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操作者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EAPNS)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纳入诊断标准的女性SU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EAPNS治疗,治疗组由2年以上EAPNS操作经验的针灸医师治疗,对照组由无EAPNS操作经验但掌握常规针刺技术的针灸医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I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积分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SUI症状和生活质量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SUI症状和生活质量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5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医生需不断提高EAPNS的操作技术以达到治疗SUI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寻求较优疗法。方法:纳入3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成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组(电针组,20例)和经阴道或肛门电刺激组(电刺激组,18例),分别施予相应疗法。治疗1月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变化,记录并评价疗效。结果:经治后电针组患者9例临床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2例微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85.0%,优于电刺激组4例临床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5例微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50.0%。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1或P<0.05),且电针组改善更佳(P<0.01)。结论: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以达到经阴道或肛门电刺激疗法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锻炼盆底肌收缩,且效果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开放型单相序贯检验,观察纳入的51例重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结果:研究至18例时,实验线已穿过上界,结论为有效。结论: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重度压力性尿失禁近期有显著性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指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出现的尿液不自主流出,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症状,属于尿道控尿机制异常。主要病因是盆底组织松弛,膀胱颈和尿道近端过度下移,尿道内括约肌功能障碍,与妊娠与阴道分娩损伤、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有关。中医学认为此病属膀胱咳,为脏腑病,病位在膀胱,与肾、肺、脾关系最为密切,发病以虚多见。探讨电针结合生物反馈电刺激的方法治疗产后SUI,针刺对证取穴,并予电针仪以补中益气、固摄止遗、疏通经络;生物反馈电刺激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加肌纤维肌力和反应速度,故可作为临床上治疗SUI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5.
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将78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电针结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实验组)39例,服用维生素(安慰剂)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对照组)39例,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率84.6%,对照组有效率59.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率明显优于安慰剂配合盆底肌锻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盆底肌训练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1h尿垫试验失禁量、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问卷简表(ICI-Q-SF)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71.88%;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改善尿失禁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ICI-Q-SF评分及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治疗组改善生活质量等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针疗法加低频电刺激结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可显著改善女性尿失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电针疗法和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296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应用中央随机系统分为治疗组149例和对照组147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治疗,主穴:中髎(双)、会阳(双),均斜刺50~60mm,电针参数:连续波,频率50Hz,电流强度1~5mA,逐渐增大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到2011牟12月到我院分娩的84例尿失禁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42例)和剖宫产组(42组),对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阴道分娩组相比,剖宫产组患者有效率增高,盆底肌张力增加,排尿状况评分和尿垫试验阳性率都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刺激神经肌肉联合盆底肌锻炼在治疗剖宫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上临床效果较阴道分娩组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后尿垫试验阳性率、尿垫试验评分、盆底肌肌力值、盆底肌肌疲劳度值、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评分及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垫试验阳性率及评分、盆底肌肌力值和肌疲劳度值各项指标、ICI-Q-SF评分及SF-36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盆底肌训练是一种治疗产后早期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能改善盆底肌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敬善  孙素玲 《新中医》1991,23(7):20-20
李××,女,26岁,1989年8月12日就诊。产后尿失禁5个月。患者于同年3月10日产后突然尿失禁,尿频量少,白天数十次,夜间8~9次,时尿淋漓,无尿痛感。曾在当地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电针前后配穴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进一步探索规范有效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电针中极、关元、气海和八髎穴+盆底肌康复训练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在治疗开始前,治疗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盆底肌力、评定尿失禁发生情况和严重程度、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力均有所恢复,但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失禁的发生情况及尿失禁严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提高,观察组评分(99.80±4.96)明显高于对照组(87.92±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前后配穴法”联合盆底肌康复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评价电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穴位深浅是否为影响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电针深刺中髎、会阳两穴,对照组给予电针浅刺中髎、会阳两穴,每周均治疗5次,连续4周20次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疗效指标为国际尿控协会推荐的1 h尿垫试验和ICS尿失禁问卷(ICI-QS-F)。结果 2组治疗后1 h尿垫试验尿失禁量均较基线下降,治疗组减少(2.10±2.26)g,对照组减少(0.64±0.97)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ICS尿失禁问卷评分均下降,试验组分差(7.00±3.01)分,对照组分差(3.26±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深刺中髎、会阳两穴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是治疗效应,而非安慰效应;针刺的深浅是影响针灸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汪雪萍  潘剑  倪利萍  邬凌峰  谢文华  陈斌 《新中医》2024,56(12):124-130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盆底肌训练(PFMT)、阴部神经电刺激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失 禁(PPI) 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名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肾阳虚型PP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6例和试验组47例。对照组采用PFMT联合阴部神经电刺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八髎、肾 俞和命门穴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2组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ICI-Q-SF)、尿失禁生活质量问 卷(I-QOL)、PPI康复趋势评分表、盆底肌力(Glazer方案)、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试验组愈显率为93.62%,对照组为78.26%,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 周, 2组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且试验组ICI-Q-SF评分在相同 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和12周,2组I-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呈逐渐升 高趋势(P<0.05);且试验组I-QOL评分在相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和12周,2组PPI 康复趋势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且试验组PPI康复趋势评分在相同 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和12周,2组Glaze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并呈逐渐升 高趋势(P<0.05);且试验组Glazer评分在相同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和12周,2组1 h 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并呈逐渐减少趋势(P<0.05);且试验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在 相同时间点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2组ICI-Q-SF 评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均较治疗后升 高(P<0.05),I-QOL评分、PPI康复趋势评分、Glazer评分均较治疗后降低(P<0.05);且试验组ICI-Q-SF评 分、1 h尿垫试验漏尿量低于对照组(P<0.05),I-QOL评分、PPI康复趋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 Glazer评分组间差异不大(P>0.05)。结论:在PFMT联合阴部神经电刺激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PPI疗效显 著,可改善患者尿失禁症状及盆底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且远期疗效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各23例,治疗组予以电针神经刺激疗法进行治疗,取穴骶四穴,对照组予以传统针灸穴位进行治疗,取穴:中极、关元、膀胱俞和次髎。两组患者治疗时间45 min/次,每周3次,疗程8周(24次)。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下尿路症状和生活质量积分、残余尿及尿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结束时,治疗组症状评分(10. 83±5. 56)与对照组(17. 83±5. 9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残余尿(80. 38±24. 91)与对照组残余尿(150. 63±49. 93)及尿动力学指标相比,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临床有效率73. 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 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电针神经刺激疗法能够更有效地调节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尿道综合征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腹四穴"和"骶四穴"电针神经刺激治疗;对照组口服舍尼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及生活质量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疗效优于舍尼亭。  相似文献   

16.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指平时无尿失禁,由于腹压增加(如咳嗽、大笑、喷嚏等)且无膀胱逼尿肌收缩时,引起尿液从尿道不自主流出。国际尿控学会将其定义为构成社会和卫生问题,且客观上能被证实的不自主的尿液流出。笔者根据现代医学腧穴解剖的神经支配特点,运用电针治疗本病2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刺疗法。治疗后评估临床疗效,记录2组治疗前后尿垫实验阳性率,观察2组治疗前后排尿评分、尿失禁问卷调查表(ICI-Q-SF)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0%,高于对照组的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尿垫实验阳性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尿垫实验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排尿评分及盆底肌肉肌电位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 0.05),观察组排尿评分及盆底肌肉肌电位值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刺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效果显著,能减少尿失禁发生次数,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脾固活汤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对盆底肌力、尿动力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6例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行常规盆底肌训练,观察组加用补脾固活汤治疗。结果:观察组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电值、VLPP、BC、PMUC水平及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脾固活汤配合盆底肌训练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能够改善盆底肌力,提高尿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2组均采用盆底肌训练治疗,治疗组针刺中髎、会阳,对照组采用安慰电针针刺中髎对应点和会阳对应点,留针30min,每周3次,共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及治疗第2、4、6、8周的1h尿垫试验、ICIQ-SF量表评分情况,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在第2、4、6、8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89.5%、92.1%、94.7%,均优于对照组的18.4%、26.3%、26.3%、39.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1h尿垫试验、ICIQ-SF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电针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发挥显著疗效,且在观察的各时段均比单纯盆底肌训练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94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两组患者均实施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治疗5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针灸连续治疗10d。根据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粪失禁、尿频、尿急等症状的有无及其演变情况进行评分,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的有效率(95.75%)显著高于对照组(76.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联合生物反馈盆底肌训练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中的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其预后,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