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脑本身的病变或其传入、传出通路受损后可因语言肌肉的共济运动失调而导致构音障碍 (dysarthria)。此类病人除表现出这种运动失调性构音障碍外 ,多伴有肢体共济运动失调、眼球震颤等小脑的其他体征[1,2 ] 。而小脑病变 (外伤或肿瘤手术 )后单一表现出语言的完全缺失———缄默症(mutism)则极为少见 ,也未被人们充分认识 ,本文复习近几年的国内外文献对其临床特点、解剖、发病机制、预后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缄默症概述缄默症也称不言症 ,是指在意识清楚 ,理解力完好也无口面失用 (oralapraxia)的情况下的…  相似文献   

2.
颅内非语言功能区手术后出现缄默症较为少见。本文报告脑瘤 2例、外伤 1例术后出现缄默症 ,结合文献讨论出现缄默的原因及其预防。1 临床资料例 1,男 40岁 ,右额叶胶质瘤 ,大小约为 5cm×4cm× 6cm ,内下极达丘脑 ,侧脑室前角向对侧移位1cm ,行肿瘤全切除后病人意识清醒 ,可理解语言含义 ,但不能用语言表达 ,术后 2周语言功能部分恢复 ,可发简单词组及短句。例 2 ,男 7岁 ,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 ,大小约 3.5cm× 3cm× 4cm ,肿瘤填充四脑室 ,下端自下蚓部下方露于脑表面 ,直视下全切除肿瘤 ,术毕麻醉清醒后表现缄默 ,少动 ,失…  相似文献   

3.
后颅凹肿瘤术后出现的缄默症临床上比较少见 ,我们遇到 1例 ,现结合文献就其病因、预防及预后分析如下。1 病例报告患者男 ,6岁。因头痛、恶心、呕吐、不适 3个月伴走路不稳入院。体检 :神志清 ,精神尚好 ,检查合作 ,有眼球水平震颤 ,站立不稳 ,走路尤其明显 ,右侧肢体共济失调。头颅CT示小脑蚓部肿瘤伴梗阻性脑积水。入院后行后颅窝开颅手术。术中发现肿瘤为小脑蚓部生长并突入第四脑室 ,向双侧小脑半球浸润生长 ,肿瘤直径约 4cm ,肉眼下全切肿瘤并打通中脑导水管 ,敞开硬脑膜 ,去除骨瓣。病理报告示髓母细胞瘤。术后患者即清醒 ,当天…  相似文献   

4.
脑部术后缄默症王永和张振兴张增富魏本来(潍坊市人民医院潍坊261041)缄默症是病人在清醒情况下不能讲话或不愿意讲话的一种状态,为一种不常见脑部术后并发症。国内尚未见有报告。我科曾遇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女,65岁。头晕2年加重3月入院。...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预后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996年至2006年收治的332例儿童后颅凹肿瘤,其中9例出现术后缄默症.结果:9例全部为巨大型小脑蚓部肿瘤凸入四脑室,并向双侧小脑半球浸润生长.术后缄默症发生时间:手术当日4例,术后1日1例,术后2日和3日各2例.持续时间20~91天,平均39天.缄默症恢复后7例遗留有小脑语言障碍.结论:儿童后颅凹小脑蚓部巨大型肿瘤全切术后可出现缄默症,有一定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术后并发非术区硬膜外血肿的机制、特点及原因,以期提高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及预防。方法:对本地区4所综合性医院共28例桥小脑角区巨大肿瘤术后并发非术区硬膜外血肿病人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发病年龄较小,平均年龄34.4岁;发生于术后24 h内者占78.6%;有85.7%的血肿位于额、颞、顶区,无单独位于枕区者,同侧占78.6%;血肿量>40 ml者占82.1%;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脑积水;出血来源为导静脉、蛛网膜粒撕裂出血及剥离硬脑膜渗血。结论:多数为中年患者,多发生于术后24 h内,大部分血肿位于同侧额颞顶区,且血肿量一般较大,术前已有阻塞性脑积水者为本并发症的易发因素。手术前后颅内压及脑脊液急剧动力学改变,致脑组织塌陷,牵拉导静脉及蛛网膜粒使其撕裂而出血,血肿挤压硬脑膜使其剥离损伤表面血管而渗血,为本病发生的可能机制;针对机制各环节采取预防措施是预防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陶筱琴  胡波 《中国厂矿医学》2002,15(3):264-264,F003
患者 男性,57岁。因左耳鸣、走路不稳1年,头痛、呕吐1周人院。CT示左桥小脑角肿瘤。查体:意识清,消瘦,血压120/82.5mmHg,脉搏64次/件,呼吸18次/分,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闭目难立征(+),左侧巴氏征(+),心电图、胸片检查正常。入院后在全麻下行左桥小脑角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返室时麻醉已清醒,生命体征平稳,予以保留导尿。第2天拔除导尿管,排尿通畅。术后第5天出现排尿困难,家属自行反复按压膀胱区,持续3分钟……  相似文献   

9.
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缄默症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缄默症(murism)是儿童后颅凹肿瘤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是以不语为主的语言器质性或功能性缺陷,常合并口咽运动障碍和精神改变为主的一组短暂性临床症状。作者1993年至2003年共收治后颅凹原发于腑实质内的肿瘤111例,其中12例术后出现缄默症,现将该12例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开颅术后缄默症的发病机理及预防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颅术后缄默症7例。结果 幕下手术5例,幕上2例,其中肿瘤5例,外伤2例,出现缄默症的时间为术后1~7天,平均2.7天,持续时间6~67天,平均254天。结论 开颅术后缄默症可能与手术、外伤、颅内感染等诸多因素致齿状核—丘脑—大脑皮质两侧言语通路中断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13.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衰竭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我们接收了3名因长跑后引发横纹肌溶解综合征(Rhabdomyolysis,RM)的患者,均并发急性肾衰竭,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例1:男性,19岁,战士。在参加5 km越野跑训练跑至终点后当即晕倒,经急诊处置后醒转,自觉胸闷、心慌,四肢肌肉沉重酸痛,在中队卧床2 d,不能进食,生活不能  相似文献   

14.
小脑出血手术治疗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手术治疗时机、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近年所行38例小脑出血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疗效满意,治愈16例,好转18例,死亡4例。结论:早期手术在直视下操作,血肿彻底清除,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1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14例临床资料,其中12例保守治疗,2例行胸导管结扎术。结果:治疗5~50天,14例均治愈。结论:胸部手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应首选保守治疗,观察治疗1~2周仍无改善者,应行胸导管结扎术。  相似文献   

16.
胸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1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胸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16例胸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 16例 ,15例经保守疗法治愈 ,1例死亡 ,治愈率 93 .75 %。结论 对胸外科术后应激性溃疡出血应尽早明确诊断 ,宜首选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7.
肺癌根治术并发乳糜胸1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肺癌根治术并发乳糜胸的治疗体会。方法: 11例肺癌根治术并发乳糜胸患者均经实验室检查确诊,9例保守治疗,2例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治愈,2例合并液气胸,1例合并糖尿病,1例合并高血压。出院后随访0.5~2年,无乳糜胸复发,1例半年后死于迟发性支气管胸膜瘘。结论: 肺癌根治术并发乳糜胸,经过及早明确诊断,积极治疗,均能治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并发尿潴留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对我院近 3年住院手术的1 2 0例妇科肿瘤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 2 0例术后有 32例 (占 2 6.7%)不能排尿或能排尿但通而不畅 ,且残余尿 >1 0 0mL ,发生尿潴留 ,经过第二阶段治疗后于 1 2d~ 1 5d均能顺利排尿。结论 :①尿潴留形成原因除了手术损伤双侧支配膀胱和尿道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 ,还与手术范围、彻底性、阴道切除长短有关。②尿潴留的预防首先强调妇科肿瘤手术规范化 ,选取合理的术式及手术范围 ,术中应尽量保留盆腔神经丛及其副支 ,分离膀胱侧窝及直肠时尽量减少神经纤维的损伤 ,保留膀胱上下动脉及神经节 ,术后认真护理 ,防止继发感染。③处理尿潴留时宜采用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9.
报告小儿恶性肿瘤并发骨髓坏死 7例 ,年龄最小的 1岁 6个月 ,最大的 1 3岁 ,平均年龄 6岁 3个月。骨髓穿刺抽出物分别为乳白色 ,淡红色 ,淡黄色 ,灰白色脓样液体。涂片瑞氏染色镜检均见细胞无完整结构 ,边界不清 ,胞浆消失 ,细胞周围有不定型嗜酸物质 ,无法辩认细胞类型。其原发病以急淋居多 ,为 4例 ,另 3例分别为 :成神经细胞瘤 ,恶性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提示 :骨髓坏死的诊断主要依靠骨髓液外观和髓细胞结构的改变 ,并且要多次多部位穿刺 ,尤其是骨髓活检病理诊断更为可靠 ,同时也有助于原发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孙娟  吕亚儿  刘新颖 《浙江医学》2016,38(12):956-958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容积对比成像C平面(VCI-C)技术量化评估正常不同孕周胎儿小脑蚓部参数,评估小脑蚓部发育,以期为胎儿产前筛查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21~34孕周正常胎儿380例,应用经腹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小脑蚓部前后径(AP)、头尾径(CC)、周长(C)及最大切面面积(MSA),观察小脑蚓部的发育规律,研究其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应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小脑蚓部参数成功率为95.79%。胎儿小脑蚓部AP、CC、C、MSA与孕周均呈高度正相关(r=0.86、0.88、0.91、0.89,均P<0.05),且与胎儿双顶径、头围及小脑横径亦均呈高度正相关(均P<0.05)。以孕周为自变量,小脑蚓部AP、CC为应变量,多项式回归分析发现,胎儿小脑蚓部AP、CC与孕周均呈高度正相关(R2=0.89、0.92,均P<0.05)。结论经腹部三维超声VCI-C技术测量胎儿小脑蚓部参数有助于评价胎儿小脑蚓部发育,可作为产前评估胎儿小脑蚓部发育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