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止血验方     
<正>取仙鹤草15克,白茅根12克,蒲黄9克,大蓟12克,水煎服。方中的仙鹤草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全草,含仙鹤草素、仙鹤草内酯、鞣质、甾醇、皂苷等成分,临床验证有很强的止血作用,再辅以清热、凉血、止血的白茅根、蒲黄、大蓟等,对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创伤出血等各种出血症,都有显著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2.
白茅根为常用中药,我们对其原植物进行了植物分类、显微特征、薄层层析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茅根药材的原植物来源为白茅Imperatakoentgii(Retz.)Beauv,和印度白茅I.cylindrica(L.)Beauv.  相似文献   

3.
几种用白茅根治病的民间验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茅根,原名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中医认为,白茅根性寒、味甘,可入肺经、胃经和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白茅根可“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音yuě)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本经》中记载,白茅根可“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别录》中记载,白茅根可“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在临床上,此药多用于治疗因血热妄行所致的衄血、咯血、吐血、尿血,以及因肺胃蕴热所致的心烦口渴、呕吐、咳嗽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茅根富含…  相似文献   

4.
白茅根性味甘寒,具有凉血、清利、补益等功效,是历代医家治疗血热妄行、湿热蕴结等症的常用中药。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糖类、三萜类、有机酸类、黄酮类、甾醇类等。白茅根及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止血、调节脂质代谢等药理作用。目前,白茅根广泛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慢性肝炎、脂肪肝、慢性肾小球肾炎、心力衰竭、过敏性皮炎等疾病,临床疗效确切。未来,深入阐述其药理机制,可为肿瘤、免疫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白茅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茅根为常用中药,中国药典(1990年版)载白茅根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P. Beauv. var. major(Nees)C. E. Hubb.的根茎。味甘,性寒。有清热、凉血  相似文献   

6.
白茅根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白茅根主要含有三萜类、黄酮类、木脂素类、内酯类、糖类、甾体类及有机酸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白茅根具有利尿、止血、抗菌及免疫调节等作用。然而,关于白茅根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尚不够明确。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白茅根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白茅根药材、提取物、保健品及药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藏药小苦荬属植物窄叶小苦荬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普通硅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技术对植物全草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并利用超导核磁共振等现代光谱和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藏药窄叶小苦荬中发现8个三萜类、2个甾体类、2个黄酮类和1个脂肪酸酯类化合物,结构分别被确定为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乙酸酯()、伪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素()、β-香树脂素棕榈酸酯()、日耳曼醇()、降香醇()、降香醇乙酸酯()、木犀草素()、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棕榈酸-1-单甘油酯()、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结论所得13个天然产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
白茅根在眼科热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茅根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的根茎,简称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具有清热,原血、止血、利尿之功。本品味甘而不腻隔,性寒而不防胃,利水而不伤阴。《本经》有“主劳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之说。《本草求原》谓“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本草纲目》载“止吐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胆,解酒毒。”笔者认为:大凡眼科用药不可太偏寒凉。白茅根是眼科较为理想的清热、止血之品。在临床上常用本品为主,辨证配伍它药,治疗多…  相似文献   

9.
从岗梅根Ilexasprella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到5个化合物。经化学分析和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酮甾醇(clerosterol,Ⅰ)、酮甾醇3-O-β-D-葡萄糖式(clerosterol3-O-β-D-glucoside,Ⅱ)、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Ⅲ)、丁香脂素O-β-D-葡萄糖甙(syringa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Ⅳ)、19-去氢乌素酸(19-dehydroursolicacid,Ⅴ)。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苏门白酒草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溶剂萃取、硅胶和聚酰胺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谱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苏门白酒草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Ⅰ)、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Ⅱ)、金圣草黄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Ⅲ)、金圣草黄素-7-O-β-D-葡萄糖苷(Ⅳ)、4′-羟基黄芩素(Ⅴ)、金合欢素-7- O-芸香糖苷(Ⅵ)、金圣草黄素(Ⅶ)、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Ⅷ)、菠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棕榈酸酯(Ⅸ)、( 2S,3S,4R,8E)-8,9-二脱氢植物鞘氨醇(2′R )-2′-羟基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烷酰胺(Ⅹ)、天师酸(Ⅺ)、菠甾醇(ⅩⅡ)。结论 化合物Ⅰ~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Ⅶ和Ⅸ~Ⅺ为首次从白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妙散加味配合芙菊膏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三妙散加味(苍术、黄柏、川牛膝、延胡索、当归尾、蒲公英、地龙、山慈菇、滑石)煎汤内服,并配合芙菊膏(鲜野菊花、鲜芙蓉叶、鲜芦荟捣泥加大黄粉)外敷治疗。对照组予西药秋水仙碱治疗。1个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查关节肿痛分数、关节疼痛的缓解时间、血尿酸、血脂等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77.14%,对照组为57.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愈显率61.43%,对照组愈显率24.2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尿酸及血脂各项指标改善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尿酸和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三妙散加味配合芙菊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白术水提物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白术水提物的抑瘤作用,并从调节免疫功能角度探讨其抑瘤机制。方法:以S180荷瘤小鼠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剂量的白术水提物10 d,称取瘤重,计算胸腺指数、脾指数,同时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的含量。结果:白术各剂量组和模型组瘤重及胸腺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白术中剂量组对TNF-α和IL-2均有显著性影响(P<0.01或P<0.05)。结论:白术可以调节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并呈现出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临床验案为例,分析刘学勤教授活用经方的思路,举隅说明刘学勤教授活用经方治疗肝胆病的临证经验。以逍遥散变方(以丹参易当归、赤芍易白芍、土茯苓易茯苓、生薏仁易白术)拟疏肝健脾汤,治疗慢性肝炎;以血府逐瘀汤去生地、桔梗、川芎、牛膝,加川楝子、香附、郁金拟疏肝化瘀汤,治疗肝硬化;以五苓散去桂枝,加苍术、猪苓、防己、川牛膝、怀牛膝等拟消水汤,治疗肝硬化合并胸腹水;以半夏泻心汤加枳壳、砂仁,以太子参易人参拟胃平汤,治疗脂肪性肝病。在经方原方基础上"取其意、增其效",灵活变通后,更加符合肝胆病特点。经方变方对肝胆病的治疗更具有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疗效,这种承古拓今的独特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线粒体膜流动性和线粒体膜脂质堆积密度的影响,从线粒体角度探讨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川芎嗪组、尼莫地平组,每组10只。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川芎嗪组腹腔注射川芎嗪注射液40mg/kg。结果:川芎嗪组线粒体膜η,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川芎嗪组线粒体膜脂质堆积密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川芎嗪能提高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组织线粒体膜脂流动性,可显著提高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膜脂质堆积密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挖掘盗汗临床治疗用药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方法:采用关联规则分析法,对收集到的158例盗汗古今医案治疗方药中的药物进行挖掘分析。结果:支持度较高即支持度〉16%的药物组合有:黄柏,生地黄,黄连,熟地黄,黄芩,龙骨,牡蛎,当归,大枣,甘草等。结论:临床上治疗盗汗常用药物组合为黄柏与生地、熟地,龙骨与牡蛎,黄连与生地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比较黄连、生地及其配伍对2型糖尿病大鼠的治疗作用,探讨黄连丸方剂配伍的科学内涵.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尾静脉注射法诱导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模型动物随机分为黄连组、生地组、黄连+生地组、罗格列酮组及模型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另设正常对照组.干预4周后各组大鼠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insulin release test,IRT),计算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检测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 ①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各时间点血糖均显著降低,INSAUC显著增加,ISI显著升高(P<0.01);与黄连+生地组比较,黄连、生地各单药组各时间点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复方组,INSAUC显著小于复方组,ISI显著低于复方组(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血清TG、TC、LDI-C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黄连+生地组比较,黄连、生地各单药组血清TG、TC、LDL-C显著高于复方组,HDI-C显著低于复方组(P<0.01).结论 黄连、生地及其配伍对2型糖尿病大鼠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黄连生地配伍治疗效果优于各单味药,提示黄连生地配伍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雷公藤小鼠生殖内分泌改变探讨中医肾主生殖理论的实验基础及补肾中药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雷公藤生殖减退模型生殖功能改变及内分泌激素变化,研究中医肾主生殖理论的物质基础,并用补肾中药干预反证。结果:雷公藤模型小鼠精子形态改变,与正常组比较畸形率增加,配对雌鼠怀孕率降低,睾丸脏器指数明显降低,尿17羟皮质醇(17-OHCS)、睾酮(T)降低,尿HCG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补肾中药肉苁蓉、熟地显示出积极的干预作用,尤其是肉苁蓉熟地联合应用组。结论:雷公藤模型T、E2、FSH、尿HCG等性激素指标的变化及补益肾阳药物肉苁蓉、补益肾阴药物熟地、阴阳双补联合应用肉苁蓉熟地治疗和肉苁蓉预防作用,提示中医"肾"蕴含下丘脑-垂体-性腺部分生殖内分泌的功能,补阳药物与补阴药物的联合应用在这组实验中显示出极大的优势,佐证肾阴肾阳均由肾精化生而来,阴阳互根互生,而先天之精-生殖之精是肾精的重要主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不同产地半夏的初步药效学评价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四川,云南,贵州,山东,陕西5个不同省份产半夏在止咳祛痰功效上的差异.方法:1 小鼠氨水致咳实验:以引发咳嗽的潜伏期和3 min内小鼠咳嗽次数为指标,比较不同产区半夏的止咳作用;2 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实验:以小鼠气管中排泌酚红的量来评价不同产区半夏的化痰作用差异.结果:小鼠氨水致咳实验表明:与空白组比较,四川产半夏高剂量和山东产半夏高剂量有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的作用(P<0.05),贵州产半夏低剂量及其高剂量能够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P<0.01);云南产半夏高剂量、贵州产半夏低剂量及其高剂量、山东产半夏高剂量皆有抑制小鼠咳嗽作用(P<0.05).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较,四川产半夏高剂量能够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具有祛痰作用(P<0.05);四川产半夏低剂量、云南产半夏、贵州产半夏、陕西产半夏和山东产半夏各高低剂量皆有明显的增加气管酚红排泌量,有极明显的祛痰作用(P<0.001).结论:贵州产半夏水提取物在抑制小鼠咳嗽潜伏期和降低小鼠咳嗽次数方面与其他4个不同产地半夏相比,效果更为明显.5个不同产地半夏.水提液在增加小鼠气管排泌量方面都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南星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内实验:建立小鼠H22肝癌皮下移植模型,灌胃给予天南星粉,2次/d,监测小鼠体质量,检测肿瘤体积、质量以及免疫器官指数,评价天南星对肿瘤生长的影响;体外实验:采用MTT法测定天南星水煎液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体内试验:在本实验剂量下(100g/L),与对照组比较,天南星灌胃可使肿瘤生长减慢,抑瘤率为34.7%,给药期间不影响小鼠生长状态,胸腺指数和肝脏指数略微降低,脾脏指数升高;体外实验:天南星水煎液在实验剂量下对lewis肺癌细胞生长无影响。结论天南星有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作用不是直接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关苍术根茎和块根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气流吹扫微注射器萃取技术提取关苍术根茎和块根中的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从关苍术根茎中鉴定出42种成分,关苍术块根中鉴定出46种成分.关苍术根茎和块根中鉴定出41种相同的成分,关苍术根茎中有1种特有成分,块根中有5种特有成分.[结论]关苍术根茎和块根中鉴定出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