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非离断式Roux?en?Y(uncut Roux?en?Y)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江苏盛泽医院和丹阳市人民医院因胃窦癌并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94例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Uncut RY组(改良uncut Roux?en?Y 吻合,32例)和RY组(常规Roux?en?Y吻合,62例)。结果:9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Uncut RY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吻合时间、Roux 淤滞综合征(Roux?en?Y stasis syndrome,RSS)发生率等方面优于RY组,而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清扫淋巴结数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两组均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uncut Roux?en?Y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消化道重建简单、安全可行、术后RSS发生率低,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
向荣超  邓志纲  向春华  智星  鲍峰  沈俊 《西部医学》2018,30(12):1805-1809
【摘要】目的 探讨Billroth Ⅰ式、Billroth Ⅱ式及Roux en Y吻合术对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1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A组(Billroth Ⅰ式吻合术,n=22)、B组(Billroth Ⅱ式吻合术,n=30)、C组(Roux en Y吻合术,n=28)。记录并比较3组围术期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年,采用Chew wun Wu特殊症状量表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两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均为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均晚于A组与B组,且住院时间长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反流烧心感症状评分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残胃炎、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吻合口炎症、吻合溃疡、残胃炎、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选择Billroth Ⅰ式吻合术操作更加简单,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更符合人的正常生理通道;Billroth Ⅱ式吻合术操作虽较Roux en Y吻合术更为简便,但并发症多;Roux en Y吻合术手术操作复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慢,但其抗反流效果及安全性更好,并发生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Roux—en-y胆肠吻合术后胆汁成分的改变与吻合口癌变间的关系。方法将24只兔子分为单纯开腹手术组(SL组,6只)和Roux—en—y胆肠吻合术组(GJ组,18只)。单纯开腹手术组术中及术后3、6、9个月取胆汁,Roux—en—y胆肠吻合术组于术中和术后3,6、9个月分别取胆汁和胆肠吻合口处胆囊和肠管组织做胆汁生物化学和病理切片检查。分析对比假手术组及手术组吻合前后胆汁成分变化的改变。结果SL组和CJ组两组间术后3、6、9个月胆汁总胆红素(T—BIL)、游离胆红素(UCB)和胆汁酸(TAB)水平有显著差异。CJ组术后9个月发现有吻合口非典型性增生发生,发生率11.1%。CJ组胆管炎发生率为50.0%。结论Roux—en—y胆肠吻合术后胆汁成分的改变对吻合口癌变发生起一定作用,胆管炎的发生与吻合口癌变发生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徐继  叶再元  王元宇  邵钦树  孙元水  赵忠扩 《浙江医学》2010,32(9):1325-1326,1332
目的 探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用于胃窦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中消化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98例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时分别采取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93例)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105例)行消化道重建.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随访3~5年.两组术后近期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7%(11/193)和15.2%(16/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碱性反流性胃炎的发生率分别为0和6.7%(7/105),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明显低于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P〈0.01);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无Roux潴留综合征发生,而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组有10例(9.5%)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1年和3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窦癌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术行消化道重建明显减少了术后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同时克服了传统术式易发生Roux潴留综合征的弊病,是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0年间诊治的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48例的诊断、手术方式和疗效。结果①根据患者的症状及其检查,早期诊断及治疗是治愈的关键。②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的手术方式包括囊肿引流术,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和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③全部病例随访结果提示,行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生活质量高。结论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选择对治疗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有重要意义,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腹作全胃切除术,术中消化道重建行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34例,“P”型空肠袢代胃术28例。结果:术后吻合口瘘1例,膈下脓肿1例,切口感染3例,反流性食管炎2例,倾倒综合征4例。术后3~6个月随访,P型空肠袢代胃术明显优于食管空肠Roux—Y吻合术,能进普食及每餐50~100g半流质者达22例(91.7%)。结论:食管一空肠Roux—Y吻合术,可有效地防止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的发生,“P”型空肠袢代胃术可作为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优先选择的术式。  相似文献   

7.
毛廷森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23-923,957,970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大部切除后胃肠道重建术式选择。方法:对98例行胃大部切除的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分别采用B—Ⅰ、B—Ⅱ和Roux—Y式胃肠吻合术,并随访6个月~8年,其中B—Ⅰ式46例中胆汁反流5例,黏膜充血、炎症3例;B—Ⅱ式20例中胆汁反流16例,黏膜充血、炎症14例,残胃癌1例;Roux—Y式12例中胆汁反流2例。黏膜充血、炎症1例。结论:胃大部切除后胃肠道重建术式应首选B—Ⅰ式,对不适合做B—Ⅰ式者应选Roux-Y式,尽量避免B—Ⅱ式。  相似文献   

8.
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疗效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0月~2008年3月收治的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110例,其中60例患者采用0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Orr组),50例患者采用Moynihan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Moynihan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死亡率、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Orr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3.0%)明显少于Moynihan组(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13,P〈0.05);Orr吻合手术时间[(175±10)min]短于Moynihan吻合[(198±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6,P〈0.05)。结论:Of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进行胃癌全切除后消化道重建,并发症少,操作方便,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9.
改良式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在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  李培武 《四川医学》2003,24(12):1249-1250
目的 通过临床应用改良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式,评价其在消化道重建中的地位。方法 对1986年3月至2002年7月45例胃空肠吻合患者,20例胆肠吻合患者,13例胰肠吻合患者采用改良式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通过术后随访,比较并发症,判定效果。结果 改良式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较传统术式有简单、易操作、并发症少,抗反流效果好等优点。结论 改良式Roux—Y空肠间斜行端侧吻合术,值得在消化道重建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16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开放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16例共施行手术18次,其中2次手术者2例。胆管端端吻合2例,胆管壁缺损修补1例,单纯缝线拆除2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13例。15例随访1~5年,均临床痊愈。结论胆囊切除术是医源性胆道损伤的主要原因,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是预防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关键。早期发现并正确处理十分重要,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目前医源性胆道损伤修复重建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何森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34-1135
目的:评价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在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的应用比较.方法:将我院行全胃切除术的86例胃癌患者,根据所行消化道重建术方式不同,分为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和袢式Braun吻合术组,将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等进行比较.结果: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袢式Braun吻合术组,平均体重、血红蛋白、白蛋白增加值均显著高于袢式Braun吻合术组,P<0.05;两种消化道重建术的患者进食量均增加,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较为合适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的疗效。  方法  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4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择期拟行胃上部癌根治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5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对照组(25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2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体质量及血清胃蛋白酶Ⅰ型与Ⅱ型比值、血清胃泌素、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水平。  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6.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单次进食量、血清胃泌素、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清胃泌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单次进食量、血清胃蛋白酶Ⅰ型/Ⅱ型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低于术前(P < 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术保留了胃及十二指肠相关生理功能,患者远期营养状况较好,且手术难度小、创伤小、安全性较好,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时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及其亚群PGⅠ、PGⅡ的测定,探讨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PGR)比值对胃癌早期诊断的关系。方法:运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30例胃癌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空腹血清PGⅠ、PGⅡ的含量及PGR值,并进行比较统计学分析。结果:胃癌患者组血清PGⅠ含量及PGⅠ/PGⅡ(PGR)比值(36.65±12.79ng/ml;3.16±0.7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0.16±13.24ng/ml;5.26±0.88),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监测血清PGⅠ及PGⅠ/PGⅡ(PGR)比值变化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望作为胃癌早期筛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水平,探讨血清PG的地域和民族特征及规律,提供有价值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包头市肿瘤医院经内镜检查和病理学确诊的胃癌患者68例(3代人均为同一民族,蒙古族30例,汉族38例),选择42例健康体检者做正常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方法进行血清PGⅠ、PGⅡ的检测,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结果:蒙古族、汉族胃癌组血清PGⅠ及PGⅠ/PGⅡ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血清PGⅡ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蒙古族胃癌组血清PGⅠ及PGⅠ/PGⅡ值低于汉族胃癌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清PGⅡ水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蒙古族、汉族胃癌患者血清PGⅠ及PGⅠ/PGⅡ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提示血清PGⅠ及PGⅠ/PGⅡ值降低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可以作为地区人群筛查和辅助诊断胃癌的一项血清学指标;蒙古族胃癌患者血清PGⅠ及PGⅠ/PGⅡ值低于汉族胃癌患者,提示血清PG水平在不同种族人群中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72例胃癌患者按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不同,分为空肠食管端侧吻合术(Ⅰ组)和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术(Ⅱ组)。比较二种术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指标。结果Ⅱ组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Ⅰ组,均P〈0.05;Ⅱ组术后并发症也明显少于Ⅰ组,均P〈0.05。结论全胃切除后改良功能性空肠间置代胃重建方式较空肠食管端侧吻合术为胃癌行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较理想的术式,其更有利于患者的营养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管状吻合器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胆肠吻合的应用研究,确定管状吻合器在肝门胆管空肠吻合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优于传统的手工吻合。方法对于肝门胆管肿瘤局限于肝总管或分叉部(BismuthI/Ⅱ型)的病例,随机设立管状吻合器组(26例)和非吻合器组(24例),管状吻合器组:26例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手术;非吻合器组:24例行常规手工胆肠吻合的病人,对二组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数据行统计学的相关分析。结果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胆肠吻合是科学的方法,手术时间缩短,P〈0.05;术后住院天数缩短,P〈0.05;术后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对于BismuthI/Ⅱ型肝门部胆管癌应用管状吻合器行肝门胆管空肠吻合术是可行的,较非吻合器组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王章志 《医学综述》2012,18(14):2334-2335
目的探讨左侧大肠癌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消化道重建的安全方式及肠造瘘在其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左侧大肠癌梗阻并行Ⅰ期切除吻合治疗78例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非造瘘组39例,采用端端吻合常规重建,视情况可安置F24号胶管于吻合口近段经直肠引出肛门外作减压引流;肠造瘘组39例,采用端侧吻合,近端结肠断口就势牵出腹壁作减压造瘘口重建。结果发现两组在术中灌洗要求、吻合口漏、进食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肠造瘘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左侧大肠癌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消化道重建中采用端侧吻合结合肠造瘘重建方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更好地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亚群水平在健康体检者及胃部疾病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血清中PG亚群测定对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健康体检者和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中PGⅠ、PGⅡ及PGⅠ/PGⅡ值的变化,将正常对照组与疾病组及各疾病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Ⅰ/PGⅡ比值降低(q=5.97、q=6.18,P均<0.05;q=6.24、q=6.34,P均<0.01),胃溃疡患者血清PGⅠ升高(q=5.01,P<0.05)、PGⅠ/PGⅡ比值降低(q=4.72,P<0.05);②与胃溃疡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血清PGⅠ明显降低(q=7.20、q=7.03,P均<0.001),PGⅠ/PGⅡ比值也降低(q=7.20,P=0.001);③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相比,PGⅠ和PGⅠ/PGⅡ比值均无统计学差异(q=1.05、q=1.36,P均>0.05)。血清PGⅠ≤80μg/L且PGⅠ/PGⅡ≤6时,检测萎缩性胃炎的灵敏度为53.3%,特异度为94.3%。结论血清PGⅠ和PGⅠ/PGⅡ的降低,是胃癌及萎缩性胃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可以作为筛查和辅助诊断的一项血清学指标,血清PGⅠ≤80μg/L且PGⅠ/PGⅡ≤6对检测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的较为理想的术式.方法 选自2005年1月~2011年1月308例进展期Ⅱ型、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病人,进行了两种不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对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死亡例数、术后半年各种营养指标及术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手术相关病死率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术后半年营养指标方面,3S空肠间置组明显优于Roux-en-Y食管空肠吻合组(P<0.05).3S空肠间置组在预防反流性食管炎及倾倒综合征发生方面,明显优于食管空肠吻合组(P<0.05).该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良好,生活质量高.结论 3S空肠间置消化道重建术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根治术后较为理想的重建术式.  相似文献   

20.
小承气合剂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承气合剂早期应用对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对结肠吻合术后106例患者,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4h开始鼻饲小承气合剂,对照组组自术后保持禁食至肛门排气;记录肠鸣音的恢复、第1次排气、第1次排便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分别为术后(11.67±1.77)h、(18.39±3.21)h;平均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19.00±2.76)h、(28.09±5.14)h;平均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9.04±10.37)h、(42.27±7.13)h。结论:术后早期应用小承气合剂对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是有效的、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