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目的:探讨直接介入术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连续入选确诊STEMI行PCI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予替罗非班25μg/kg的负荷剂量静脉推注)、常规剂量组(予替罗非班10μg/kg的负荷剂量静脉推注)及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术前、术后罪犯血管的TIMI分级血流及心功能[术后住院期间及术后30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BNP)]。对术后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率进行安全性评价。对住院期间及术后30d患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进行随访。结果:大剂量组、常规剂量组患者术前罪犯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01,P=0.032),且大剂量组患者术前罪犯血管的TIMI血流分级优于常规剂量组(P=0.037)。3组术后TIMI血流分级及慢血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心功能显示,住院期间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LVEF、BNP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且大剂量组较常规剂量组LVEF、BNP改善更明显(P0.05);3组术后30d的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术后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大剂量组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STEMI患者早期使用替罗非班,可以改善PCI术前TIMI血流分级、早恢复PCI术后住院期间心功能及减少MACE发生率,且上游大剂量应用替罗非班改善术前TIMI血流分级及恢复PCI术后住院期间心功能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替罗非班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无复流及慢血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接受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69例,通过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28例(未接受替罗非班治疗)、治疗1组25例(静脉内推注替罗非班)和治疗2组16例(静脉内和冠状动脉内均推注替罗非班)。比较三组TIMI血流、校正的TIMI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住院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1组和治疗2组的TIMI血流3级获得率高于对照组,CTFC帧数及MACE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组PCI后末次CTFC帧数低于对照组及治疗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替罗非班对PCI中无复流及慢血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联合不同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冠脉血流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符合入选条件的412例STEMI患者,根据是否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n=195)和常规组(n=217),两组患者均根据指南和实际情况进行急诊PCI、补救PCI、易化PCI、溶栓后PCI和单纯PCI.所有患者均进行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和校正的TIMI帧数(cTFC)计算及比较.结果 虽然术前两组患者各种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替罗非班组cTFC术后即刻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尤其是在急诊PCI时,替罗非班组cTFC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替罗非班联合介入治疗STEMI可以有效改善梗死心肌区微循环,提示替罗非班治疗STEMI安全、有效,尤其是对急诊PCI获益更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使用盐酸替罗非班对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中冠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10μg/kg),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比较两组术后即时造影检查结果、术后校正TIMI帧数、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术后2hST段回落程度及住院期间的出血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后7 d、30 d、90 d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术后90 d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即时造影、校正TIMI帧数、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及到达峰值时间、术后2 h sT段回落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90 d 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期间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 d、30 d、90 d的左室EF较对照组明显增加,LVEDD、LVES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中,给予冠脉注射盐酸替罗非班可有效减少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率,改善左室功能和心肌水平再灌注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中出现无复流时,冠脉内推注血小板GP 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和硝普钠的疗效.方法 替罗非班组为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STE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替罗非班的患者54例;以同期急性STEMI患者行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后给予冠状动脉内注入硝普钠患者(硝普钠组)52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注射药物后冠状动脉造影图像,测定PCI时梗死相关动脉TIMI血流,计算校正TIMI计帧数(cTFC),观察术后30 d心绞痛、主要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替罗非班组TIMI 3级血流比例明显高于硝普纳组(62.96% vs 42.31%,P<0.05);替罗非班组cTFC明显少于硝普钠组[(38.6±7.2)vs(49.4±9.5),P<0.01];替罗非班组术后30 d心绞痛发生率(5.56% vs 21.15%,P<0.05)、MACE的发生率(7.41% vs 23.08%,P<0.05)低于硝普钠组,LVEF高于硝普钠组[(58.2±6.3)% vs (50.4±9.7)%,P<0.05].结论 对于急诊PCI治疗术中出现无复流,应用替罗非班优于硝普钠,冠状动脉内注射替罗非班可以增加STE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减少术后心绞痛及MACE的发生率,改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及梗死区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将114例发病<12小时急诊行PCI的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组和晚期组,每组57例.早期组入急诊室PCI前即开始应用替罗非班,晚期组在PCI开始时应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用法为10 μg/kg 静脉推注,继以0.15 μg·kg-1·min-1维持至PCI后36小时.观察两组PCI前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分级及梗死区心肌灌注(TMP)分级、PCI后90天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术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PCI前TIMI 3级及TMP 3级的获得率分别为31.6%、33.3%,晚期组分别为 12.3%、14.0%;PCI后早期组分别为96.5%、75.4%,晚期组分别为 94.7%、57.9%,两组PCI前TIMI 3级、TMP 3级及PCI后TMP 3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后90天早期组3例发生MACE,占5.3%;晚期组9例发生MACE,占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STEMI急诊行PCI的患者,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改善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及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术联合半量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择因STEMI行直接PCI治疗的老年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血栓抽吸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PCI+血栓抽吸术+半量替罗非班治疗。比较2组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的心肌梗死溶栓(TIMI)3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3级的百分率、校正的TIMI帧数(CTFC)及术后无复流发生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CKMB峰值时间,术后3h心电图ST段较术前回落50%的百分率,术后7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术后30d内出血并发症,术后12个月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等。结果:1冠状动脉内注药后20min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组IRA的TIMI 3级、TMPG 3级的百分率、CTFC帧数及术后无复流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的CK-MB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CK-MB峰值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3注药后3h心电图(ST段回落50%)的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4术后7d,观察组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且LVEDD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5术后30d内,2组均未发生大出血,2组少量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12个月内,观察组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抽吸术后冠状动脉内注射半量替罗非班可改善老年STEMI患者心肌灌注,减轻心肌损害,改善心功能,减少MACE,并未出现大量出血,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应用国产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cal reperfusion iniury,MIRI)发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STEMI并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患者158例,随机(随机数字法)按PCI术前是否静脉应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76例和对照组82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PCI术中MIRI发生情况、术后的心肌灌注水平、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以及术后30 d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及冠脉造影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替罗非班组患者术中的MIRI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84%vs.26.83%,P<0.05),而在反映术后心肌灌注水平及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包括校正TIMI帧计数、术后2 h ST段回落、CK-MB峰值、峰值时间,以及术后30 d内MACE发生率等方面,替罗非班组均优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接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是MIRI发生的独立保护因子.结论 对于STEMI患者,直接PCI术前静脉使用替罗非班能显著降低术中MIRI的发生率,减轻心肌损伤并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无/慢复流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行直接PCI术并且静脉应用替罗非班的STEMI患者296例,根据替罗非班的用药时机分为术前用药组和术中用药组。分析两组术前与术后梗死相关动脉(IRA)血流情况,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及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前用药组PCI术前及术后IRA前向血流达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比例均高于术中用药组,分别为(74.7% vs 47.2%、98.9% vs 93.2%,P<0.05)。术前用药组PCI术后LVEF高于术中用药组(58.31±5.35)% vs (52.93±6.01)% (P<0.05)。两组术后住院期间MACE、出血及严重的血小板减低症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以减少无复流及慢复流发生率,保护心脏功能;此外,术前应用替罗非班不增加STEMI患者PCI术后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在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152例拟行PCI术的高危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术前口服氯吡格雷600mg+替罗非班0.4μg/(kg.min)静脉注射30min,继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至术后36h者72例为观察组,术前仅口服氯吡格雷600mg者80例为对照组,观察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心肌灌注、30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PCI术后观察组患者心肌灌注分级TMPG 2级以上发生率(87.5%)高于对照组(72.5%)(P<0.05),观察组校正TIMI计帧数(24.70±6.60)小于对照组(27.33±6.42)(P<0.05);2组PCI术后病变血管血流TIMI 3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0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9.7%)低于对照组(23.8%)(P<0.05),2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I术前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联合高负荷剂量氯吡格雷,可改善ACS患者PCI术后心肌灌注、减少30d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11.
替罗非班联合急诊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应用替罗非班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和临床预后的疗效。方法所有确诊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并于发作6h内行急诊PCI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控制组(B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急诊PCI术及氯吡格雷、阿司匹林、肝素和低分子肝素、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A组另给予替罗非班静脉内使用,观察两组在病变性质和术后即刻靶血管TIM/血流分级、术后心电图改变(ST段回落幅度)、术后30d内心脏不良事件(MACE)及出血事件发生率,并随访出院后MACE发生情况。结果A组PCI术后即刻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明显高于B组,使用替罗非班治疗期间,A、B组出血事件及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ST段回落幅度较B组明显、30d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结论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ACS患者急诊PCI术中应用替罗非班比单纯PCI术及常规药物治疗,能进一步改善心肌灌注,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的抗血小板治疗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西安市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27例STEMI患者资料,将其中采用氯吡格雷抗凝的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抗凝的64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mg,口服,术后继续维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术中静脉推注替罗非班,维持用药36h,术后继续口服氯吡格雷维持。观察两组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前血小板黏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CI术后血小板黏附率及血小板聚集率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所有患者出院1个月后均定期门诊随访行心脏彩超检查,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个月内心脑血管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替罗非班术后可以明显抑制血小板功能,改善心肌再灌注和心功能,减少严重心脑血管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蛋白(ALB)变化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STEMI患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高危因素、相关检查结果和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予以介入治疗并术后随访,截至2019年7月,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根据患者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MACE组(16例)与非MACE组(6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高危因素和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hs-CRP/ALB预测MACE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CRP/ALB对MACE的预测价值.并以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两组,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生存情况.结果80例患者随访结束后,MACE发生率20%(16/80).MACE组与非MACE组性别、体质量指数、心率、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史、冠心病史、吸烟史、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血白细胞计数(WBC)、B型利钠肽(BNP)、D-二聚体(DD)及AL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年龄、糖尿病史占比、血清BNP、hs-CRP及hs-CRP/ALB高于非MACE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M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年龄、糖尿病、BNP、hs-CRP及hs-CRP/ALB是MACE的危险因素,LVEF是MACE的保护因素(P<0.05).hs-CRP/ALB预测急性STEMI患者介入术后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918(95%CI0.855~0.978),hs-CRP的AUC 0.741(95%CI0.697~0.845),hs-CRP/ALB对MACE的预测价值更高.当hs-CRP/ALB=0.58时的预测价值最高,此时敏感度为87.5%,特异度为79.7%.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hs-CRP/ALB≥0.58组(31例)与hs-CRP/ALB<0.58组(49例).截至2019年7月,hs-CRP/ALB<0.58组的生存率为95.92%(47/49),较hs-CRP/ALB≥0.58组的80.65%(25/31)相对更高,且生存时间更长,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39).结论年龄、糖尿病史、BNP、hs-CRP/ALB是急性SIEMI患者介入术后MACE的危险因素,LVEF是MACE的保护因素,且hs-CRP/ALB对急性STEMI患者介入术后的MACE有较大预测价值,不同hs-CRP/ALB值的患者生存情况也不同,hs-CRP/ALB<0.58的患者生存率更高,生存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4.
王学硕  张旗  李华  刘昕  宋达 《临床荟萃》2020,35(1):32-36
目的 探讨小剂量依替巴肽联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血流灌注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就诊并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静脉内给予1次(180 μg/kg)依替巴肽,后静脉泵入1 μg/(kg·min);对照组不予注射及泵入。观察指标包括一般资料、心肌灌注及心功能指标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 MACE)。结果 试验组ST段回落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心肌声学造影中,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高于对照组,达峰时间(time to peak,TP)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 试验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 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小剂量依替巴肽可以改善急性STEMI患者的心肌再灌注及心功能,且不增加MA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替罗非班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灌注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分级情况、心电图ST段回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血流灌注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5,P<0.05).观察组ST段回落率为85.0%,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P<0.05).结论 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患者,围术期给予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重组人尿激酶原联合硝酸甘油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PCI)后无复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急性STEMI患者8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于梗死动脉的远端通过靶向灌注导管注入替罗非班联合硝酸甘油,后实施PCI治疗.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97例行PCI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PCI术后1年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及术后48 h血清hs-CRP、TNF-α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PCI后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PCI后1年随访结果,197例ACS患者PCI后发生MACE 39例,发生率为19.8%(39/197)。MACE组39例,非MACE组158例。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PCI前血清hs-CRP分别为(9.70±4.71)、(7.50±4.61)mg/L,PCI后48 h分别为(15.37±5.01)、(12.16±4.38)mg/L,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ACE组和非MACE组患者PCI前血清TNF-α分别为(33.1±8.9)、(25.7±8.0)ng/L,PCI后48 h分别为(47.6±8.1)、(32.4±7.6)ng/L,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血清hs-CRP、TNF-α浓度为PCI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2.069(1.715~3.358)、2.825(1.614~4.372),P值分别为0.020、0.027]。结论血清hs-CRP、TNF-α浓度与PCI患者预后有关,PCI术前血清CRP、TNF-α浓度均为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可作为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