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评价改良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患者的效果,并与常规颞顶骨瓣减压术比较疗效差异。方法将我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常规组采用常规颞顶骨瓣减压术。术后治疗方案基本相同,术后随访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评定疗效。结果改良组ADLⅠ级3例,Ⅱ级14例,Ⅲ级9例,Ⅳ级2例,V级1例,死亡1例。常规组ADLⅠ级1例,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6例,V级2例,死亡2例。需二次开颅手术常规组5例,改良组1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伴脑疝患者中有良好的效果,与常规颞顶瓣减压术比较,能减少二次开颅的概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的效果。方法56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结果ADL分级,Ⅰ级2例(3.6%),Ⅱ级12例(21.4%),Ⅲ级29例(51.8%),Ⅳ级6例(10.7%),Ⅴ级2例(3.6%),死亡5例(8.9%)。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区出血合并脑疝的较好方法,可减少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标准大骨瓣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为基础手术治疗52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患者。结果效果以ADL分级统计,Ⅰ级2例(3.8%),Ⅱ级8例(15.4%),Ⅲ级30例(57.7%),Ⅳ级5例(9.6%),Ⅴ级1例(1.9%),死亡6例(11.5%)。结论以标准大骨瓣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为基础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疝是行之有效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合并脑疝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治疗办法和临床疗效。方法43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尔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微创皮层造瘘,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结果本组43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6例,死亡率14%。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Ⅰ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7例,Ⅳ级5例,Ⅴ级3例。结论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脑疝行之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詹结民 《安徽医学》2011,32(3):322-323
目的探讨早期超早期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幕上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幕上大量高血压脑出血早期超早期行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病例资料、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 17例患者均手术顺利,血肿全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7例。术后3个月,患者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2例(11.8%)、Ⅱ级4例(23.5%)、Ⅲ级6例(35.3%)、Ⅳ级3例(17.6%)、Ⅴ级2例(11.8%)。结论早期额颞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幕上大量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病死率和致残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患者38例,床旁采用YL-1型针穿刺抽吸部分血肿,缓解高颅压症状,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残余血肿。术后早期采用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定期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本组38例,无一例出现术后再出血,死亡5例,病死率13%。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ADL分级法判定疗效,I级2例,Ⅱ级10例,Ⅲ级14例,Ⅳ级4例,Ⅴ级3例。结论 YL-1型针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经侧裂入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期亚低温、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手术疗效,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早期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62例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病人均采用翼点入路,额颞部骨瓣开颅,大小约10cm×8cm,显微镜下经颞中回到岛叶,清除血肿。术后均去除骨瓣。结果:患者幸存60例,死亡2例。随访6月,按日常生活活动分级,Ⅱ级30例,Ⅲ级18例,Ⅳ级10例,Ⅴ级2例。结论:去骨瓣减压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是治疗重症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良好方法,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的手术治疗办法。方法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加部分脑叶切除手术,治疗48例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结果恢复良好8例,不良17例,死亡23例。一侧瞳孔散大的31例中死亡12例,占38.7%。双侧瞳孔散大17例中死亡11例,占64.7%。结论采取额颞顶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加部分脑叶切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疝患者,减压充分,是挽救高血压脑出血脑疝这类垂危患者的有效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9.
大骨瓣开颅术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力  吴春辉  邓洁瑜  梁苗 《海南医学》2005,16(8):107-107,59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加骨瓣减压的方法治疗41例高血压病患者脑出血。结果恢复良好(ADL1-3级)36例,占87%.经过手术病人其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术后脑水肿严重,持续时间长.约3—4周,所以,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蒋彦钧  陈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3,(19):2462-2464
目的探讨高血压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高血压大量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术后90 d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Ⅱ级7例(21.9%),Ⅲ级13例(40.6%),Ⅳ级9例(28.1%),死亡3例(9.4%)。结论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在早期行标准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去骨瓣减压手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能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促进损伤神经修复。颅内压升高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通过动态监测脑出血患者颅内压对评估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结果发现,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实施动态颅内压监测,甘露醇使用总剂量显著减少,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0天白血病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水平显著较低,术后半年ADL等级明显提高。这表明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实施动态颅内压监测,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有效应用药物降压,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刘谊 《四川医学》2010,31(11):1653-1654
目的总结并探讨脑疝期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已发生脑疝的高血压出血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方式治疗,总结评判其疗效。结果小脑幕切迹疝29例,术后存活25例(86%),枕骨大孔疝9例,术后存活2例(22%)。结论脑疝期的高血压壳核出血,只要未进入枕骨大孔疝期,要积极手术救治,而发生枕骨大孔疝后,则要有选择性的手术。  相似文献   

13.
焦庆贵  胡国宏 《医学综述》2014,(15):2873-2875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与传统骨瓣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北京华信医院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及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3个月ADL评分、术后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再出血、病死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GCS评分为(12.6±2.3)分,对照组术后1个月GCS评分为(9.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便,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创伤性脑梗死(TCI)的风险因素,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277例,所有患者均行开颅手术,根据术后是否并发有创伤性脑梗死,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51例,应用单因素分析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BMI、是否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入院时高血糖、有无合并伤、有无脑梗死病史、手术方式、颅脑损伤类型、脑梗死类型、GCS评分、是否合并脑疝及是否合并恶性脑水肿,并进一步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并发创伤性脑梗死的风险因素。 结果 共有26例患者术后并发脑梗死,发生率为9.4%,术前高血糖、硬膜下血肿、行大骨瓣减压术、GCS小于8分、合并脑疝及恶性脑肿胀与颅脑损伤术后发生相关(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创伤性脑梗死风险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前高血糖、GCS小于8分、合并脑疝及合并恶性脑肿胀可增加颅脑损伤术后发生创伤性脑梗死的风险(P<0.05)。 结论 术前高血糖、GCS小于8分、合并脑疝及合并恶性脑肿胀可增加颅脑损伤术后发生TCI的独立风险因素,在颅脑损伤后的TCI防治中应加强干预。   相似文献   

15.
大骨瓣减压救治重型高血压脑出血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生  李文华  朱灿伟 《当代医学》2010,16(12):12-13
目的探讨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对2002年1月~2009年6月间收治的50例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经验。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后存活40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20%;50例中血肿清除率80%以上41例(82%),低于80%9例(18%);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Ⅰ级6例,Ⅱ级18例,Ⅲ级13例,Ⅳ级2例,Ⅴ级1例,恢复良好率为92.5%。结论超早期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患者的急诊显微手术治疗临床经验。方法 2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患者均急诊行动脉瘤夹闭+去骨瓣减压术。10例术前明确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的患者,16例怀疑为动脉瘤性。结果颈动脉动脉瘤4例,中动脉动脉瘤15例,前交通动脉瘤7例。动脉瘤夹闭及去骨瓣减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3~6个月,根据GOS评分标准,恢复良好5例,中残6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5例。结论对于术前可以明确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的患者应积极行急诊动脉瘤夹闭及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于怀疑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的患者应仔细分析CT后积极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压小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9例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的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5例患者行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显微清除血肿术;5例行血肿清除并后颅窝减压、脑室外引流术;急诊钻孔血肿清除、脑室外引流术;2例单纯脑室引流术。术后再出血2例,死亡3例。术后6个月,28例生存者预后按ADL分级:Ⅰ级5例,Ⅱ级7例,Ⅲ级7例,Ⅳ级6例,Ⅴ级3例。结论根据高血压小脑出血的血肿部位,脑积水情况和临床症状,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方式治疗,有助于清除血肿、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诊疗方法。方法根据出血量和出血部位以及临床表现,采用开颅清除血肿术和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对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结果使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以后,此130例患者中恢复工作能力的有15例,生活能够自理的54例,需要照顾患者有29例,死亡的23例。结论对于出血量较大和临床表现较重以及部位靠近内囊外侧者宜采用传统额颞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如果出血量在30mL以下,临床表现比较轻,宜采用小骨窗微创开颅手术;对于原发性脑室出血则以额角钻孔脑室外引流术较为合适。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对于术后患者病情的恢复和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75例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合并单侧或双侧侧脑室额角置管外引流手术。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死亡21例;存活54例,其中ADLⅠ~Ⅱ级8例、Ⅲ级10例、Ⅳ~Ⅴ级36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合并脑室铸型患者行小骨窗开颅合并侧脑室外引流手术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