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脑电图(EEG)检查在氟乙酰胺中毒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治疗前后行EEG对照分析。结果:治疗前12例轻度中毒患者中10例EEG异常,治疗后EEG全部恢复正常;10例中度中毒患者治疗前EEG8例中度异常,2例重度异常,治疗后8例EEG恢复正常,2例仍有轻度异常;8例重度中毒患者,除2例死亡外,余6例治疗后EEG均有不同程度异常。结论:EEG可作为判断氟乙酰胺中毒程度的指标,观察EEG变化对判断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110例急性胰腺炎(AP)合并肝脏损害情况,探讨其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统计分析110例急性胰腺炎各项临床检验指标及转归。结果110例AP中伴肝脏损害者72例,其中轻症58例,占80.54%,重症14例,占19.46%;重症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症者重,肝功能恢复时间延长。结论AP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的程度呈正相关;胆道梗阻压力升高、各种破坏因子、体内氧自由基(0FR)水平增高等因素,在AP伴肝损害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马业材 《广州医药》2004,35(1):45-47
目的 探讨有机磷农药及氟乙酰胺中毒对心肌的损害,同时比较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这两种心肌损害标记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例(2~13岁)有机磷农药中毒及91例氟乙酰胺中毒(1.5~9岁)的病例在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血清cTnI、CK—MB检测分析。结果 两组病例入院时CK-MB均有升高,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出院时两组基本恢复正常。入院时有机磷中毒组cTnI仅重度者略有升高,出院时恢复正常;而氟乙酰胺中度中毒及重度中毒者cTnI均升高,且出院时个别重症者仍未恢复正常。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对心肌损害较轻,而氟乙酰胺中毒者对心肌损害较严重,且cTnI的特异性比CK—MB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对胰腺炎的病因、发展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82例急性胰腺炎患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两组,检查肝功能。结果:MAP组合并肝损害17.7%(25/41),SAP组为100%(41/41)。谷丙转氨酶升高及白蛋白下降,两组有显性差异(P<0.05)。合并肝损害患的同时合并消化道出血,SAP43.9%(18/41),MAP为16%(4/25)。(P<0.05)。病因按有胆系疾病史和有饮酒及暴饮暴食分为两组,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性(P>0.05)。>55岁合并肝损害54.2%(39/72);≤55岁24.5%(27/110)。(P<0.01)。结论:肝脏损害程度与急性胰腺炎程度呈正相关。MAP合并肝脏损害预后不良。肝功能损害与急性胰腺炎病因无直接相关性。年龄对急性胰腺炎的发展及预后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705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肝损害的发生率、肝损害程度以及对病程的影响。结果:70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288例合并肝损害,占40.9%,其中轻症胰腺炎165例,重症12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较轻症急性胰腺炎肝损害发生率高(分别为100%和28.3%,二者比较P〈0.01)。SAP肝功能损害较MAP重,差异有显著性(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较非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肝功能损害也更为严重。结论: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程度与病情严重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低急性肾衰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对52例急性肾衰分为轻症组(20例)和重症组(32例),进行治疗分析,结果:经2周治疗,轻症组显效率为75%;重症组控制尿毒症达31%。共死亡27例,死亡率为51.9%。结论:轻症患者诊断明确后宜及早治疗,疗效好,成活率高:重症患者并发症多,尽早做肾活检,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鼠药氟乙酰胺中毒的脑电图(EEG)表现。方法 对氟乙酰胺中毒患者的EEG表现与临床病情的关系进行总结。并与同期住院的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EE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6例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中EEG轻度异常8例,中度异常23例,重度异常15例。其EEG异常程度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平行关系。8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EEG异常率和异常程度明显低于氟乙酰胺中毒,且无癫痫样放电。结论 对氟乙酰胺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侵害,EEG异常率和异常程度明显低于氟乙酰胺中毒,且无癫痫样放电。结论 对氟乙酰胺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是否受到侵害,EEG可以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比较。氟乙酰胺中毒EEG异常率较高。异常程度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8.
郭艳秋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4):116-116
资料与方法 2004年5月-2008年5月收治氟乙酰胺中毒患者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岁8例,6~10岁3例,11岁1例。均无过敏史、癫痫史及外伤史。中毒原因多为小儿年幼好奇,自我保护能力差,误服涂有鼠药的果片、面包、方便面等。所有病例均在误服2小时内发病。症状:均表现恶心、呕吐、全身阵发性抽搐。5例呈浅深昏迷、惊厥持续状态、大小便失禁,四肢皮肤发花;3例合并血压下降、呼吸急促或节律不齐,心动过速、瞳孔散大;8例出现超高热。辅助检查:11例患儿入院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6例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4例肝功能异常,5例血糖降低,6例电解质异常(低钾、低钙),6例2周后脑电图中度异常。  相似文献   

9.
崔晓明  沈兰芝 《九江医学》1997,12(3):151-153
目的:探讨婴幼儿和肺炎血清心肌酶谱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丢胼发症婴幼儿肺炎25例(重症组)、无并发症肺炎32例(轻症组)和无肺、心、脑疾病20例(对照组)采用酶动力学速率法检测各组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心肌酶谱活性,并相互比较。结果:轻、重症组急性期心肌酶谱活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轻、重症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恢复期心肌酶谱活性下降正常,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幼儿肺炎心肌酶谱活性与病  相似文献   

10.
66例中重度妊高征合并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6例中、重度妊高征合并肝功能异常的孕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妊高征合并肝功能异常者达20.95%,明显高于中度妊高征(P〈0.05),且与病程长短关系密切;病程〉1月者,肝功能异常明显高于病程〈1月者(P〈0.05)。妊高征致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SGPT升高,胆红素升高少见。此外,肝功能异常者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1.
对66例中、重度妊高征合并肝功能异常的孕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度妊高征合并肝功能异常者达20.95%,明显高于中度妊高征(P<0.05),且与病程长短关系密切;病程>1月者,肝功能异常明显高于病程<1月者(P<0.05)。妊高征致肝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SGPT升高,胆红素升高少见。此外,肝功能异常者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氟乙酰胺中毒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断与疗效的情况。方法:抢救76例氟乙酰胺中毒,在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解毒药乙酰胺治疗的疗效观察。结果:76例治愈72例(94%),死亡4例(5.3%)。结论:乙酰胺治疗氟乙酰胺中毒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手足口病患儿106例,其中轻症50例(轻症组),重症56例(重症组),健康小儿50例(对照组)。分别于轻症组、重症组小儿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体检当天,采集静脉血,运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结果对照组及轻症组、重症组治疗前血清铁蛋白水平分别为(70.1±15.3)μg/L、(85.4±18.3)μg/L、(212.3±71.4)μg/L,呈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 P<0.05);治疗前、治疗后轻症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重症组(P<0.05);治疗后轻症组、重症组血清铁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尤其是重症患儿升高更明显。早期检测手足口病患儿血清铁蛋白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重症患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疗法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进行血浆置换;对照组34例,仅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结果:治疗组28例,治愈21例(75.0%),死亡7例(25.0%);对照组34例,治愈3例(8.8%),死亡31例(91.2%)(P〈0.01)。结论: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血浆置换治疗,是降低急性重症毒物中毒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体血内内毒素(ET)的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鲎试剂来检测154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内毒素水平,根据血内毒素水平的高低分成三组:血内毒素正常组(〈10ng/mL),血内毒素轻度异常组(10-20ng/mL),血内毒素明显异常组(〉20ng/mL)。比较各组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病毒性肝炎血内毒素正常者,肝功能损害轻,没有继发感染发生,预后好;血内毒素轻度升高(10-20ng/mL)者,肝功能损害较重,可见有合并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及肺部感染,严重感染少见,有16%的病人抢救无效死亡;血内毒素明显升高者(〉20ng/mL),肝功能损害严重,多见合并SBP、肺部感染、急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预后差,有66.7%抢救无效死亡,三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l。结论 血内毒素水平直接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成正向关,要加强血内毒素的检测及抗内毒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小儿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酶谱变化再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进一步探讨血清酶活性(CK1、CK-MB、LDH、α-HβDH、AST)在急性毒鼠强中毒时的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60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轻、中、重度中毒各20例)及20例正常人血清CK、CK-MB、LDH、α-HβDH、AST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活性。结果 60例中毒组的血清酶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异常率与脑电图异常率一致,且不同程度中毒之间的血清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即中毒程度越重,血清酶活性越高;60例中毒组与20例对照组cTnT均在正常范围;各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心电图基本正常一致,与异常升高的血清酶不一致。结论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酶活性增高与中毒程度、脑损伤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高晶  丁艳 《中原医刊》1999,26(10):47-48
通过对21例误用含有氟乙酰胺灭鼠剂而中毒的脑电图分析,探讨本病中脑电图在临床脑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日本4418型脑电图仪对急必事毒患儿后及恢复期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脑电图正常4例,异常17例,异常率为80.95%,结论:表明氟乙酰胺主要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脑电图对评价急性氟乙酰胺中毒引起的脑功能损害及估计预后,有较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急性氟乙酰胺中毒22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氟乙酰胺属有机氟类杀虫农药,目前市售用来灭鼠,商品名称繁多,近年来,口服氟乙酰胺中毒的病例逐年增多。我院自1996年以来共收治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66例,其中危重患者28例。我们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对22例重症患者采用了血液灌流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2例重症急性氟乙酰胺中毒患者中,男14例,女8例。年龄18~51岁。服毒后就诊时间2h至60h。20例因纠纷服毒,2例因误服毒饵中毒。1.2临床表现:2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其中谵妄4例,浅昏迷11例,…  相似文献   

19.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分为复方甘草酸苷组(治疗组50例。静滴复方甘草酸苷80mL/d,连续60d)和肝安组(对照组50例。静滴肝安250mL/d,连续60d);60d后检测两组肝功能指标及肝脏储备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脏储备功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改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显著减轻肝脏损伤程度,提高其储备功能,且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AP)常合并肝功能异常。本文总结临床确诊的105例AP患者的肝功能资料及声像图表现,分析AP合并肝功能异常患者的声像图特征,旨在积累经验,提高对AP合并肝功能异常的认识。1 临床资料1993年10月至1998年9月临床确诊的AP105例,其中男46例,女59例,年龄22~73(49±11)y。按临床表现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按肝功能检查有无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BILt)、直接胆红素(BILd)、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酸转肽酶(GGT)升高,分为肝功能异常组和肝功能正常组。超声检查使用RT-2800及SiemensPrima超声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