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及发生PAH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61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是否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将研究对象分为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检测两组性别、年龄、血压、透析龄、每周透析时间、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非动静脉内瘘)、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血钙、肺动脉收缩压、左房收缩末内径(LA)、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1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发现肺动脉高压24例,发生率39.3%,其中轻度13例(54.2%),中度9例(31.5%),重度PAH 2例(8.3%)。PAH组与无PAH组左房收缩末横径、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与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PAH有相关性(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PAH不少见,本研究中MHD并发PAH患者左心功能下降,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与肺动脉高压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PHT)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方法 选取我科2008-2012年收治的以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血管通路、透析时间在1年以上的资料完整的MHD患者84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35 mm Hg诊断PHT.比较MHD合并PHT组(PHT组)和MHD不合并PHT组(非PH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心脏超声检查指标;比较不同透析龄、原发病、临床表现的患者PHT发生率及PAS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PHT的相关因素.结果 (1)84例患者中,36例(42.9%)并发PHT,PASP(53.1±11.8)mm Hg.与非PHT组比较,PHT组患者透析龄长,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瓣膜钙化者比例均增高,LVEF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透析龄>5年组MHD患者PHT发生率及PASP高于透析龄<2年组,有呼吸困难的MHD患者PHT发生率及PASP高于无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发病为糖尿病的MHD患者PHT发生率及PASP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瓣膜钙化、E/A与MHD并发PHT存在回归关系(P<0.05).结论 MHD患者PHT的发生率为42.9%;透析龄>5年者PHT发生率显著升高.贫血、转移性钙化、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可能参与了MHD患者PHT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透析和丹参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36例MHD半年以上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透析组和透析加丹参组,同时18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组1、2和3个月的血浆氧化应激指标(AOPP、MDA和SOD)的水平。结果透析患者的AOPP、M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常规透析组3个月时AOPP、MDA较服药前增加(P〈0.05),SOD降低(P〈0.05)。丹参组在1、2和3个月时所测MDA、AOPP明显低于服药前以及同时点常规透析组(P〈0.01),而SOD则显著增高(P〈0.01),但3个月时AOPP、MDA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SOD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丹参能有效地改善MHD患者的氧化应激,血液透析可能加重MHD患者的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4.
超声检测血透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流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超声检测维持性血透(MHD)患者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并分析其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影响因素。方法75例MHD患者。采用高频B超检测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记录临床及生化数据,按斑块有无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对两组各数据进行比较,并对斑块产生的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MHD患者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49.33%。好发于颈总动脉窦部及主干。与斑块阴性组患者相比,阳性组患者颈总动脉内径增大(P=0.013)、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明显增厚(P〈0.001)。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提示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ed)明显降低(P=0.001),阻力指数(RI)明显升高(P=0.004),搏动指数(PI)升高(P=0.037),剪切率(SR)降低(P=0.023)。两组年龄、收缩压、血浆前白蛋白、血磷水平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斑块阳性组的KT/V值低于阴性组(P=0.02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收缩压(β=0.097,P=0.037)和高血磷水平(β=2.800,P=0.049)是颈动脉斑块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产生与高收缩压和高血磷密切相关,其血流动力学基础特征在于血流阻力增加导致血流流速减慢,剪切应力降低。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肺部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定和  尹友生 《医学争鸣》2009,30(11):1014-101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并肺部感染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对96例MHD肺部感染者(A组,46例109例次感染)在治疗前后检测CRP水平,与无肺部感染者(B组,50例)对比并结合体温、白细胞计数、年龄、透析时间(T)、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心胸比例(C/R)及透析充分性(Kt/V)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C)组.结果:MHD患者血清CRP明显高于正常组;MHD患者并肺部感染时血清CRP显著高于无肺部感染,其灵敏性高于体温和白细胞计数(P〈0.01).血清CRP与年龄无相关,与T,C/R呈正相关(r=0.758,0.841,P均〈0.01),与Hb,Alb及Kt/V呈负相关(r=-0.159,P〈0.05;r=-0.190,P〈0.01;r=-0.168,P〈0.05).结论:MHD患者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严重贫血、营养不良及透析不充分是MHD患者诱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诱导血CRP持续增高;动态监测CRP可作为MHD并肺部感染诊治的一个较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肺动脉压变化及其与心脏形态、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新诊断非透析CKD患者397例(CKD组),同期健康体检者51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肺动脉压(PAP)、血浆脑钠肽(BNP)及左房内径(LA)、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等参数的差异,探讨非透析CKD患者肺动脉压变化及其与心脏形态、功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非透析CKD组肺动脉压明显高于对照组[(33.13±9.00)mm Hg比(29.43±3.71)mm Hg,P〈0.01],CKD组总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18.9%。CKD(4~5期)组肺动脉压较CKD(1~3期)组显著增高[(35.90±9.34)mm Hg比(32.08±8.62)mm Hg,P〈0.01)],肺动脉高压发生率明显升高(21.60%比13.47%,P〈0.01)。与对照组比较,CKD组BNP的自然对数值(lnBNP)[(3.59±1.63)pg/mL比(2.88±1.51)pg/mL,P〈0.01]、LA[(40.42±6.77)mm比(36.75±4.94)mm,P〈0.01)]、左室后壁厚度(LVPW)[(9.55±1.96)mm比(8.54±0.88)mm,P〈0.01)]、IVST[(9.76±1.75)mm比(8.71±0.90)mm,P〈0.01)]、LVMI[(105.61±36.47)g/m2比(87.41±17.08)g/m2,P〈0.01)]均显著升高。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PAP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r=-0.461,P〈0.01),与LA(r=0.491,P〈0.01)、LVPW(r=0.298,P〈0.01)、IVST(r=0.613,P〈0.01)、lnBNP(r=0.536,P〈0.01)、LVMI(r=0.382,P〈0.01)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VMI和lnBNP是PAP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回归方程为:y=16.447+0.105x1+1.724x2(F=23.482,P=0.000),y代表PAP(mm Hg),x1为LVMI(g/m2),x2为lnBNP(pg/mL)。结论非透析CKD患者普遍存在肺动脉高压,并随肾功能恶化而加剧。肺动脉压与lnBNP、LVMI、LA、LVPW、IVST等心脏功能和形态指标有关,lnBNP和LVMI是影响肺动脉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许艳杰 《中外医疗》2009,28(13):152-15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肌重塑与舒张功能的临床分析。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70倒,分成肺动脉高压组(观察组)30例,和未发生肺动脉高压组(对照组)40例,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右室内径、肺动脉内径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大(P〈0.05),但其室间隔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二尖瓣口血流多普勒频谱A峰流速(AV)、速率时间积分(AVD及AV/EV,AVI/EVI均逐渐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左室等容舒张时间(LIVRT)明显延长(P〈0.05),E峰流速(EV),速率时间积分(EVI)ILE峰减速时间(DT)无明显改变,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肺动脉压与二尖辩口血流频谱比值A/E呈正相关(r=0.587,P〈0.05)。讨论 肺动脉高压可能引起右心功能异常,导致左心功能心肌重塑和心室肥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MHD)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病机制。方法96例MHD患者按血管通路分为动静脉内漏组(AVF组)69例和中心静脉长期导管组(CVC组)27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患者肺动脉压(PAP)水平,记录AVF组内瘘血流量Q、内瘘血管直径d和内瘘平均血流速度V,同时根据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将MHD患者分为L—PTH、M—PTH、H—PTH三组,测定三组PAP。结果AVF组和CVC组患者共有35例(36.45%)伴有PAH,其中AVF组28例(40.58%),包括轻度7例(10.14%),中度11例(15.94%),重度10例(14.49%);CVC组7例(25.93%),包括轻度2例(7.41%),中度2例(7.41%),重度3例(11.11%),二组在PAH发病率及疾病程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沪TH水平患者,PAH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亚组相关分析显示,AVF组患者PAH发病率与iPTH(r=1.985,P〈0.01)、动静脉内瘘血流量Q(r=2.143,P〈0.01)、内瘘血管内径d(r=1.776,P〈O.01)以及内瘘平均血流速度(r=1.874,P〈0.01)呈正相关。结论MHD患者伴发PAH较为普遍,PAH的发生与-PTH水平以及动静脉内瘘本身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关系。方法MHD的患者59例,透析前测定血压、行心脏多普勒检测,按不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的比值分为二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组(Ve/Va〈1)和左心室舒张功能正常组(Ve/Va≥1)。同时检测透析前血常规及肾功能。结果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组与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相比,血红蛋白显著性降低(P〈0.01)。而年龄、透析时间、超滤量、超滤量/体重、舒张压及Kt/V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贫血是引起MHD患者LVDD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王勇 《中国医疗前沿》2012,(23):45+60-45,60
目的探讨血浆N末端脑钠肽(NT—BNP)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性。方法将94例MHD患者根据Kt/V值分为透析充分组(Kt/V≥1.2)及不充分组(Kt/V〈0.2),比较两组透析前后血浆NT-BNP和下腔静脉宽度(VCD)变化。结果两组透析后NT—BNP、IVCD均显著下降(P〈0.01),但透析充分组较不充分组两指标下降程度更明显(P〈0.01).^△NT—BNP与^△IVCD、Kt/V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NT—BNP可反映MHD患者容量负荷及毒素水平的变化,从而全面反映其透析充分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脑钠肽与心肺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入住厦门市中医院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脑钠肽与心脏多普勒、肺功能各项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并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合并肺动脉高压组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组,对各项临床指标进行预后价值比较。结果共纳入38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其血清B型脑钠肽水平与心脏多普勒右心功能的各项指标、肺动脉收缩压、右心房内径、右心室内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而与左心功能的各项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有显著相关性(P〈0.05)。死亡组和肺动脉高压组患者的脑钠肽水平,以及除右心房内径外其余右心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和无肺动脉压组(P〈0.05),而前两组DLCO%pred显著低于后两组(P〈0.05)。结论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脑钠肽水平能较好地反映其右心功能情况,提示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血管受累,导致肺血管阻力的增加。而高水平的脑钠肽水平提示患者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波生坦治疗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方法5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服用波生坦治疗,观察服药6月后肺动脉压、肺血管阻力、6 min步行试验、右室收缩末期内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用波生坦后(1)肺动脉收缩压从(96±11) mmHg降为(86±10) mmHg (P〈0.01),肺动脉舒张压(56±10) mmHg降为(46±9) mmHg (P〈0.01).肺动脉平均压(73±11) mmHg降为(59±10) mmHg (P〈0.05).肺血管阻力(17.8±1.9) Wood降为(13.1±1.7) Wood (P〈0.01);(2)6 min步行试验从(136±40) m改善为(198±55) m (P〈0.01);(3)右室收缩末期内径从(40±5) mm减为(36±6) mm (P〈0.05).结论波生坦可降低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对野百合碱(MCT)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模型组(H组)和干预组(S组)。H组及S组一次注射MCT60mg/b制作肺动脉高压模型,4周后,S组大鼠灌喂西地那非25mg/kg·d^-12周。测定平均肺动脉压(mPAP)、体循环平均动脉压(mPA)、右心室肥厚、肺小动脉管壁增厚指标和血浆中cGMP浓度。结果:S组mPAP明显低于H组(P〈0.01),3组循环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右心室游离壁(RV)与左心室+室间隔(LV+s)的重量比和肺小动脉平均血管壁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S组均明显低于H组(P〈0.01),而血管腔面积与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VA)(%)高于H组(P〈0.01)。S组肺小动脉管壁及管腔狭窄较H组显著减轻,心肌细胞的显微结构比H组好转。S组cGMP浓度显著高于H组(P〈0.01)。结论:西地那非扩张肺血管和逆转肺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右心室重构,但西地那非不影响体循环动脉压,可能与血浆中cGMP浓度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尿酸在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改变及其两者间的关系。方法:纳入2007年5月至2009年4月在本科室就诊的26例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无PH组)各13例。两组均抽取血标本检测血尿酸、CRP水平,同时测定肺呼气功能,评价患者6min步行距离。结果:在入选的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与无肺动脉高压组比较,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明显下降,[(423±98)mvs(383±113)m,P〈0.05],而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280±78)mmol/Lvs(320±82)mmol/L,P〈0.05)]。在合并肺动脉高压组患者,6min步行距离与血尿酸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33,P=0.036)。结论:高血尿酸与先心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临床对先心病患者早期的尿酸检测,对早期判断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可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在先天性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5例分为3组:无肺动脉高压组15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15例和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VEGF、TGF-β_1的含量,并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患儿血清VEGF及TGF-β_1浓度高于轻度肺动脉高压组和无肺动脉高压组(P<0.05,P<0.01),肺动脉收缩压与血清VEGF及TGF-β_1浓度呈正相关(r=0.878和r=0.858,P<0.01);患儿血清VEGF含量与血清TGF-β_1含量呈正相关(r=0.794,P<0.01)。结论 VEGF和TGF-β_1对监测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动态变化过程以及评价手术疗效有一定意义及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心肌损伤及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92例MHD患者根据PTH水平分为高PTH组(PTH〉300 pg/ml,104例)和低PTH组(PTH≤300 pg/ml,88例)。对两组血液生化指标、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高PTH组磷(P)、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均高于低PTH组(P〈0.01);两组血清肌酐(Scr)、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钙(Ca2+)水平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PTH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室间隔舒张末厚度(IVSdT)、左心室后壁舒张末厚度(LVPTdW)、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均大于低PTH组(P〈0.01);高PTH组射血分数(EF)小于低PTH组(P〈0.01);高PTH组二尖瓣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1比例高于低PTH组(P〈0.01)。结论 PTH水平与MHD患者心肌损伤、心脏结构与功能间有密切联系,MHD患者临床常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出现cTnI增高、左心室肥厚及心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测量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室瓣环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与测量反映收缩的时间指标作对比性研究,探讨其评价右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常规测量右室游离壁厚度、舒张末期面积、右室射血分数(RVEF),应用脉冲TD1测量三尖瓣环(前叶瓣环、后叶瓣环、隔瓣瓣环)的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a)及前瓣瓣环收缩期射血时间(ET)、局部射血前时间(PEP)。结果肺动脉高压组前瓣瓣环的中、重度组Sa较对照组相比减低(P〈0.05);后瓣瓣环重度组Sa较对照组相比减低(P〈0.05)。时间指标:中度组及重度组的PEP延长、ET缩短、PEP/ETI-b值升高(P〈0.05)。结论脉冲TD1测得的Sa、ET及其PTP均能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水平与腹膜透析(PD)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PH)的相关性。方法:对92例在我院透析中心持续接受P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研究开始时,收集检测所有患者临床、实验室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每2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患者肺动脉压,记录患者出现PH的时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H分为PH组和非PH组。结果:经(24.68±10.48)个月随访后,PH组和非PH组患者人数分别为33例和59例,共有35.87%PD患者并发PH。对两组相关资料行组间单因素比较后发现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红蛋白(Hb)、脑钠肽(BNP)、血清白蛋白(AL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磷水平等6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LVEF减少(RR=0.85,95%CI:0.82-0.88,P<0.01)、ALB降低(RR=0.82,95%CI:0.76-0.88,P<0.01)、Hb减少(RR=0.94,95%CI:0.91-0.97,P<0.01)及hs-CRP升高(RR=1.46,95%CI:1.35-1.57,P<0.01)是PD患者并发PH的独立危险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血清ALB<32g/L时,PD患者PH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清ALB降低将增加PD患者并发PH的风险,血清ALB降低是PD患者并发PH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40例(MHD组)及健康对照组40名。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瘦素及空腹胰岛素(FINS)、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S)、体重指数(BMI)及肾功能等指标,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作为胰岛素抵抗指标,分析瘦素与各项参数的关系。结果:MHD组FBG、FINS、HOMA-I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S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校正BMI与否,两组血清瘦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瘦素与BMI、FINS、HOMA-IR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瘦素与ISI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0.01),但控制BMI、FINS的影响后,瘦素与HOMA-IR及ISI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可能是通过对体脂和胰岛素的影响而间接发生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