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孕不育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ASA)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分别对215例不孕妇女(观察组)和141例不育男性患者(观察组)进行解脲支原体(UU)和衣原体(CT)检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精子抗体(ASA)。同时分别选择61例正常妇女和45例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结果不孕症及不育症观察组UU、CT、ASA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孕及不育组中ASA阳性患者UU、CT感染率较阴性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和男性不育均与UU、CT感染及ASA有关,ASA的产生与UU、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及反复自然流产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曾多次自然流产病例及有生育能力健康女性(对照)之宫颈拭子,用PCR方法作UU及CT DNA定量检测后比对分析。结果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反复自然流产及对照组的UU、CT及CT+UU阳性率分别为:48.9%、44.3%、17.0%,52.4%、47.6%、21.4%,51.8%、46,4%、19.7%及10.0%、6.7%、0.00%。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及反复自然流产组的UU和CT阳性率、CT+UU混合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而3者之间相比无明显差异。对于UU和/或CT阳性的患者经治疗后,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及反复自然流产组分别有19,3%、21.4%及23.2%妊娠并生育,三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U、CT感染是引起不孕症及自然流产的重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原发性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与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02例女性不孕者(不孕组)和102例正常生育者(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检测后对比分析。结果不孕组UU的阳性率为41。18%(42/102),CT阳性率为31.37%(32/102),UU+CT阳性率为16.67%(17/102),对照组UU阳性率为11.76%(12/102),CT阳性率为8.82%(9/102),UU+CT阳性率为0.98%(1/102)。不孕组UU、CT和UU+CT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生育期女性生殖道感染UU、CT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对不孕妇女常规进行UU、CT检测并及时治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孕症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102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及8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宫颈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检测,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不孕组妇女CT和UU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0.0%和58.8%,对照组分别为6.3%和10.0%,不孕组妇女CT和UU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P〈0.005)。结论对女性不孕症患者,尤其对原因不明的不孕症、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应将生殖道CT及UU检测列为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和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检测在不育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197例不孕不育者进行了抗精子抗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检测,同时与健康组作对比研究。结果不孕不育组AsAb总阳性栓出率为21.7%(260/1197),男性病例阳性为18,4%(94/511),女性不孕病例检测阳性占24.2%(166/686);健康组AsAb阳性率则为3.6%(2/56),经统计学处理,P〈0.01。而686例女性不孕不育中原发组AsAb阳性占24.1%(60/249),继发不孕组占24.3%(106/437);EMAb检测不孕组为9,2%(63/686),原发不孕占7、6%(19/249),继发不孕占10.1%(44/437),健康孕妇组为0(0/28),两组对比P〈0.01。结论AsAb和EMAb与不孕(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在不孕症女性中的发生率及与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和与不孕症年限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其中健康已生育妇女对照组30例,不孕组102例(原发性不孕37例,继发性不孕65例)。结果不孕组与对照组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34.3%、13.3%;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阳性率为18.9%、43.1%;不孕年限≤5年组与〉5年组阳性率为28.2%、54.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在不孕女性中发生率较高,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与继发性不孕及较长的不孕年限有很大相关性。对不孕女性检测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可作为免疫性不孕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7.
反复流产和不孕症与支原体和免疫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赵晓岚  楚雍烈  叶国玲  蔡晓宁  刘琪 《医学争鸣》2003,24(20):1884-1886
目的 :探讨反复自发性流产 (RSA)与支原体感染和抗心磷脂抗体 (ACA)之间的关系及不孕症与支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 (ASA)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培养法分别对 338例RSA患者 (观察组 )和 2 4 8例不孕症患者 (观察组 )进行解脲支原体 (UU)和人型支原体 (MH)检测 ;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ACA IgM和ACA IgG(RSA观察组 )以及ASA IgM和ASA IgG(不孕症观察组 ) .同时分别选择 1 0 5例正常妇女作为对照组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 .结果 :RSA患者和不孕症患者支原体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 5 ) ;RSA患者血清ACA IgM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不孕症观察组ASA IgM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RSA患者中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CA IgM ,ACA IgG以及ACA IgM +ACA IgG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 (P <0 .0 5 ) ;不孕症患者中 ,支原体感染阳性组ASA IgM和ASA IgG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支原体感染阴性组 (P <0 .0 5 ) .结论 :支原体感染是RSA和不孕症的原因之一 ;自身免疫性抗体与RSA和不孕症有一定关系 ;ACA和ASA均与支原体感染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CT)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2例不孕症妇女进行UU、CT检测并与100例正常妇女进行时照,阳性患者夫妇同时进行治疗。结果:不孕症妇女UU和CT阳性率分别为25%及26.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P〈0.001);尤其是不孕症组宫颈糜烂患者CT感染率为41.5%,明显高于宫颈光滑患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采用希舒美对夫妇双方同时治疗1疗程,UU、CT治愈率可达80.2%及90.1%。结论:UU、CT感染是女性不孕的一个主要原因,夫妇双方同时治疗可达到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不孕症女性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状况及其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对318例患不孕症的女性(不孕组)和251例正常生育的女性(对照组)进行宫颈分泌物的UU和CT检测,比较两组女性UU与CT感染率差异,并分析原发性不孕症与继发性不孕症女性感染率的差异。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检出率分别为30.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和0.9%(P0.05);原发性不孕女性宫颈分泌物UU、CT感染检出率分别为11.8%、3.8%,而继发性不孕女性宫颈分泌物UU、CT感染检出率分剐为40.8%、11.7%,UU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发性不孕女性(P0.05),CT感染检出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女性(P0.05)。结论 UU和CT与女性不孕密切相关,其感染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细菌性阴道炎与女性免疫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细菌性阴道炎(bacterial vaginosis,BV)与女性免疫性不孕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测不孕妇女的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及抗心磷脂抗体(ACA),分析细菌性阴道炎与免疫性不孕抗体的相关性。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各组间阳性率比较,血清AsAb,BV不孕组与非BA不孕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宫颈粘液AsAb、EmAb、ACA等,BV不孕组与非BV不孕组相比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不孕组均高于健康孕妇对照组(P<0.01)。BV与三种抗体的相关性;BV感染阳性与血清AsAb、宫颈粘液AsAb阳性相关分析的P<0.05,BV与其他抗体相关分析均为P>0.05。结论 BV与免疫性不孕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与AsAb的产生有相关性,致使反复自然流产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不孕症患者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和解脲支原体(UU)的感染情况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周口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科病医院收治的106例不孕症女性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59例原发性不孕患者(原发性不孕组)和47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继发性不孕组),另选同期102例已生育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通过PCR法检测两组宫颈分泌物,对比分析两组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及混合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UU DNA、CT DNA及混合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继发性不孕组UU DNA、CT DNA及混合感染阳性率均高于原发性不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UU、CT感染可能是导致不孕症影响因素,临床应及早检测UU、CT及混合感染情况,有助于临床及时诊断治疗,降低不孕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2.
陈海玲  宁学玲 《吉林医学》2013,34(16):3090-3092
目的: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和抗精子抗体(ASAB)对不孕者和习惯性流产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68例不孕者和168例习惯性流产者进行了抗子宫内膜抗体和抗精子抗体检测并分析其与习惯性流产的关系,同时与正常对照者作对比研究。结果:习惯性流产者EMAB阳性率为40.5%(68/168),ASAB 15%(3/20),总阳性率为30%(6/20)经统计学处理,(χ2=3.88,P<0.05),不孕者EMAB阳性率为47.6%(80/168),ASAB5.9%(10/168),总阳性率为53.6%(90/168),对照组EMAB15%(3/20),ASAB 5%(1/20)总阳性率为20%(4/20),经统计学处理不孕者EMAB阳性率P>0.05,AS-AB阳性率P<0.05,ASAB阳性率P<0.01,习惯性早期流产(孕龄<12周)患者EMAB和ASAB阳性率分别为9.8%(12/123)ASAB阳性率为44.7%(55/123)明显高于晚期流产者(孕龄≥12周,P<0.05)。结论:EMAB和ASAB与子宫内膜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干扰受精卵的着床和发育,导致不孕,故检测EMAB和ASAB对不孕者和习惯性流产的诊断和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少娟 《中外医疗》2014,(28):98-99
目的分析抗心磷脂抗体在诊治不孕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辽宁省抚顺市中心医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0例不孕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另外选取80例无不孕史的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在所有患者清晨未进食前采取外周静脉穿刺的方式进行血液的抽取,对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抗心磷脂抗体(ACA)相关抗体Ig M和Ig G。并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80例不孕症患者中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患者有60例,所占的的百分比为75%,无阳性患者20例,所占的百分比为25%。对照组抗心磷脂抗体(ACA)阳性有15例,所占的百分比为18.8%,无阳性患者65例,所占的百分比为81.3%。观察组中不孕症患者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不孕症与抗心磷脂抗体(ACA)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检测在女性不孕症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467例不孕症女性进行AsAb与EmAb检测,并与64例健康孕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不孕组患者AsAb、EmAb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原发性不孕患者中AsAb、EmAb检测阳性无明显相关性。结论:AsAb和EmAb检测可为女性免疫性不孕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可作为女性不孕症常规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不孕不育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149例原发性不孕、466例继发性不孕、320例习惯性流产及45例正常生育妇女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抗心磷脂抗体(ACA)水平。结果:原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6.17%,EmAb阳性率为17.45%,ACA阳性率为12.75%;继发性不孕组中,AsAb阳性率为28.97%,EmAb阳性率为20.17%,ACA阳性率为19.10%;习惯性流产组中,AsAb阳性率为19.06%,EmAb阳性率为9.06%,ACA阳性率为28.12%;对照组中,AsAb和ACA阳性率为2.22%,EmAb为0%。不孕不育各组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P<0.05)。结论:血清相关自身抗体检测对女性免疫性不孕不育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陈春博  王琳  李雪  莫伟英 《微创医学》2006,25(3):384-385
目的了解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在不孕症女性中的发生率及与原发性不孕、继发性不孕和与不孕症年限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其中健康已生育妇女对照组30例,不孕组102例(原发性不孕37例,继发性不孕65例).结果不孕组与对照组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阳性率为34.3%、13.3%;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阳性率为18.9%、43.1%;不孕年限≤5年组与>5年组阳性率为28.2%、54.2%.两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在不孕女性中发生率较高,是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与继发性不孕及较长的不孕年限有很大相关性.对不孕女性检测宫颈黏液抗精子抗体可作为免疫性不孕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患者中,抗着丝点抗体(antieentromere antibody,ACA)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PBC患者血清抗核抗体(ANA)各荧光模式,比较ACA阳性和阴性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别和免疫学指标的差别。结果:156例PBC患者中ACA阳性46例(25%),ACA阳性组乏力、黄疸症状少于ACA阴性组,两组问有统计学差异(P〈0.05),肝功能异常症状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A阳性组多于ACA阴性组。免疫学指标中,CD4+和IgM在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ACA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ACA阳性的PBC患者临床表现隐匿,以单纯肝功能异常多见,易造成临床上漏诊。  相似文献   

18.
何印蕾 《右江医学》2006,34(2):163-164
目的研究支原体(UU)、衣原体(CT)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金标法分别对219例不孕患者和100例健康已孕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和AsAb、EmAb检测。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率、AsAb和EmAb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女性生殖道UU、CT感染和AsAb、EmAb与不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且AsAb、EmAb的产生与UU、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女性不孕不育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及抗子宫内膜抗体(AEMAb)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89例不孕不育患者及67例健康对照者宫颈分泌物中UU、CT感染情况;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AEMAb。结果不孕不育患者UU、CT感染率及AEMAb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UU、CT感染阳性患者AEMAb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1)。结论女性不孕不育与UU、CT感染密切相关,且UU、CT感染可能产生AEMAb,进一步加重不孕不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支原体 (ureaplasmaurealyticum ,UU)、衣原体 (chlamydiatranydia ,CT)感染与抗子宫内膜抗体 (antiendometriumantibody ,AEMAb)的关系 ,以揭示抗子宫内膜抗体产生的可能机制。 方法选择不孕妇女 14 7人 ,其中原发不孕 79人 ,继发不孕 68人 ;并选择健康已孕妇女 70人作为对照组。取宫颈分泌物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连反应行UU、CT的DNA检测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AEMAb。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率、AEM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均 <0 .0 5 ) ;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患者UU、CT、AEMAb的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不孕组中AEMAb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UU、CT感染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UU、CT感染及AEMAb均可造成女性不孕 ,AEMAb的产生与UU、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