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正常前列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表现以及ADC值对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正常前列腺15例、BPH32例、前列腺癌22例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分析DWI和ADC图表现.测量不同b值(b=400、500、700、800、1000s/mm^2)下前列腺癌区域、BPH及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CG)及外周带(PZ)的ADC值,并同时测量膀胱区域的ADC值.结果DWI和ADC图能清晰地显示正常前列腺的中央腺体和外周带;BPH在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较均匀,中央腺体信号欠均匀;b=700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上表现为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正常前列腺中央腺体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602±0.275)×10^-3 mm^2/s;和(1.884±0.378)×10^-3 mm^2/s;BPH组中央腺体增生结节与外周带的平均ADC值分别为:(1.514±0.326)×10^-3 mm^2/s和(1.816±0.473)×10^-3 mm^2/s;前列腺癌组前列腺中央腺体非癌灶区与外周带癌灶平均ADC值分别为:(1.499±0.345)×10^-3 mm^2/s和(1.118±0.484)×10^-3 mm^2/s.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前列腺及BPH的ADC值,Pca组与正常前列腺组组间差异及Pca组与BPH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909,P=0.00),正常前列腺组与BPH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9).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可用于前列腺的检查,能反映病变的病理变化,提供定量诊断信息.前列腺癌的ADC值低于正常组织及BPH的增生组织,ADC值可用于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的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表现,探讨~1H-MRS及DCE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前列腺癌(Pca)及32例前列腺增生(BHP)的MR征象,全部患者行MRS及DCE检查,分析病例的MRS及DCE图像,测量Pca及BHP的(Cho+Cr)/Cit值。DCE共采集37次图像,分析Pca及BHP的SI-T曲线变化规律。结果在DCE-MRI检查中前列腺癌都表现为比正常的前列腺组织明显早期强化,26例PCa病人SI-T曲线24例表现为III型,2例表现为II型曲线,32例BPH病人SI-T曲线16例表现为I型曲线,8例表现为II型曲线,8例表现为III型曲线,DCE-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能达到92%、75%,82%;Pca患者中有4例(Cho+Cr)/Cit0.99,22例(Cho+Cr)/Cit0.99,BPH组有8例(Cho+Cr)/Cit0.99,24例(Cho+Cr)/Cit0.99,MRS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能达到85%、89.1%,86%。结论 DCE-MRI对Pca敏感度较高,特异度较低,而~1H-MRS对Pca敏感性较低,联合~1H-MRS的量化指标与DCEMRI图像表现的SI-T曲线可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正确率,并且可以直观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及转移情况,结合常规MRI对Pca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分期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过手术或穿刺有病例结果的前列腺疾病患者111例,其中前列腺增生50例,前列腺癌61例。所有病例行磁共振弥散扫描,b值为1000 s/mm2,分析各病例病变组织的DWI表现,统计癌性病变与增生病变的DWI图像差别。结果 111例患者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61例,其中55例术前MRI诊断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并能直观显示肿瘤的范围,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45例,诊断准确率为81.2%。结论磁共振DWI成像可清晰显示前列腺癌的位置和侵犯范围,根据信号特点以及ADC值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并且对前列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前列腺癌和6例前列腺增生的DWI和ADC图像表现,测量癌肿区和前列腺增生区的ADC值,对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6例前列腺增生的中央腺体在DWI上呈不均匀稍高信号,ADC值平均为1.16。18例前列腺癌中7例位于中央腺体,在T2WI上无明确肿瘤显示。17例肿瘤在DWI上呈明显高信号,1例呈稍高信号;18个前列腺癌的平均ADC值为0.64。两组ADC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08,P0.01)。结论 DWI在鉴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前列腺检查的常规序列。  相似文献   

5.
王忠 《西部医学》2016,28(10):1451-1454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增强扫描(DCE-MRI)对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搜集35例临床诊断前列腺癌和28例前列腺增生的病人,进行常规扫描、DWI以及DCE-MRI扫描后图像分析,重点关注前列腺癌病灶及前列腺增生病灶的弥散加权信号改变,测量表观察弥散系数(ADC)值;动态增强峰值时间及增强延时扫描强化程度随时间变化表现进行探讨。结果在DWI序列上,前列腺癌呈明显高信号,ADC值减低;前列腺增生DWI序列信号无明显增高,ADC值无明显减低;在DCE-MRI上,前列腺癌呈早期迅速强化,延时扫描,可缓慢下降或持续强化,但强化程度不会升高;前列腺增生结节呈逐渐强化,延时扫描,强化程度略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序列和DCE序列相结合运用,能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对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DWI技术合适的b值定量指标,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PSA)升高患者中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的ADC值相关性研究,分析PSA阈值高低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是否存在差异,评价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方法收集82例PSA升高患者,进行MRI常规扫描、梯度回波(EPI)DWI轴位扫描,采用b值为b=400 s/mm2、600 s/mm2、800 s/mm2、1 000 s/mm2,分别获得DWI图像,结合b值的采集像重建ADC图像,对各区测量最小ADC值与病理结果对照,归纳前列腺癌区及前列腺增生区,分析两者ADC值间的差异,观察血清PSA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相关性。结果 1.5 T核磁共振DWI技术中b值800 s/mm2扫描图像效果最佳,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高。PSA值高低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在1.5 T核磁共振DWI技术中b值选择800 s/mm2图像显示良好,DWI序列ADC值的测量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及评估方面有很高的价值;血清PSA与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扩散加权成像ADC值呈负相关性,核磁共振并对病理分期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前列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8例前列腺疾病患者,其中,BPH忠者71例,前列腺癌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常规扫描和DWI扫描,分析前列腺增牛(BPH)和前列腺癌的DWI和表现扩散系数(ADC)图表现,并测呈癌肿区的ADC值及BPH的平均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PH的DWI和ADC图上外周带信号均匀,中央腺体区信号不均匀;前列腺癌病灶在DWI上呈高信号,ADC图早低信号,受累的精囊,淋巴结转移和骨转移病灶DWI上呈高信号,ADC图上呈低信号;前列腺癌的ADC值(78±16)×10-5mm2/s,BPH组的平均ADC值为(146±44)×10-5mm2/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查存前列腺相关疾病诊断中有特征性表现,并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扩散敏感系数(b值)的弥散加权成像(DWI)对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前列腺癌(PCa)检测影响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8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就诊的前列腺疾病病例446例,其中PCa有174例、前列腺增生(BPH)有27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Siemens Verio 3.0T MRI扫描并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或前列腺根治术后病理证实。MRI成像序列包括横断位、矢状位高分辨T2加权成像(T2WI),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为0、500、1000s/mm2横断位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对比增强(DCE)扫描,通过Matlab后处理计算化合成b分别为1500、2000s/mm2的DWI图像。本研究提出一个新型神经网络模型SegDenseAN,并结合不同b值DWI图像进行检测。将不同b值DWI与ADC影像的组合作为SegDenseAN网络的输入,各组合分别为: 组合1: ADC图;组合2: ADC+DWI0+DWI500;组合3: ADC+DWI0+DWI1000;组合4: ADC+DWI0+DWI1500;组合5: ADC+DWI1000+DWI1500;组合6: ADC+DWI1000+DWI2000,分析比较不同组合对准确率的影响。结果 组合1~6的准确率分别为0.871、0.887、0.903、0.903、0.903、0.935;组合1~6的灵敏度分别为0.935、0.935、0.968、0.968、0.968、0.968;组合1~6的特异度分别为0.806、0.839、0.839、0.839、0.839、0.903;组合6的前列腺癌病灶区域识别最接近于前列腺癌标注的金标准。结论 SegDenseAN 可以实现对于病灶区域的自动分割进而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自动检测;多b值尤其是多高b值DWI与ADC影像的不同结合对算法的检测效果有影响,多个高b值DWI图像与ADC图结合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的智能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b值弥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经病理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别进行b值=300 s/mm2,800 s/mm2,1000 s/mm2 DWI扫描,测量不同b值条件下前列腺癌区信号强度(S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例前列腺癌患者在b=300 s/mm2时,25例患者DWI呈等低信号,7例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b值=800 s/mm2时,11例呈稍高信号,29例高信号;b=1000 s/mm2时均呈高信号。随着b值增加,前列腺癌区信号强度及ADC值逐渐降低,不同b值条件下,信号强度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b值增加,DWI对前列腺癌越敏感,信号对比越明显,但图像信噪比降低,在b值=1000 s/mm2时,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4,(7):798-800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外周带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30例正常前列腺、30例前列腺增生(BPH)与37例前列腺癌(PCa)的磁共振平扫、DWI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图表现的特点及差异,并对ADC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常规MRI检查中,前列腺癌主要位于外周带并在T2WI中呈现为高信号中的低信号影,DWI图呈高信号影,ADC图呈低信号影,ADC值为(1.23±0.14)×10-3 mm2/s;正常外周带前列腺组织ADC值为(1.94±0.21)×10-3 mm2/s;外周带BPH在T2WI中呈现为等或稍低信号影,DWI图呈中等信号影,ADC图呈高信号影,ADC值为(1.87±0.20)×10-3 mm2/s,正常前列腺外周带与BPH组比较ADC值无显著差异,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常规MRI诊断外周带PCa的准确率为75.7%,MRI+DWI的诊断准确率为86.5%,两种诊断标准准确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R+DWI诊断准确性优于MR-T2WI。结论:MR-T2WI联合DWI在诊断外周带PCa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MRI多参数成像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PCa37例、前列腺增生42例和前列腺炎6例患者的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资料.比较PCa与非癌患者的T2WI、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DCE表现.组合上述3种技术形成以下4种方案:方案1:T2WI;方案2:T2WI+DWI;方案3:T2WI+DCE;方案4:T2WI+DWI+DCE.绘制ROC曲线,并采用Z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各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PCa在T2WI上多呈斑片状、结节状低信号(25/37),DWI上大多呈斑片状或结节状明显高信号(33/37),动态增强均呈Ⅱ、Ⅲ型曲线(37/37);前列腺增生T2WI上呈结节状高低混杂信号,DWI上大多呈等或稍高信号(33/42),动态增强大多呈Ⅰ、Ⅱ型曲线(39/42);前列腺炎T2WI上多呈不规则稍低信号(4/6),DWI上多呈稍高信号(4/6),动态增强大多呈Ⅱ型曲线(4/6);PCa与非癌患者的ADC值分别约(0.99±0.21)×10^-3mm^2/s、(1.75±0.25)×10^-3mm^2/s,两组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方案AUC从小到大依次是:方案1:0. 741、方案3:0.905、方案2:0.930、方案4:0.974.方案1与方案2~4间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4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最高,分别为94.59%、93.75%、94.12%.结论 MRI多参数成像显著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及诊断准确度,其中以T2WI+DWI+DCE的诊断效能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磁共振DWI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BP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5例PCA及20例BPH患者的磁共振DWI及ADC(表现扩散系数)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常规序列、DWI序列及动态增强扫描,且均行手术病理证实分别为PCA和BPH.结果 在DWI图上,PCA表现为高信号,BPH表现为低信号;在ADC图上,PCA表现为低信号,BPH表现为高信号,PCA的ADC值明显低于BPH.结论 PCA和BPH在DWI图及ADC表现上具有重要信号差异,DWI结合ADC对鉴别诊断PCA和BPH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ADC值对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ADC值在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颅内淋巴瘤和16例高级别胶质瘤(WHO胶质瘤分级:Ⅲ-Ⅳ级)行常规平扫、增强扫描和DWI成像,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表现。感兴趣区(ROI)置于病灶在增强T1WI上明显强化且在ADC图上呈相对低信号部分,取病灶的最低ADC值,另外对同一病例以相同大小ROI置于对侧正常脑白质区测量三个ADC值,取其平均值。相对ADC值(rADC)取病灶最低ADC值与对侧正常白质区平均ADC值的比值。然后对淋巴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病例的ADC值和rADC值分别经行两样本t检验。结果淋巴瘤多发10例,单发5例,DWI图上15例病灶均见高信号,ADC图上均呈低信号,rADC1为100%。高级别胶质瘤单发15例,多发1例,DWI图上11例病灶见高信号,另5例未见明显高信号,ADC图上11例病灶见低信号,另5未见明显低信号,rADC1为69%。结论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ADC值和r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WI结合常规MRI形态学表现有助于颅内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前列腺癌(PCa)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各参数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前列腺MRI检查的患者62例,所有病例均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研究对象均行MR常规、DCE-MRI及DWI检查。分析前列腺增生(BPH)及PCa的DCE-MRI信号变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特征及各参数相对值、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变化情况,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各参数与PSA相关性分析。结果 BPH及PCa的平均达峰时间(Tmax)、最大增强斜率(MSI)及信号增强率(SER)分别为(82 903.45±26 594.31)ms vs(69 073.56±17 438.00)ms、(188.31±36.86)vs(215.69±59.66)、(109.14±13.78)vs(121.71±20.82),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的TIC多表现为Ⅰ型或Ⅱ型,PCa的TIC多表现Ⅲ型,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与PCa平均ADC值及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分别为(1.0±0.24)×10-3 mm2/s vs(0.7±0.22)×10-3 mm2/s、(0.36±0.09)×10-3 mm2/s vs(0.49±0.09)×10-3mm2/s,两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3%、89%、74%,DWI对PC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7.8%、82.9%、80.7%,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诊断PCa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4%、85%、94%。PSA与ADC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DCE-MRI及DWI对PCa有很好的诊断价值,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PC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率。ADC值有助于对PCa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5TMR上多b值弥散加权成像(DWI)定量指标在前列腺癌(PCa)和前列腺增生(PBH)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寻求合适的诊断阈值。方法行前列腺T2WI、DWI及动态增强扫描并经病理证实的40例患者,按照前列腺6分区法在各区取ROI测量相应部位的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根据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的结果,将病变归入相应的分区。对前列腺癌区、增生区所得的各样本参数值进行分析比较。分析各区之间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将ADC数据绘制成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和最佳临界值,得出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40例患者240个分区均得到病理证实,前列腺癌区的ADC值为(0.690±0.147)×10-3mm2/s,增生区为(1.420±0.251)×10-3mm2/s,前列腺癌区与增生区ADC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当ADC诊断界值取0.935×10-3mm2/s时,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9%、95.8%、98.3%。结论多b值DWI技术可对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进行定量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彭涛  肖建明  朱丹  杨进 《四川医学》2013,(8):1236-1238
目的探讨1.5T场强下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能力,以及ADC值与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根据前列腺穿刺结果,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前列腺扩散加权图像中相对应的187个感兴趣测量区,其中癌肿灶102个,良性灶85个。测量信号强度及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评价。通过直线回归分析探讨ADC值与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癌肿组和良性组在b=0、100、800s/mm2时的信号强度、AD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ADC值的诊断能力最强。ADC值随着癌肿C-leason分值的升高而降低。结论在1.5T场强下,扩散加权成像特别是ADC值对前列腺癌具有较强的诊断能力,且能够为判定肿瘤分化程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肝脏常见良恶性病变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影像特点,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肝正常25例及94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扩散加权成像,并测量ADC值。结果在扩散敏感系数(b值)为600s/mm^2的DWI上,正常肝组织ADC值为(1.52±0.24)×10^-3 mm^2/s。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细胞癌、肝转移瘤ADC值分别为(4.04±0.64)×10^-3 mm^2/s、(2.57±0.47)×10^-3 mm^2/s、(1.43±0.51)×10^-3 mm^2/s、(1.76±0.76)×10^-3 mm^2/s,肝脏恶性肿瘤与肝囊肿、肝血管瘤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析扩散加权成像及测量ADC值对肝脏占位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