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10^9/L的急性白血病称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此因病极易发生颅内出血及呼吸窘迫综合症,早期死亡率高,缓解率低。本文报导我院1989年1月至1996年6月采用VP-VDCP方案治疗儿童高白细胞急淋白血病18例,目的在于探讨降低早期死亡率,提高长期缓解率的方法。18例中男,14例,女4例,年龄6个月至13岁,确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0 ̄200×10^9/L8例、200 ̄30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例男,2天。因拒奶入院。第二胎,足月臂位产,生后窒息5分钟。母孕期患皮癣及阴道炎服药治疗,药名不详。体检:皮肤散在红色斑丘疹,眼球凸出,肝助下6cm,刻下5cm,质韧,脾肋下2cm。血红蛋白65g/L,红细胞2.8×1012/L,白细胞156.8×109/L,中性粒细胞25%,淋巴细胞19%,原粒细胞56%,血小板60×109/L。骨髓:粒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62%,早幼粒细胞10%,过氧化酶染色阳性。诊断;先天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第一天给长春新碱0.25mg,强的楹7.5mg/日,阿糖脑普6kg/日,共6天,血白细胞降至0.4×109/L,住…  相似文献   

3.
20例小儿白血病、肿瘤患儿在强烈化疗后致粒细胞减少时应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当其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低于2.0×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时予皮下注射rhG-CSF2-5μg/kg·日,5-10天,并与12例同期住院病情、病种相似、年龄相当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患儿不予rhG-CSF仅给抗感染、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rhG-CSF组白细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用药组感染发生率为30%,低于对照组67%(P<0.05)。  相似文献   

4.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是预后较差的一类白血病 ,发病早期高白细胞往往危及生命 ,病情凶险 ,病死率高。同时高白细胞性白血病白细胞大于 5 0×1 0 9/L以上是白血病患者预后不良因素之一。以往临床治疗中缓解率低 ,存活时间短 ,预后差。近2 0年通过早期监测 ,积极处理高白细胞所致的并发症 ,使患者度过危险期 ,加上强化疗方案的使用 ,提高了此类白血病患者的长期无病生存率 ,特别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1 病因高白细胞性白血病可见于各型白血病 ,约占急性白血病总数的 5 %~ 2 0 %。ALL中T细胞型多见…  相似文献   

5.
对1991年10月至1996年2月收治的74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同时作骨髓(BM)涂片与切片(活检)检查,发现11例伴有继发骨髓纤维化(SMF)。其中5例BM涂片与切片增生度不相符,涂片增生度减低或极度减低,切片示增生活跃至极度活跃(相差2~5个级别);4例BM涂片未达ALL诊断标准,原淋+幼淋<0.3(0.08~0.25),切片见大量幼稚细胞浸润;6例外周血白细胞<3×109/L(1.3~2.79×109/L)。4例早期用VLP方案为主治疗,持续完全缓解时间为16~30个月,疗效良好。2例早期用VCP方案治疗,一直未能完全缓解。BM切片示脂肪组织增多(70%和75%),疗效差。结果表明:BM切片与涂片结合对小二ALL伴SMF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小儿ALL伴SMF的发生率可能不低;其治疗的成功与否与化疗早期的选择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急淋,ALL),是儿童最常见的白血病,经化疗多可获得缓解。本文报告3例儿童急淋并发肝炎后长期持续缓解。其临床情况如下:例1李X,女,4岁。因面黄月余,发热7~8天,1982年11月经血及骨髓象检查确诊为ALL(L;),收住院,入院时血红蛋白409/L,白细胞9.8X10’/L,原十幼稚淋巴细胞占4O%,血小板13X工OVL。先后给予VP、VCP方案诱导缓解治疗;1983年2月初达完全缓解,后予以维持治疗。1985年1月复发,髓象中原十幼稚淋巴细胞占69%,给予COAP方案化疗,4月初又达完全缓解。后予以6-mp。MTX…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早期的死亡原因.方法 分析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早期死亡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儿中,男2例,女1例;均为b亚型;分别在住院10 d、11 d、13 d死亡.死亡原因:3例均存在典型的DIC.2例死于脑出血,1例死于高白细胞综合征(维甲酸综合征).2例治疗中发生急性支气管肺炎.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者诊断时WBC 45.7×109/L,死亡时为136.5×109/L.3例诊断时PLT分别为7×109/L、9×109/L、32×109/L,死亡时为1×109/L、5×109/L、76×109/L.结论 诱导分化治疗中,前2周为监护的重点时间,高白细胞综合征、与DIC相关的颅内出血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初诊时高白细胞、b亚型、DIC、血小板减少明显者,易于出血,要特别重视输注血小板.必要时可谨慎地予以化疗.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早期强化,不断提高缓解率及长期无病生存率。我院对初治住院的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采用DVPL方案诱导缓解化疗,对其疗效及毒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20例中完全缓解(CR)19例,初治缓解率95%,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骨髓抑制,时间为用药后2一15天,中位数7.3天;平均WBC第37天,PLT第23.3天恢复至正常范围。本组无明显感染、出血,无重要器官损害,个别病人有轻度脱发及消化道症状,毒性反应为可逆性。维持治疗中无复发及出现髓外白血病等。DVPL方案对ALL选择性好,是比较强烈有效的组合,疗效高耐药株产生少,副作用少,缓解期长,为下一步化疗打下基础,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院儿科6年来收治的97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临床总结和分析,初治57例,复治40。初治组中43例采用VDLP方案进行诱导缓解,完全缓解(CR)率为100%,复发率为6.9%(3/43),2例为骨髓复发,l例为睾丸白血病复发,无中枢神经系统复发。未采用VDLP方案诱导缓解的另14例初治病人CR率为75%。复治组中VDLP再诱导缓解的CR率为69.2%。非VDLP再诱导缓解的CR率为46.7%。本资料表明采用VDLP是提高CR率的关键,病初白细胞计数和肝脾肿大程度是诱导缓解的影响因素,CR所需时间长短与预后有明显关系,治疗过程中积极处理合并症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本资料提示是否近年来ALL-L2有增多趋势,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rhG-CSF对小儿ANLL强烈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的疗效,采用AAE方案(ADM、Ara-C、VP(16)或VM(26)),化疗后当WBC<1×109/L或ANC<0.5×109/L时,给予rhG-CSF200μg/m2·d(5~10μg/kg·d),皮下注射,一般连续5~10天。本文15例ANLL,用rhG-CSF30例次。用rhG-CSF前,WBC平均0.78×109/L、ANC0.15×109/L。用rhG-CSF后,平均6.5天WBC升至>3×109/L、ANC升至>1×109/L。粒细胞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P<0.01)。骨髓复查未见原始细胞增多或复发。rhG-CSF有促进强烈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和粒细胞缺乏的恢复,但未见骨髓原始细胞增多和白血病复发。  相似文献   

20.
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影响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对1998年1月1日至2003年7月1日我院小儿血液科就诊,治疗时间大于6个月,年龄小于15周岁且能够按时随访的ALL初诊患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76例患儿总诱导缓解率为94.7%,中位生存时间86个月,5年无事件生存率(5-EFS)为(70±1.23)%。合并数据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50×109/L,血红蛋白含量(60 g/L,肝肋下≥5 cm,泼尼松诱导不敏感,诱导35天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55%,治疗不依从,治疗过程中复发,均显著增加ALL儿童生存风险。结论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水平,肝脏肋下大小,35天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比例,泼尼松诱导试验,治疗过程中复发,治疗依从性是影响ALL患儿长期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个体化治疗对提高ALL儿童生存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