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浅谈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相互关系,强调临床上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注意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和控制。方法:通过分析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以及彼此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内在联系,从实验资料到临床治疗的运用给予阐述。结果:炎症性肠病和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两种不同的疾病,也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一组疾病。骨质疏松症是炎症性肠病患者严重却又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之一。而炎症性肠病又是骨质疏松症治疗的必须面对和重视的一个障碍,也是影响骨质疏松最后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临床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重视对炎症性肠病的控制和治疗非常重要,重视治疗炎症性肠病或对炎症性肠病的管理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整理近年来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以及艾灸治疗炎症性肠病机制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的研究现状以及艾灸治疗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研究艾灸治疗炎症性肠病提出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3.
介绍尚品洁教授运用清温涩肠汤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的经验。炎症性肠病辨证以脾肾阳虚为主,伴有湿热浊毒蕴结肠腑,是一种脏虚腑实、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疾病。治疗当寒温并用,补泻兼施。尚品洁教授运用清温涩肠汤治疗炎症性肠病,表里兼顾,清温并用,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名老中医张东岳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张东岳教授运用健脾补气、和胃渗湿,清热利湿、调气化滞,活血化瘀、理肠通络,温补肾脾、涩肠止泻,柔肝健脾、止泻止痛,益气健脾、养血化滞等六法治疗炎症性肠病方面的经验。结果:张东岳认为脾虚夹湿为炎症性肠病主要病机,久病及肾,湿邪、气滞、脾虚贯穿于本病始终。结论:张东岳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儿童炎症性肠病表现的缓解期和活动期交替出现的临床特点,与"休息痢"的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相吻合,中药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有特殊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儿童炎症性肠病的核心病机为脾肾不足,湿热留恋肠道,肠络气血不和,其治疗大法以理脾温肾、理气和血、消积化滞为主,重视"消积化滞"、"理气调血"、"寒热并用"的复方组合思路。  相似文献   

6.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祖国古医籍中有很多相关的记载。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许多条文均论述了炎症性肠病相关症状的病机和治疗方法,近年来,临床医师广泛运用伤寒金匮方来治疗各种肠病,多取得不错疗效。本文从《伤寒杂病论》汤方证出发,分析总结炎症性肠病的病机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机体免疫功能的异常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机理之一,艾灸疗法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实现对炎症性肠病的防治作用。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在炎症性肠病发病中的作用、模式识别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模式识别受体信号转导途径及艾灸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优势等几方面进行论述,认为肠道菌群失调、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对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等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艾灸对模式识别受体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是深入阐释艾灸治疗炎症性肠病作用机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机制也尚未明确。西药治疗副作用大,周期长,且易于复发。张小萍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的治疗主要在于调畅情志、分期论治、预防复发,且三者在运用时要相辅相成,贯穿炎症性肠病治疗的始末,方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炎症性肠病是难治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且难以治愈,常导致患者产生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目前我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治疗手段依然较为局限。随着中西医对本病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运用显示出了积极的疗效。就中医药与间充质干细胞联合运用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全球性疾病,其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当前的治疗也存在一些不足。针灸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对于炎症性肠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发现目前针灸作为一种单独的治疗方式或同药物一起对炎症性肠病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主要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及表观遗传、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及调节炎症因子、改善肠道菌群、调节机体代谢物水平等途径延缓炎症性肠病的发展。现总结目前针灸防治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及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炎症性肠病的结肠生理特征和结肠定位给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炎症性肠病结肠局部生理特征的改变,以及其对以治疗该类疾病的结肠定位药物传递的影响。方法根据炎症性肠病和结肠定位药物传递近二十年的研究进展。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结肠局部pH、运动和微生物系统与健康人不同,目前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结肠定位传递系统还没有将这些变化考虑在内,但生理特征的改变会对药物传递系统的疗效产生影响。结论患病结肠的局部生理特征会对结肠定位传递系统的疗效起作用,在设计这些传递系统的时候需要将其考虑在内。  相似文献   

12.
炎症性肠病的抗凝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认为血液凝固系统在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纠正凝血异常是IBD治疗应有之意,现将炎症性肠病抗凝治疗的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杨维建主任医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经验。方法:跟师出诊,收集总结病例。结果:杨维建主任医师认为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肾密切相关,而以肾阳亏虚为发病机理,因此温补肾阳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结论:杨维建主任医师从肾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炎症性肠病是一种涉及环境、遗传、微生物和免疫等多种因素的慢性复发性肠道疾病。目前的西药治疗 药物疗效差、副作用大、价格昂贵,中医药凸显出了其独特的优势。滤泡辅助性T 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s,Tfh 细胞)是当前免疫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分化与功能异常可导致包括炎症性肠病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 病的发生。大量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复方及中药有效组分可通过调控Tfh 细胞的数量水平、Tfh 细胞与滤泡调节 性T 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 细胞)的平衡、Tfh 细胞功能蛋白分子等途径治疗实验性结肠炎。该文 就Tfh 细胞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中医药调控Tfh 细胞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机制作一综述,为从Tfh 细胞角度探 索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中医药的干预下,Tfh 细胞数量水平及功能的改善将有望成为 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和总结陆金根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规律,探索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2011—2017门诊陆金根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典型医案,对所选医案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运用Excel表进行收录,然后用SPSS 21. 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有162份医案纳入研究,共计就诊622次,共得药物225味,出现的总频次为10411,常用中药有白术、败酱草、白芍、大血藤、山药等27味。聚类分析发现清热解毒药、化湿药、理气药、补虚药、收涩药和活血化瘀药等为陆金根教授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常用配伍药类。红藤败酱散、白头翁汤、痛泻要方、参苓白术散、甘麦大枣汤等为陆老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基本方药。结论:陆老治疗炎症性肠病体现出"以清为主,清补结合"的学术思想。聚类分析结果客观反映了陆金根教授临床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中脘、天枢、上巨虚为肠病基本方的古代文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现代文献检索,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以足三里、天枢、关元、中脘、上巨虚5穴使用频次最高。根据针灸组方理论,选用中脘、天枢、上巨虚为治疗肠病基本方,通过《中华医典》对3穴的古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显示3穴治疗肠病在理论上源远流长,并且笔者以中脘、天枢、上巨虚为基本处方的肠病方经长期临床检验,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从炎症性肠病发病的免疫学机制入手,主要从调节肠道菌群、保护肠上皮屏障和调节免疫应答这三个方面进行综述,介绍中医药治疗炎症性肠病免疫生物学方面的一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属于中医学"久痢""肠澼"的范畴,其病机往往虚实并见,寒热错杂,气血同病。探讨炎症性肠病的辨治思路与治则治法,辨治时需分病种、定病位、辨病性,提出脾肾亏虚是本病的发病基础,湿热、瘀毒、痰浊等病理产物羁留肠腑,损膜伤络,终致本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治疗上以健脾固肾、清热化湿、凉血化瘀、敛疡生肌为要,分期、分级、分部论治,必要时中西医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9.
肠上皮屏障通透性的改变是炎症性肠病发病的首要因素。TNF-α、IFN-γ、IL-1β等促炎细胞因子和IL-4、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通过影响肠上皮紧密连接来间接调控肠上皮屏障,进而介导炎症性肠病的发生与发展。近年来,针灸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较好,而其主要效应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细胞因子来降低肠上皮屏障通透性、改善其肠上皮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新月教授长期从事炎症性肠病的研究及临床诊疗工作,在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跟师临诊,受益匪浅。现介绍老师治疗克罗恩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病例1则,并总结其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