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甘露消毒丸致肾小管间质肾病及与泌尿系肿瘤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含关木通的甘露消毒丸所致肾小管间质肾病(GLXD-TI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泌尿系肿瘤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GLXD-TIN患者(11例合并泌尿系肿瘤)的临床、病理与转归情况.结果甘露消毒丸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及肾小管酸中毒.患者隐匿起病,肾小管间质损害突出,贫血较重,大部分患者血压正常.Scr高于250 μmol/L的患者肾功能恶化迅速,而Scr较低的恶化较慢.病理方面,肾小管酸中毒患者肾脏病理改变轻,主要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或脱落,肾小球正常;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肾间质多灶性或片状纤维化伴小管萎缩,肾小球呈缺血性基底膜皱缩、硬化.所有患者免疫荧光阴性.电镜示肾间质胶原纤维增多.11例患者合并泌尿系移行上皮细胞癌,其中膀胱癌8例、肾盂癌2例、肾盂输尿管癌1例,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结论长期间断服用含关木通的甘露消毒丸可以引起慢性肾小管间质损害,起病隐匿,疾病后期进展迅速、预后差;该药还可能与泌尿系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害与临床表现及肾组织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经临床病理诊断明确的IgA肾病患者143例,根据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进行临床和病理指标的比较。结果①143例IgA肾病患者中,83.92%出现小管间质损害,其中轻度占65.03%,中度占16.08%,重度占2.80%。②随着小管间质损害程度的加重,女性患者所占比例逐渐增大,年龄和血压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血浆白蛋白水平呈下降趋势,而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总胆固醇水平呈明显升高趋势。③随着小管间质损害的加重,患者肾小球损害和血管损害也随之加重(P〈0.05)。结论小管间质损害是决定IgA肾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因素,应将临床参数与病理参数,间质损害指标与肾小球、肾血管损害指标相结合,综合评价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青年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性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方法比较分析在我院进行。肾活检的10例青年(青年组,≤35岁)和15例老年(老年组,〉60岁)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性。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合并非糖尿病性。肾脏损害中,临床表现为与糖尿病病程不相符的肾功能损伤者,青年组1例,而老年组10例。肾脏病理类型为IgA肾病者,青年组4例,老年组1例;病理类型为。肾小管间质性肾病者,青年组无1例,而老年组有6例,其中1例为亚急性、5例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上述临床表现与病理类型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青年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性。肾脏损害主要为IgA肾病(占40%),老年糖尿病患者则主要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占41)%),临床主要表现为与糖尿病病程不符合的肾功能损伤,由于起病早期未能发现,。肾活检时大多已呈慢性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LD)继发肾脏损害的临床病理及转归,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7月—2021年07月我院24例临床诊断为ALD继发肾脏损害的患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19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5例。尿检异常型定义为0.5 g≤24 h尿蛋白量<3.5 g、血清白蛋白>30 g/L。结果:中老年女性为主,21.5%PBC、40%AIH患者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高丙种球蛋白血症及低补体血症发生率分别为68.4%、60%和31.6%、60%。ANA阳性发生率最高,其次是着丝点抗体及SSA/SSB抗体。PBC患者临床表现差异大,肾病综合征型患者急性肾衰竭发生率高,尿检异常型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肾小管酸中毒组无1例合并高血压及镜下血尿。所有PBC患者尿NAG酶升高,62.5%尿渗透压下降。病理类型以IgA肾病最常见,其次是系膜增生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膜性肾病。66.7%系膜增生性肾炎、50%IgA肾病合并慢性间质性肾炎。AIH患者表现为蛋白尿、镜下血尿、血肌酐升高,肾病理为IgA肾病,其中1例合并慢性间质性肾炎。给予糖皮质激...  相似文献   

5.
药物所致的急性小管间质性肾炎,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急性肾衰,而持续活动的间质病变也可引起肾功能缓慢的改变,最终导致慢性或终末期肾衰。本文旨在讨论系统性疾病及电介质紊乱时所发生的慢性小管间质性病变。电介质紊乱时小管间质性肾炎一、低钾血症 1.病理生理:低钾血症除药物所致外,晚近报道存在与HLA相关的家族性低钾血症性间质性肾炎。它与小管膜的缺陷有关,常  相似文献   

6.
报道2例木村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 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两例患者均因水肿入院, 既往组织活检诊断木村病明确, 临床表现符合肾病综合征。病例1肾脏病理结果为局灶球性肾小球硬化, 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快速缓解。病例2肾脏病理结果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病变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病情改善, 惜自行停药, 后病情加重, 最终进入终末期肾病。木村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病理表现有一定特点, 早期识别并采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儿童IgA肾病临床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儿童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儿临床和病理的特点.方法:总结1995年12月~2004年6月我科98例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原发IgAN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NS)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结果:98例中表现为肾病综合征22例,占IgAN的(22.4%).按1982年WHO病理组织分类,肾小球病理改变为Ⅰ级2例(9.1%),1例单纯性肾病,1例肾炎性肾病;Ⅱ级5例(22.7%),1例单纯性肾病,4例肾炎性肾病;Ⅲ级9例(40.9%),Ⅳ级6例(27.3%),均有肾炎性肾病.免疫荧光分型:IgA型5例(22.7%),IgA IgG型4例(18.2%),IgA IgM型9例(40.9%),IgA IgG IgM型4例(18.2%),以IgA IgM型多见.小管间质损害(TIL)分型:Ⅰ级11例(50.0%),Ⅱ级7例(31.8%),Ⅲ级4例(18.2%),Ⅳ级未见.结论:IgA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临床及病理改变均较重,肾小球变化以Ⅲ~Ⅳ级改变为主,免疫荧光中以IgA IgM型多见,小管间质损害以Ⅰ级和Ⅱ级多见.  相似文献   

8.
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和病理的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72例经肾活检确诊为IgA肾病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患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组织学定量分析及其与转归的关系。结果:患常见表现有高血压、肉眼和镜下血尿、贫血、氮质血症,病理改变多样;治疗后有22例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16例呈持续性非肾病性蛋白尿,8例呈持续肾病性蛋白尿,10例发展为肾功能衰竭;其转归或激素敏感性与临床表现、蛋白尿选择性、小球病理形态、区膜区增宽和免疫沉着、小管间质病变及肾间质T淋巴和单核细胞分布显相关。结论:IgA肾病肾病综合征可有不同预后,其预后与临床表现、实验室发现、病理特点和免疫发病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9.
报道2例木村病合并肾病综合征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两例患者均因水肿入院,既往组织活检诊断木村病明确,临床表现符合肾病综合征。病例1肾脏病理结果为局灶球性肾小球硬化,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快速缓解。病例2肾脏病理结果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伴系膜增生性肾小球病变及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  相似文献   

10.
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小管间质性肾病(ADTKD)是家族聚集性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进行性肾功能不全;尿沉渣轻微改变;无或轻微蛋白尿;早期无严重高血压;无潜在药物暴露史;超声示肾脏体积正常或缩小;儿童时期夜尿或遗尿。病理表现为: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小管基底膜增厚或变薄、可能出现小管囊样扩张、免疫荧光示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阴性。本患者小管间质损害,尿蛋白阴性,尿沉渣轻微异常,发病年龄较小,GFR缓慢进行性下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中药复方鹿角胶丸促进破骨细胞凋亡机制的实验研究。方法 RAW264.7细胞培养并传代,RANKL+MCSF诱导RAW264.7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MTS检测不同浓度的鹿角胶丸对破骨细胞增殖活性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鹿角胶丸对破骨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鹿角胶丸及加入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后对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Caspase-3,Cleaved-Caspase-3、p-AKT、T-AKT的蛋白表达情况,以及检测加入LY294002后对凋亡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 MTS显示各个浓度的鹿角胶丸(LJJW高、中、低)均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增殖活性,其中以LJJW(中浓度)作用24 h后具有明显的增殖活性抑制作用。加入鹿角胶丸后,破骨细胞透光度下降,凋亡的细胞皱缩,漂浮于培养基中。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鹿角胶丸促进破骨细胞凋亡,预处理LY294002后,鹿角胶丸的促破骨细胞凋亡作用受到抑制。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鹿角胶丸促进线粒体Bax表达,抑制Bcl-2的表达,同时促进Caspase-3的裂解。鹿角胶丸促进AKT磷酸化,加入LY294002后AKT的磷酸化受到抑制,预处理LY294002后鹿角胶丸的促AKT磷酸化作用被抑制。结论中药复方鹿角胶丸通过PI3K/AKT通路促进破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路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患者服用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成分药物的情况和与AA相关TCC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3月间我院住院的112例尿路TCC患者服用含AA成分药物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服药情况和临床特点作进一步分析。结果:112例TCC患者中有18例(16.1%)曾服用含AA成分药物,其中2例诊断马兜铃酸肾病。涉及药物有排石冲剂(2例)、冠心苏合丸和龙胆泻肝丸(共14例)、含关木通或广防己中药煎剂(2例)。均按常规剂量,除1例外17例均为间断服药,自开始服药至发现肿瘤的平均时间为11.1年。12/18例(66.7%)为女性,15/18例(83.3%)首发表现为间断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肿瘤累及上尿路7例、下尿路6例,上下尿路同时累及5例。治疗上均按外科常规处理,6/18例(33.3%)术后肿瘤复发。结论:尿路TCC患者服用含AA类药物的情况比较多见,本组服含AA类药物的TCC患者中女性较多,肿瘤累及上下尿路数基本相同,其他临床特点与普通人群尿路TCC的特点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美容消斑汤联合逍遥丸用于黄褐斑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 月-12月收治的3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 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给予美容消斑汤联合逍遥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血清水 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5);试验组治疗 8、16、24周后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SOD、MD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容消斑汤联合逍遥丸治疗黄 褐斑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清水平,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患者 6 4例 ,中西医结合组 34例、单纯西医治疗组 30例 ,观察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肾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等临床指标改变。结果 :(1)西医组显效率 2 0 .0 % ,总有效率 6 3.3% ;中西医组显效率 5 2 .9% ,总有效率 88.2 % ,明显高于西医组 ;(2 )与西医组相比 ,中西医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代谢明显改善 ;(3)中西医组较西医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尿 β2 -微球蛋白的降低程度明显增加。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较单纯西医治疗疗效优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之间的协同作用。方法:将来医院治疗的白癜风患者298例分成三组:对照1组:白蚀丸口服治疗;对照2组: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观察组:白蚀丸口服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均P0.01),对照两组之间痊愈率、有效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性(均P0.05)。结论:白蚀丸口服配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与单独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CNKI、CBM、VIP、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12篇文献,14个研究。结果Meta分析得出:六味地黄丸+常规治疗方案在治疗PMOP的有效率[OR=1.22,95%CI(1.13~1.32),P<0.00001]、减轻患者疼痛方面[MD=-0.50,95%CI(-0.77^-0.22),P=0.0004]疗效较好,对髋关节骨密度[MD=0.55,95%CI(0.26~0.84),P=0.0002]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西药组。而单独使用六味地黄丸及联合单一常规干预措施对腰椎骨密度[MD=0.05,95%CI(0.03~0.07),P<0.0001]改善情况优于常规西药。单独使用六味地黄丸对桡骨骨密度[MD=0.02,95%CI(0.02~0.03),P<0.00001],尺骨骨密度[MD=0.02,95%CI(0.01~0.03),P<0.0001]改善有一定的临床优势。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髋关节、腰椎、尺骨、桡骨的骨密度,并且在提高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有效率及减轻骨质疏松所造成的疼痛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提高股骨颈密度方面证据不足,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六味地黄丸与常规治疗联用具有增强的效果,但联合多种药物时是否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有明确增效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中药网络药理学分析右归丸抗骨质疏松症的中药化合物、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综合数据库(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database,TCMID)检索右归丸中已知有效化合物;使用中医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ioinformatics analysis tool for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BATMANTCM)预测各中药化合物的作用靶点;使用DisGeNET和人工文献阅读的方式获取骨质疏松症和骨重建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及其插件BiNGO和ClueGO对相关靶点进行GO基因注释和信号通路的富集分析;并采用课题组基于血清蛋白质组学建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疾病模型中的87个差异表达蛋白对右归丸所有预测靶点进行验证。结果:在右归丸10味中药中,共检索到392个化合物,分别是君药(附子、肉桂和鹿角胶)83个,臣药(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和山药)127个,佐药(菟丝子、杜仲和当归)182个。其中君药与臣药含有4个相同化合物,君药与佐药含有1个相同化合物,臣药与佐药14个含有相同化合物;共鉴定到2 112个可信靶点,其中君药775个,臣药共1 483个,佐药共1 491个;共筛选出右归丸抗骨质疏松症的靶点227个,主要参与代谢过程、细胞分化和生物学过程调控等20种生物学过程,数据挖掘发现涉及骨重建、骨矿化等的生物学行为;细胞作用位点分布主要包含9种细胞组成;主要具有13种分子功能;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共137个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其中,经典破骨细胞分化信号通路和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密切相关的雌激素调控信号通路在27个信号通路功能组中广泛分布;靶点验证,共筛选出FGA、AGT、P4HB、RAB7A、APOE和DKK3共6个靶点。结论:(1)初步阐释和明确了右归丸多靶点、多系统相互协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特点。(2)右归丸中附子、肉桂、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杜仲和当归所含36种化合物靶向FGA、AGT、APOE、DKK3、P4HB和RAB7A共6个靶点发挥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丸加生精胶囊联合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的疗效。方法将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手术后结合五子衍宗丸加生精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手术治疗。分析两组病人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各指标。结果实验组精液各参数、外周血睾酮及术后配偶自然怀孕率均有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子衍宗丸加生精胶囊联合手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探究逍遥丸和氢醌乳膏联合艾灸对黄褐斑皮损和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上海市罗店 医院2022年6月-10月收治的74例女性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 每组37例。参照组采用维A酸乳膏治疗,试验组采用逍遥丸、氢醌乳膏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皮损积 分、中医证候评分、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后皮损积分及中医证 候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FSH、E2及LH水平均低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高于参照组的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0%,低于参照组的24.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黄褐斑患者经逍遥丸、氢醌乳膏与艾灸联合治疗能有效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皮损,可改善其临床 症状,且具有一定的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安宫牛黄丸结合锥颅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安宫牛黄丸结合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7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采用锥颅碎吸术清除血肿,术后予安宫牛黄丸治疗。结果 71例中基本痊愈12例,显效22例,好转17例,无效20例。结论 安宫牛黄丸结合锥颅手术简便、安全,在基层医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