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动脉根部替换术2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Sun L  Chang Q  Zheng J 《中华医学杂志》2000,80(10):729-731
目的 探讨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的手术适应证。总结手术技术和经验。方法 自1994年1月至1999年8月,我院共完成231例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其中急诊手术13例。男189例,女42例。年龄14~69岁,瘤体直径5~11cm。单纯主动脉根部瘤145例,DeBckeyⅠ型主动脉夹层65例,DeBekeyⅡ型主动脉夹层21例,手术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组件替换主动脉根部229例,行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2  相似文献   

2.
Bentall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2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21例,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13例,马凡综合征5例,大动脉炎1例,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2例。术前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12例,Ⅲ级9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3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冠状动脉搭桥术2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2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二次开胸止血1例。术后随访21例均恢复良好,心功能Ⅰ~Ⅱ级。结论 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方法。良好的缝合技术和较短的体外循环时间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DaVid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vid首先于20世纪90年代初施行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简称David手术),该手术可避免换瓣所致的血栓、出血等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我院近期施行该手术10例,现报道如下,并对手术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主动脉根部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39例升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9例中,行Bentall手术37例,Wheat手术2例;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1例,死亡率为2.6%;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4例,呼吸功能不全3例,肾功能不全1例;平均引流量850ml,平均住院时间31.5d。随访未发现远期并发症,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升主动脉根部瘤的首选手术方法,术前左心功能及手术技术是影响手术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主动脉根部替换及冠状动脉移植术(Bentall手术)已成为治疗马凡综合征累及主动脉根部病变的首选术式,但术后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鲜有发生,国外仅有少数文献有类似报道。南方医院发生2例马凡综合征患者行Bentall手术后并发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Bentall手术治疗马凡综合症主动脉根部病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右心房分流术在主动脉根部手术中的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6例在医院接受主动脉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A组),采用残余主动脉血管片或自体心包片缝合包裹人造血管及吻合口,并与右心耳部行吻合,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将人造血管及各吻合口渗血引流入右心房内;并与同时间段未行右心房分流术的21例主动脉根部疾病患者(B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两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和体外循环时间缩短,术中失血量少,术后第1d心包和纵隔引流量以及术后总引流量少,输入血液制品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主动脉根部与右心房间无血流流动,主动脉CTA检查显示主动脉根部与右心房间分流通道内有血检形成。结论右心房分流术操作简单、安全,可以有效减少主动脉根部手术后出血,减少出血相关并发症,显著改善主动脉根部手术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设计体外循环逆行灌注心脏跳动中主动脉根部替换术,以纠治马凡氏综合征。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后,阻断主动脉、冠状静脉逆行灌注动脉血,鼻咽温度控制在(32±1)℃左右,在心脏空跳慢跳中(40-50次/min)施术。结果:转机时间110min,带瓣人造血管替换术成功,术后血压,心率平稳,无低心排量综合征。结论:在心脏跳动中完成马凡氏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避免心肌缺血缺氧和再灌注损害。有好的心肌保护作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本科行经肋间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Bentall)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经肋间小切口Bentall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科行经肋间小切口Bentall术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主动脉根部瘤+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4例,其中升主动脉扩张1例。全部行经右侧胸骨旁第3肋间切口Bentall术+主动脉根部分流术。结果 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无二次开胸探查止血,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均康复出院。结论 经肋间小切口主动脉手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靠的,其手术区域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0.
对2例风湿性联合辩膜病合并细小主动脉根部病例施行扩大主动脉根部及保留全部二尖瓣装置的双瓣替换术,疗效满意.本文提出对细小主动脉根部术前诊断的重要性和术中探查的必要性。扩大主动脉根部采用Nicks术式。同期施行改良二尖瓣替换术可有效地维护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Bentall术在主动脉根部瘤的应用。方法对18例Bentall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马凡综合征8例,升主动脉瘤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6例,升主动脉瘤并主动脉瓣狭窄2例,马凡综合征并主动脉夹层(A3型)、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1例,主动脉夹层(A3型)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例。结果 18例患者无神经系统、肝、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无死亡,均治愈出院,随诊3~36个月,无一因心源性因素死亡,心功能恢复Ⅰ~Ⅱ级。结论 Bentall术对于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手术治疗84例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Zheng SH  Sun YQ  Meng X  Zhang H  Hou XT  Wang JG  Gao 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2):2279-2282
目的探讨马方综合征合并主动脉根部瘤手术时机、手术方法和疗效总结。方法1995年2月至2004年10月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84例,其中主动脉夹层41例(DebakeyⅠ型32例、DebakeyⅡ型9例),根部瘤合并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52例,根部瘤直径平均68mm±14mm;术前心功能(NYHA)Ⅰ~Ⅱ级43例,Ⅲ级30例,Ⅳ级11例。本组施行Bentall手术68例,Wheat手术6例,Cabrol手术5例,主动脉瓣替换加升主动脉成形术5例。其中急诊手术28例,择期手术56例。同期施行二尖瓣成形术3例,二尖瓣替换术3例。结果全组术后死亡3例,病死率3.57%。5例失访,76例随访3~117个月(平均55个月±31个月)。心功能Ⅰ~Ⅱ级74例,Ⅲ级2例。结论Bentall手术是治疗马方综合征根部瘤的首选方法,远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avid手术治疗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病变的手术指征、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科行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病变的52例马方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及随访结果。结果 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龄为(36.6±14.5)岁。术前存在重度主动脉瓣关闭反流37例(71.2%),主动脉瓣环、窦部、窦管交界直径分别为22~30 mm、40~56 mm、34~51 mm。40例主动脉根部真性动脉瘤患者行单纯David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1~108 min,平均为(81.3±11.6)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8~129 min,平均为(97.3±10.8)min。12例合并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David手术+全主动脉弓置换+降主动脉象鼻手术,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3~126 min,平均为(107.4±11.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127~180 min,平均为(143.5±17.1)min。所有患者使用人工血管直径均≤ 30 mm,9例采用右心房分流技术处理主动脉根部渗血。42例患者撤机前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主动脉瓣功能,结果示无反流16例、微量反流18例、轻度反流8例。全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1.9%,1/52),所有患者均无二次开胸止血及其他重大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3.2±2.1)年,完整随访43例,无患者死亡;最近一次随访超声检查示主动脉瓣无反流6例、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2例、中度反流1例,无中度及以上反流患者比例达97.7%(42/43);无患者因严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瓣膜置换手术;美国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Ⅰ级39例(90.7%)、Ⅱ级4例(9.3%)。结论 对马方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病变,在基于一定手术指征选择合适患者的基础上,选用口径适宜的人工血管行David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根部瘤是指主动脉窦及升主动脉根部的瘤样扩张,伴或不伴有瓣环扩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如不及时治疗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1].2001年8月至2005年12月,作者对3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7.
18.
黄洁  梁雨露 《当代医学》2013,(35):24-26
目的评价主动脉根部结构测量的可靠性。方法同一名医生在不同时间段先后3次,分别对11名受试者的主动脉瓣环部、主动脉窦部、主动脉弓的横径进行测量,以及3名医生在不同时间段,各自分别对11名受试者的主动脉瓣环部、主动脉窦部、主动脉弓的横径进行测量。结果对同一名医生在不同时间段先后5次的检测结果重复试验的可信度进行方差检验,其内部相关一致性分别为0.96、0.69、0.56(P〈0.05)。对5名医生在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结果重复试验的可信度进行方差检验,其内部相关一致性0.82、0.95、0.90(P〈0.05)。结论多名医生在不同时间段测量的主动脉根部结构测量数据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David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疾患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i DY  Sun LZ  Tian LX  Chang Q  Zhu JM  Jiang R  Meng Q  Tao TF  Liu NN  Chen XP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2985-2987
目的总结David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1998-2004年对29例患者行David手术,其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0~64岁,平均39岁±17岁;术前心功能Ⅰ级10例,Ⅱ级15例,Ⅲ级4例;术前主动脉瓣反流轻度15例,中度9例,重度5例;手术行DavidⅠ型1例,DavidⅡ型25例,我们设计改良David手术3例。结果患者无手术死亡及近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126min±25min,心肌阻断时间87min±22min。术后随访时间29个月±15个月(5~74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心功能Ⅰ级。术后主动脉瓣无反流11例,轻度反流8例,中度反流2例。无患者需二次手术治疗。结论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替换术(David手术)对主动脉瓣叶及瓣环大致正常的主动脉根部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案,近期效果满意,长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何书武  李正国 《海南医学》1999,10(3):158-159
总结手术治疗主动奶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经验。方法收集9全主动脉根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例资料,采用回顾性的方法进行总结。结果:无早期死亡,晚期死亡1例,随访1-5年,8例心功能均恢复至1级,且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