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2):2101-2103
[目的]利用心电监护仪氧饱和度探头监测手指/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以下简称SpO_2,数值单位%)进行快速筛查四肢血管损伤,降低误诊漏诊率。[方法]收集2016年11月~2018年12月183例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可疑四肢血管损伤患者,以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探头分别监测患侧与健侧手指/足趾末梢SpO_2值%数,分别记录。以患侧SpO_2值90%或患侧与健侧SpO_2值相差≥10%为阳性;以患侧与健侧SpO_2值相差10%但波形和波幅均改变为可疑;以患侧SpO_2值≥90%或患侧与健侧SpO_2值相差10%为阴性。[结果] 183例患者共检测阳性37例,可疑3例(其中1例DSA和术中探查证实为血管损伤),阴性143例。最终证实血管损伤患者29例,无血管损伤154例。将监测结果可疑归为阳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监测手指/足趾SpO_2发现四肢血管损伤的敏感度100%,特异度93.33%,阳性预测值72.50%,阴性预测值100.00%,准确度94.33%。[结论]监测患肢手指/足趾末梢SpO_2可作为四肢血管损伤患者的早期筛查手段,该法简便可靠,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15  
目的 通过对四肢主要血管损伤158例的诊治分析,探讨四肢主要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提高疗效,降低截肢率。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要血管损伤158例,其中直接血管吻合88例,自体静脉移植修复32例,单纯修复38例。术后按显微外科方法监测治疗。结果 治愈145例,截肢13例,死亡1例。结论 严密观察伤肢缺血现象和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对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早期修复损伤血管有助于降低截肢率;缺损大于3cm应作静脉移植;术后注意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并及早切开减压是提高治愈率和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裤裆式静脉移植在修复四肢大血管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裤裆式”静脉移植修复大血管损伤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1998年6月~2 0 0 3年10月,采用“裤裆式”静脉移植修复治疗大血管损伤患者35例(男2 9例,女6例) ,年龄18~4 5岁。其中股动脉损伤2 5例,动脉损伤2例,股静脉损伤7例,锁骨下静脉损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1~8.5 h,平均4 .1h。术前、术后均应用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患侧及健侧血管的血流速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 35例术中血管即时通畅率为10 0 %。其中31例获6周~2 4个月随访,血管通畅率10 0 % ,无血管危象发生;2例出现吻合口瘘致血肿形成,再次手术后无复发;2例因肌肉挫伤严重,1例因急救压迫止血时间偏长而发生部分肌肉坏死,经二期扩创后治愈。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测患侧术后血流速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1) ;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 5 )。 结论 “裤裆式”静脉移植是修复大血管损伤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取材容易、操作简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四肢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手术对保存肢体的重要性及寻找有效解决影响肢体存在的因素。方法:C地1993年-2000年收治四肢血管损伤修复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其疗效及影响肢体存活因素。结果:临床治疗42例,血管修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3例,经手术探查血栓取出,用大隐静脉移植修复,术后血运良好,血肿形成及假性动脉瘤各1例,其余各例术后血运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四肢血管损伤必须尽快进行血管修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要及时手术恢复复通血管,应用显微外科手术可大大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无骨折闭合性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1998年5月一2008年7月,对24例无骨折闭合性四肢主干动脉损伤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体格检查,结合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做出早期诊断,并急诊手术探查,修复损伤动脉。结果23例均一次修复成功,1例术后发生栓塞,术后4h再次探查修复后,动脉获得通畅。术后随访6个月~2年。22例患肢血液循环恢复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满意。1例经2次手术后,出现中度缺血性肌挛缩,1例合并肘关节半脱位的患者出现轻度肘关节伸直障碍。结论体格检查结合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可对无骨折闭合性四肢主干动脉损伤做出早期诊断,及时修复损伤动脉,是挽救受伤肢体,减轻伤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及正常人皮温测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肢体损伤血管修复术后皮肤温度监测与正常人皮温测试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皮温计术后即开始进行持续的皮温监测,连续7d;对正常人采用红外线观测:肢体放低与提高,放置冰袋、针刺、吸烟与被动吸烟等情况的皮温。结果22例血管修复术后,温差在0~2℃的20例,伤肢顺列成活,1例皮温低于3℃经及时处理伤肢亦得成活,1例伤肢较健肢低3~4℃者,虽经处理,终被截肢;正常人组观察结果说明疼痛、吸烟、局部保暖及肢体摆放高度对等活有很大影响。结论:健侧与患侧温差在0~2℃表明血循环良好,伤肢可顺利成活,如温差大于3℃,则提示有血管危象;疼痛、吸烟、被动吸烟、局部保暖与肢体摆放高度可影响皮温,值得临床上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对腓动脉穿支蒂的的皮瓣血运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对42例腓动脉穿支蒂菲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病例,应用Masimo血氧模块,对皮瓣进行监测。结果 42例病例中有7例皮瓣在术后监测中发生血管危象,经适当选用解痉药物、抗凝药物后,有6例患者血管危象得到缓解,抢救成功率85.7%。结论 Masimo血氧模块监测腓动脉穿支皮瓣SPO2可早期预警皮瓣危象,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参考,Masimo血氧模块监测SPO2相对于其它监测方法,是一种无创、简便、安全和经济的监测皮瓣危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显微外科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62例   总被引:24,自引:14,他引:10  
目的 观察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疗效。方法 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主干血管损伤62例,观察近中期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3个月者42例,随访2年以上者20例,所有肢体血供均良好。结论 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下肢严重创伤主要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探讨下肢严重创伤主要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提高疗效,降低截肢率。方法:对72例下肢严重创伤主要血管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其中直接血管吻合41例,自身静脉移植修复11例,自身静脉补片移植修复9例,单纯修补12例。术后按显微外科方法监测治疗。结果:治愈65例,截肢6例,死亡2例。结论:下肢严重创伤主要血管损伤往往合并严重的骨折和软组织损伤,早期诊断、早期处理致关重要。良好的显微外科操作技术是血管修复成功的前提,血管修复后还受血管力学性质及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四肢血管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2,自引:7,他引:22  
目的 探讨四肢血管损伤修复手术对保存肢体的重要性及有效解除影响肢体存活的因素。方法 对1993年~ 2 0 0 0年收治 4 2例 5 8条四肢血管损伤分析其疗效及影响肢体存活因素。男 37例 ,女 5例。年龄 12~ 70岁。伤后手术时间 1小时~ 4 5天。急诊手术 38例 ,择期手术 4例。血管完全断裂 2 2例 32条 ;部分断裂 (撕裂 ) 5例 6条 ;血管缺损 15例 2 0条 ,缺损长度 5~ 10 cm。手术行血管端端吻合 2 2例 ,端侧吻合 1例 ,修补 5例 ,血管移植 14例 ,其中人造血管1例 ,长度 5 cm。结果 急诊手术者 ,手术成功 35例 ,截肢 3例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 5例 ,血肿形成及假性动脉瘤各 1例。择期手术 4例均成功 ;术后发生血管危象 1例。术后随访 6个月~ 7年 ,除 3例截肢外 ,7例断肢再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差 ,余血管修复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尽快修复受损血管 ,及时处理血管危象及解决影响肢体存活因素是保存肢体及恢复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影响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危险因素,为早期发现和及时防治血管危象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减少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12指断指再植的病例,将患者性别、年龄、指别、伤因、断指缺血时间、离断平面、是否完全离断、动脉修复情况、静脉修复情况共九个因素分别与是否发生血管危象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亚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712指断指再植术后共有132指发生血管危象,其中静脉危象44指,动脉危象88指,危象发生率为18.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指别、伤因、离断平面、是否完全离断、动脉修复情况、静脉修复情况对血管危象的发生均有影响。二分类亚变量Logistic多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伤因、离断平面、是否完全离断、动脉修复情况是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独立的预测因素。结论性别、年龄、伤因、离断平面、是否完全离断、动脉修复情况是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独立的预测因素。对于发生血管危象机率高的患者术中要精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在闭合性腘动脉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自2011-01—2013-10诊治的60例高能量损伤导致的膝关节及其周围骨折和(或)膝关节脱位患者,以心电监护仪的末梢血氧饱和度探头动态监测双下肢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来早期筛查闭合性腘动脉伤。观测记录双下肢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值,以血氧饱和度值90%或双下肢血氧饱和度值相差≥10%为阳性结果,反之为阴性结果。结果 60例中双下肢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阳性12例,阴性48例。最后明确9例闭合性腘动脉伤,51例无闭合性腘动脉伤。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发现腘动脉伤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4.4%,阳性预测值为75.0%,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度为95.2%。血管损伤组足趾血氧饱和度值:伤肢(23.5±14.4)%,健肢(95.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61,P0.001)。无血管伤组足趾血氧饱和度值:伤肢(91.6±7.3)%,健肢(92.8±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82,P=0.328)。结论足趾末梢血氧饱和度动态监测在诊断闭合性腘动脉伤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准确度,且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可作为闭合性腘动脉伤患者早期筛查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评价胫腓骨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以健侧小腿内侧皮瓣设计成皮管,桥接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创面,两小腿用外固定架平行可靠固定。断蒂后重新恢复健侧胫后血管的通畅性。[结果]游离皮瓣全部成活,患肢功能恢复满意。健侧小腿内侧仅有线形瘢痕,足部无畏寒表现。[结论]应用健侧小腿内侧皮瓣皮管桥接游离皮瓣移植是修复小腿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纵向生物力学特性对动脉损伤修复方法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人体四肢主要动脉不同长度损伤与修复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比较由于因管纵向性物力学特性面产生的修复差异,为临床修复效果及近,远期疗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端端吻合法和自体静脉移植法修复的四肢主要动脉伤共177例185条血管,对相同损伤部位而不同修复方法的血管的真性缺损长度做t检验比较,通过95%置信区间分析两种修复方法的选取界限。对自体静脉移植修复血管中真性缺损长度做t移植长度做线  相似文献   

15.
四肢血管损伤3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四肢血管损伤31例治疗分析刘建寅,程绪西,高雁卿,王洪业四肢血管损伤比较常见。DeBakey[1]报道美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2471例血管损伤患者,四肢动脉损伤占90%。Hermreck等[2]报道四肢血管损伤占总创伤的3%。对这类损伤的早期诊断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吻合血管背阔肌皮辩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肩胛下动脉与受伤忮体主血管吻合背阔肌皮瓣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保留旋肩胛动脉和肢体远端血管吻合7例。结果7例背阔肌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移植皮瓣皮肤色泽与受区接近,质地柔软,肢体外形及各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供区未见明显功能障碍。结论急诊背阔肌皮瓣移植血管桥接术是修复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动脉损伤的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对78例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病例的诊治分析,探讨显微技术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93至2005年收治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应用显微技术进行修复,直接血管修复38例,静脉移植24例,单纯修补16例。结果治愈75例,截肢2例,死亡1例。结果四肢主干血管急性损伤的治疗应尽快控制出血和恢复肢体血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是肢体血液循环重建、肢体保护和功能恢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8,自引:15,他引:8  
目的报道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不同的损伤血管类型进行不同的显微外科方法进行修复,其中血管直接端端吻合36例,大隐静脉移植桥接修复18例,血管撕裂修补14例。结果68例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个月~2年,所有肢体血供均良好,肢体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急诊显微修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报道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急诊显微修复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四肢主干血管开放性损伤76例79条血管,手术方法包括受损血管的显露、血管吻合和自体静脉移植术。结果 治愈73例,截肢2例,死亡1例。结论 对四肢主干血管开放性损伤的治疗是应尽快控制出血和恢复肢体血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是肢体血液循环重建、肢体保护和功能恢复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四肢血管损伤晚期并发症一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栓塞的治疗疗效。[方法]采用动脉瘤、动静脉瘘切除后血管直接吻合;动脉瘤、动静脉瘘切除后血管缺损,动脉栓塞两断端自体静脉移植吻合;髂外动脉栓塞股动脉健侧与患侧耻骨联合上大隐静脉搭桥术。[结果]64例病人术后随访了50例,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结论]四肢血管损伤晚期并发症应用显微外科治疗可获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