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杨帆  王莹  徐祥浩  庞青云  陆远  张永清  杨然 《中成药》2023,(7):2239-2243
目的 研究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丹参地上部分80%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ODS、MCI、凝胶、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3′-甲氧基-迷迭香酸(2)、lycopic acid A(3)、5,6,4′-trihydroxy-3,7-dimethoxyflavone(4)、芹菜素(5)、3-O-甲基山柰酚(6)、迷迭香酸乙酯(7)、globoidnan A(8)、(Z,E)-2-(3,5-dihydroxyphenyl)-ethenyl ester(9)、clinopodic acid A(10)、异高山黄芩素(11)、apigenin-7-O-(6″-acetyl)-D-glucopyranoside(12)、咖啡酸乙酯(13)。结论 化合物1~12为首次从鼠尾草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丹参地上部分糖类成分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丹参地上部分中糖类成分及其动态变化。方法:用HPLC ELSD法分别测定丹参地上部分中糖类成分的含量。结果:丹参地上部分中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水苏糖等,在不同生长期中,基本呈现有规律的变化,10~12月份总糖的含量较高。结论:丹参地上部分中存在糖类成分,为丹参地上部分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丹参地上部分总丹参酮的提取工艺和筛选吸附树脂。方法:以总丹参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提取工艺;以总丹参酮吸附率、解析率为指标,采用树脂静态吸附、解析试验法筛选吸附树脂。结果:丹参地上部分总丹参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90%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D101-1树脂对丹参地上部分总丹参酮吸附和解析效果最好。结论:该工艺能较好的提取、分离和富集丹参地上部分总丹参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丹参地上部分总丹参酮的提取工艺和筛选吸附树脂。方法:以总丹参酮的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提取工艺;以总丹参酮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采用树脂静态吸附、解吸附实验法筛选吸附树脂。结果:丹参地上部分总丹参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 90 %乙醇12倍量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D101-1树脂对丹参地上部分总丹参酮吸附和解吸附效果最好。结论:该工艺能较好的提取、分离和富集丹参地上部分总丹参酮。  相似文献   

5.
重楼地上部分初步开发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重楼地上部分开发可行性,为进一步拓展、开发重楼药用资源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重楼地上部分进行初步开发实验研究,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提取产物进行测定。结果:提取物中重楼总皂苷的得率较高,总皂苷的含量平均占66.07%。结论:重楼地上部分可以作为重楼药用资源开发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6.
白术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RP-18反向硅胶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白术地上部分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个,分别鉴定为白术内酯Ⅰ~Ⅲ(1~3),2-[(2E)-3,7-dimethyl-2,6-octadienyl]-6-methyl-2,5-cyclohexadiene-1,4-dione(4),2,6-二甲氧基苯酚(5),东莨菪若内酯(6),对甲氧基肉桂酸(7),咖啡酸(8),阿魏酸(9),原儿茶酸(10),3-hydroxy-l-(4-hydroxy-3-methoxyphenyl)propan-l-one(11),白藓苷A(12),紫丁香苷(13),甘露醇(14).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从白术地上部分中首次分出,其中4,5,7~12,14是首次从白术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川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系统研究川芎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川芎地上部分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1),咖啡酸(2),东莨菪素(3),芹菜素(4),槲皮素(5),大波斯菊苷(6),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7)和葡萄糖(8)。结论:1~8均为从川芎的地上部分首次分到,3~8均为从川芎中首次分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丹参地上部分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部位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丹参地上部分样品粉粹后,经8倍量95%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5 h,提取3次,回收乙醇,浓缩液溶解在水中,先后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层,水浴蒸干,得乙酸乙酯提取物,即丹参地上部分活性部位;同时采用UPLCMS法对其进行检测,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柱(2.1×100 mm,1.7μm),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87:13,v/v),等度洗脱,流速为0.2 m L/min,柱温为25℃。检测方式:负离子检测模式;扫描方式为选择离子反应检测(SIR)模式。结果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齐墩果酸在0.0 019~0.0 950μg/m 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 913),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2.9%;熊果酸在0.0 021~0.1 050μg/m 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 937),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4%,RSD为2.5%。结论该定量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丹参地上部分活性部位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川芎地上部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芎是伞形科Umbelliferae植物川芎Ligustieum chuanxiong Hort的根茎,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川芎根茎的化学成分以苯酞衍生物、生物碱、酚酸类化合物为主,还含有苯丙素、蒽醌、萜、甾醇等类化合物;其地上部分仅有挥发油成分的报道旧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草珊瑚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硅藻土、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草珊瑚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应用波谱学方法(MS、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草珊瑚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istanbulin A(1)、cycloshizukaol A(2)、guaianediol(3)、异嗪皮啶(4)、scopoletin(5)、伞形花内酯(6)、8-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香豆素(7)、6,7-二甲氧基香豆素(8)、对羟基苯甲酸(9)、原儿茶酸(10)、7-羟基-5,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1)、杜仲树脂酚(12)、表松脂醇(13)和3,3′-bis(3,4-dihydro-4-hydroxy-6-methoxy-2H-1-benzopyran)(14)。结论:其中,化合物3、6、7和11~14为首次从草珊瑚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12.
丹参干燥前后,新鲜和干燥丹参中酚酸成分含量有显著性差异,即在干燥过程中随脱水增加,丹参酚酸含量显著增加。为探究丹参干燥前后游离型和结合型酚酸含量的差异及转化,该实验对丹参酚酸水解方法、水解产物、水解规律等进行研究,采用UPLC测定丹参结合型酚酸4种主要水解产物丹参素、咖啡酸二聚体(SMND-309)、咖啡酸、甘西鼠尾草酸甲(原紫草酸)以及丹参中3种主要游离酚酸成分(迷迭香酸、紫草酸和丹酚酸B)的含量。结果显示,丹参酚酸的碱水解效果显著优于酸水解,优选的碱水解条件为用含有1%抗坏血酸的2 mol·L-1氢氧化钠溶液于70℃水解4 h;游离酚酸和结合酚酸的水解产物相同;新鲜丹参中游离酚酸含量较低,结合酚酸含量较高,而干燥丹参却相反。提示丹参生长过程中已积累储存了大量的结合型酚酸,主要以酯键与细胞壁多糖结合形成了不溶性酚酸,常规方法不易检出,在干燥脱水过程中,结合型酚酸或在相关酶的作用下转化生成大量的游离酚酸。  相似文献   

13.
丹参酮类和丹参酚酸类化合物是丹参中两类主要的活性成分,其含量水平是丹参药效的决定因素,直接体现了药材的品质。为深入解析丹参的品质内涵以提升丹参品质,学者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以阐明丹参中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机制及累积特征。近年来,随着更高效的基因组、代谢组等研究手段的应用,丹参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研究获得了快速发展,本研究对该领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药材品质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富硒丹参与丹参有效成分的含量。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富硒丹参与丹参中的丹参素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脂溶性成份丹参酮ⅡA含量富硒丹参比丹参高出约2.7倍,水溶性成份丹参素的含量富硒丹参比丹参高出约3倍。结论:富硒栽培丹参,可以提高丹参有效成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丹参中总酚酸的分离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小宁  唐星  柳玉石 《中草药》2007,38(6):843-846
目的考察不同分离纯化工艺对丹参中酚酸类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方法以丹参提取液中丹酚酸B和总酚酸转移率为指标,考察不同分离纯化工艺,并采用HPLC法测定各成分的量。结果纯化工艺确定为60%、80%乙醇醇沉两次,相应乙醇体积分数洗涤沉淀;醋酸乙酯和10%碳酸钠溶液交替萃取。结论水提醇沉和醋酸乙酯萃取法适合于丹参总酚酸的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6.
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主要药用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根(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茎、叶、花序中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的积累规律,旨在为丹参的规范化种植、适时采收、药用部位的扩展、药材质量控制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不同器官不同生长时期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丹参根(周皮、韧皮部和木质部)、茎、叶、花序中均含有总丹参酮、总酚酸、总黄酮,这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随发育阶段的不同而不同;3种有效成分在根、茎、叶中呈现不同的积累规律;就同一部位而言,同一种有效成分在紫花丹参和白花丹参中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总体上白花丹参各药用成分含量大于紫花丹参.结论 丹参根、茎、叶、花序中均含有较高的总丹参酮、总酚酸和总黄酮,在不同生长时期,其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可在药用成分含量较高时期分别采收.  相似文献   

17.
不同生长年限对丹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年限对山东白花丹参及紫花丹参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年限白花及紫花丹参中脂溶性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ⅡA、丹参新酮)和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迷迭香酸)含量。结果:1年生白花丹参5种脂溶性成分总含量为6.18mg·g-1,2年生总含量为3.63mg·g-1,而1年生紫花丹参5种脂溶性成分总含量为7.08mg·g-1,2年生总含量为7.06mg·g-1;1—2年生白花丹参中水溶性成分总量分别为44.44mg·g-1和43.19mg·g-1,紫花丹参分别为38.89mg·g-1和49.12mg·g-1。结论:比较丹参活性成分总含量,白花丹参以1年生质量为佳,紫花以2年生综合品质为佳;相同砂质土壤栽培条件下的紫花丹参质量高于相同年限的白花丹参。  相似文献   

18.
栽植密度对丹参产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不同的栽植密度对丹参中有效成分含量及丹参产量的影响 ,为丹参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实验设计分 7个不同的密度处理 ,株行距分别为 :2 0 cm× 2 0 cm ,2 0 cm× 2 5 cm ,2 5 cm× 2 5cm ,2 5 cm× 30 cm ,2 5 cm× 35 cm ,30 cm× 35 cm ,30 cm× 2 5 cm ,每个处理为 3次重复 ,随机排列 ,共 2 1个实验小区。收获期记录丹参存苗数 ,采样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丹参素、丹参酮 A 的含量 ,统计每小区的丹参产量及每株单产。结果 丹参的产量和其有效成分的含量均以 2 0 cm× 2 5 cm的栽植密度为最佳 ,根产量以鲜重计可达 16 31kg/亩 ,丹参素含量可达 2 .15 % ,丹参酮 A 含量可达 0 .4 2 %。结论 在进行丹参规范化栽培时可选择株行距为 2 0 cm× 2 5 cm的栽植密度  相似文献   

19.
丹参为现代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中草药,其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水溶性酚酸类及脂溶性二萜醌类等。近年来关于丹参活性成分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相关机制不断被揭示。本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丹参主要活性成分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GC-MS法分析丹参花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ang Q  Xu WH 《中药材》2012,35(1):74-77
目的:对丹参花氯仿∶甲醇=2∶1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提取丹参的白花、紫花共4个样品,将提取液上氧化铝硅胶柱(氧化铝∶硅胶=3∶9),用正己烷(100 mL)和二氯甲烷(50 mL)混合液冲洗,得到第一个流分,再用甲醇(100 mL)冲洗,得第二个流分,对两个流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第一个流分的主要成分为正二十九烷和正三十一烷,第二个流分的主要成分为十六烷酸。结论:该结果为丹参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