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8例)给予普瑞巴林组口服150~600mg/d,分2-3次;对照组(18例)给予加巴喷丁口服900~2400 mg/d,分3次口服。观察时间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7、14、21、28、35、42d,分别采用VAS进行疼痛评估,中国版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同时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疼痛明显减轻,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P〈0.01)。结论普瑞巴林可迅速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依据纳入顺序按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普瑞巴林组(A组)和加巴喷丁组(B组),各52例。B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A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睡眠、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0.05);在睡眠和生活质量评定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嗜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对PHN的治疗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在改善睡眠方面也优于加巴喷丁。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75 ~ 150 mg,2次/d口服,对照组予吲哚美辛25 mg,2~4次/d口服,观察时间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3);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组照有效率为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结论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和单纯神经阻滞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组在神经阻滞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QS评分、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2、3、4周VAS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VAS和Q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PHN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起效快,疼痛缓解率高,改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乳膏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2例)与研究组(n=104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多卡因乳膏,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腹泻、皮肤反应、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乳膏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痛觉,减轻炎症水平,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针对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采用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2)与观察组(n=23),对照组实施单一皮内注射治疗,而观察组实施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60例病人随机分A、B、C3组,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A组单服普瑞巴林,每日口服两次,每次75;B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C组除服药外,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分析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3、4周病人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比较每组病人的补救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结束时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第2d时,A组和C组较B组患者VAS评分有显著变化;治疗第28天时,3组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A组和C组的VAS评分相当,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但A组和C组的VAS评分较B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优于单一使用普瑞巴林或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PHN,该方法不仅起效快并且安全、有效,能明显缓解PHN,改善相关睡眠障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口服普瑞巴林组(P组)和口服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组(PO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睡眠质量评分(QS)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和Qs评分均下降(P〈O.01)。PO组VAS评分和QS评分均低于P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皮内注射医用三氧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显著镇痛和改善睡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神经阻滞时机与控制带状疱疹疼痛及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关系.方法将73例病程〈15 d且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分≥6分的患者,按病程分为Ⅰ组(病程≤7 d,37例)和Ⅱ组(病程〉7 d,36例).两组经常规治疗同时行责任神经阻滞及皮损区浸润治疗:颈椎、胸椎、腰椎椎旁神经分别用浓度为0.40%、0.40%、0.80%利多卡因液5 ml,加维生素B12 0.25 mg、地塞米松0.5 mg;神经丛和神经分支阻滞采用浓度为1.00%利多卡因液,加维生素B12 0.50 mg、地塞米松2.0 mg,剂量随部位而定;局部浸润用0.25%的利多卡因40 ml.比较两组治疗前、整个疗程完成后3 d时及1个月复诊时NRS评分的变化以及Ⅰ、Ⅱ组治愈率、有效率及治疗次数的差异.结果Ⅰ组、Ⅱ组患者经神经阻滞治疗后NR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整个疗程结束后3 d时,Ⅰ组从治疗前(7.37±1.43)分下降为(0.92±0.40)分(t=27.30,P〈0.01),Ⅱ组由(7.16±1.41)分下降为(0.75±0.39)分(t=29.62,P〈0.01);Ⅰ组、Ⅱ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及治疗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个月后73例患者NRS评分均〈3分.结论 神经阻滞能有效控制带状疱疹早期疼痛,可有效预防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枸橼酸芬太尼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患者疼痛评分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73例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止痛药;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枸橼酸芬太尼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疗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同时间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疼痛对睡眠的影响(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情况,并记录和观察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间点,2组的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T1、T2、T3、T4时间点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T0时间点(均P〈0.05),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2、3和4周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1、2、3和4周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P〈0.0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枸橼酸芬太尼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疗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症神经痛患者是安全可靠的,不但可以有效地减少疼痛的产生,也可以有效的改善疼痛对睡眠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带状疱疹早期硬膜外置管持续给药的止痛效果及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182例随机分为药物组(117例)和联合组(65例),其中药物组行抗病毒治疗,联合组除抗病毒治疗外,另依据患者带状疱疹所在的部位、疼痛范围及受累神经,选择相应的硬膜外间隙穿刺置管,连接PCA泵,PCA内含0.5%利多卡因300ml,泵速为3~5 ml/h,单次量为2 ml,根据患者主诉症状调整泵入量.用药后每日观察疗效,出院后的第1、3、12个月时随访PHN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止痛起效时间短于药物组,联合组未见PHN发生,药物组PHN的发生率为6.25%(7/1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状疱疹早期硬膜外置管持续给药的止痛疗效确切,并可降低PHN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一种顽固难治性疾病,给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很大的痛苦。如何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困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介绍国内外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较好的临床治疗药物和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7.
带状疱疹与疱疹后神经痛是针灸科常见病,针灸疗法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以其安全、有效、无不良反应等优势在治疗该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将近5年来针灸治疗带状疱疹与疱疹后神经痛的方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24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及2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比较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使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变化。结果带状疱疹神经痛组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组患者加用硬膜外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分数分别为6分和4分,两组疼痛评分改变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疗效,且对缓解带状疱疹神经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采用亚甲蓝复合液施行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方法在疱疹的神经支配区域进行椎旁神经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阻滞药物为0.5%亚甲蓝复合液,内含布比卡因和VitB12。结果全组31例注药后VAS评分均降至1.5以下,镇痛持续72~80h,半年~1年疼痛无复发。结论应用亚甲蓝复合液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止痛效果确切且持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泵在带状疱疹神经痛中的镇痛效果及护理。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8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进行镇痛,实验组应用镇痛泵镇痛,比较两组病人的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效果佳。结论在带状疱疹神经痛采用硬膜外镇痛泵具有较好的止痛,但因药物作用、穿刺创伤等原因会出现并发症须加强护理,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