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肾病相关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权晓娟  王妮  姜素珍  张水利  张莹 《医学争鸣》2007,28(24):2267-2268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2型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的变化.方法:测定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白蛋白尿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42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期(20μg/min〈UAER〈200μg/min);3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量白蛋白尿期(UAER〉200μg/min)的血清CRP含量,并与4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也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2型糖尿病肾病大量白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CRP值高于正常对照组,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也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均为P〈0.05).结论:血清CRP在糖尿病肾病不同时期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RP水平随尿白蛋白增加而升高.血清CRP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G)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4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肾病将其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DM组,68例)和糖尿病早期肾病组(DN组,76例),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对3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清CysC、肌酐(Scr)、尿素氮(BUN)及β2-MG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DM组和DN组UAER及血清CysC、β2-MG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DN组UAER及血清CysC、β2-MG高于DM组(P〈0.05),各组血清Scr和BU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CysC与β2-MG升高明显,且比血清Scr、BUN上升出现的时间早,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早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曹歆 《西部医学》2010,22(1):102-10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关系。方法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UAER分成三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0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35例,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5例,测量患者血脂、体重指数。结果各组阁年龄、性别、BMI、血脂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与正常蛋白尿组病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微量蛋白尿组CRP值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5);临床蛋白尿组CRP值显著高于正常蛋白尿组(P〈0.01)和微量蛋白尿组(P〈0.05)。CPR与UAER呈正相关(r=0.859,P〈0.01)。结论CRP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血清同型半胱氨i(Hcy)、胱抑素C(Cys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4项指标联合检测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检测85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le水平和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根据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蛋白尿(MA)组和临床蛋白尿(cP)组。统计各组UAER、Hcy、CysC、hsCRP、HbAlc水平;以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T2DM各组Hcy、CysC、hsCRP、HbA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T2DM各组间Hcy、CysC、hsCRP、HbAlc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项检测uAER的阳性率为41.1%,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2.4%。结论T2DM组患者血清Hcy、CysC、hsCRP、HbAle水平随着UAER的增加而升高,可能与DN的进展有关,与UAER一样,都是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有效指标,各项指标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将95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选取同期的35名健康人员为正常对照组,检测4组人员的血清CysC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0.55±0.16)mg/L相比,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蛋白尿组的CysC浓度均明显升高[分别为(0.73±0.18)mg/L、(1.21±0.25)mg/L、(1.87±0.24)mg/L](均P<0.01),且3组间的Cys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微量蛋白尿组与临床蛋白尿组血清CysC浓度与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083,0.675,P<0.01)。结论血清CysC是反映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理想指标,对诊断糖尿病肾病早期肾损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赵萍  周素娴  蒙艳 《右江医学》2014,(1):35-37,40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 将107例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36例)和临床蛋白尿组(28例),正常对照组(30例).同时检测四组患者的肌酐、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和Hcy.结果 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或<0.01),Hcy水平随UAER的升高而升高(P<0.01).结论 血清Hcy水平可作为老年初诊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微量蛋白尿和血清急性期蛋白浓度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刘理  冯晓丽  徐静  方芳  郑宏庭 《重庆医学》2006,35(10):881-883
目的 探讨糖尿病和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清急性期蛋白浓度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纳入本研究2型糖尿病组68例,正常对照组33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2例)、微量清蛋白尿组(36例)。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α1-AA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结果 (1)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蛋白尿组血清急性期蛋白(CRP、α1-AAG、Fib)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清蛋白尿组DM患者血清急性期蛋白较其他2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M患者MA组与NA组比较CRP、α1-AAG、Fib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急性期蛋白浓度随UAER的增加而增加。(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UAER与3种急性期蛋白CRP、α1-AAG、Fi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急性期反应,而且急性期反应的强度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存在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临床中C反应蛋白(CRY)的检测在预防和诊治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采用抗原抗体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血清CRP浓度,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其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划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9例、微量蛋白尿组30例、临床蛋白尿组27例;另设健康对照组42例.运用统计学分析比较2型糖尿病各组与对照组的CRP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CRP水平随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升高;相关分析显示,CRP与病程(r=0.618,P〈0.01)、UAER(r=0.601,P〈0.01)、甘油三酯(TG)(r=0.405,P〈0.05)、肌酐(Cr)(r=0.324,P〈0.05)呈显著正关系.结论CRP与糖尿病肾病有关且与糖尿病肾病的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血清胱抑素C(Cysc)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T2DM患者95例,依据尿蛋白分为无蛋白尿组(A组)4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34例,临床蛋白尿组(C组)21例,使用免疫比浊法测定患者的空腹血肌酐(SCr)与血清CysC水平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结果]B、C组患者血清SCr、CysC水平均高于A组,CCr水平低于A组(P〈0.05),CCr随蛋白尿程度加重而下降。B、c组患者血清SCr、CysC水平与CCr呈负相关(P〈0.01),且B组患者中,CysC与CCr的相关性更强(P〈0.01)。[结论]血清CysC可以作为评价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指标,尤其适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和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对72名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血BNP和CysC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分别进行测定。结果:大量蛋白尿组(UAER≥300mg/d)、微量蛋白尿组(30mg/d≤UAER〈300mg/d)和极微量蛋白尿组(UAER〈30mg/d)3组DN患者BNP和CysC浓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且BNP和Cys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显著正相关(r=0.519,P〈0.01和r=0.773,P〈0.01)。结论:BNP和CysC联合测定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ADM、TGF-β1在各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变化及在糖尿病肾病进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微量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分别检测糖尿病组和2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ADM、TGF-β1水平。结果:①糖尿病组血ADM、TGF-β1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②微量蛋白尿组血ADM、TGF-β1较正常蛋白尿组明显增高(P〈0.05),临床蛋白尿组血ADM、TGF-β1较微量蛋白尿组明显增高(P〈0.05)。③血ADM、TGF-β1与UAER呈正相关(r=0.674,P〈0.01)。结论:①血ADM、TGF-β1可能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②糖尿病正常蛋白尿组血ADM即升高,血ADM可能成为更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对监测肾病进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尿内皮素(ET-1)、胱抑素C(Cys-C)、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NAG酶(NAG)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结果将其分为无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选取同期门诊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间ET-1、Cys-C、RBP和NAG的水平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组患者ET-1、Cys-C、RBP和NAG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白蛋白尿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无蛋白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白蛋白尿组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ET-1 86.2%、Cys-C 79.3%、RBP 89.7%和NAG 93.1%,阳性检出率的升高与蛋白尿的排泄增多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ET-1、Cys-C、RBP和NAG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将100例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分为3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早期组、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组,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HbA1c、CysC及血脂水平。【结果】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组FBG、HbA1c、CysC、血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早期组、中晚期组FBG([9.62±1.71)、(12.37±1.99)mmol/L]、HbA1c([8.37%±1.07%)、(12.37%±1.03%)]、CysC([1.78±0.51)、(6.29±0.52)mg/L]、血脂水平浓度升高,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7.43±0.81)mmol/L、(6.24%±0.85%)、(1.03±0.62)mg/L,P〈0.05]。糖尿病肾病中晚期组FBG、HbA1c、CysC、血脂水平高于糖尿病肾病早期组(P〈0.05)。【结论】2型DN患者HbA1c、CysC、血脂水平均明显升高,其水平与患者微血管病变程度有关,提示HbA1c、CysC、血脂水平对DN早期诊断和疾病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史庆元 《吉林医学》2010,31(13):1748-1750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0例和2型糖尿病组65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2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0例)和临床蛋白尿组(1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E-S。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血清sE-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又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血清sE-S水平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E-S作为一种黏附分子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过程,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预报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糖尿病代谢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与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的敏感性及相关性,以寻找更好的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方法,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68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划分为3组,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UAER〈20μg/min)30例,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UAER20~200μg/min)22例,临床白蛋白尿组(C组,UAER〉200μg/min)16例,另选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组)。对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肾功能、尿微量白蛋白尿、尿β2微球蛋白进行测定。结果:A、B、C组之间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CRP、FIB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UAER增加而升高,3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RP和FIB与UAER呈显著相关性(r=0.626、0.812,均P〈0.05),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单项目检测。结论: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CRP及纤维蛋白定量较正常人群升高,且随着肾病的加重,以上指标也呈上升趋势,通过对CRP与FIB的动态观察及联合检测,可能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患者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庆元 《吉林医学》2010,31(16):2364-2366
目的:探讨不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2型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正常对照组22例和2型糖尿病组65例,根据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23例)、微量白蛋白尿组(22例)和临床蛋白尿组(2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VEGF,计算排泄率。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白蛋白尿组尿VEGF排泄率即可见显著升高(P<0.05)。2型糖尿病组内,微量白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尿VEGF较正常,白蛋白尿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临床蛋白尿组较微量白蛋白尿组尿VEGF显著升高(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尿VEGF排泄率与UAER、血浆肌酐、病程呈正相关。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尿VEGF排泄率的因素为UAER、血浆肌酐。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尿VEGF排泄率升高先于UAER的变化,并与肾脏病变的程度有关,提示尿VEGF可作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敏感指标,并可预示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胱抑素C(Cys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24尿白蛋白排泄率将142例糖尿病(DM)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分别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CysC和Hcy。结果 CysC浓度在4组之间经方差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0.273,P〈0.05);Hcy浓度在4组之间经方差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7.064,P〈0.05)。CysC和Hcy的浓度在SDM组与正常对照组(NC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时,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DN组和CDN组分别与NC组进行两两比较时,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ysC和Hcy在SDM、EDN、CDN 3组间的浓度呈逐渐增高趋势,且3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时,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sC和Hcy联合检测可作为DN的早期诊断指标,同时也可作为DN病情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运载蛋白(NGAL)在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各阶段的变化,明确NGAL能否成为2型糖尿病肾病发展方向的一种新型敏感指标.方法 将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41例健康查体者为研究对象,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30mg·24 h-1)、微量蛋白尿组(30 mg· 24 h-1<UAER <300mg·24h-1)、大量蛋白尿组(UAER> 300 mg·24.h-1).测定血、尿NGAL水平及血尿素、血肌酐、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GFR)各肾功能指标,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素、血肌酐、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血NGAL、尿NGA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量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血NGAL、尿NGAL、血肌酐、胱抑素C与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比较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GFR则显著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血、尿NGAL与血肌酐、胱抑素C、UAER呈显著性正相关,与GFR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 血和尿NGAL的改变与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伤的病情高度平行,与肾功能指标高度相关,血、尿NGAL可以作为判定2型糖尿病并发肾损伤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