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急性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EPO对急性肾脏I/R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取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对照组、I/R组和EPO干预组(I/R+T),每组10只.I/R、I/R+T组采用夹闭大鼠双侧肾动脉45 min后,再灌注12 h制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假手术组未行以上处理,I/R+T组术前予EPO干预.并应用细胞凋亡原位标记法(TUNEL法)、免疫组化技术等检测EPO干预后对肾脏细胞凋亡及bax、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通过电镜观察:假手术组未发现明显凋亡,I/R+T组较I/R组凋亡指数减少(13.4±1.5 vs 28.0±2.3 P<0.05),bcl-2/bax增多(0.93±0.12 vs 0.83±0.09 P<0.05).结论 EPO对大鼠急性肾脏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增加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比率,抑制细胞凋亡的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损伤后不同时间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水平及肾组织自噬状态的变化情况及意义。方法 建立大鼠肾脏I/R损伤模型,将3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I/R组,按照再灌注时间,将I/R组分为2h组、6h组、24h组和48h组。在上述不同时间点分别留取大鼠血、尿及肾组织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adsordent assay,ELISA)检测血和尿中NGAL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肾组织损伤程度并进行损伤程度积分;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及Beclin-1的表达。结果 血和尿中NGAL表达水平在I/R损伤后2h即开始升高,6h达到高峰,24h后呈下降趋势。BU及Scr在I/R损伤后6h开始升高,24h达到高峰。TUNEL阳性细胞于I/R损伤后6h开始增加,24h数量达峰值。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I/R损伤后各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从I/R损伤后6h开始,LC3和Beclin-1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24h后LC3和Beclin-1基因表达量达高峰。结论 大鼠肾脏I/R损伤早期NGAL表达水平即升高,早于BU、SCr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早期诊断肾脏I/R损伤的分子指标。大鼠肾脏I/R损伤加重过程中NGAL表达呈增加趋势,自噬被激活,提示NGAL蛋白及自噬均在I/R损伤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源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R)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和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MSCs用DAPI标记后注入受体雌性SD大鼠体内.30只受体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假手术对照组(C组)、MSCs+I/R组(M组)、DMEM-F12+I/R组(D组).7d后观察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和Bax的表达,并观察DAPI标记的MSCs在受体大鼠肾脏的分布情况.结果 M组在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上,均明显好于D组;M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D组,Bax/Bcl-2比值和凋亡指数均低于D组.I/R后7 d内未发现MSCs定位于肾组织中.结论 外源性MSCs可以减少I/R损伤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促进Bcl-2表达,从而有利于肾小管损伤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在大鼠H9C2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其部分机制研究.方法 将H9C2细胞分为以下3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I/R)组、I/R+曲古霉素(TSA)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检测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细胞内HDAC3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DAC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显示: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R组、I/R+TSA组抑制率均显著提高,并且I/R组显著高于I/R+TSA组;I/R组LDH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R+TSA组显著低于I/R组;Western blot检测显示:I/R组、I/R+TSA组HDAC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R+TSA组显著低于I/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I/R组、I/R+TSA组HDAC3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I/R+TSA组显著低于I/R组.结论 HDAC3表达上调可能在H9C2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肾脏Fas,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I/R组和缺血后处理(IPO)组,每组8只,分别建立动物模型.各组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Fas,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IPO组较I/R组Fas阳性染色指数和表达显著降低,分别为[(31.17±4.81)% vs (36.26±5.32)%.P<0.05)]和[(0.98±0.11)vs(1.28±0.19),P<0.05)];IPO组和I/R组Bcl-2阳性染色指数和表达分别为[(32.34±5.12)%vs(31.33±4.55)%.P0.05)]和[(1.03±0.17)vs(0.75±0.11),P<0.05)],Bax阳性染色指数和表达分别为[(25.60±3.79)%vs(29.67±4.34)%,P<0.05)]和[(0.59±0.08)vs(0.91±0.16),P<0.05)].结论:IPO可使Fas和Bax的表达减少,同时可使Bcl-2的表达增加,从而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后肾间充质细胞对大鼠急性肾小管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ou JF  Yuan FH  Li N  Yu J  Zhang YQ  Hou WP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8):534-539
目的 观察外源性后肾间充质细胞(MMCs)对缺血再灌注(I/R)后急性.肾小管损伤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孕13 d大鼠胚胎分离培养后肾间充质细胞,采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建立缺血再灌注急性肾小管损伤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MMCs组、I/R组和假手术对照组(sham),MMCs组大鼠在成功建立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即经下腔静脉输注BrdU标记后的大鼠后肾间充质细胞,分别于术后24、48、72、96 h处死各组大鼠,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水平,常规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在肾脏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的MMCs在肾组织中的定位分布.结果 MMCs组各时相点大鼠BUN、Scr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相点I/R组(均P<0.05),TUNEL结果显示,术后48 h凋亡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数量MMCs组[(13.4±3.2)/HPF]明显少于同时相点I/R组[(25.4±5.2)/HPF](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R组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sham组,48 h达高峰,MMCs组Bcl-2表达水平高于同时相点I/R组,而Bax表达水平则低于同时相点I/R组,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均P<0.05).MMCs组术后72 h肾组织内可见BrdU阳性细胞[(60±6)/HP],术后96 h阳性细胞明显增多,为[(143±8)/HP].结论 外源性后肾间充质细胞能够迁移、定居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肾脏小管上皮,MMCs输注后可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对缺血再灌注急性肾小管损伤具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受损肾脏组织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的表达情况。方法 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经皮下埋置药物缓释泵分别向体内灌注AngⅡ和等量生理盐水,释放速度均为200 ng/(kg.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均于埋泵后第3天收集24 h尿样后处死,留取肾皮质组织。采用磺基水杨酸法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和分析SSeCKS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荧光强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皱缩、剥脱。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显示:SSeCKS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球基膜和部分系膜细胞区,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肾功能、肾脏组织形态学、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组、I/R组、再灌注后给予川芎嗪(IMP-post)组、再灌注前给予川芎嗪(IMP-pre)组,各组分别采用化学法测定血尿素氮和肌酐,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肾脏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TMP-pre组较I/R组血尿素氮和肌肝显著降低,肾小管损伤评分减轻,分别为[(21.8±5.2)vs(31.1±4.4)mmol/L,P<0.01)],[(196±55)vs(295±64)μmol/L,P<0.01)],[(372±46)vs(563±62),P<0.01)];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及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肾组织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13.6±2.9)vs(28.8±4.6),P<0.01)];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1.15±0.12)vs(0.88±0.12),P<0.05)],Bax表达明显减弱[(0.87±0.11)vs(1.15±0.09),P<0.05)].结论:川芎嗪可明显减轻I/R肾损伤,其保护作用机制与Bcl-2蛋白表达增强和Bax蛋白表达减弱介导的肾脏细胞凋亡;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9.
王汉民  吴雄飞  谭华  陈光磊  李锋 《医学争鸣》2006,27(20):1884-1887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急性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肾脏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肾I/R损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夹闭双侧肾动脉45 min再灌注24 h,制备成急性肾I/R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I/R组、川芎嗪治疗组和川芎嗪预防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表达,电镜观察肾组织细胞超微结构. 结果: I/R组较假手术对照组肾小管细胞凋亡指数明显增多(28.8±4.6 vs 1.9±0.5, P<0.01),Bax表达显著增强(162.6±17.1 vs 182.7±12.8, P<0.01),Bcl-2/Bax显著降低(1.1±0.1 vs 1.0±0.1, P<0.01);川芎嗪预防组较I/R组肾小管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13.6±2.9 vs 28.8±4.6, P<0.05),Bax表达明显减弱(179.1±12.7 vs 162.6±17.1, P<0.05),Bcl-2表达明显增强(166.6±15.1 vs 178.7±13.0, P<0.05),Bcl-2/Bax显著增高(0.9±0.1 vs 1.1±0.1, P<0.05). 结论: 川芎嗪对急性肾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介导的I/R损伤肾脏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肾损伤大鼠模型,观察受损肾脏组织中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的底物(SSeCKS)的表达情况.方法 2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假手术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6).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经皮下埋置药物缓释泵分别向体内灌注AngⅡ和等量生理盐水,释放速度均为200 ng/(kg·min);正常对照组大鼠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大鼠均于埋泵后第3天收集24 h尿样后处死,留取肾皮质组织.采用磺基水杨酸法进行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肾脏组织超微结构变化;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和分析SSeCKS在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部位及荧光强度;采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模型组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皱缩、剥脱.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结果显示:SSeCKS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球基膜和部分系膜细胞区,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荧光强度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肾脏组织中SSeCKS mRNA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通过皮下埋置AngⅡ药物缓释泵成功制作大鼠肾损伤模型,受损肾脏组织中SSeCKS的表达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鼠肾缺血再灌注发生中不同时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及肾小球中的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组、再灌注2 h组、4 h组、12 h组、24h组,制备双侧肾蒂夹闭模型后,腹主动脉取血测血肌酐、尿素氮,行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TGFβ1蛋白,RT-PCR法检测TGFβ1mRNA。[结果]缺血再灌注后肾脏出现病理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管腔扩张,在12 h病理改变最重,可见管型,间质充血,炎性细胞浸润,24 h时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出现损害并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尿素氮(BUN)及肌酐(Cre)在各组分别是单纯缺血组(225.62±3.05)及(89.36±3.97)、再灌注2 h组(280.58±4.89)及(110.25±6.46)、4 h组(358.36±5.35)及(120.32±6.42)、12 h组(456.56±23.6)及(148.58±2.98),24 h组(540.24±3.08)及(170.26±4.63)损害最重。正常肾脏组织中有少量TGFβ1mRNA及蛋白的表达,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肾小球中极少量。与正常对照组TGFβ1mRNA(0.2077±0.0114)及蛋白(0.01166±0.00104)相比,单纯缺血45 m in组(0.2934±0.0411)及(0.02154±0.00135)、再灌注2 h组(0.4550±0.0351)及(0.03039±0.00357)、再灌注4 h组(0.5049±0.0168)及(0.03621±0.00447)和再灌注12 h组(0.6462±0.0249)及(0.07223±0.01290)的肾组织中表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再灌注24 h组(0.2083±0.0098)及(0.01624±0.00119)表达基本恢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GFβ1mRNA及蛋白的表达参与了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蛋白和bF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IGF-1治疗组,制备脑缺血模型,分别于脑缺血后12h、24 h、3d、7d采用改良mNSS评分量表评价大鼠的运动、感觉、平衡功能及反射等神经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bFGF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bF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12h、24 h、3d、7d各时间点,IGF-1治疗组的mNSS评分值[(8.67±1.21)分,(7.50±1.52)分,(4.33±1.03)分,(3.67±1.37)分]均低于脑缺血组[(11.0±1.26)分,(9.83±1.33)分,(7.83±1.17)分,(7.17±1.72)分](P<0.05).IGF-1治疗组各时间点bFGF蛋白表达均较脑缺血组升高(P<0.05),尤其是脑缺血后12h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治疗组各时间点bFGF mRNA表达均较脑缺血组高(P<0.05),脑缺血后24 h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1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调控bFGF蛋白和bFGF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缺氧诱导因子-1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急性炎症应答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二甲基乙二酰基甘氨酸(TMOG)组,时照组,假手术组,每组8只。TMOG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h进行腹腔内注射20ug/gTMOG。对照组,在缺血与再灌注损伤模型建立前24h进行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5mL,除假手术组,其余2组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60min,然后松开18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组大鼠均在实验终点采右心房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中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水平;处死动物取出心脏,测定大鼠心肌组织的缺氧诱导因子-1的mRNA表达。结果TMOG组缺氧诱导因子-1的mRNA表达比对照粗明显增多(P〈0.05);TMOG组血清中的ICAM-1及IL-8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氧诱导因子-1能通过抑制ICAM,IL-8的合成,减少中性粒细胞的浸润,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重要保护作用,为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Apocynin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I/R)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雄性SD大鼠制备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用不同浓度(5 mg/kg、10 mg/kg、20 mg/kg) Apocynin干预,同时设定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生化法测定血肌酐值,光镜下观察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进行肾小管病变计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单核巨噬细胞计数,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肾组织匀浆丙二醛(MDA),改良DTNB显色法测定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1(IL-1).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对照组血肌酐明显升高(P<0.05),肾小管计分明显升高(P<0.05),肾组织巨噬细胞数目增加(P<0.05),血清MDA、IL-1升高(P<0.05),GPx下降(P<0.05);与手术对照组相比,各Apocynin干预组血肌酐下降(P<0.05),肾小管计分降低(P<0.05),肾组织巨噬细胞数目减少(P<0.05),血清MDA降低(P<0.05),IL-1降低(P<0.05),GPx含量升高(P<0.05).结论 Apocynin可以降低急性缺血再灌注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肾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饱和氢气生理盐水(hydrogen rich saline)对老龄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的影响并初步研究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30只20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肾缺血再灌注加氢气生理盐水干预组(H2组),每组10只。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建立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肾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血清8 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半胱氨酸天冬酸酶 3(Caspase-3)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及mRNA水平并行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肾组织的变化。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尿素氮、肌酐、丙二醛以及8-OHDG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H2组(P<0.05),而SOD含量明显低于H2组和假手术组(P<0.01)。H2组肾组织病理改变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减轻。缺血再灌注组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和H2组(P<0.01),H2组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而H2组HO-1 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 饱和氢气盐水通过抑制Caspase-3及促进HO-1的表达,从而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损伤起保护作用。老龄大鼠肾脏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对缺血再灌注更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大脑海马区胶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设正常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环磷酰胺处理组(T),以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sD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处理组缺血后1h给予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处理组和I/R组均于缺血后2h形成再灌注,每组均分为三个时间段(24h、72h和5d)分别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脑组织不同时段以及正常脑组织中海马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5d内,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GFAP在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中的阳性表达逐渐增多,缺血24h后即有表达,缺血再灌注72h后增多,5d后表达最高;经过环磷酰胺处理后,海马区GFAP表达减少(P〈0.05)。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GFAP表达。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5d内GFAP在海马中的表达与缺血时间呈明显的相关性,随着缺血时间延长而增加。用环磷酰胺处理后GFAP表达明显减少,提示环磷酰胺对缺血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具有抑制作用,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棕榈油(palm oil,PO)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体积及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棕榈油的脑缺血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PO处理组。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2只大鼠,缺血再灌注组与PO处理组再分为再灌注2 h、6 h、12 h、24 h、72 h、7 d等6个亚组,每亚组12只大鼠。TTC染色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损伤体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转移电泳(westernblotting,WB)检测Bcl-2、Bax的表达水平并观察PO的保护作用。结果①TTC染色:空白对照组与假手术组未见缺血失染区域,缺血再灌注组与棕榈油处理组缺血再灌注后2h均未见明显的缺血失染区,在缺血再灌注6 h、12 h、24 h、72 h、7 d各时间点,PO处理组梗死质量百分比与对应的IR组数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O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缺血梗死脑区质量百分比减少;②WB:缺血再灌注组及棕榈油组从再灌注6 h开始Bcl-2、Bax在半暗带区表达增强,随缺血时间延长,表达呈先升高后降低,Bcl-2于缺血12 h达高峰,Bax于缺血24 h达高峰。各时间点PO处理组与相应缺血组相比,Bcl-2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Bax的表达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①棕榈油可以减小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缺血受损范围;②棕榈油能够增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作用,降低凋亡基因Bax表达作用,保护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DEX)预处理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及肝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30),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EX组),缺血再灌注组(IRI组),假手术组(Sham组)。DEX组于建模前30min腹腔注射DEX(100μg/ks),其余两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后2h、8h、24h肝肾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erum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乳酸(lactate dehydrogenases,LD)、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结果与IRI组相比,DEX组肾匀浆SOD升高,总NO降低,T—AOC升高(P〈0.05),LD再灌注8h后降低明显(P〈0.05);肝SOD升高,总NO升高,T—AOC升高(P〈0.05),LD再灌注8h、24h降低显著(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预处理可提高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及肝的抗氧化能力,减少乳酸堆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大鼠急性肾损伤伤后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用24只雄性大鼠sD大鼠,体重250±30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组)和缺血-再灌注组(I/R组);各组于再灌注后12、24、48h3个相应时间点收获肾脏标本。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自噬现象。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大鼠急性肾损伤48h,肾小管细胞Beclin-1蛋白的表达最强(P〈0.05),再灌注损伤后48h,自噬体数量显著增多,细胞内出现染色质块状边集,核形态不规则的明显凋亡现象。结论大鼠急性肾损伤后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的表达上调,说明大鼠肾急性。肾损伤后肾脏组组织自噬活性上调。  相似文献   

20.
李鹏  高进  郝雷  傅亮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1,33(3):211-213,218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中的表达及其药物干预。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夹闭肾动脉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模型,在再灌注不同时点检测肾组织MCP-1的含量、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光镜下观察肾脏的病理改变并进行肾小管评分;同时,观察药物洛伐他汀对上述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正常情况下,肾脏中MCP-1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0h(单纯缺血)即可观察到肾组织中MCP-1表达升高,至4 h达到峰值,随后其水平逐渐下降。应用洛伐他汀干预后,肾组织MCP-1蛋白表达减少(P〈0.01);血Cr、BUN比单纯缺血再灌注4 h组降低(均P〈0.05);病理组织学肾小管评分降低(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后肾组织中MCP-1表达升高,提示MCP-1参与肾损伤的发生;洛伐他汀可能通过减少MCP-1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过程,减轻肾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