rhIFN-γ治疗9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9月后检测肝功能、HBV-DNA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HBV-DN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肝纤维化指标HA、PⅢP、CⅣ和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干扰素、了在有效抑制HBV,降低肝功能的同时,能降低血浆HA、LN、PⅢP和CⅣ含量,进而达到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前期及肝硬化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方法 PBC患者29例,通过肝组织病理活检确定为肝硬化前期(A组,18例)和肝硬化期(B组,11例)。对两组患者分别予以降酶、保肝及退黄等治疗措施,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治疗前, A组ALB、GGT、TBIL、DBIL与B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患者治疗后AST、ALT、ALB、ALP、GGT、TBIL、DBIL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B、GGT、TBIL、DBIL的检测可对PBS分期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并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从而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凯西莱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凯西莱(硫普罗宁)对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对氨基水扬酸钠等)致肝功能异常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肺结核诊断标准的患者76例,均于应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肝功能异常,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治疗组42例,对照组应用维生素C注射液及益肝灵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凯西莱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下降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凯西莱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异常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徐天祥 《首都医药》2010,17(12):43-44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对240例已经确诊的肝病患者及10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PA及血清白蛋白(ALB)进行检测,比较血清PA在各型肝病组和健康对照组间以及各型肝病组的差异。结果血清前白蛋白在肝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依次为肝硬化组→重症肝炎组→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且各肝病组PA降低率均高于ALB,急性肝炎组与慢性肝炎组(P〈0.05),重症肝炎组和肝硬化组最明届(P〈0.01)。结论血清前白蛋白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一项敏感指标,在肝病诊断中较ALB能更灵敏地早期反映肝脏细胞受损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