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家长焦虑水平对择期手术患儿合作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家长焦虑水平对择期手术患儿合作程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4名患儿家长焦虑水平进行测评;采用合作量表测量64例患儿手术合作程度。并分析家长SAS评分与患儿合作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患儿家长焦虑水平与常模比较,t=8.6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儿手术合作程度:完全合作6例(9.4%),轻度抵触35例(54.7%),极度抵触和逃避23例(35.9%)。患儿家长焦虑水平与患儿合作程度成正相关(r=0.75,P〈0.01)。结论择期手术患儿家长在患儿术前存在明显焦虑情绪,并直接影响患儿对手术的合作程度,需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其焦虑情绪,提高患儿手术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5.
患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同儿童患龋率平均为55%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和龋齿也随之增加,7~8岁为高峰,可达86%左右。’“由此给众多儿童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使儿童备尝疼痛之苦。因此,儿童龋齿的预防工作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而儿童口腔健康的维护与父母的指导和监督有密切关系。为了了解患儿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工作放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1材料和方法调查时间为1995年4~5月,调查的对象均为采用来代科初诊患1[的家长,调查地点为候诊室,采取当面填写,当场收回的方式,共发出562份,作废21份,有效卷54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家长焦虑水平与手术患儿焦虑水平及全身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状态-特质问卷对72例患儿家长进行测评;以改良耶鲁围手术期焦虑量表评估72例患儿在术前访视、入手术室、麻醉诱导期、术后6 h 4个时间点的焦虑水平;采用诱导期合作度量表评定72例患儿诱导期的合作程度。结果患儿家长焦虑水平高于常模(P<0.01);患儿入手术室时、麻醉诱导期及术后6 h焦虑水平高于术前访视时焦虑水平,患儿家长焦虑水平与患儿焦虑水平及患儿全身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家长及患儿围手术期存在明显焦虑情绪,可能影响患儿麻醉诱导期合作程度,需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家长的焦虑情绪,以提高患儿围手术期的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8.
家长参与住院脑瘫患儿康复模式的效果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研究脑瘫患儿在家长参与住院康复模式下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效益。方法:316例脑瘫患儿按单盲序贯配对法随机分成家长参与组(158例)和对照组(158例),除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治疗外,家长参与组接受康复小组的集体化、个性化免费培训。并对患儿进行日常生活训练。使其24h日常生活里贯穿一种正确的运动生活模式。观察其疗效.不同疗效的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重症患儿疗效及重复治疗等情况。结果:治疗2-3个月后,总有效率:家长参与组98.1%,对照组70.3%(P〈0.001)。不同疗效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家长参与组均少于对照组.成本计算参与组7.71元,对照组16.41元,参与组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脑瘫总有效率家长参与组97.2%;对照组56.5%(P〈0.001)。参与组随访率97.2%。重复住院治疗98例(90.7%);对照组随访率37.1%.重复住院者39例(36.1%,P〈0.001)。头颅CT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改变减轻或恢复者,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01)。结论:家长参与住院脑瘫患儿康复模式改善疗效显著.可缩短康复治疗流程周期、对于重症患儿能提高其疗效、重复住院治疗比例和随访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人照护护理干预模式对唇腭裂患儿家长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心理状态,并给予全人照护护理干预,包括举办各种活动,推行大众宣传教育,通过系统的健康宣传教育和社会心理护理,针对特殊个案患儿家长予以心理支持,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焦虑水平的差异。结果唇腭裂患儿家长焦虑水平在护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据唇腭裂患儿家长心理特点实施全人照护模式予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患儿家长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0.
胡立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1,8(7):1174-1176
目的:儿科患儿睡眠管理过程中施以家长参与护理模式,观察对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7月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家长参与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儿睡眠质量及护理有效率、... 相似文献
11.
《当代护士》2016,(2)
目的探讨在对门诊手足口病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中应用知-信-行模式对防治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5月~8月门诊治疗的2751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作为观察组,使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宣教内容有手足口病概念、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应对方法。另将本院2014年1月~4月门诊治疗的2600例手足口病患儿家长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家长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及实际应用能力,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及应对能力,比对照组患儿家长知晓率及应对能力明显提高(P0.01)。结论知-信-行模式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中,对防治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护士应用互动模式引导家长参与肺炎患儿的护理对家长疾病应对能力的影响。 方法 对入选的患儿家长按入院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实施双向性的互动护理模式,而对照组实施传统单向性的护理模式。 结果 家长心理压力水平观察组分值为(26.087±2.639),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家长参与护理的程度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14.692,P<0.01);出院后子女患病时主动采取应对措施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 结论 护士应用互动模式比传统的单向性护理模式能更有效的提高家长在患儿生病时的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儿科采用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对其睡眠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儿科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分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常规护理对象,定义为对照组,家长参与护理模式干预对象,定义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率为(97. 78%),对照组患儿依从率为(82. 22%,P 0. 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较高,要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P 0. 05);干预前,2组睡眠治疗评分(PSQI)以及情绪评分(SDS、S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观察组睡眠治疗评分(PSQI)以及情绪评分(SDS、SAS)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睡眠治疗评分以及情绪评分(SDS、SAS,P 0. 05)。结论:对儿科采用家长参与护理模式,护理效果优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15.
当孩子生病,患儿的家长对孩子的疾病及病后的治疗、护理能了解多少呢。为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对水痘患儿及家长的健康需求,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63例水痘患儿及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24%患儿及家长不知道水痘的发病原因;85.71%的患儿及家长不知道常用的治疗措施;49.21%的患儿及家长不知道如何护理;34.92%的患儿及家长不知道如何进行隔离。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开展全面的、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患儿家长在患儿治疗护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儿童独立能力差,在生活、精神上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长,特别是在生病时往往不能正确判断自己的求医行为,于是家长就成为为患儿接受治疗、护理的主宰者.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儿科危重、急症患儿家长的心理类型 ,强调对儿科护士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及与危重、急症患儿家长进行沟通 ,能促进护患合作、减少纠纷、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与门急诊输液患儿家长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科门急诊的护理工作中,大部分是为患儿输液。对护士静脉穿刺不能一针成功,有的家长不理解,甚至谩骂护士,增加了护士的心理负担,使其技术水平得不到正常发挥。因此,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同等重要。1学会换位思考让护士假设自己是孩子的家长来医院时会是什么心情?是否希望让有经验的护士给孩子一针穿刺成功。换位思考能充分理解患儿家长的心情,即使听到无理的指责,也能正确对待;同时耐心解释,说明护士比他们更希望一针穿刺成功。2安慰家长孩子生病,大多数家长都会产生焦虑、恐惧心理,针对家长的这种心情,护士要主动去安… 相似文献
19.
代新华薛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2-3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水平的提高,对疾病的护理由简单的医学模式转变为医学生物模式和社会心理学模式,护理工作在维护和促进人群健康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在儿科护理中,以住院患者的具体需要为护理目的,为了提高护理质量,采取心理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尤其是在儿童的护理中,由于患儿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实施难度。为了很好地开展护理工作,我们分析家长的心理问题和制定相应对策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从而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